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焕忠博士:天台智顗禅学体系


天台智顗禅学体系

韩焕忠

内容提要 天台智顗以丰富的学养和精深的禅修体证,将复杂而繁富的禅法组织成一个由浅入深的有机体系。他认为,禅法有三大类:一类是世间禅,即四禅八定,在三界之内,又可分为世间味禅和世间净禅两种:世间味禅是指四禅、四等、四定等,为佛教与外道所共有,修行者对所达到的四禅八定中的某种境界往往起贪恋、执着之心;世间净禅是指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等,修行者对四禅八定的任一境界都不贪爱、流连。出世间禅能使修行者跳出三界,获得解脱,有观、练、熏、修等几种:观禅即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是佛教的不净观,是禅修的方便法门;练禅即九次第定,即依次由欲界定进至受想灭尽定;熏禅即狮子奋迅三昧,能依次进至灭尽定,也能,依次由灭尽定还至欲界中采;修禅即超越三昧,能不依某种特定的次序入出禅定,于禅法二谛自由自在。出世间上上禅即九种大禅,当然也应包括智顗自己所倡导的圆顿止观在内,能不离世间而得解脱,世出世间,自在无碍。智颇的禅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天台宗重视涵容和兼摄的圆融特征。

关键词 智顗 世间禅 出世间禅 出世间上上禅

天台虽以讲经说教立宗,但智顗同时也以坐禅闻名当代,流芳僧史。智顗早年习禅于大苏山,晚岁味静于天台山,定力功深,悟人法华三昧。智顗会通诸经,融以亲证,在向弟子们传授修法时,将各种禅法组织成一个由浅人深的严密体系。在《法华玄义》卷四上中,智顗分各种禅法为三大类:世间禅,出世禅,上上禅;而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智顗对各种禅法的修相及证相都有很详尽的解释。今人在研究智顗佛学的时候,大多注意其“一念三千”的境界论与“一心三观”的智慧说,对天台禅法则少有涉及,我们以上述两种天台教典为文本依据,对智顗的禅法体系略加疏释,力求展现出天台宗在禅法修行上秩序井然、重视涵容和兼摄的基本特征,以就正方家。

一、世间禅

世间禅也称根本禅,取其为一切世间出世间佛法根本之意。智顗又将世间禅分为两类,即根本味禅和根本净禅。

1.根本味禅

智顗认为根本味禅的特性是“隐没、有垢、无记”,他解释说,“臆没者,暗证无观慧也;有垢者,地地生爱味也;无记者,境界不分明也”。这就是说,根本味禅只是一种禅定,修行者未能在佛教的各种智慧观察照了之下,对于所证得的每一种境界都会产生爱味之心,而且这些境界自身也模糊不清,不很明确。根本味禅有三种,即四禅、四等、四定,合即十二门禅。

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种色界禅定。生活在欲界中的人们,思虑纷纭,烦恼无数。因此在修习四禅之前,要先修习安那般那,即数息,藉以消除各种欲界烦恼,使身心有一种泯然虚豁、犹若虚空的感觉,从而获得欲界定。

修行者于欲界定渐人渐深,逐渐感到身心虚寂,这种情况持续增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忽然感觉到身心凝然,芸芸而动,如云如影,非常舒适,这就是初禅中八触发动的相状。所谓“八触”发动,就是坐禅中产生的动、痒、凉、暖、轻、重、涩、滑等八种极其美妙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对欲界掉、猗、冷、热、浮、沉、坚、软等八种感觉的否定。初禅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初心觉悟即觉,细心分别即观,庆悦之心名喜,恬淡之心名乐,思虑专一寂然人定名一心。用此五支,破除五欲(色、声、香、味、触等五种欲望)、弃舍五盖(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种能够覆盖禅定的不善法),使五法(饮食、睡眠、身、气息、心)都处于调适的状态。“支”有二义。一者支离义:本只一心,分为五个方面,故是支离;二者支持义:由这五个方面,使修行者进入初禅定中,故是支持。此五支成就,修行者即证初禅。

