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廷杰教授:印度唯识学派的传承体系
印度唯识学派的传承体系
印度唯识学派,亦称瑜伽行派或大乘有宗,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弥勒(Maitreya-nātha)。弥勒这个名字是大家所熟悉的,即未来佛弥勒菩萨。据日本佛教学者宇井伯寿考证,除神话中的弥勒以外,历史上确有弥勒其人?。也有人认为是无著托弥勒之名。但此说也难以确立,因为有的论典署弥勒名,有的则署无著名。为什么有的书无著要托弥勒之名,而有的书就不托他的名字呢?所以,究竟有没有弥勒这样一个人,至今还没有定论,我们暂且按宇井伯寿的考证,认为有弥勒这样一个人。弥勒相传为中天竺阿逾陀国人,生卒年代约为350—430年,算在弥勒名下的汉译佛典有五部:
1《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唐玄奘译;
2《大乘庄严经论颂》十三卷,无著造论,唐波罗颇密多罗译;
3《辨中边论颂》一卷,世亲造论,唐玄奘译;
4《分别瑜论》,未译;
5《金刚般若论》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唐遁伦撰《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上称:“慈氏菩萨随无著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降于禅省,为说五论之颂:一、《瑜伽论》,二、分别观所名《分别瑜伽论》,三、《大庄严论》,四、《辨中边》,五、《金刚般着》。”?
此据汉文资料,藏文佛典中保存的弥勒著作更多一些。
无著(Asānga),亦称无著,音译阿僧伽,生活年代约为公元四、五世纪,生于北天竺犍陀罗国的布路沙城,属婆罗门种姓。其父名忄乔尸迦,母名比邻持,共生三子:长子无著,次子世亲,幼子比邻特跋婆(意为比邻特的儿子),亦称觉师子(Baddhasimha)或师子觉。无著原出家于小乘佛教化地部?,相传后遇宾头罗罗汉为其讲小乘空观?,无著对其说教感到不满足,后从弥勒受《十七地论》。晚年游化于中天竺的忄乔尝弥国,死时已一百多岁,比弟弟世亲早死25年。无著的著作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
1《显扬圣教论》二十卷,唐玄奘译;
2《摄大乘论》三卷,有玄奘、真谛、佛陀扇多三个译本。
3《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唐玄奘译;
4《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唐波罗颇密多罗译;
5《究竟一乘宝性论》六卷,后魏勒那摩提译;
6《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三卷,隋达磨笈多译;
7《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论颂》,唐义净译;
8《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唐义净译;
9《顺中论》二卷,元魏般若留支译。
世亲(Vasubandhu,音译婆薮豆),是无著的弟弟,生活年代约为公元四、五世纪,因为有陈真谛(Pavamārtha,499—569年)翻译的《婆薮豆法师传》流行于世,所以关于他的情况我们知道的略多一些。其传称:“于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引者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坟籍,师才俊朗无可为俦,戒行清高,难以相匹。”?释迦牟尼涅九百年中,在阿逾国王正勤日王的主持下,世亲的老师佛陀密多罗与数论师频诃婆娑辩论失败?,遭污辱,当时世亲在国外,他回来后,非常气愤,造《七十真实论》,破外道的《僧亻去论》获胜,正勤日王赏给他很多金子,世亲用这些金子在阿逾国修建三座佛寺:比丘尼寺、萨婆多部寺、大乘寺。后来,世亲学习《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学成后为人宣讲,并刻在赤铜上,“标置醉象头下,击鼓宣令,谁人能破此偈义,能破者当出,如此次第造六百偈,摄《毗婆沙》义,尽一一皆尔,遂无人能破。”?世亲把这些偈颂汇集到一起,即成《俱舍论颂》,他把这些偈颂和50斤金子送给宾国的毗婆沙师,他们看到《毗婆沙》教义传播得这样广,非常高兴,但有些偈颂他们看不懂?,遂赏世亲100斤金子,让他做长行?,解释这些偈颂,这就促使他着成《俱舍论》,立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a,即说一切有部)义,并杂有经量部义⿰。
