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笑天教授:日本净土宗简介


日本净土宗简介

水谷幸正着张琳杨笑天李贺敏译杨笑天校

编者按:日本净土宗是以我国善导大师为高祖,由法然上人(1133-1212)所开创的一个重要宗派。该宗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第一个建立中日佛教友好团体(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的日本佛教宗派。水谷幸正先生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佛教大学教授,本文是他为日本信众所作的一篇讲演稿。为了增进读者对日本净土宗的了解和中日两国佛教思想的交流,本刊特请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的同志译出此文,以飨读者。

一净土宗概要

日本净土宗,创立于825年前,即承安5年(1175),开宗祖师为法然上人(源空,1133~1212)。尊奉的本尊为弥陀佛(阿弥陀如来),以仰信阿弥陀佛的平等慈悲、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净化人心、奉献社会、度过轻松愉快的每一天、祈愿往生净土为其教义。所依经典是释迦佛所说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部经典。

今日的日本净土宗以京都的总本山知恩院为中心,在日本及海外共有7200余座寺院,约10500名僧侣,檀信徒达600万。芸芸信徒每日念佛不倦。

我们净土宗在弘扬宗祖法然上人念佛思想的同时,还从事社会福利、教育、国际合作等广泛的社会活动。净土宗各寺院及僧侣为加深信徒乃至普通人对本宗的信仰,以改善生活、共同幸福为目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活动遍及全国的残疾人福利机构、母子福利机构等福利机构和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机构。

净土宗的法事活动颇多,大多具有净土宗特色,其中,溶入到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流精灵”(盂兰盆会后期的放花灯)、“花祭”(浴佛节)等,也为数不少。这些与地方上紧密相连的法事活动,是支持这些活动的信徒和寺院双方所共有的宝贵财富

净土宗自开宗祖师法然上人创立以来,在825年的历史长河中,努力使净土教义与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尽量多与人们接触,珍惜这份法缘,才有了今天的净土宗。今后,净土宗各寺院及僧侣会倍加珍惜与社会的关系,与大家共生共存。

二从释尊的教义到阿弥陀佛

净土教信仰的对象是阿弥陀佛,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期往生,这是大乘佛教的最高法门。净土教为什么会从佛教中产生出来,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回答,因为要从历史和思想信仰的角度来解答。

在此,打算从信仰的对象、目的、达到目的的方法、谁来信仰和实践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释尊的教法是如何发展为阿弥陀佛信仰的。

(一)信仰对象——从教主释尊到救主阿弥陀佛

创立佛教的释尊生于印度,因对人生感到不安和彷徨而出家,最后成为觉者(佛陀)。释尊通过开悟成就了崇高的宗教人格,并开示所“觉悟”的内容和达成的方法,所以,作为教主,他成为众人的精神支柱和归依处,终生受人礼拜。并且,对他的信仰,同其教义一样,至今存于人心,不分地域和疆界。所“觉悟”的内容虽为永远不变的真理,但开悟的释尊是人之子,人体不能永存。

虽然,众所周知,世上的万物有生有灭,但受人仰慕、礼拜的释尊入寂后,失去了精神寄托的信徒们还是仿佛失去了照亮黑夜的明灯而伤心至极,这种心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加剧。所以,他们在茫然无寄之中产生了一种渴望,渴望得到一种不受时空限制、名副其实地具有永久生命和无限智德的礼拜对象。它是永恒不灭的真理——“觉悟”——的人格化。于是,具有无量寿和无量光的阿弥陀佛,作为代替令人怀念不已的释尊的、具有永久生命和无限智德的人格佛而成为信徒们的新的精神支柱和礼拜对象。

释尊在印度有限的地域和有限的45年之间说法度生,所以,能接近他并亲聆教诲的人毕竟有限。这正是出现于世间的觉者——释尊——的命运。然而,阿弥陀佛却是一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时间上具有永久生命(无量寿)、在空间上拥有无限智德(无量光)的人格佛。这是因为阿弥陀佛有着不受时空影响、随时而无遗漏地度脱一切众生的根本愿望(本愿)。所以,不论何时,不论何人,都可受阿弥陀佛拯救,他是永恒而普遍的救主。

(二)信仰的目的和方法——从依三学而觉悟,到依称名念佛而得救

人子释尊既然可以“觉悟”,那么所有的人也就都可以觉悟。即,所有的人降生之后都一律平等具有佛性,所以都有开发佛性的必要和能力。“觉”乃觉悟于永恒不变之缘起道理。当人们意识到万物之间互相联系、必须同生共存,就会走出自以为是的误区。这不仅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与动植物、鳞介鱼虫、自然环境的关系。舍弃个人主义和以人为本的骄傲自满心理,与所有生物共生共存,这种共生的思想就是释尊的理想。

