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


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

魏德东

唯识学是大乘佛教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整个佛教体系中最具哲学性的学派。唯识思想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对象理论。唯识家从自我意识出发,含摄整个世界于意识中,认为一切对象都是识的变现,建构万法唯识、唯识无境等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唯识所变、相分、所缘缘、三类境等命题的分析,集中阐述唯识学的对象学说,并在现代哲学的视野下,彰显其理论价值。

认识对象唯识所变

唯识学的对象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经验有显着的不同。在日常感觉中,认识对象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然而,在唯识家看来,认识对象不是客观的存在,而只是识的变现,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唯识三十颂》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作为认识对象,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法”,都不过是名言假说,都是识的变现。“识”何以能变现出认识的对象,其根据何在?唯识家为此创立了阿赖耶识变现说。所谓阿赖耶识,又叫种子识、藏识。它如同植物的种子,蕴含着整个世界的基因。当人的显在意识生起时,它提供关于万法的知识;人的一切活动,又都积淀在阿赖耶识中,丰富着它的内容。通俗地说,阿赖耶识类似于人的经验。一方面,经验凝聚着一切记忆,能指导人的活动;另一方面,活动又影响着经验。

在唯识学中,阿赖耶识处于认识形式的第八位,又叫第八识。唯识学对意识现象的研究与众不同,它在一般认识理论所认同的六识以外,别立第七识和第八识。“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前五种相当于感性认识,第六种是以概念活动为特征的理性认识,它们构成认识的显在部分。唯识学于此之外,深入到意识现象的深层,认为还存在潜在意识,这就是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末那识”是“自我主体”意识,它使一切认识都成为“我的认识”,从而具有个体的局限性和污染性,是“我执”发生的根源。阿赖耶识就是蕴含万法存在依据的种子识。

作为万法种子,阿赖耶识具有变现世界的能力,是现象界的本体。所谓变现,指意识的变现,即在意识中生起万法的表象,也就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体性的创生,不是创世纪。阿赖耶识一方面变现出“我”,即有情个体的生命,另一方面又变现出“器世间”,即山河大地。《成唯识论》说:“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所谓种,即万法种子;所谓根身,即有情的身体,是种子的载体;两者结合构成个体的生命。“器”的意思是器世间,也就是客观的山河大地等物质存在。内在的生命和外在的自然构成了整个世界,作为认识对象,它们都是阿赖耶识的变现。

相分理论

任何一个认识过程,都离不开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认识结果。原始佛教据此提出根、境、识三者和合的理论,主张作为认识主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认识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产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佛陀那里,六根、六境都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与识的关系是相互依赖,《杂阿含经》比喻说:根境识的关系,就像三根芦苇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部派佛教时期,对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界定有种种不同,上座部及其分化出来的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等六部,主张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都是实有的,是“我法实有论”;说一切有部、多闻部、雪山部、饮光部等主张“法有我无论”;一说部则认为主体客观都是不真实的,叫“诸法俱名论”,一切都只是假名而已。

唯识学派把种种歧见统一起来,从唯识的角度提出“四分说”,含摄万法于心。认识对象,叫作“相分”,它不是离开心识的外境,而只是心识变现的意识影像。从认识主体角度看,首先有“见分”,是心对相分的认识能力;其次有“自证分”,是自己体验感觉到自己在认识的能力;复次是“证自证分”,指对自证分的自觉,是“自证之证”。四分都是心的功能和作用,一切认识活动,都是心自己的内部运动。唯识家陈那以丈量为喻,说明前三分的特性:“相分、见分、自体三种,即所、能量、量果别也,如次配之。如以尺丈量于物时,物为所量,尺为能量,解数之智名为量果。心等量境,类亦应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同用尺子量物体,相分是物体,见分是尺子,自证分就是丈量的结果。证自证分是对自证分的证知,“此若无者,谁证第三?”有此四分,认识结构方告圆满

在四分当中,最能体现唯识品格的概念,是相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任何对象,都是“为我之物”,都是在意识中为我所感觉的影像。在此之外,是否具有客观实在,不是意识所能确定的。唯识学的相分概念,明确肯定了这一点,强调我们所能确定的对象,只是心识的影像。“相分是所缘”,它不是实在的外境,而只是识的变现。在唯识学那里,意识不仅是认识的能力,而且构造认识的对象。这使唯识学与一切带有唯物论色彩的思想派别完全区分开来。

唯识学认为意识对象是意识主体创造的,只是意识的影像,然而,意识是变动不居的,一个人在不同时空下意识是不一样的,但为什么会有共同的对象世界呢?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非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变现对象世界,相反还要常常受对象世界的制约?我们的意识表象何以能与生活实践相符合?这迫使唯识学思考和回答对象世界是否具有客观性基础这一问题。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唯识学深化了相分理论,把它分为“本质相分”和“影像相分”两个层次。这种区分对于准确把握识转变论的理论特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所谓本质相分,即由阿赖耶识种子直接生变的对象,阿赖耶识具有变现一切事物的功能,它所直接变现的山河大地等外在对象,即“本质相分”。所谓“影像相分”,指由识体变现出的种种意识表象。《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说:“除影外别有所托,名本质。”“影像相分”具有与“本质相分”符合的特性,“本质相分”在内容上是“影像相分”的基础。