为了维护说一切有部教义的纯洁,众贤论师(Sanghadra)作80万言的《俱舍雹论》予以驳斥,并带其弟子,自迦湿弥罗国出发,找世亲当面辩论。当时世亲在北天竺磔迦国(jakka)的奢羯罗城,得此消息后,故意躲避到中印,他说:“吾今远游,非避此子,顾此国中,无复鉴达。众贤后进也,诡辩若流,我衰耄矣,莫能持论。欲以一言,颓其异执,引至中印度,对诸耄彦,察乎真伪,详乎得失。”⿱这段话道出了世亲远避众贤的真情。世亲认为北印没有能够裁判他与众贤争论的高僧,看来中印的佛学水平高于北印。众贤到磔迦国后,悟出了世亲的用意,写信给世亲说:“如来寂灭,弟子部执,传其宗学,各擅专门,党同道,疾异部,愚以寡昧,猥承传习。览所制《阿毗达磨俱舍论》,破毗婆沙师大义,辄不量力,沈究弥年,作为此论,扶正宗学;智小谋大,死期将至。菩萨宣畅微言,抑扬至理,不毁所执,得存遗文,斯为幸矣,死何悔哉!”⿲众贤还对其弟子们说:“吾诚后学,轻陵选达,命也如何,当从斯设。汝持是书,及所制论,谢彼菩萨,代我悔过。”⿳说完后就死了。看来众贤对其著作《俱舍雹论》感到后悔了。世亲被众贤的悔过姿态所感动,对弟子们说:“众贤论师,聪敏后进,理虽不足,词乃有余,我今欲破众贤之论,若指诸掌。顾以垂终之托,重其知难之词,苟缘大义,存其宿志。况乎此论,发明我宗?”⿴遂改题为《顺正理论》。
正勤日王死后,由其儿子新日王继位,世亲受新日王和王母的供养,并被请留住阿逾国。新日王的妹夫是外道婆罗门,与世亲辩论失败,新日王和王母赏给世亲很多金子,世亲又用这些金子在富娄沙国、宾国、阿逾国各起一寺。
世亲原笃信小乘佛教,通达小乘十八部教义,认为大乘佛教非佛所说,后听其兄无著弟子朗诵《华严经·十地品》而改信大乘。无著死后,世亲开始造论解释大乘佛教,所造解释大乘经典的著作如下:
1《摄大乘论释》十卷,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公元647—649年)。异译本有二:隋达摩笈多译本称为《摄大乘论释论》,十卷,译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陈真谛译本称为《摄大乘释论》,十五卷,译于天嘉四年(公元563年)。
2《百论释》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于弘始六年(公元404年)。
3《六门教授习定论释》一卷,唐义净译于长安三年(公元703年)。
4《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三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于普泰元年(公元531年)。
5《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论释》三卷,唐义净译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异译本是《金刚般若经论》三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于永平二年(公元509年)。
6《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二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于天平二年(公元535年)。
7《大般若涅经云何得长寿偈论》一卷,元魏达磨菩提译。
8《涅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陈真谛译。
9《妙法莲华经论优婆提舍》二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异译本是《妙法莲华经优婆提舍》一卷,元魏勒那摩提译于正始五年(公元508年)。
10《三具足经论》一卷,元魏毗目智仙译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
11《转*轮经优婆提舍》一卷,元魏毗目智仙译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
12《宝髻经四法优婆提舍》一卷,元魏毗目智仙译。
13《无量寿经优婆提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于普泰元年(公元531年)。
14《十地经论》十二卷,后魏菩提留支译。
15《大乘庄严论释》二十卷,唐波罗颇密多罗译。
16《发菩提心经论》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17《遗教经论》一卷,陈真谛译。
世亲年80逝于阿逾国,因他原来信仰小乘佛教,后来皈依大乘,其著作既有小乘论,又有大乘论,成为小乘佛教徒和大乘佛教徒共同尊崇的对象。世亲的著作很多,号称千部论师,相传先造小乘论五百部,后来又造大乘论五百部,这当然是夸张之词。但不可否认,世亲的著作确实不少。除上述解释大乘经论的著作以外,主要著作还有以下几种:
1《辨中边论》三卷,唐玄奘译于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异译本是《中边分别论》三卷,陈真谛译。
2《唯识二十论》一卷,唐玄奘译于龙朔元年(公元661年)。
3《唯识三十论》一卷,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