释尊为实现这一理想,对生活在佛教教团中的出家求道者及生活在家庭中的居士们所强调的修行规范就是应该持戒。持戒是将日常的散乱之心转化为平静心(禅定、三昧)的基础;通过禅定修行,可不会因受外界刺激而心慌意乱,且可产生从所有现象之中看到实质的智慧。这种智慧也是开悟后的人生的基础。然而,实践戒定慧三学,需要靠努力精进等自力进行艰苦修行,实际上不易实现。

阿弥陀佛是以救济所有的人为根本愿望(本愿)的救主。但他并非一开始就是救主。他在前世名为法藏比丘,修菩萨行时,经过长期思惟,立下了四十八个誓愿,又经过了长期而艰苦的修行,终于成就宿愿。法藏比丘之成为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光),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构筑净土、享受法乐,而是为了如其本愿,以永不弃舍、永无止息的慈悲心,将所有人的有限生命转化为寿命无限,即利他度生。因此,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是让世上烦恼具足的人转生(往生)到无烦恼的无量寿的世界,是拯救所有饱受烦恼折磨的人的无比安乐的世界。

不管发觉与否,所有人都始终在阿弥陀佛慈悲心的摄受之中。“月光普照,无处不至”,法然上人的这句诗正是在讲述阿弥陀佛的本愿慈悲之心。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望——慈悲心,从久远的过去直至现在一直在向所有的人召唤:“称我名吧!如果称我名号,将会无一遗余地迎归净土!”(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不论是谁,如果他因此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等于回答:“请把我迎归净土”,于是,阿弥陀佛就会应声伸出救度之手,将他迎入净土。法然上人的“咏唱名时心遂愿”这句诗,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为往生净土,要在阿弥陀佛前面加上“南无”二字。因为“南无”中含有希望被救、希望往生(转生)等殷切期望。所以,南无(归依)阿弥陀佛之后,舍弃自己的各种想法和所有自力,把全部身心都托付给阿弥陀佛,最为理想。唯有以“请救度我”之心一声声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才能切实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拯救;而坚信被救,能使人更进一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可使救主阿弥陀佛与称名求救者之间的关系加深,不离弃,也不被离弃。

(三)从佛性到人性——立场的转换

不论是“开悟者”还是“得救者”,都是人。这一点没有差别。人与生俱来地具有佛性,所以有开发佛性的必要,也有这个能力。然而贪、嗔、痴是开发佛性的最大障碍,这是人们所无法逃避的现实。佛教把人的这种性质称为“结使”,又称“烦恼”。人们的身心都受人性的束缚,失去了自由,受其驱使,便产生烦恼。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沉溺于贪欲(贪),为怒火所烧(嗔),不谙事理(痴)而遭遇挫折,这就是人类的真相。

为求“觉悟”,必须实践“戒定慧”三学。在开悟之际,从结使、烦恼中解放出来,获得解脱,显现佛性,然后,开始觉醒后的生活。但是,因为三学的实践严格而艰苦,所以最终获得觉悟者只限于少数特定的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只称诵具有开悟的“自内证”和拯救所有人的“外用”功德的“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便可在没有消除人性的结使、烦恼的情况下得到救助。人们正是因为不能消除烦恼,才念佛求救。所以,因此而得到救助的人,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分男女、善恶、贫富的多数人。从这点上可以说,“拯救”的法门是适合于万民的佛法

(四)释尊与阿弥陀佛——二尊的悲悯

在考虑释尊与阿弥陀佛的关系上,有两种立场。1、如何把他们联系在一起,2、两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站在自由的立场上,从历史和思想信仰的角度来考虑,后者是从净土宗的角度来探讨释尊的圣意与阿弥陀佛的圣意之间的联系。我们净土宗当然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探究释尊与阿弥陀佛的关系的。

净土宗所依的经典——“净土三部经”——全是释尊所说。其中《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都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说,《阿弥陀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祗园精舍)中说。也就是说,释尊是通过这三部经来开示阿弥陀佛及其净土和往生行的教主。除此之外,释尊虽在其它诸多经典中讲到了阿弥陀佛及其净土,不过那是顺便提及的。唯有这三部经是以详说有关阿弥陀佛的一切为目的的。释尊为何专门宣讲阿弥陀佛呢﹖《观无量寿经》中有答案。