修行者若欲由初禅进修二禅,当厌下欣上。厌下即是以初禅为苦、粗、障而生厌离之心:初禅中觉、观二法扰乱定心,所以是苦;从觉、观二法生起喜、乐之心,所以是粗;阻碍了更高级的禅定发生,所以是障。明白初禅有各种过患而不产生贪爱和执着,对贪爱初禅的心理进行自我诃责,用分析的方法破除初禅对进一步修行的阻扰,这就是修习二禅的表现。欣上即是以二禅与初禅相比,没有这三种缺陷,所以为胜、妙、出而生羡慕之心。二禅有四支:内净、喜、乐、一心。心离初禅,豁然开朗,明净皎洁,无有垢秽,故为内净;由此内净,而有无量喜悦,此即喜支;于此喜悦之中,恬淡舒适,美妙快乐,此即乐支;专心寂然,此即一心支。四支成就,修行者得证二禅。

修行者若欲进修三禅,可以如由初禅进修二禅那样,继续用厌下欣上之法。二禅最大的特点是喜心充满,但大喜涌动,冲荡定心,因而这种禅定难以牢固。修行者因此对二禅不生贪爱,呵责执着之心,破除喜乐之心的阻碍,精进不息,向三禅努力,这就是修行三禅的表现。三禅有五支:舍、念、智、乐、一心。弃舍喜心为舍,念处为念,知苦空无常无我为智,此三支调适禅定,使之遍及全身,所以称为方便支;庆悦为乐,专心不动为一心,这两支为证支,一齐发动,表明修行者得证三禅。

修行者若欲进修四禅,应深知三禅过患。三禅乐大,但求之辛苦,护之辛苦,一旦失去,自是苦恼;此乐既属无常,又覆盖念想,使不清净。修行者一心厌离,精勤不息,逐渐进入四禅。四禅发时,无苦无乐,空明静寂,这时候其心如明镜不动,如静水无波,彻底断绝了一切混乱的思想,内心中没有了任何的污染。四禅有四支: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四支成就,修行者即证四禅。

人们由欲界而修四禅,是一个逐步摆脱欲望和情感、净化身心的过程,四种禅定实即这个过程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之间,通过未到地,即厌下欣上的修习,连接起来。这种禅定能使修行者从欲界解脱出来,获得生天的福报。虽然色界诸天比起欲界来,快乐不知多出几千万倍,但仍然局限于色界之中,有生老病死等种种苦,而且一旦福报享尽,还会再次堕落欲界。相传释迦出家之初,就曾拜阿罗逻·迦罗摩为师修习这四种禅定,而且很快就证得了四禅,但因其只能生天而不能解脱,不符释迦宿愿,所以也就放弃了。

四等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就是爱念众生的心情,常常想用一些快乐的事使他们受益;悲就是可怜、悯念在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等五道之中生死轮回的众生的心情,总想使他们免除种种痛苦;喜就是希望众生从自己所给与的各种快乐中得到欢喜的心情;舍就是舍去以上三种心理,在内心中念念不忘众生的心情。因此四种心情广大无边,故称无量;遍色界,与色界相等,故又称四等。按照佛教的说法,修习四禅虽可以生天,但不能作天王。学小乘者如果只求生天的话,修习四禅已经足够,若欲作天王,获自在福报,就必须修习四无量心;学大乘者以普渡众生为职志,修习四无量心自是题中应有之义,此不待言。一般来说,在四禅的每一禅中,都可以修习四无量心,但比较而言,每一禅中又各有所宜。初禅以觉观支为主,此处深知欲界众生的烦恼,所以修悲心最为容易;二禅喜支为主,修喜最易;三禅乐支为主,内有遍身大乐,修慈最易;四禅舍支为主,内有妙舍庄严,故而修舍最易。具体的修法,就是让修行者自己的心与上面所说的教相相应,破除心中的嗔恨、悭贪、烦恼等,使四无量心在内心充满,使欲界众生因此而受益。

四定是指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种禅定。与前面所说的四禅不同的是:四禅属于色界,而这四定则属于五色界,所以又称四无色界定,又称四空处定;四定没有形相和体质,如同虚空一般,因此又称四空定。修行者修习四定,可以突破色界的束缚和限制,使主观心识获得最大的自由。修行者修空处定时,使心与虚空相应;修识处定时,使心与彻底摆脱了色界缠缚的心识本体相应;修无所有处定时,使心外不缘空,内不依识,呈现出一种一无所有的状态;修非想非非想处定时,连这种一无所有的心理状态也一并破除。如果说四禅是破除人心之中的杂念而使之得到净化的话,那么四定就是将这没有杂念的心思本身也要破除掉。由四禅而进至非想定的修习,是通过诃赞和观析实现的。诃即厌下,赞即欣上,观即将此种意识强化于内心,析即通过分析使内心予以理性的接受和信服。四定中的非想定已经非常接近出离三界,但到底还在三界之中,最大的福报是来世得生有顶天。释迦当年不满于四禅天的福报,辞别了阿罗逻·迦罗摩,又拜伏陀迦·罗摩子为师,随从他修习四定,很快就证人了非想定,也意识到四定仍不能彻底解脱生死的局限,于是再一次毅然地改求他师。