4《大乘成业论》一卷,唐玄奘译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异译本是《业成就论》一卷,元魏毗目智仙译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
5《大乘五蕴论》一卷,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
6《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7《佛性论》四卷,陈真谛译。
8《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一卷,唐玄奘译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
9《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卷,唐玄奘译于永徽二年至五年(公元651年—654年)。异译本是《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陈真谛译于天嘉四年(公元563年)。
10《止观门论颂》一卷,唐义净译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
11《如实论》二卷,梁真谛译于太清四年(公元550年)。
世亲还着有因明学著作《论轨》、《论式》、《论心》,已佚。
师子觉,据《婆薮豆法师传》是无著的幼弟,据《大唐西域记》卷五是无著的弟子。关于他的情况,佛教典籍中记载很少,《大唐西域记》卷五称他是“密行莫测,高才有闻。”《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述记》称:“觉师子,禀承先训,更为后释。”又称:“菩萨本论,释者众多,详缉最要,唯佛陀僧诃。”由此可见,师子觉(即佛陀僧诃)曾注释无著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可惜已佚。
据窥基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亲胜和火辨与世亲同时,亲胜(Bandhu srī,音译畔徒室利)是首先为《唯识三十颂》作注的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他是“天亲菩萨同时人也⿵,本颂初行,先为略译,妙得作者之意,后德因而释焉。”⿶此中所说“本颂”即《唯识三十颂》。亲胜首先注释《唯识三十颂》,阐述世亲教义,然后其他人才开始注释。可见亲胜在唯识史上居重要地位,是继承发扬世亲教义的重要人物。
火辨(Citrabhāna,音译质罗婆籋)《述记》卷一称:“亦世亲同时也,尤善文辞,深闲注述,形虽隐俗而道高真侣。”⿷火辨是与亲胜同时为《唯识三十颂》作注的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凡百年中天亲生也,同时唯有亲胜、火辨二大论师造此颂释,千一百年后,余八论师方造斯释。”⿸
德慧(Gunamati宫籋末底),《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安慧之师,业冠前英,道光时彦,芳声流于四主,雅韵骧于五天,圣德神奇,未易详举。”⿹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德慧曾在摩揭陀国,与享有盛誉的数论师摩沓婆辩论获胜,使摩沓婆呕血而死。从此以后,德慧深受国王崇信,又以外道封邑建造寺院。据义净着《南海寄归传》,德慧是南印度人,擅长定学。主要著作有《随相论》、《唯识三十颂释》、《中论注》等。
德慧传给安慧(Stkiramati,音译悉耻罗未底),《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说他“糅《杂集》,救《俱舍论》,破正理师,护法论师同时先德,南印度境罗罗国人也,妙解因明,善穷内论。扇徽猷于小运,飞兰蕙于大乘,神彩至高,固难提议。”⿰可见安慧是一位博学高僧,既通小乘,又通大乘,还善解因明。主要著作如下:
1《大乘广五蕴论》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
2《大乘中观释论》十八卷,宋惟净和护法共译于天圣五年至八年(公元1027—1030年)。
3《俱舍论实义疏》五卷,失译。
4《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
5《宝积经论》四卷,元魏菩提留支译。
除此之外还有《大乘庄严经论疏》、《辨中边论疏》、《三十唯识论译》等。
因为安慧主张见分和相分都非实有,所以他的唯识理论和难陀一样,也被称为“无相唯识”。
难陀(Nanda,意译欢喜),《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说他是“胜军祖习,故于后卷新熏种子,此师所说,造《瑜伽释》等,大有制作。”⿱难陀的生活年代早于安慧,因为他的唯识理论维持世亲旧说,故称“唯识古学”。难陀主张种子新熏说,认为种子是由现行熏习而形成,佛教修行的无漏种子也是由于现行的熏习而形成,因此他废除了唯识的“五种性”论⿲。难陀首创见、相二分,因主张相分无体,见分无形相,所以他的唯识理论称为“无相唯识”。