《观无量寿经》是释尊应王舍城悲剧的主人公韦提希夫人之邀,宣讲以平静心而实践的十三观法(定善)和以散乱心而实践的世福、戒福、行福等三福(散善),以此为往生之行。这个称为随他意法门。但是,释尊讲完定散二善后,在没有提问的情况下,向爱徒阿难咐嘱道:“汝,好持此语。持此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也”。由于这是释尊自发地吐露心声,故称为随自意法门。

这就意味着释尊将救主阿弥陀佛的本愿圣意视作自己的誓愿,并且将开示阿弥陀佛的圣意作为自己出世的本怀。阿弥陀佛的救世圣意,由将其视为自己出世本怀的释尊来开示,并弘扬于世,同时,释尊的出世本怀也通过亲自传播阿弥陀佛的救世圣意而得以实现。可以说,教主释尊的真面目就是置身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圣意之中,将其广传于世。

法然上人把救主与教主的圣意称为“二尊的悲悯”。希望欲往生净土的人,在教主释尊的“持无量寿佛名,往生净土”的召唤(发遣)的指引之下,沿着愿往生心这一于贪嗔交织之中所开辟出来的白道,朝着救主阿弥陀佛“称我名,来净土”的召唤之声(迎接)的方向前进,去实现往生(转生)本怀,依“二尊之悲悯”而转生(往生)。

三法然上人的生平

法然上人(1133—1212)是独生子,幼名势至丸。崇德帝长承二年(1133)四月七日(西历5月20日),生于美作国久米南条稻冈庄,其父漆间时国为押领使(是维持地方治安的豪族),其母名秦氏。生后,在双亲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但是,保延七年(1141),其父时国受到预所(代表领主管理庄园的人)源内武者定明的夜袭而悲惨死去,当时势至丸9岁。

(一)父亲的遗言

法然的父亲时国临终时,对围在枕边的家人们说:“我的伤口痛,别人的伤口难道不痛吗?我惜命,别人难道不惜命吗?”基于这种自他一体的认识,强烈告诫不可替他复仇。这个遗言,与视复仇为当然的武士风习(尤其是距曾我兄弟活跃的时代不远,仅相差50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宗旨,令人瞩目。

(二)参学比睿山

天养二年(1145),势至丸13岁(一说久安三年,15岁)时,告别母亲,来到了遥远的比睿山的学府。先受学于西塔北谷的持宝房源光,久安三年(1147)在戒坛院受戒出家,后从功德院肥后阿阇梨皇圆学“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十卷)。

上人一向认为,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脱生死”。而自己未度,不能度人,所以,为欲果遂出离之志,便于久安六年(1150)18岁时,辞别皇圆,迁至西塔黑谷,从师于慈眼房睿空。睿空有感于他的年青壮志,赞曰“年少而立志出离,真乃法然道理之圣”,遂赠予“法然房”之号,取源光和睿空各一字,授法名“源空”。在圆顿戒正统传人师父睿空的严格指导下,通读大藏,如说修行,精进求道。

(三)净土宗开宗

倾倒于善导大师,等于打破传统的厚重壁垒,所以这种倾倒是在不断地排除强烈抵抗的同时,渐渐地确立起来的。与睿空之间就观佛与念佛孰优孰劣的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论争,便是一个象征。对于上人来说,与其说是热衷于排除这些抵抗,倒不如说是在拚命消除自己内心中的对称名往生所残留的难以消除的疑虑。就是说,上人的心中充满了欲亲见他人因称名而得往生的确凿证据的心情,充满了欲亲见善导大师向他问答决疑的心情。

有一次,上人参访了住在西山连峰吉峰的往生院的高声念佛行者游莲房圆照,亲眼见到了他的灵异,见到了他因念佛而得往生,因而确立了对称名往生的信念。上人曾感叹道:“与净土法门和游莲房相遇,是此生最值得纪念的事”,指的就是这件事。

(三)在善导大师指引下与“散善义”相遇

同时,另一方面,上人发现,欲与国别不同、时隔六百年的善导大师相遇,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接触他遗留下来的着作,熟读而决疑。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于是上人四处寻访经藏,搜求善导大师的着作。他是一个“广泛披览诸宗章疏,睿山所无,访之他山,必遂一见,黑谷宝藏中所缺之圣教,写而补之”的人。因为费尽了千辛万苦,所以把在比睿山所找不到的《观经疏》“散善义”,从宇治的宝库中查找了出来。然后,不止一次,而是二次、三次反复阅读,于是确信:“虽然是散乱之心,但只要能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则乘佛本愿,必得往生”。时为承安五年(1175)春,上人43岁。

