张文良教授:外在舍利与内在舍利


外在舍利与内在舍利

张文良

据说,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外出考察寺院建筑师偶然发现一块佛足石,于是带回家,高兴地给别人说,“以后遇到危难时,我至少还可以抱抱佛脚”。对佛足的崇拜至少比佛舍利崇拜一样久远。它们都是在佛涅槃之后,弟子们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

日本学者平川彰最早提出在僧伽之外的、护持佛塔的居士团体是大乘佛教产生的社会基础。后来下田正弘通过对《涅槃经》的研究又提出不是所谓护塔的居士团体,而是过着行吟诗人般生活的林居者才是大乘佛教的催生者。但无论是居士团体还是林居者,他们都与舍利信仰分不开。这些林居者追慕佛陀的人格,将佛塔、佛骨视为佛身加以崇拜,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后世大乘佛教徒有深刻的影响。

但在娑婆世界里,任何美好、崇高的东西都难免在现实的利益纠缠中被扭曲、被变形。《菩萨处胎经》讲到佛灭度后,八王欲兴兵争夺舍利,乃至天龙八部也“皆与夺心”,这似乎暗示了佛舍利在宗教价值之外有着种种潜在价值。在漫长的佛教发展史中,固然不乏像阿育王那样虔敬的国王,借分发舍利而弘布佛教于四天下。也不乏那些终身守护、信仰舍利,以彰显自己的虔诚的佛教徒。但也有如唐宪宗那样荒废国事、糜费钱财、把舍利信仰变成一种政治闹剧的走火入魔者。韩愈提出将佛骨舍利“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固然显出他对于信仰的无知,但任何信仰一旦和狂热、和世俗的利益考量结合在一起,其破坏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幺,怎样才能保持舍利信仰的纯洁性和神圣性呢?早期的大乘经典出现内在舍利的说法可以给我们启发。如《涅槃经》的主旨在于说明佛陀超越肉身存在的永远性,但仔细检证可以发现《涅槃经》的内容存在着由对实存的佛陀崇拜到对内在佛性的崇拜的转变。如“如来性品”中迦叶提到三皈依就是皈依自身的如来藏·佛性,最后提到礼拜佛塔不如礼拜自己“内在的佛性”等,就显示出在价值的层面上内在的佛性高于外在的佛塔。

如来藏思想的出现,最初被表述为众生在自己的身体中具足佛舍利。可见,从佛身常住思想到如来藏思想的发展,是与佛舍利信仰由外在的舍利(佛塔舍利)信仰向内在的舍利(佛性)信仰的转变过程相一致的。““若礼舍利塔,应当礼敬我。我与诸众生,为最真实塔。亦是真舍利,是故应敬礼”。因为众生皆有内在的佛塔(佛性),所以若欲礼拜佛,就首先应该礼拜自身具足的佛性,而礼拜外在的佛塔就变成引导众生礼拜内在佛性的一种方便。

《宝积经·摩诃迦叶会》甚至提到,佛曾对迦叶道,五百年后,将有恶友与意志薄弱的菩萨们对如来的舍利行种种供养,这是愚蠢者的行为,比丘应该修止观行等。这就表明,从佛教的无我空观的立场来说,对外在的舍利的信仰崇拜终究是不究竟的,是需要超越的。如果把舍利供养视为究竟法门,进而放弃其他修行就是愚蠢的行为。当然,作为一种方便手段,舍利信仰在培养善根方面也有积极作用,不能否定。

一般认为,自佛陀入灭之后,佛教沿着两个方向发展起来,并由此形成两种信仰形态:一是以奉持佛陀的教说、将佛的教法视为终极真理的教理型佛教;一是追慕佛陀的人格、将佛塔、佛骨视为佛身加以崇拜的信仰型佛教。但无论哪种形态都离不开戒定慧的修行,如果没有真修实证,教理可能变为所知彰,而信仰也难以带来解脱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