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野弘元:有部、经部等对于心、心所的论争


有部、经部等对于心、心所的论争

一、序说

[263]心所法的发展是在初期佛教之后。在汉译阿含中,虽然有“心所”之名,但是那当然是后世的事情,在巴利圣典尼柯耶中,无法找到心所法之名。虽然其中常常出现与心所同一语词的cetasika,但是它并不是指“心所法”,而是形容词“心的”之意,与kāyika“身的”一起使用,例如:“比丘们啊!有二种乐:身乐与心乐。”(dve' māni bhikkhave sukhāni kāyika? ca sukāhni cetasika? ca sukhāni)1 。不过,能被后来的心所法所摄的诸法,在原始圣典中几乎都有提到。在为了组织整理此圣典诸教说而兴起的阿毗达磨中,首先产生了“心所法”的术语。由于心所法被附上阿毗达磨烦琐的形式,使得心所法所包含的内容被改变成和原始的意义不同。即使到现在,心所法的概念也很暧昧,各部派间从以前就有异说也是因为这个缘故。那么,能被心所法所摄的概念究竟产生了什么变化呢?

[264]属于后来的心所法的受、想、思等等,是各别的心理作用,是心的倾向。出自长阿含《释提桓因问经》2 的调戏(papa?ca-sa??ā-sankhā)→想(vitakka)→欲(chanda)→爱憎(piyāppiya?)→贪嫉(macchariya?)→怨结(issā)是各自独立的心理作用,这表示是一连串的心之流(连续过程)。又,五蕴说的受、想、行、识四蕴,囊括了各方面的精神作用:“受”是苦、乐等的感觉、感情作用;“想”是生起表象概念的作用;“行”是以意志作用等为中心的其余之心理作用;“识”是认识、判断作用,皆是各自独一的心理作用。

但是,及至心所法的概念生起,心所法则摄属于与心不同的范畴。当把一切法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时,在前述五蕴中,受、想等就属于心所法,识则属于心法。实际考察的话,感情或意志作用的受或思,和认识、判断作用的识之间,绝对无法看出有所谓像心所法和心法那样的质的差别。而且在有部等中,心法与心所法完全不同,此不合理之处即为经部所指出。以下就叙述其论争的始末。

二、心、心所的发展

首先必须了解的是,心所法是如何变成与心法完全不同。说到为何心所法会产生,是因为:第一、把心看成主体性的倾向兴起,于是把主体以外的属性乃至作用成立为心所法;第二、与之有关的经典,本身在禅定的说明等中,提到与作为心所法的心相应,而实际上也不得不认同是心所法的相应。导致此倾向的产生,最为明确的是确立心所法的阿毗达磨的诸门分别。

承认有心的本体,这是最受释尊所激烈反对攻击的一点。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组成,[265]在这当中,根本不存在着名为“我”的本体或常住不变的实体。一切皆是空、无常无我。受乃至识,都是时刻生灭变化的暂时性之心理作用,除去此心理作用,并非另外有心的本体存在。

但是,另一方面,说明现实世界的苦﹝*谛﹞,或者苦之原因的集﹝*谛﹞,则成为讨论的问题。当问到我们的忧悲苦恼如何产生时,必然就会生起“产生论”的思想,也就是缘起观。无明、行、识等十二缘起诸支,就是表示是以心理活动为中心的众生惑、业、苦的开展状态。六识→六触→六想→六思→六爱等次第,或者前述《释提桓因问经》所说,也是缘起说的一种类型,在心理上观察烦恼产生的状态。当说到无止息地从过去世到今世、从今世到来世,因无明烦恼而造业,由业而受苦恼的轮回状态时,往往会考虑到作为轮回主体的某个东西。纵然无我、无常说是根本的出发点,缘起说也表示无我、无常,但是仍会考虑到能保持业、带来果报的东西。至少业本身也是轮回之法。从心理上看业的时候,并不能把心识作用看成是在外面。于是,缘起轮回之法即是心识。如此一来,心识就被认为是有体性的。甚至十二处、十八界说中,相对于眼、耳等五根的意根或六识等,也很容易被看成是整合性的“心”之统一体。