由于上人内心深处确立了对称名往生的信心,遂使迄今为止的疑云一晴万里,一个崭新的心灵世界展现眼前。这一宗教上的回心便称为净土开宗。所以,净土开宗并不是为了与既成的其他教团相对抗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成立新教团。上人心里所想的,可以用“唯依善导和尚之意创立净土宗。和尚乃是弥陀化身,当依其所立之义。此绝非源空新创”这段话一语道尽。

(四)选择集的撰述

建久八年(1197)65岁的上人得了一场病。当时九条兼实非常担心,待上人病情恢复后便恳请说:“近年来蒙上人传授净土法门,但心中尚有不明之处。故请上人现在就将净土的要义记述下来。”上人闻听有理,便动员了门徒感西、证空、遵西三人帮忙,开始执笔撰述。第二年春(建久九年)一部十六章的《选择本愿念佛集》脱稿了(草稿本现藏于京都的庐山寺)。

据一部记录上人宗教体验的非公开书籍《三昧发得记》(建久九年一月一日至元久三年正月的记录)说,上人在撰写《选择集》的(建久九年一月一日开始)37天中,每日念佛七万遍,在称名念佛中亲眼看到了净土的圣相。上人的这种见佛是三昧中的事,是称名念佛者不求自得的境界,不是因求见佛而得见的。

总之,上人在撰写《选择集》的过程中始终住于三昧之中,说明了此书是源于上人的很深的修证。“念佛行,感永月,得升降”,这句《选择集》卷尾的话语证实了这一消息。

上人在撰写了《选择集》后,又在当年四月写完《没后遗诫文》,五月完成了《梦感圣相记》。前者是所谓遗言,上人竭力将其写完是缘于他自感年事已高,特别是前年的那一场大病使得他对自己的健康没有自信。后者记录了上人在梦中见到了半身金色的圣者善导大师,是与上人43岁开创净土宗有直接关系的。上人靠记忆讲述了二十几年前的体验,是因为痛感到有必要为《选择集》第十六章中出现的“偏依善导一师”的内容做一个佐证吧。《选择集》说得很清楚,“思之,夫欲速离生死,有二种胜法。二种中可暂弃圣道门,选择入净土门。欲入净土门,则应于正杂二行中暂弃杂行而选择归于正行。欲行正行,则应于正助二业中,将助业放置一边,而选择专修正定之业。正定之业即称念佛名。称名念佛必得往生。因为是顺佛本愿故。”

正如上人在抒怀中所述,“诸师着文必有一本意,故予亦选择一义而作《选择集》。”本书以选择取舍贯穿始终,从佛教的了脱生死的众多实践法门中特别选出称名一法,乃是发愿拯救群萌的阿弥陀佛的本愿所使然。关于阿弥陀佛的这一本愿,书中讲述了八种选择之义。

《选择集》开示出了阿弥陀佛的选择之意,同时,又如此真挚地去追求这唯一的一条了生脱死的道路,这样的书是罕见的。

但是,在选择——即面临取舍——时是孕含着危险的。

上人说:“切愿您一经览读之后,务必将此书深藏于壁底,勿忘失于窗前,恐令破此法者堕于恶道。”从这句结束语中不难看出这种危险。这是因为,选择弃舍没有提倡阿弥陀佛本愿之心的一切天台、真言诸宗教法和诸宗所提倡的了脱生死的修行实践,是《选择集》的主旨。《选择集》是应兼实的要求而撰述的,但其内容绝非仅以兼实一个人为对象。该书是一部表明“念佛法门自立”的净土开宗的宣言书,是专修念佛者的圣典。

(五)上人之被流放与入灭

法然上人的意志

上人被定罪流放,又被勒令还俗,还被起了一个藤井元彦的俗名。同宗的道俗,越发叹息,更加为年迈的上人担心。当时有弟子建议:“上奏停止一向专修念佛,而暗地里弘扬念佛法门怎么样?”上人悠然不迫地告诫弟子:“我被流放,毫无怨恨,能因被流放而化导边地,也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应该把它看作是朝廷的恩典。”从上人的这段话中可感受到上人灵活的态度和沸腾的使命感。

他又对其他弟子说:“就是被砍头,我还是一定要弘扬念佛法门。”显示出了非凡的气魄,使听者肃然起敬。又对担心自己身体的人反复叮咛:因为我老了,所以不论住在首都还是流放之地,时辰一到还是要死的。与其为今生离别而悲伤,不如相期再会于净土。有生之日,即使相距遥远,也不要忘了,共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同志们总是在如来的慈悲之中被维系在一起,所以要努力念佛。兼实于一天晚上,请上人到小街堂来吃饭,依依惜别。