四禅、四等、四定,这几种禅法都不是佛教的独创,而是从当时的出家外道那儿学来的。但佛教的吸收又带有批判的性质。智顗因外道对所证境界的执着和爱恋而判之为“味禅”,却肯定其对人生境界的梯次提升,而且将其作为佛教禅修的基本框架,在其上安放和添置佛教的各种观念和道品。

2.根本净禅

智顗指出,根本净禅的基本特征是“不隐没、无垢、有记”,这正好与根本味禅相对反。也就是说,根本净禅的修习是在佛教智慧的指导之下进行的,修行者也不贪恋所证得的境界,而且境界清晰,确实属于佛教的范围。智顗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等着述中,又称此禅为“亦世间亦出世间禅”、“亦有漏亦无漏禅”,意谓此类禅法既能获世间禅定,又能证出世涅槃。根本净禅有三种,即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等。而佛之所以教给众生这三种不同的净禅,在智顗看来,是因为众生根性不一的缘故。如有的人慧性多而定性少;就教他六妙门;有的人定性多而慧性少,就教他十六特胜;有的人定慧两种根性相等,就教他通明禅。

六妙门是指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六种禅法。智顗应陈朝尚书令毛喜之请,着有《六妙法门》一卷,分十章解释修习之法。他以涅槃为妙,而此六种禅法可以通向涅槃妙境,喻如其门,故称六妙门。调整好自己的呼吸,使之处于不涩不滑的状态,然后慢慢地检查呼吸的次数,从一到十,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把心思集中到呼吸的次数上,逐渐地心无他念,?泊然若死,此即是数息;使意念集中在呼吸上,随顺着一呼一吸而使内心获得清净,消除各种杂念,此即是相随;把意念集中在鼻端之上,通过集中精力于一点的办法,排除内心的散乱和杂念,此即是止;观察自身,从头至足,内体污露,森楚毛竖,犹见脓涕,扩至天地人物,莫不如此,各种贪恋之念,因之而灭,此即是观;摄心还念,诸阴皆灭,此即是还;秽欲除尽,其心无想,此即是净。此六妙法门,可以一门一门地历别而修,可以由一门而进至另一门地次第而修,可以根据修行者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一门或者能够消除烦恼的一门,可以于所修一门中兼摄其他门。总而言之,方法不定,所证得的境界也不定,所以智顗判其为不定教。这六种法门,最早见后汉安世高所译一卷《大安般守意经》,经中称之为“六事”,并将前三事一一系属于三禅,后三事系属于第四禅,显然是小乘禅法,但经智顗的创造性释读之后,遂成为因所观之境、能观之智的差异而贯串藏、通、别、圆四教的佛教修行方法。

十六特胜是指十六种特别殊胜的佛教修行方法。这十六种方法是:一、知息人,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相传佛在世的时候,见一些弟子修习不净观,产生了强烈憎恶此身的心理,雇佣他人杀害自己,佛就让这些人先修这十六种法门。因这十六种禅法具足诸禅,其中有喜、乐等法,可以使人生起对自身的爱养之意,所以也就消除了自害的过患,而且这十六种禅法能如实地观察诸法,不贪恋执着于禅境,于有漏的世间与无漏的出世间之间,从容进退,不偏随一边,亦能体证真理,所以成为十六特胜。很显然,十六特胜与六妙门以及四摄等,都有关系。如知息人、知息出等,即是数息的另一种表述。智顗认为,十六特胜与四禅八定之间具有对应关系:知息长短、知息遍身对应于欲界定、未到地;除诸身受、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对应于初禅觉观支、喜支、乐支、一心支,心作喜、心作摄即二禅喜支、一心支,心作解脱即三禅乐支,观无常即四禅不动支;观出散即空处,观离欲即识处,观灭即对应于无所有处,观弃舍即对应于非想非非想处。这是从纵的方向来讲的,若从横的方向来说,每一种特胜都有四念处智。实际上,修行者对这十六种特胜,并没有必要全部修习,可以根据自己根机利钝的情况,修习其中的一部分,也就足够了。