在助长前述想法的经典中,也有将心识说成是近似有体性的。例如,谈到有嗔心(sadosacitta)、有寻有伺心(savitakka-savicāra)时,被认为有心的主体,拥有嗔或寻、伺。此思想最显着的例子是在说明禅定心的场合。从相当早的时代开始,即成为定型的四禅定说,例如说到初禅心具有喜、乐、寻、伺、心一境性的五支心理作用。认为在一个主体性的心中,同时生起多个心理作用的想法,可能是从这里产生的。对于一般的心做同样的观察,也会想到心的体以及心的作用(或者属性)的差别;而前者发展成心法,后者发展成[266]心所法。若从经典来看这种心、心所相应的思想发展后的状态,则提到禅定中有四支、五支,以及一般心理作用的相应,例如,巴利《杂阿含》3谓初禅除了前述五支之外,也有欲、想、作意,而巴利《中部》4甚至说初禅中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等十六法。虽然此经在汉译中没有相当的经典,可能是后代所作,但是,总之经过前述的过程,心、心所法说便发展了起来。

对心、心所法发展助其一臂之力的是阿毗达磨的诸门分别。诸门分别的心、心所门,以及心相应不相应门,主要是与心、心所有关,将原始经典所出现的一切法,分别判定是归属于心所摄、或者是心所法、或者是与心相应;于是由此诸门分别,心、心所被区别成不同的两个东西,何者属于心所法,全部都分析得很清楚。阿毗达磨并进一步考察心与心所的相应,研究那些心与那几种心所相应,导致产生了所谓的“心所法”。

三、心所法之意义及心、心所之关系

“心所”(caitasika,cetasika)一词,如前所述,是从“心的”之形容词而来的,在成为“被心所有的、为心所有者”之名词后,就被称为“心所”。也就是,这“心所”之名称,已经设想到它的所有主─心之体了,所以,心所也应该被说成是所属于心体的“心的属性”。虽然普通称心所法为“心的作用”,但是如此的称呼是否无误,是值得再检讨的。在心所法产生前的原始意义中,受、想、思等是可以被称为心的作用的;但是,心所法概念产生后的心所法,如后面将会说到的,它本身并没有某些独立性,绝对无法单独作用,而且与心识是不同的东西。心的作用是在心、心所相应合体时才会产生,各别的心所法是没有能力﹝*单独作用﹞的。因此,不能将心所法称为“心的作用”,[267]所以对于“心所”这个名称,毋宁说成是“心的属性”会比较贴切。一般是用心相应法来定义心所法;所谓“心所”,是指相应于心者。而所谓的“相应”(sa?prayoga,sampayoga),是指与心认识同一个的对象;与心同时起灭;与心拥有同一个所依(若心依于眼而起,则心所亦依于眼);与心具有同一个作用倾向等等。有部用五义平等、瑜伽系用四义平等、南方上座部也以大致类似的说法来叙述相应。5合乎此条件的心所法数目,有部列出四十六、瑜伽系举出五十一、南方上座部举出五十二,但是应该不只这么多。

如此,心所法是与心相应之法,故绝对不能单独生起。不允许像初期佛教中,受→想→思→触等,单独的心所一连串相继生起。一个心若不至少与数种心所法相应,是不能生起的。例如:有部提到任何一种心必须与十种以上的心所法相应、瑜伽系谓五种以上、南方上座部谓七种以上的心所法相应。6 由此亦可知,受、想等之意义,是如何变得与佛教初期的意义不同了。

如果心所法必须与心法相应而起,那么此二者的关系如何?又,二者有何异同?根据南方上座部的说法,是将心法视为集合心所法的总体;心所法是构成心法的成分、要素。如同由牛奶、食盐、姜、辣椒、香料等种种材料,作成汤汁或调味酱,同样地,以受、想、思、触等许多心所法为成分,而产生心法。7 不承认在心所法之外,另外有中心体的心法。因此,心所法被英译为“心的要素”(mental elements或factors of consciousness)。然而,究竟是