边地教化与兼实的噩耗

三月十六日,众多道俗含泪相送,上人从下鸟羽乘河船经淀川离开了首都。在摄津的经之岛教化村民,在播磨的高砂教化渔夫,在播磨的室之泊教化JI *女。二十六日到达赞歧的盐饱岛,住进乡绅高阶入道西仁之家,后往四国,在小松庄的生福寺安顿下来,从事教化活动。虽然流放之罪在身,但可以自由教化,上人感到非常庆幸。但是兼实之死(四月五日)令上人最为悲痛。

同年十二月八日,虽被宣布赦免,但严禁还归京师。上人只好依旨,落脚在摄津国胜尾寺的二阶堂,度过了4年的岁月。在此期间,上人的心境都表现在“白云拥柴扉,何日生紫光?”这首31字的诗歌之中(原诗共31字——译者注),由此可以一窥期盼弥陀迎请而尽情念佛的上人的心情。这期间,宇都宫赖纲到胜尾寺拜访上人,成了一个念佛者。

归京——撰述《一枚起请文》与入灭

建历元年(1211)十一月十七日,被允许还京的上人,于二十五日回到阔别5年的京都。吉水的旧居禅房已然荒废,所以受《愚管抄》的作者、兼实的弟子青莲院慈圆(1155—1225)的盛情相邀,住进了大谷的禅房。弟子和念佛道俗们的热情相迎,令上人深感再会的喜悦。

由于高龄与劳累交加,上人于下一年正月就病倒了。寒冷的京都,潮湿的华顶山禅房的冬天,大概让上人感到难以忍受吧。

上足弟子信空,预感到上人将要不久,不得不请问:“您入灭之后,当以何处为上人的遗迹﹖”上人答道:“我的一生在于弘扬专修念佛之法,若说遗迹,凡有念佛声之处皆是我的遗迹”。能显示上人本怀的还有胜于这句话的吗!

从卧于病榻上的上人口中,不断听到念佛的声音,这个声音鼓励着待于枕边的弟子们去念佛。他还说:“我本从极乐来,终当还归极乐去。”渐渐衰弱的上人,从二十三日起病情加剧,一直随侍上人达18年之久的弟子源智恳请上人写下念佛法门的要义。上人不顾一切地坐了起来,将终身所提倡的主张简洁地归结为一篇《一枚起请文》:

我宗之念佛,不是唐土和我朝诸智者所说的观想念佛,也不是由学解而悟能念之心的念佛,而是为往生极乐而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则必得往生。除此之外,别无殊胜。而所谓三心四修,亦皆必在念佛往生的信念中修。除此之外若别有深奥之处,则是违离二尊的慈悲本愿。有信念佛法门之人,纵能学得一代时教,也应甘作一文不识的愚笨之人,同无知的妇辈一样,不作智者之态,只管一向念佛。净土宗的安心起行,以此一纸为极致。源空所见,除此之外,别无他义。为防灭后生出邪义,将所见记录如上。

建历二年(1212)正月二十五日正午,上人头北面西,念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的经文,安祥示寂,寿80岁。

四净土宗的教义

(一)法然上人的教法

阿弥陀佛的悲心与众生

法然上人留有“月影虽无处不照,唯存仰望者心中”的一首诗歌。此歌所吟,是将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观无量寿经》第九佛身观之文)的悲心比作月亮。月亮的光明,无论是山是河,是原野是海洋,是都市是贫乡,是男是女,是穷是富,是智是愚,对这所有的一切都毫无差别地平等照耀。但是,不论是怎样的明月,对于不想瞻望它的人,都是无可奈何的。唯有伫于屋外,仰望明月的人,才能接触到它的光明,为其光明所包摄,领受那番风情。

上人借此月光所表现的佛的光明,可以深入到月光所照耀不到的人的心灵深处,打破心灵的黑暗。

这首诗歌的前半和后半可以分开来理解,即前一半表现阿弥陀佛的慈悲本愿,后一半表现被本愿所救度的众生的心行。

首先,前半句讲的是,佛的光明不挑拣善人恶人,表现了欲平等一律无有遗余地救度一切众生的弥陀之心。以此平等无差别的大慈悲为心的阿弥陀佛,才是净土宗信仰的对象(本尊=所归)。阿弥陀佛建立极乐净土,劝众生为往生(信仰的目的=所求)而称名念佛(达到目的的方法=往生行),因为他是以无有遗余地救度一切众生为根本愿望的(本愿)。

阿弥陀佛建立净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于世浮沉、执着自他彼此、为老病死所困扰而苦痛不安、不知有安养世界的人(凡夫),欲唤起他们舍离痛苦的现世、思归净土(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心而建立净土的。所以,净土是佛殷切期待着与众生见面的地方,是佛为众生准备好了的世界,绝不是众生的自力所能成就的。