通明禅就是能使修行者获得各种神通(简称“通”)和智慧(简称“明”)的禅法。智顗认为,这种禅法和上述各种世间禅的修习次序差不多,只是其人定的程度更深一些,证得的境界更分明一些,为示区分,故有此名。修习通明禅时,修行者仔细观察自己的呼吸(即“息”)、身体(即“色”)、思虑(即“心”),就会发现三者之间,实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人们所谓的呼吸,就是呼出和吸人空气,但吸人的空气并没有在那儿集聚起来,呼出空气也没有使自身分解、散开,这就好像空中的风一样,本性上是一无所有的。这就是说,呼吸是依人身而有的。但人身本来也是一无所有的,只不过是前世的各种妄想,招聚了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成头、四肢、身体、脏腑,由这些器官再进一步组合成人身,如此罢了。人们认此为身,也只是一种思虑念想而已。修行者深入观察,就会发现,既便是这些思虑念想,也没有实在性,只是一些名词和概念,而名词和概念也是没有实在性的。修行者如此思维、观察,体会到三者之间一如是同,本质上都是空无自性(此即“内明”,即由于掌握佛教义理而获得的佛教智慧),同时也便理解和具有了各种世间智慧,如天文、地理等(此即“外明”)。其他世间禅的极至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定,通明禅不仅能够证得此定,还能知道此定之中有一些比较细微的烦恼并能加以破除,所以能够证得佛教真理。

总起来看,无论是世间味禅,还是世间净禅,都是不破坏世间法的禅,既便是能证三乘涅槃的通明禅,也是如此,所以通称之为“世间禅”。但二者之间又有区别,即对所证得的禅定境界生不生贪恋和爱味:生则为味禅,属于有漏;否则为净禅,虽在世间,仍属无漏,不受后有(即不招来生的报应)。前者可是佛教与外道的共法,而后者则是佛教所独有的。

二、出世间禅

与世间禅的四禅八定皆在三界之内不同,出世间禅的修习目的在于出离三界,即在世间禅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定中更上一层,从欲界、色界、五色界这三界牢笼中跳出去,彻底解脱出来,不再在六道中沉沦生死,流转轮回。智顗于出世间禅中又分四种,谓观、练、熏、修。

1.观禅

修行者为了破除对世间的贪爱,获得出世的解脱,在修习禅定的时候,运用意念强化的办法,在内心观察、思维世间的可厌之相及出世间的可爱之相,这种禅法就是观禅。观禅又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几种。

九想是指死想、胀想、坏想、啖想、血涂想、青瘀想、脓想、烂想、骨想、烧想等,就是对于美女等可欲之物,想像她死亡的样子,尸体膨胀的样子,变坏的样子,被禽兽蚊虻之类动物撕咬吞瞰的样子,血肉模糊的样子,充满青瘀痕迹的样子,化成脓血的样子,腐烂的样子,只剩下几根白骨的样子,最后被火烧掉的样子。也就是说,通过在想像和意念中丑化所欲之物,从而使自己摆脱各种欲望。人们对外界的事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和执着,粗略分类,大概有六种:或爱其清、黄、赤、白等色泽(色欲),或着其容貌端庄秀丽(形貌欲),或贪其风度翩翩、举止优雅(威仪欲),或恋其音声语言娇羞妩媚、悦耳动听(言语欲),或溺其肌肤细腻、柔软、滑润(细滑欲),或耽于可意之人。这六种欲望,就像深渊一样,能淹没修行者,又像盗贼一样,能偷走修行者禅定之宝。因此必须修习九想,破除六欲。其中,死想能破威仪、言语两种欲望,胀想、坏想、啖想能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想、烂想能破色欲,骨想、烧想能破细滑欲。修行者面对所欲之物,能作如此的想像,自然就不会流连贪着、为其困扰了。按照智顗的理解,九想虽然还只是修习不净观的初门,但既能破除欲界的各种欲望,又使嗔恚和愚痴之念有所减轻,因此作用还是挺大的。

