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焕忠博士:清凉澄观的三教之辨


清凉澄观的三教之辨

韩焕忠

十网佛教的判教既要对佛教内部各种经典和义理作出分判,也要对佛教与非佛教什出辨析。佛教在印度时,外道有九十五种之多,因此佛经中的“如是我闻”以及“二法印”等,就是佛教为了与外道相区别而设立的基本标准。但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些外道学说和不同宗教并没有与之俱来,佛教所面对的主要是中国上生土长的儒教和道教。澄观认为,道教以“道”或“无”生养万物,以“自然”为最高准则,儒家以“太极”或“天”为宇宙的根源, 以“阴阳”的变化消长解释世界的形成,都是主张以一因生多果,是一种“邪因论”或“无因论”,其为善也不过是止于一身而已, “纵有终身之丧,而无他世之虑”, “归无物为至道”,无法与佛教相提并论,可以用佛教十宗中的“法有我无宗”予以斥破。就儒道:家而论,儒教为官学,关系着政令风化,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而道教因李唐皇室的尊崇,成为皇家宗教,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民众具有重大影响。清凉澄观国师广列十条,以辨明佛教与儒道二家的差异。

其一,始、无始

的差异。佛教认为,事物的生灭是由因缘决定的,因此无所谓有——个特定的开始,故称“无始”;而儒道两家都认为世界有一个最初的开始,名为“太初”或“太始”。在澄观看来,儒道两家以太初作为万物的初始,就意味着各种事物白有其运行规则,人类无法干预,而佛教主张因缘为万法的根本,则各种事物的兴灭都是由人决定的。言下之意,佛教给予了人类较大的发展空间。

其二,气、非气的差异。佛教以“心”为诸法的本原,—切思虑、言行都是凭借“缘”而形成的:道教则以“气”的发展变化为神奇, 主张人应无为而使事物“白化”, 即自身自由自在的变化。在澄观看来,道教主张事物的“白化”就会导致对修习的否弃,走向“绝圣弃智”的弊端,而佛教的“凭缘”则意味着必须借助于修习才能有所成就,从而将各种行为会归于人的本性。

其三,三世、无三世的差异。佛教认为世间诸法都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迁流之中随缘起灭,而儒道两家则主张生为气的聚合,死是气的离散,而且气在离散之后复归于天地,不再有所谓存续,所以儒道两家所说的人生只是——世,不知有三世的变迁。佛教认为一世论是一种断灭论,会导致及时行乐之念的盛行,三世论则可以激励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起永久的责任。

其四,习、非习的差异。佛教认为人生在世的善与恶,都是由从前的业力所获得的果报,愚蠢或聪明也都是从前修习的结果,所以经过长久的熏习修行,就可以使自己的灵明之识变得非常玄妙。而儒道两家都认为善恶、愚智都是由人的天分决定的,人禀气而成质,其受生之初所禀的是纯和之气,则成为神圣之人,所禀的浑浊之气,则成为愚暗之人。澄观认为,虽然儒道两家也主张谨慎修习,但在人生只有一世的理论前提下,是不会主张积累功德有利于来生或来世的。

其五,禀缘、禀气的差异。佛教人文世间森罗万象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生,而儒道两家则认为人生在世的贫富、吉凶都是由于人命中所禀受的气质决定的。由气禀决定就意味着无法改变,禀缘生成则可以通过缘的改变而有所增加、美化。这无异是说,儒道两家的主张是一种命定论,而佛教的观点意味着人类有非常的主观能动性。

其六,内、非内的差异。佛教认为天地之间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内在的灵识变化生成的,而儒道两家则主张人与各种动物都是由外在的天地变化而成的。在澄观看来,佛教以内在灵识为生成根本,意味着主体自我可以变染为净,而儒道二家主张由天地变化,人们对其高低也就无法加以控制了。

其七,缘、非缘的差异。佛教主张万事万物生、住、异、灭的迁流变化,都是由于因缘与业力的作用,并非自然现象,而儒道二家认为天地变化, 日月推移,新陈代谢,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主体自我没有任何的关系。佛教在此强调的仍然是人的主体性问题,而儒道二家只是看到了事物运转的客观性而已,佛教之深刻,不言而喻。