难陀传给胜军(Jayasena),关于胜军的情况,《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有些介绍,他是西印度苏刺陀(Suratha)国人,着名居士,属刹帝利种姓。从小就爱好学习,又从安慧学习声明和大、小乘论,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他知识渊博,通晓四《吠陀》、天文、地理、医学、数学等,深受摩揭陀国满胄王的赏识,欲立为其国师,并封二十大邑,胜军没有接受。满胄王死后,戒日王继位,又请胜军为国师,并封乌荼国八十大邑,胜军又无接受。戒日王的再三请求,都遭胜军拒绝。他“每依杖林山,养徒教授,恒讲佛经,道俗宗归常逾数百。”⿳玄奘留印其间曾跟他学习唯识教义和因明两年。
净月(Suddhacandra,音译戌陀战达罗),《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安慧同时,造《胜义七十释》、《集论释》。”⿴看来净月对唯识学的主要贡献是注释世亲的《唯识三十颂》、《胜义七十论》和无著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世亲的另一支传给陈那(Dignāga,约440—520年),意译域龙、童授等,他是世亲的弟子,生于南印度香至国婆罗门家庭,⿵先于小乘犊子部出家⿶,后改学大乘。陈那对世亲的唯识理论有所改造和发展,和难陀、安慧的唯识古学相比,称为“唯识今学”。因其主张相分实有,见分有其行相,所以他的唯识论称之为“有相唯识”。
陈那没有被列入十大论师之列,他的主要功绩是在因明方面,被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他是新因明的创始人。义净的《南海寄归传》列举了陈那的因明八论:一、《观三世论》,二、《观总相论》,三、《观所缘缘论》,四、《因门论》,五、《似因论》,六、《理门论》,七、《取事施设论》,八、《集量论》。
陈那关于唯识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园集要义论》,一卷,宋施护、法护、惟净同译于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
2《掌中论》一卷,唐义净译于长安三年(公元703年)。
陈那传给商羯罗主(Sanharasvāmī),着有《因明正理门论》的释论《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
护法(Dharmapāla,约六世纪中叶),音译达磨波罗,《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此大论师,南印度境达毗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学乃渊于海浚,解又朗于曦明,内教穷于大小,声论光于真俗,外道小乘咸议之曰:大乘有此人也,既犹日月之丽天,皎皎而垂彩,亦如溟渤之纪地,浩浩而无竭。天世以后,一人而已,制作破斥,具如别传。年三十二而卒于大菩提寺。”⿷
护法曾于中印一带与小乘、外道辩论获胜,他的唯识理论主要继承陈那的传统,弟子很多,主要有戒贤、胜友、胜子、智月、亲光等。主要作品如下:
1《广百论释》十卷,唐玄奘译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
2《观所缘论译》一卷,唐义净译于景龙四年(公元710年)。
3《成唯识宝生论》五卷,唐义净译于景龙四年(公元710年)。
护法还有声论(文字学)方面的著作《杂宝生明论》二万五千颂,数十卷,已佚。护法最主要的著作应推《二十唯识论释》和《三十唯识论释》。由玄奘糅译而成的《成唯识论》即以护法的观点为主,兼蓄具余九家论师对《唯识三十颂》的注释。所以,十卷本的《成唯识论》主要反映护法的唯识理论,关于“种子”问题,护法调和难陀和护月两家主张,认为既本有又新熏。
戒贤(Silabhadra,约六至七世纪),音译尸罗跋陀罗,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八称:“论师(即戒贤——引者注)三摩吒国之王族婆罗门之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印度,询求明哲。至此国(即摩揭陀国——引者注)那烂陀僧伽兰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请服染衣,咨以究竟之致,门以解脱之路,既穷至理,亦究微言,名擅当时,声高异域。”《大唐西域记》卷八还记载说,戒贤三十岁时曾代表他的老师护法与南印的一个外道辩论获胜,受到国王的崇信。
我国唐玄奘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到那烂陀寺,向住持戒贤法师(当时已106岁)学习《瑜伽师地论》,同听者数千人。
胜友(Vistsamitra),音译毗世沙密多罗,曾在那烂陀寺向住持护法学习唯识教义,以“高谈”着称。