就实际的认识过程而言,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是影像相分,即真实出现在我们意识中的表象,“唯识”一词的本意“唯表象”,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然而,在唯识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必须回答不同意识“表象同一性”的诘难,回答意识表象是否具有客观性基础。唯识学当然不能承认对象的实在性,于是在“影像相分”之外,创造出“本质相分”的概念,依相分的两重性说明意识表象的确定性,为意识表象找到了参照。“本质相分”是“影像相分”的基础,我们的意识表象之所以拥有确定性,能与生活实践符合,根本的缘由在于它的基础也是识的变现,是识的本质相分,唯识学面对的表象客观性挑战得以消解。《成唯识论述记》说:“行相有二,一者见分。……二者影像相分名为行相。”这里明确把影像相分与见分归为“行相”一类,而“行相”是仰仗“境”所生的。“本识行相必杖境生,此唯所变,非心外法。”这里所说的“境”唯识所变,即“本质相分”,是“影像相分”的基础。

所缘缘

唯识学概括一切法生起有四个条件,称作“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因缘”指有为法中亲生自果的因素,包括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两个方面。《成唯识论》卷七说:“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等无间缘”指心、心所的生起由前念引生后念,念念相续,没有间隔。《成唯识论》卷七说:“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所缘缘”即以所缘为缘,指心的认识对象,《成唯识论》卷七说它“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增上缘”指三缘以外,有助于诸法生起的一切条件。唯识学认为,色法与种子的生起,只需因缘和增上缘。因为它们不依赖思虑,没有所缘缘;又因多类俱起,没有等无间缘。心、心所法的生起必依四缘。

“四缘”之中,最能体现唯识特色的是所缘缘,它是心、心所法的思虑对象和依托,但这对象不是外在的实境,而就是心、心所自己所带的行相。通过“所缘缘”这一概念,唯识学将心、心所法的一切因素含摄到识自身之中。

“所缘缘”又分为两种,一是亲所缘缘,一是疏所缘缘。“亲所缘缘”是见分直接的认识对象和依托。疏所缘缘不是见分的直接对象,而是亲所缘缘的本质。《成唯识论》卷七说:“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托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这与区分影像相分和本质相分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亲所缘缘也就是影像相分,疏所缘缘即本质相分,两者共同构成心、心所的意识对象,而亲所缘缘是意识的直接表象,疏所缘缘是亲所缘缘的本质、基础。

三 类境

境,是佛教表示认识对象的概念。玄奘在总结唯识学四分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分境为三,提出了“三类境”的思想,是中国唯识家“对象理论”的集中代表。三类境的内容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窥基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三末引用了玄奘自撰的颂文:“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

“性境”,指有真实体性之境,“性”是实体、真实的意思,此境由阿赖耶识种子生起,自守其性,不随能缘之心。“独影境”,指独有影像之境,此境依能缘之心而起,别无本质,唯有影像,象第六识所变现的龟毛、兔角之类,皆属此列。“带质境”,兼带本质之境,指某一见分生起相分时,此相分不完全是影像,而带有一定的本质,称作带质境,此境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与此二者不一不异,如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时,所生相分一半是能缘之影像,一半是所缘之本质。

显然,三类境的区分与前面所述相分、所缘缘的区分在理路上完全一致。性境盖可相应于本质相分、疏所缘缘。独影境相当于影像相分、亲所缘缘。带质境分属两者。区分三类境的根本目的,旨在说明识之所变既包括识的直接影像,也包含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内容。

小结

唯识学在阐述对象问题时,遭遇的最大理论挑战是如何消解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如何说明经验的现实世界只是识的表象。为此,唯识家通过阿赖耶识变现、相分、所缘缘、三类境诸命题的建构,摄境归识,并特别经由本质相分、疏所缘缘、性境等概念,说明表象所依之境亦有一定的确定性,但终究为识所变,从而较好地从唯识学视角解释了意识表象的客观性基础问题。

唯识学的对象理论,从人的自我意识的确定性出发,摄万法于识,主张一切认识对象都是识的变现,充分发挥了唯心论哲学的长处,在认识论上具有极大的合理性。立足于自我意识的可靠性,人所能肯定的唯一对象就是意识表象,这是意识的界限。在这一方面,唯识学与康德、笛卡尔、胡塞尔的哲学思路是一致的。唯识学倡导“识所缘唯识所现”,强调一切认识对象都是意识的转变,都离不开识,这是对世界哲学的重大贡献。从这一点出发,康德“经验”与“物自体”的区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胡塞尔的“本体悬置”都有与唯识学比较研究互动发展的可能性,这可以成为中国宗教哲学进步发展的新视点。

唯识学的对象理论,一方面坚持万法唯识的理论原则,同时,对现实世界的实在性和价值也不是简单地否定。通过“本质相分”、“疏所缘缘”、“性境”等概念的确立,唯识学力图在意识范围内解决表象如何与生活实践符合的问题。从哲学上看,这种为人的意识确定性寻找基础的努力,是对唯物论哲学长处的吸取和对唯心论不足的超越,拥有融汇、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倾向,其理论价值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原载思想战线1999年4期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哲学博士)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