八背舍是指:一、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二、内无色相外观色是二背舍,三、净背舍身作证是三背舍,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不用处背舍,七、非想非非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背”,就是背弃四禅八定中的各种净洁的欲望(相对于欲界的欲望而言),“舍”,就是舍离对四禅八定境界的执着之心;很显然,修习八背舍的禅法主要是为了破除对世间禅境的贪恋和爱味。修行者从自己的大脚趾开始,渐至全身,想像自己发肿发胀,最后变成里面游动着臭虫的脓血,自己如此,所爱的人也是这样。就是利用想像的力量割舍皮肉之爱,内破我执,外除贪恋,此是欲界定相。皮肉既已除去,对于剩下的骨头架子,佛教称之为“骨人”,也要深入观察、思维,发现与其他事物并无区别,此是未到定相。再进一步的观察、思维,直至看到骨人眉间放出光来,光中有佛,就是初背舍修成之相。初背舍修成后,修行者已能灭除身内白骨之色,二背舍中已经没有任何不净色,只有净色了,……如此循着四禅八定的次序一一修习,到八背舍成就,修行者即得解脱。

八胜处实际上是对八背舍禅法的一种深化。修行者修习八背舍的时候,只是忙于破除执着,对于内外色相观察思维多少好丑,是没有意识的,胜处就是对八背舍观察的对象进行更为深细的观察,对于每一背舍的好丑都能清楚地知晓。此种禅法之所以名为胜处,就在于破除五欲的同时,还能自由自在、得心应手地运用这种禅法。智顗比喻说,这就好像一匹马,能冲锋陷阵,故是好马,如能驾驭起来得心应手,则更为殊胜。智顗认为前两胜处在初禅中,次两胜处在二禅中,三禅中因乐支为主,所以没有胜处,后四胜处都在四禅中。

十一切处禅法就是在意念中对十方世界的一切处所的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种色相进行观察、思维,一一破除内心中的贪爱,如上所说初背舍修习。而背舍、胜处不能叫一切处,因为其中虽有八色,但观察的范围小,不能遍及一切处。

四种观禅表现为一个顺序推进、逐步深化的过程:九想是预备,背舍是初行,胜处是中行,一切处是后行,无论怎样修习,务必要在观想中将三界的各种欲望连根拔除。

2.练禅

练禅又叫九次第定,即依次而人欲界、四禅、四定等九种禅定之意。九禅并没有独立的修法,只是鉴于上述各种禅法,虽然能够获得四禅八定,但人定的情况则可能干差万别,或者不依一定的次序,或者不够纯粹,练禅的修习就是使修行者依欲界定、四禅定、四空定的次序,由浅人深而人定,同时在反复练习之中,使不熟练变为熟练,逐渐除去了其中夹杂的不纯粹的现象。

3.熏禅

熏禅又叫狮子奋迅三昧,是对练禅的基础上进行的禅定修习。修行者自欲界定依次而进入非想定,乃至受想灭尽定,然后从受想灭尽定逆次退出,还至欲界中来。这就是说,熏禅的殊胜表现在有次序地出入禅定境界上,就好像狮子于大地上能进能退一样,修行者人出各种禅定,于其间受到熏陶,逐步熟练各种禅定,以至能够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禅定。以上诸禅重在人定之法,此禅强调依次出定,既是禅定修习的现实需要,又将不贪爱一切禅境的思想观念贯彻到底,其间是否蕴含了小乘禅法向大乘转化的禅机,值得作进一步的思考。

4.修禅

修禅又叫超越三昧,意思是不依一定的次序即可人出各种禅定;很显然,必须得在熏禅非常熟练通达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这一步,也是修行者于出世间禅而得自在的表现,大乘佛教的菩萨们,大多都能随时从禅定中出来,去做那些利益众生、普渡世人的工作。

出世间禅最主要的特征就表现在破除对世间禅境的贪恋上。观、练、熏、修四种出世间禅,能够增进四念处智:在持戒和禅定中修观,即是共念处,单独修观即是性念处,在持戒、禅定包括文字、语言、音声等各种智慧、各种境界中修观即是缘念处;不净观破除人们认为色身是净的颠倒见解即身念处,在禅定中破除了众生以世间为乐的颠倒认识即受念处,破除了众生执着此心恒常不变的颠倒见解即心念处,破除了人们以为诸法有我的颠倒认识即法念处。八背舍所观的就是四念处,九次第定所练的也是四念处,狮子奋迅所熏的又是四念处,超越三昧所修的还是四念处。二乘人住于这种禅定之中,固可以消除尘世间的烦恼和痛苦;菩萨们住于这种禅定之中,还可以忍受各种痛苦,具足道品、慈悲、誓愿、六度乃至万行:菩萨精进修行,四念处成就,得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此即具足道品;自得解脱,不忘众生,此即慈悲;兴四弘誓愿,要拔苦与乐,此即誓愿;舍欲修行(布施),任运无恶(持戒),忍受苦难不贪不欲(忍辱),时刻处于禅定之中(精进),一心不乱(禅定),能知世间诸法的生灭以及邪伪(般若),此即六度。菩萨们于禅定之中,能生起这么多的功德,义无返顾地忍受着人世间的一切苦难,荷负起普渡众生的重任,所以又称之为堪忍地,意谓其于此间能够忍受各种艰难和困苦。