欲成净土中人,必须往生其中。为使众生能够往生,阿弥陀佛从各种实践法门之中,选择了体弱的人、心易散乱的人、无智愚人、贫穷之人——一切人——都可以修习的称名念佛法门(选择本愿念佛)开示给我们,若举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即现在其人之前,临终来迎,以遂其往生之愿。阿弥陀佛的悲心,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在摄受众生。

后半句讲的是,众生的心行应如何对应于阿弥陀佛的这颗悲心。不管有多么强大的救度之力来摄受众生,若是没有感受它、回应它的心(安心)和实践修行(起行),这颗难得的悲心也虽有如无。所以,作为宗教,应该有佛与众生之间的直接的相互接触。

如实观察自我的人能感通于佛心

世间之法,是贪嗔痴(三毒烦恼)之汇聚。在世间法中受到挫折、感到绝望时,人们才有可能来观察赤裸裸的自己。因此,信仰,是心中充满对世间法的喜悦之人所难以享受的。倒是内心缺乏对世间法的喜悦之人方能享受。

当人的心灵纯洁到已经没有必要再伪饰自己的时候,与佛感通之心(至诚心)就会开朗。通过不断深入的自我反省,始对人自身的有限性和罪恶性感到惶恐(深心之中的信机),如教所说而信佛实有,向佛寻求精神支柱,彻底皈投(深心之中的信法),而愿生净土(回向发愿心)。当以此心为净土信仰的基础。这便是日本净土教所教导的。

本着这样的至诚心等三心而修称名念佛的人,就能够感触到佛的摄受不舍的悲心,让佛心的温暖融入自己心中,同时还能被导归净土。通过称名念佛所得到的这些利益,都来自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上人的一生,就是发现和弘扬这个选择本愿的念佛法门。

称名与阿弥陀佛

但是,彻底专修选择本愿念佛一行,并从中感到欣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此一行对于其他一切修行来说,虽说是格外殊胜(胜义),但此行本身因为无论是谁、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修,所以,反而难于彻底。

上人教导说,要想将此一行彻底,首先应该读诵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努力激发对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的欣慕之情,唯礼拜(礼拜正行)、赞叹供养(赞叹供养正行)阿弥陀佛一佛。

这些修行是为了彻底修行本愿之行——称名正行(正定业)而设的助业,所以最终还将在称名一行之中被扬弃。换言之,读诵等助业,对于行者来说,是要服从于正定业——称名正行的。

这样的称名正行可使佛与凡夫得以跨过不可逾越的鸿沟,彼此交融在一起。

上人有“我心望弥陀,如葵花向阳,称念弥陀佛,日日无间断”这样一首诗,说的是,寄托于称名之声的思念佛之心,总在念佛,使佛凡之间不隔纤毫。此外,通过称名,佛凡双方的身口意三业可以相互交融,正如所谓“应声即现”那样,佛即现身于称名的凡夫面前。这是上人在讲述他的亲身体验。正由于有了这样的受用,称名才越发精进。

总之,称名一行,正如《一枚起请文》所指出的那样,是“为必定往生而念佛”。现在先坚信通过称名于将来必得往生,然后以自己可以听到的声音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净土宗的教法与实践的全部。

如上所说,净土宗的信仰对象——本尊阿弥陀佛,是以一无遗漏地度脱一切众生为本愿的本愿成就身;是将所有人都包摄于光明之中,给予温暖,让每一个人都发觉到自己的有限性和罪业深重,而予以接引的光明摄取身;更是现身于临终人面前接其归于净土的接引身。所以,我们必须将阿弥陀佛尊为救主,尊为我们心灵的父母。

从现在开辟永远的未来

净土宗的信仰的目的,唯在于往生净土。实现这一人生大事,除了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别无它法。阿弥陀佛从久远的过去直至今日一直向我们召唤:“当称我名!若称我名,必来迎请,归我净土!”意识到这一召唤而应之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就是称名念佛。回应这一召唤的每一声称名,都是寄托着“请度脱我”这一殷切期待的对阿弥陀佛的呼唤,所以,阿弥陀佛便应声伸出救度之手。

这样,阿弥陀佛与我们之间的人格上的相呼应关系就在称名念佛之中完成了。进而我们与阿弥陀佛之间的人格上的相呼应关系也就完成了。双重的人格上的呼应关系通过称名念佛而确立,净土念佛的信仰才算是开花结果。