单纯地集合数种心所法而成立心法?还是分析心法时,只是心所法呢?这二者都不是。例如,在善恶异熟的眼识乃至舌识中,虽然同样都只有与触、舍受、想、思、命根、定、作意等七心所相应,此等诸识虽然是由同样相同数目的心所法所构成的,但是绝不是同一个。眼识与耳识不同,善异熟的眼识与不善异熟的眼识不同。因此,并不是集合了心所法就能这样成为心法,或者分析了心法就只是心所法。[268]而且心法与心所法是不同的种类。在南方上座部,由五世纪的佛授(Buddha-datta)所创立的一切法之分类法,分成心、心所、色、涅槃四类,心与心所完全属于不同种类的范畴。8

有部的心、心所之关系与此有若干不同。有部绝不把心所法看成是心的要素或成分,而是认为心是中心体,心所是附属物。心是心王─执行总体的作用,心所虽然也执行总体作用,但是,不如说它是以独特的个别作用为本分。9 心所在中心体─心王的周围,帮助心王完全实行全体的心作用。在此,心王、心所被清楚地区别开来。南方佛教因为不承认主体,所以不说除去心所之外,另有心法。然而在有部,心法与心所法是完全不同的东西。10

但是,南方上座部或有部之说,果真是合理的吗?例如,在五蕴说中,受、想等蕴,被说成是心所法;和受、想等同样具有认识判断之心理作用的识蕴,就只有它被认为是心法,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承认全体一致之心的话,就必须把受、想、行、识合在一起。如果排除受、想于心之外,那么同理也应该排除认识判断作用的识。如果被认为是心所法的诸法,不在心的作用之外,作用以外没有另外的心的话,那么有部所说的心所法,结果仍然只不过是心的一部分而已。反对有部其余诸多不合理的说法,从有部分裂出来而兴起的部派即是经部。

四、经部的兴起

关于有部等的心、心所法,有许多缺点。第一、认为有所谓“心法”之主体者,这是违反释尊本意的。更何况是在心之外成立与此主体心法相应的、无独立性、很难加以说明的心所法,[269]而且是以心外的心所法作为心的作用,数十种心所与一个心同时生起而作用,这是言语道断(*很难说明)的。心即是作用,不可认为在作用之外,另有心的主体。心与受→想→思→寻→伺等,一类相续而流,受、想既是作用,同时也就是心,作用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一个一个地各别生起。受、想既是单独而独立的心之作用,而且也是心。对于受、想不能单独存在,与识相应之后才能作用,这点在原始经典中并没有提到。有部虽然说一切心至少有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等十种以上的心作用同时生起,但是,例如对于尚未加上判断作用的第一刹那的眼识,十种以上的作用如何同时生起?像这样不合理的说法,绝不是佛陀的本意。经部(Sautrāntika,Sūtrāntika)认为应当好好地依据释尊本身所说的经典来讨论,遂在西元纪元前后,从有部分裂出来,反对有部。在《大毗婆沙论》中,将譬喻者(Dār??āntika)11 视为经部的一派,将《成实论》12 认为是经部系的论书。虽然

《成实论》受到不少大乘的影响,但是,它根本上还是属于经部系的。婆沙以后的有部论书,被列举作为有部最强烈的反对者,即是经部师乃至譬喻师。我认为譬喻师是属于初期的经部。因为本来经部就是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中最后分裂出来的一部,其学说有自己独创的,也有根据各派的主张─尤其是大众部色彩的各派─加以参考、批判后而采用,提倡各派的中庸思想,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特色,因此,有相当的合理性。即使是有部的代表者─大德、觉天等,也似乎对经部深表同意,而有非常多地方类似、共通于譬喻者之说。甚至有部的代表论书─《俱舍论》,作者世亲也有参考采用经部说之处。此后经部大为发展,内部也有种种的变化,之后有部与经部成为印度小乘佛教的代表派,与大乘中观、瑜伽二系并称。

五、心所法之否定

[270]经部从有部分裂出来的原因,是由于对全盘性的教理﹝*有所歧见﹞所致,而不是只有针对心识论而已,但是,心识论可说是分裂原因的主要部分。而心识论中最主要的是心所法否定论,及心相应否定论。这些经部思想在《婆沙》、《俱舍》、《顺正理》、《成实》等诸论中有所叙述。

