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迫别人,不为难自己
在“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最后三个模块里,导师从“出世还是入世,无情还是多情,随缘还是进取”这三个方面做了开示。在学习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情”的部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文学家元好问的这句词真的道出了世间人对于“情”的渴望和纠结。在生活中,无论是亲人之间、爱人之间、朋友之间还是同事之间,人与人相处中,大多数的痛苦都与“情”有关。要么是他人委屈了我们的心,要么是我们弄伤了他人的心。好像在“情”的面前,所有人都变得固执和强求,易怒和狐疑。
有时候,我会想不通,自古以来,无数的文学家都在诉说着“情”的美好,可为何总是情感伤人最重。
这个“想不通”,被导师的智慧点化了。他告诉我们,因为情里有痴、有贪和我执。它就像一根绳子,我们越在乎什么,就越会被什么所捆绑,所以情会伤人。
然后导师给出了真正不会伤人的情,那就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从染污、有限、粘著的情爱,升华到平等、无限、清净的大爱。就像《普贤行愿品》中佛菩萨的庄严承诺,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但是,对于接触佛法不过一年多的我而言,菩萨的大爱太高了,现实生活中因为情感交流不畅带来的各种烦恼,依然摆在面前。
所以,我需要对佛菩萨的大爱做一些世俗层面的转化。
第一步转化是放下“我执”,这个“我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对他人的控制”。我们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看得太正确、太重要,要求对方按照我们的意愿走,还戴上个帽子叫做“我为你好”。但是这个“我执”会深深伤害到对方,让他觉得“自己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自己的行为被强迫和控制”。爱如果变成了控制,那就不是爱,而是占有。
第二步转化是放下“贪”,这个“贪”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对他人回应的期待”。在感情中,我们很容易放大“自己的付出”,认为自己牺牲了很多。当我们越在乎自己付出的时候,潜意识层面里就带着一个交换条件——我的付出,对方必须要看到,并且要给出自己期待的回应。如果等不到,就会生出强烈的委屈感和愤怒感。可是,对方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他不可能给出所有满意的回应。而且当我们在意自己的付出未被看到的时候,是否又看到了对方的付出和牺牲?
其实放下对他人的期待,就等于放下了潜意识里的交换念头。这时候的付出,纯粹是因为我想对你好,我做了想做的事,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好,至于对方怎么认为,怎么回应,那是他的事。
第三步转化是接纳所有的不一样,这个“接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放下分别心”。“情感上的冲突”有时候很像“东风和西风的较量”,总有人想当赢家,可是输的那一方会很悲伤。为什么佛菩萨的大爱特别了不起,是因为菩萨总是随喜众生、随顺众生,让所有人都是赢家。佛菩萨没有分别心,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和爱。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对生活评判和挑刺。但是,人就是不一样的,生存方式千差万别,没有哪种生活方式是完全错误的,正如没有哪种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一样。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过是各自不同价值观判断下的产物。接受了不一样,我们的世界会从“二元对立,你赢我输”变成“多元共存,和平相处”的状态。
这三步转化,整合一下,我觉得可以称之为:不强迫别人,不为难自己,皆大欢喜。
对除我之外的他人,用尊重心去对待,用平等心去倾听,让他觉得舒服和自在,就是落实了普贤菩萨随顺众生的心愿。
对自己,用放下期待的心去做事,用无愧自己的心去接纳一切,让自己洒脱些,释然些,就是对应了菩萨所说的慈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