往生绝不是死。称名念佛的每一声,就是从当下面向着未来,开辟永恒的无量寿的世界。

宗祖法然上人关于他自己的称名念佛,曾这样表示:“生则念佛积功,死则往生净土,于此身无忧烦,于死生无忧烦”,实在令人敬佩。

就这样,念佛者身在此世而无烦恼,生活在无量寿这样一个无限的大生命之中,开辟出尽享人生乐趣的新世界。一变以往的人生,成为生活于大生命之中的、力量充沛的真实世界中的人。

最后临终之时,也无忧恼,唯怀着回归心灵父母阿弥陀佛身傍的愉快心情,等待阿弥陀佛的接引。一旦往生净土,还要完成满足大悲行愿、再来娑婆广度亲友乃至一切众生的伟大使命。

象这样开辟永恒的未来,才是净土宗的教法;获得无量之寿命,才是宗祖法然上人念佛信仰的真相。

(二)什么是极乐世界

净土的原义是佛国土,即佛的国家,佛的世界。那里充满清净的幸福,若生其中,无有众苦。比如,佛经中说,有药师如来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大日如来的密严净土等等,许多如来都各自建立自己的净土,于其中说法。

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成佛以前,为法藏菩萨时,愿度一切众生,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本愿成就而建立起来的世界。四十八个本愿的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说的是凡是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者,皆得往生极乐国土。

(三)“念佛”的意思

念佛有如下三义:

第一,经中所说念佛,大抵都是忆念之念。特别是早期经典中所说的三念、五念、十念等,都属此类。

第二,见佛相好等等,称为见佛,观佛、观念。

第三,称念佛名,即是称名,净土宗说“念佛”时,就是指口中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法然上人于《选择本愿念佛集》中所开示的。

(四)三经所说

净土宗的教义所依据的经典称为“净土三经”,是法然上人从大藏经中选出的《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

其中,《无量寿经》讲的是阿弥陀佛本行菩萨道时的度生本愿,和本愿成就后的殊胜利益。《观无量寿经》是释尊对王舍城的王后韦提希夫人详细讲说往生净土的方法。《阿弥陀经》讲的是净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即,过西方十万亿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为什么称彼世界为极乐呢?因为那里的人,无有众苦,唯受诸乐。

(五)“弥陀三尊”的意思

净土宗寺院的大雄宝殿正中所供奉的如来是阿弥陀如来。右为观音菩萨,左为势至菩萨。

“菩萨”本指为了成佛而修道之人,但观音菩萨和势至菩萨,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分身,是助佛度生的。

阿弥陀佛,无论是谁都平等救度,无有差别。运慈悲时,派遣观音菩萨;运智慧时,派遣势至菩萨。

(六)阿弥陀佛与释迦如来

阿弥陀佛与释迦如来都是佛。佛即大彻大悟者。在大彻大悟的世界里,观万法之因缘,如视掌中,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自由安稳的世界。

释迦如来是二千五百年前大彻大悟而成佛的,并为度生而说法。其教法即是佛教。其中讲到,世尊往昔久已成佛,至今依然度生不已。他才是阿弥陀(无量寿)。

(七)每年主要的例行法事

(1)修正会(一月一日)

正月之初,在寺庙中举行祈祷社会和平、人们幸福的法会,称为修正会。让我们也为自己能平安地迎来新的一年,向本尊表示感谢,并为祈求新的一年平安无事,全家一起去佛寺参拜吧。

(2)御忌会(一月二十五日)

在法然上人的忌日,为怀念其恩德而举办的法会。高声读诵他的遗训《一枚起请文》。

御忌本是对天皇和皇后等人的忌日法会的敬称,但自从奉后柏原天皇的圣旨以来,特意在法然上人的忌日使用这个词。为避开严寒的一月,自明治十年以来,改在阳春四月。“御忌参拜”自古以来便为人们所喜爱。

(3)涅槃会(二月二十五日)

这是在据传为释迦如来于娑罗双树下入灭的那一天,悬挂起描绘当时情形的涅槃图而举行的报恩怀念法会。

(4)镇西忌(二月二十九日)

这是在法然上人的高足、净土宗第二祖圣光房弁长(镇西)上人的忌日所举办的法会。上人于嘉祯四年(1238)77岁时入寂。

(5)善导忌(高祖忌三月十四日)

这是法然上人“偏依善导”、景仰为师的善导大师(613—681)的忌日法会。大师被尊为中国净土教义之集大成者。日本净土宗尊善导为高祖,尊法然为元祖。

(6)春季彼岸会(以春分之日为中,前后共七日)

在被称为播种菩提种的这一周,让我们来为祖先做供养回向的佛事吧。“到彼岸”是教导人们应当为从现实世界(此岸迷)渡往理想的世界(彼岸悟)而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