胜子(Jinaputra)亦称最胜子,音译辰那弗多罗,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载,他在北部钵伐多国(Parvata)造《瑜伽师地论释》,现存一卷。唐玄奘译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
智月(Jānacandra),音译若那战达罗,胜友在那烂陀寺时的同学,护法的弟子,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亲光(Bandhuprabha)的生活年代约为公元六世纪中叶,那烂陀寺的学僧,护法的弟子,着有《佛地经论》七卷,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
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是注释《唯识三十论颂》的十家论师,被称为唯识十大论师。他们的唯识观点在《成唯识论》中都有所反映。
除此之外,当时着名的唯识师还有无性和德光。无性曾为无著的《摄大乘论》作注,称为《摄大乘论释》,十卷,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公元647—649年)。
德光(Gunaprabha),音译瞿籋钵剌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称:“昔瞿籋钵剌婆(唐言德光)论师于此作《辩真》等论,凡百余部,论师是钵伐多国人,本习大乘,后退学小。”⿸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德光在钵伐多出家。《大唐西域记》卷四称:“论师(即德光——引者注)少而英杰,长而弘敏,博物强识,硕学多闻,本习大乘,未穷玄奥,因览《毗婆沙论》,退业而学小乘,作数十部论破大乘纲纪,成小乘执着,又制俗书数十余部,非斥先进。所作论典,覃思佛经,十数不决,研精虽久,疑情未除。”
德光主要传世亲的律学,着有《律经》,是说一切有部的主要律典。除此之外还注释过《瑜伽佛地论》的前几品。
注释:
见宇井伯寿着《印度哲学研究》卷1第335页。
《大正藏》卷42第311页。
化地部(Mahisasaka),亦称正地部,音译弥沙塞部。小乘佛教二十部(或十八部)之一,释迦牟尼逝后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分出。相传部主原为国王,为教化人民而舍国出家。该部主张过来和未来是无,现在的无为法是有。
宾头罗,全称宾头罗跋惰(Pindolabhāra drāja),是印度十六罗汉或中国十八罗汉之一。
《大正藏》卷50第188页。
数论(Sanhhya),古印度哲学流派之一,音译僧亻去,创始人相传是迦毗罗,故亦称迦毗罗论,依据的主要经典是《数论颂》,以二十四谛概括宇宙万有。
《大正藏》卷50第190页。
偈(Gāthā),音译伽陀,佛经的诗体,主要分为两种:一通偈,亦称首卢伽陀(Sloka),固定由32个梵文音节构成;二别偈,以四言、五言、六言或七言的四句构成。
长行,佛经中的散文体,因文句的行数长,故称长行。长行可以直接叙述佛陀说教,也可以解释佛经中的偈颂,长短不一,不受字句限制。
经量部(Sautrantika),小乘二十部(或十八部)之一,释迦牟尼涅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分出,反对说一切有部的“三世实有”理论,因主张以经为量(准则)建立本派的理论体系,故称经量部。认为人体有细微难言的“一味蕴”,以此为根本长出构成人体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一味蕴”又称为“胜义补特伽罗”,成为轮回的主体,其学说对大乘有宗影响较大。
语出《大唐西域记》卷四。
见《大唐西域论》卷四。
天亲,即世亲。
金陵刻经处本第十一叶。
金陵刻经处本第十二叶。
金陵刻经处本第十叶。
五种性是唯识学派把众生区分的五个等级。一、声闻乘种性,声闻乘属于小乘,系指亲闻佛说教的四谛理而成罗汉者;二、辟支佛乘种性,辟支佛乘亦属小乘,辟支佛乘种性是指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者;三、菩萨乘种性,菩萨乘是大乘,菩萨乘种性是指通过修行而成佛者;四、不定种性,通过修行可达罗汉、辟支佛、佛的果报不定;五、一阐提迦(Icchantika),无论如何修行,永不成佛。
《大正藏》卷50第244页。
婆罗门是印度的第一种姓,印度传统上把人区分为四大种姓:一、婆罗门,祭司;二、刹帝利,武士;三、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四、首陀罗,雇佣劳动者等。
犊子部(Vatsīputrīya),小乘二十部(或十八部)之一,亦称可住子弟子部,释迦牟尼涅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分裂出来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把一切事物区分为过去、现在、未来、无为、不可说五藏。不可说藏就是补特伽罗(我),成为轮回的主体。
《大正藏》第50卷第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