首先来谈经部的心所法否定论。经部如实采用原始经典所叙述的五蕴说中的受、想、行、识。此四蕴皆既是心的作用,而且也是心。坚决反对在心以外,另立心所法。《顺正理论》13 云:

有譬喻者说:“唯有心,无别心所。心想俱时,行相差别不可得故……此二名言差别,曾无体义差别可知。又由至教,证无心所,如世尊告阿难陀……”

《婆沙》14谓觉天(Buddhadeva)所说云:“心所即是心之差别”。究竟是因觉天而使经部说发达?还是觉天等受经部、譬喻者的影响?这是一个问题。我想可能是后者吧!15

其次,《成实论》对于心所法的有无,以五品(五章)的篇幅加以说明,其中在“立无数(无心所)品”、“非有数品”、“明无数品”三品,主张自己的立场是:心所法不是在心以外的东西。谓:

受、想、行等,皆心差别名。16

我亦不言无心数法(心所法),但说心差别,故名为心数。17

反对派(有部)问难:“若无心数法,受、想等皆心,即无五阴,则吾人身体由色与心二阴所组成,[271]何故佛说由五阴和合为身体耶?”成实论主做极为合理的答辩:“并非否定受、想、行三阴,而是以‘心’别为三阴”。18 还有其它许多相互的问难。

此外也有许多是从个别的心所法,叙述心外无心所。如《婆沙》云:

有执思与虑是心,如譬喻者。19

有执寻与伺即心,如譬喻者。20

有说寻、伺是心细相……如譬喻者。21

《俱舍论》中所说的“有余师说”者,即是经部。如:

有余师言“此内等净、等持、寻、伺,皆无别体……心分位殊,亦得名心所。”22

《成实论》中,多处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意即是思”23、“三昧与心不异……当知心边无别﹝立﹞三昧,随心久住名为三昧。”24 等等。

只有经部系做心所法否定之主张,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部派皆不如此主张。但是,在《论事》中,也有如王山、义成二派所说的心所法否定论,如云:“心外无心所法,犹如触外无触所法”25。王山、义成等诸派兴起于佛灭后三世纪,26 经部的主张是在西元前后,所以可将王山、义成派看成是在经部的主张之前,虽然可说是经部思想的先驱,但是二者关系并不清楚。总之,心所法否定论是经部从有部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心相应的否定

[272]如前所述,经部认为受、想、思等是心之差别,只是各自独立的一个心作用,如果像有部所说的,一心必与多个心所法相应俱起,则经部认为,既然一心与多个其余之心俱起,那么就等于是多心同时俱起了,这是不被允许的事。经部认为应该像受→想→思这样,一时间内,一个接一个地,各别的心生起作用。虽然看起来像是一时间有多个心的作用生起,但是,那只是刹那间一个一个迅速相续生起的缘故。二心乃至多心的俱起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心相应是不合理的。从文献来看,《婆沙论》有叙述譬喻者的相应否定说,谓:

或有执:“心、心所法前后而生,非一时起”,如譬喻者。彼作是说:“心、心所法,依诸因缘,前后而生。譬如商侣,涉险隘路,一一而度,无二并行,心、心所法亦复如是。”27

此心、心所法不能一时俱起之说法,有部大德也是如此主张。28 其余地方则提到譬喻者主张“智与识不俱”29、“若心有智则无无知;若心有疑则无决定;若心有粗则无有细”30 等。

关于心相应的有无,《成实论》以三品的篇幅来讨论,其中在“无相应品”、“非相应品”中,主张自己的立场是:

无心数法故,心与谁相应?又受等诸相,不得同时。又因果不俱,识是想等法因,此法不应一时俱有,故无相应﹝法﹞……31

[273]若一念中,多心数法,则有多了。有多了故,应是多人,此事不可。故一念中,无受等法。32

对于《成实论》所作如上之不相应说,反对者(有部)作如下之反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佛说人由五阴所组成之事,岂不就不可能了?若如成实论主所说,那么人岂不是必须由色与受、色与想、色与行、色与识二阴所组成?所以你的主张是错误的。又,佛说初禅由五支所成,如果初禅不与五支心所法相应,那么岂不就否定佛说了?33 成实论主回答:虽说人是由五阴所组成,但是这并不表示五阴同时存在。由五阴相续继起,乃名为人。又虽说初禅有五支,但是并非同时存在,而是初禅心→喜→乐→觉→观→心一境性相续,只不过因为它瞬间俱起,所以才像你所看到的那样,其实它是个别继起的。为什么呢?就如同觉与观俱起,粗心与细心同时存在是不合理的一样。并用其他许多例子来详细说明心不相应,而且也将此说应用到其他方面。