三、出世间上上禅

出世间上上禅即九种大禅。九种大禅,名目具出《菩萨地持经》卷六《方便处禅品》。对于上述各种世间禅、出世间禅的教相,智顗的解释可谓详尽,而对于九种大乘,《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意”一章中只是略一提及,未曾细列名目;《法华玄义》中也只是略释其中的第一种“自性禅”而已,这充分显示了智顗对入门功夫的重视,体现了天台宗朴实无华的修持风格。

九种大禅是指:观察自心的实相,一切法皆为自心本然具有,自心安住于一切诸法之中,即是自性禅;包含自行、化他一切法,即是一切禅;不易修习,即是难禅;由此出入一切禅定,故称一切门禅;尽摄一切善根所修之法,故称善人禅;尽摄一切修行,故称一切行禅;能除各种烦恼,所以叫除烦恼禅;能使众生获得今生以及来世之乐,所以叫此世他世乐禅;能破一切烦恼,使众生获得大菩提清净之果,所以叫清净净禅。智顗特为重视自性禅,意在强调一切大乘禅法的精髓,就在于即心人定,所以他说:“观心实性,名为上定。”

此九种大乘禅法,遍摄一切法界,可于此禅中人一切法界,小乘佛教之中连这九种大禅的名字都没有,就更谈不上有修有证了。按照以上的理解,智顗所倡导的圆顿止观可以说是同时具有九种大禅的基本特征,自然也应属于出世间上上禅。智顗提出,圆教修行“观心具十法门:一、观不思议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观,四、破法遍,五、识通塞,六、修道品,七、对治助开,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无法爱”。就是说,修行者要观察、思维“一念之中即具三千大干世界,即空即假即中”的不可思议的奇妙境界,发起大慈大悲的拔苦与乐之心,通过善巧之法使自己安下心来,破除修行之中的各种障碍,熟悉前进道路上的坦途与险阻,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支等各种道品,利用各种辅助方式对治烦恼、促进修行,明白自己所达到的境界、次位,能够安心忍受外在的威吓利诱和内心的欲望冲动,并且对于自己在修行中所获得的成就和赞誉不生爱恋之心,锐意进取。此之十法,是智顗根据各种佛教经典,结合自己的修行实践,对佛教修行论所作的创造性的发展和总结,天台宗人一般称之为“十法成乘”或“十乘观法”,历代传承,遂为家法。而智顗对此也颇为自许,他不无自豪地说:“此十重观法,横竖收束,微妙精巧。初则简境真伪,中则正助相添,后则安忍无着,意圆法巧,该括周备,规矩初心,将送行者到彼萨云,非暗证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盖由如来积劫之所勤求、道场之所妙悟、身子之所三请、法譬之所三说,正在兹乎!”

与天台宗以五味教法判摄全部佛法相适应,智顗在对佛教禅定学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释之后,就依教相的差异将它们判人五味之中。在智顗看来,根本禅如乳,练禅如酪,熏禅如生酥,修禅如熟酥,九种大禅如醍醐。教相固然如此,但修习的心理对于禅定的高下也有相当大的决定作用:修习时持一种爱味之心,即成乳味;修习时持一种自度自了之心,即成酪味;慈悲心中修习,即是生酥味;慈悲心中,次第修习无量法门,即成熟酥味;实相心中修习禅定,即成醍醐味。五味教法一经《法华经》的“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皆成佛之妙教。同样道理,各种禅法的教相固有前粗后妙的差别,然而若以明了诸法实相之心进行修习的话,则皆成为佛之妙法。这样,智顗以诸法实相融会贯通全部佛教的思想特色在禅法修行上获得了充分的体现。

[韩焕忠,男,1970年生,山东曹县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发表有《佛性论与程朱人性论重建》、《天台智者的内外之判》、《南北朝判教略说》等论文。)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