其八,天、非天的差异。儒道两家将人世间吉凶祸福的来源归结为“天”、 “地”两端。 “地”应当指人间的状况,人们可以对人间的祸患防微杜渐,实行规避; “天”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此人们无法遁避,是福固可受而喜之,是祸只有坦然承受,无所报复,所以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安于天道自然。佛教则将人们的果报因缘归结为“苦集”与“灭道”。 “灭道”指不执著于某一种事物、境界,保持心灵的纯净无染,既不堕入断灭论的深坑之中,也不陷入永恒论的怪圈,超越于空有、生死之外; “苦集”指人们由于心灵随逐业力的运转,在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六趣之中往来不息,不能从欲界、色界、无色界解脱出来,因此那些厌恶人生苦难的人们就必须断除招集苦难的根源,羡慕寂灭的人们就会尽心修道。澄观认为,佛教与儒道两家的道理都非常明白,只是进入的门户千差万别,不能单纯从某一方面进行比较,但儒道两家必须安于天道而佛教可以超脱生死的界定,还是充分体现了佛教的殊胜和优越。

其九,染、非染的差异。老子认为,人们的仁爱毁坏了天道,杜绝仁爱,天道自然就会停当,不必有何作为:欲望伤害了本性,祛除欲望,本性自然就会正常,不必进行修行;利益连累了生命,摒除利益,生命自然就能成就,无需任何的增益;礼法是因祸乱而制定的,放弃了礼法,祸乱自然就会消除,不必有所作为:理是从道而来的,有道自然就会有理,刁;在于人的圣明;成就在于时运,时运来了自然就会成功,不在于争夺。因此老子主张不求而自得,不为而自成,认为那些刻意的追求与作为必然导致失败。佛教认为,行善是获得人天福报的根本,作恶是沉沦地狱的原因,慈悲是无所伤害的路径,欲望是生死苦难的源头,因此绝欲必然导致生死苦难的消除,而行慈可以获得寿命的长远。也就是说,老子之道不能教人出离欲望的染污,而佛教方能引导人们达到无染的境地。

其十,归、非归的差异。佛教认为,生死是从妄想产生的苦海,贪爱是因无明而形成的污垢,由于其自体的虚妄性,故可以通过止息妄想、放弃虚假、服膺一乘、修习六度而进行拔除,从而超越生死苦海,出离烦恼的牢笼,登上智慧之台,进入涅槃之苑。这是佛教的最终归宿。老子认为,生与死都是命中注定、天道使然,对于圣明与不肖的本性,既不能逃避,也不能反对,而只能安之、顺之,好恶之念、喜怒之心不起,则可以出离尘嚣之域,游于道德之乡,从“澹然玄寂”、 “怕尔无为”中获得“长生”、“尽年”之效,这也是道教的终极归宿。澄观认为,这两种终极归宿有别,而且其出发点也不相同,因此佛道二教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在澄观的叙述中,佛教的终极是真正的归宿,而道教的终极仍是在世间的飘荡,算不上真正的归宿。

澄观指出,以上所说的十种差异,主要是运用小乘佛教的因缘论来破斥外宗,即儒道二教的玄妙,至于华严宗一乘圆教真空妙有,事理圆融,染净该罗,一多无碍,重重交映,更非儒道二教所能比了。因此澄观极其反对三教合一的论调,认为是“习邪见之毒种,为地狱之深因,开无明之源流,遏种智之玄路”。也就是说,在有关三教优劣的比较中,澄观具有一种强烈的佛教本位优越论的思想倾向。

总的来看,清凉澄观的判教学说虽然以继承贤首法藏为志趣,但由于综合了方山长者李通玄居士及静法慧苑法师所提出的问题,包含了许多新的历史因素在内,其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贤首法藏的樊篱,从而使贤首的判教学说突出于众家判教之上,而贤首所开创的教理思想体系也就由此被确立为华严宗的正统学说。

(作者系苏州大学哲学系博士)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沈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今天在座的人,90%以上都是学习佛法的,而且有些人学了很多年,这是非常坚强的。虽然在生活、学习当中,遇到了一系列障碍、困难以及命运的坎坷等,但都没有倒下去,还更加..

说老实话,修净土的人多,会念这句佛号的人不多,为什么?他没有把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他没有把他自私自利念掉,他没有把名闻利养念掉,他没有把贪瞋痴慢念掉,就不会念..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

佛法无比,妙不可言!你想发财、你想升官、你想长寿,能不能做到?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给你的?自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把佛法教给你,你自己依这个方法去做,就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