七、余论

如上所说,经部的譬喻者、《成实论》都不承认心相应,何况是常与心相应之“大地法”的名称,更不应有。但是,主张相应思想的部派及论师,似乎非常有力量,虽然经部系大力反对,但可能是因为无法抵抗其他各派的势力,所以到了后代的经部,也变节而作相应之说,甚至也有设定大地法之名相者。根据《顺正理论》,当时有心所法否定论与肯定论者,肯定论者也有种种的说法。

别有心所论者,于心所中,兴多诤论。或说唯有三大地法,或说有四,[274]或说有十,或说十四。34

当时大地法有三心所、四心所、十心所、十四心所等说法,有南方上座主张七遍行、瑜伽系主张五遍行等种种异说。其中,经部上座将受、想、思说为三大地法。谓:

彼上座言,无如所计十大地法,此但三种,经说俱起受、想、思故。35

藏传的经部说也允许受、想、思三者为心相应。谓:

经部只以受、想、思三者为真正的心所,其他一切的心所是心法的一部分,心、心所是同一个。36

三心所主张者是Bha??opama, 而Buddhadeva是说五心所。此 Buddhadeva是《婆沙论》所说的觉天?还是经部另有觉天之人?仍有待研究。总之,藏传的经部可看成是后期的经部。最后,瑜伽系中的心、心所论又是如何?在各方面皆采折衷综合主义的瑜伽系,在此处也不例外。虽然心所法论大致直接承袭有部的主张,但是在心、心所同异论方面,对于有部、经部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对此二部采取亦止亦扬的立场。先否定二者如下:

如是六位诸心所法,(1)谓离心体之外,别有自性(有部),(2)谓即是心之分位差别(经部)。若尔有何失?二俱有过。

(1)若离心体别有自性,如何圣教说唯有识?……

(2)若即是心之分位差别,如何圣教说心相应?他性相应,非自性故。又如何说,心与心所俱时而起,如日与光?35

接着则以世俗谛采用有部的心、心所别体论,以胜义谛而说心、心所非离非即。于是有部与经部的心、心所之论争,被瑜伽系做了调和与运用。

--------------------------------------------------------------------------------

1 A?guttara, i, p. 81

2 《长阿含》卷10,(大1, 64)Dīgha, Sakkapa?ha-s.(ii, p.277f.)

3 Sa?yutta, ii, p. 263.

4 Majjhima(111. Anupada)iii, p. 25.

5“五义平等”:一、所依平等,二、所缘平等,三、行相平等,四、时平等,五、事平等。所谓“四义平等”则去除前面的“行相平等”。南方上座部则用一事(ekavatthu)、一所缘(ekāramma?a)、一起(ekuppāda)、一灭(ekanirodha)来说明相应。(Visuddhi-magga, p. 539. cf. Kathāvatthu, 7, 2)(参原书p. 275)

6在有部称“十大地法”、瑜伽系称“五遍行”,南方上座称“七遍行”之心所法,为一切心相应。“十大地法”(mahā-bhūmikā dharmā)是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五遍行”(sarvatragā)是作意、触、受、想、思。“七遍行”(sabbacittasādhāra?ā)是触、受、想、思、心一境性、命根、作意。此外,有部等,以命根为心不相应行,但是,巴利佛教则谓命根有色法与心所法二种。(参原书p. 275)

7 Milindapa?ha , p. 59(南传59上,121以下)。《那先比丘经》中卷(大32, 713c以下)。

8 Abhidhammāvatāra(Buddhadatta's manual, p.1),此四分说并没有说明清楚,但是初期论书之《法集论》(Dhammasavga?i)的构成,已经根据此四分。

9 关于心、心所的总别作用,有四说。《俱舍光记》一末、《俱舍宝疏》一余(大41, 26a、486c以下)。

10 关于心所的看法,如上述所说,在说一切有部及巴利佛教,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之处。其不同点的重心是:有部将心与心所区别开,视为王与臣的关系;相对于此,巴利佛教认为五蕴中的受、想、行三蕴,和识蕴本来就是相同的地位,而将心作用分为四个。

因此,如前所述,在《中部》111、《不断经》中,说明禅定的内容,谓初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定)、触、受、想、思、心(识)、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等十六种。承续此说的初期论书─《法集论》,将三界出世间的一切心,区分成八十九种,对于各心的心理作用有明确记载。在前面初禅的场合,虽然比《中部》之说增加更多的心所数目,但是,皆有包括《中部》所说的十六种,而且前列触、受、想、思、心(识)顺序也相同。此外,触、受、想、思、心等等,也都包括在八十九心之中。也就是说,在八十九心中,心和其他心所必定一起存在,以作为认识判断的作用。

亦即,巴利佛教心所说产生后,识(心)必定与其他心所同格地包括在其中,而说包含诸心所的全体之心。在此意义之下,可知巴利佛教是把心(识)用于广狭二义。(参原书p. 275-276)

11 根据慈恩大师的《成唯识述记》,谓古来譬喻者被认为是经部异师,经部的根本师是以鸠摩罗多(Kumāralāta)为其祖。从教义上来看,譬喻师不但是经部系统,而且似乎是属于古代的经部。印度从古以来的说法,亦大致将譬喻师视为等同经部。因此,在此暂且依循此等说法,将譬喻师视为经部的一部。关于二者的异同,有必要更精细的研究,对此宫本正尊有做新角度的研究。(“譬喻者大德法救童受喻鬘论之研究”,《日本佛教学协会年报》第一年)。(参原书p. 276)

12 关于《成实论》,古来有种种说法,但是根据其内容,最接近经部说。几乎大部分的说法与经部一致,其他虽然也有受中观系统的相当影响,但是根本上还是属于经部系的。关于此点,以后应该有机会发表。(参照本书所收录之“譬喻师与《成实论》”)。(参原书p. 276)

13 《顺正理论》卷11(大29, 395a)。

14 《婆沙论》卷2(大27, 8c)。

15 宫本助教授认为,因为法救、觉天一派之人被总称为譬喻者,所以是从觉天等而发展为经部。或许并非如此,关于这点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16 《成实论》卷5(大32, 274c)。

17 同上,275c。

18 同上,275a以下。“(275a)问:又是依处,数法依止。如经中说,是心数法,皆依心行。又若无心数,则无五阴,是则不可。……(276c)答曰:汝言无五阴者,是事不然。我以心差别故,有名为受,有名为想等;汝以心数别为三阴,我亦以心别为三阴。”

19 《婆沙论》卷42(大27, 216b)。

20 同上,(大27, 218c)。

21 同上,卷90,(大27, 462c)。

22 《俱舍论》卷28(大29, 147b)。

23 《成实论》卷6(大32, 286c)。

24 同上,卷12(大32, 334c)。

25 Kathāvatthu, 7, 3.

26 根据Points of Controversy 的《论事注》的分派表,可知阿育王时代,在被派到印度内外各地域九个地方的传道师中,其中之一到南印度的案朵拉(=摩醯娑末陀罗国,巴Mahi?sakama??ala)地方弘法的大天(Mahādeva),从大天派所分裂出来的王山、义成派,比佛灭后四百年以后的经部较早产生。此二部兴起起于佛灭后三世纪。(参原书p. 277)

27 《婆沙论》卷16(大27, 79c),及卷90(大27, 463a):“或复有执,心、心所法次第而起,互不相应,如譬喻者……”

28 同上卷95(大27, 493c)。

29 同上卷9(大27, 44b)。

30 同上卷106(大27, 547b)。

31 《成实论》卷5(大32, 276b)。

32 同上。

33 同上,(大32, 277b)以下。

34 《顺正理论》卷11(大29, 395a)。

35同上卷10(大29,384b)。

36 Wassiljew, Der Buddhismus, S. 309.

35 《成唯识论》卷7(大31, 36c以下)。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