(7)宗祖降诞会(四月七日)

这是庆祝法然上人诞生的法会。我们在庆幸开宗上人诞生的同时,必须理解他教法的真意,更加精进念佛。

(8)浴佛会(四月初八)=花祭

这是开创佛教的释迦佛于蓝毗尼的花园中诞生的日子,让我们在花御堂中用甜茶浴洗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的佛诞生像吧,用鲜花装饰诞生像吧。

(9)施饿鬼会(五月—九月)

这是由阿难布施供养食物给无数饿鬼、以此功德延长寿命的传说而来的法事活动。阿难是释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据传是从佛那里学到此供养法的。现在多在盂兰盆节前后举行,为祖先作回向,也为慰藉一切生灵,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增福延寿。

(10)记主忌(七月六日)

这是在净土宗第三祖记主禅师然阿良忠上人的忌日所修的法会。上人弘安十年(1287)七月六日入寂,寿89。

(11)盂兰盆会(七月—八月)

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是欲解除“倒悬之苦”的意思。缘自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连,依世尊之教,救度堕于饿鬼道的亡母的故事。

(12)秋季彼岸会(以秋分之日为中,前后共七日)

彼岸节的最中间的一天,太阳从正东出,正西没。可以看着太阳从正西落山的样子,运想阿弥阿佛所在的西方净土,所以被认为是反省我们自身的最合适的日子。让我们口诵“南无阿弥陀佛”,衷心感谢祖先的恩德吧。

(13)御十夜(十月—十一月)

正确地说,是“十日十夜法会”。这是依《无量寿经》下卷所说而修行的法会,修十日十夜不间断的别时念佛,是感谢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的法会。自从御土御门天皇下圣旨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净土宗的重要法会。

(14)成道会(十二月八日)

生而为人、但对人的幸福感到忧虑的释迦王子,在35岁时,于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而成佛。这是为纪念这一崇高的成道之日而举办的法会。

(15)佛名会(十二月中)

这是于十二月份择定期限,口诵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名、拜佛念佛、忏悔业障的法会。

(16)别时念佛会(随时)

每个月,择定时日,专诵阿弥陀佛名号。这是通过念佛而净化心灵的法会。为区别于每天的早晚课,称为别时念佛会。

(八)五重相传

这是传授净土宗教法真髓的法会。五重就是通过五种解释和说明来传授念佛法门的真髓,所以称为五重相传会。期限为八天,前六天为前行,第七天为正传,第八天为感谢礼佛。近来也有将此期限宿短的。

初重——根据据传为法然上人所作的《往生记》,讲述念佛往生者的根机。

二重——根据净土宗第三祖圣光上人所作的《末代念佛授手印》,分五十五个项目,就净土宗的安心、起行、作业、三种行仪等事,讲述法然上人的亲传。

三重——这是《领解末代念佛授手印钞》,略称《领解钞》。此书是净土宗第三祖然阿记主禅师所作,讲的是他自己已完全理解了《末代念佛授手印》。

四重——这是然阿记主禅师所作的《决答授手印疑问钞》,略称《决答钞》,对在坚持念佛信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疑问予以明快的解答。

第五重——这是《往生论注》所说的口授心传,又称“十念传”。为了怕把这一重误会为五重相传的五重,所以加了个“第”字,称为第五重。

(九)授戒会

授戒会

意指从戒师处接受由佛祖正确传授下来的戒法(一般指圆顿戒)。以能化(僧侣)为对象时只称授戒,以一般信徒为对象时称结缘授戒。

归敬式

成为净土宗正式信徒的仪式。于本堂佛前闻听上师讲授“阿弥陀佛”及“念佛”等开示,最后宣誓坚守念佛的教诲,与上师一同唱念“合掌十念”。

(十)现代生活与念佛

现代化生活中,包括了老人的生活、中年人的生活及青年人的生活,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必需品已经达到了应有尽有的程度,即,大家都不必为衣、食、住而苦恼。但是,在精神上却未必如此。今天的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优裕,但精神上却有得不到满足的地方。可以说,这就是心灵的问题,或者说是宗教的问题。

什么是佛教徒日常生活的标准呢,就是过归依三宝的生活。归依佛的生活是过愉快的生活,归依法的生活是过正当的生活,归依僧的生活是过与人和睦相处的生活。这种归依三宝的生活,以净土教来说,就是每日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来努力地生活。

五、对信徒的指导

净土宗信徒的日常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开创日本净土宗的法然上人只说“应该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因为在那以前的佛教,都是属于贵族、僧侣等特定人群的。对此法然上人提出了这样一个主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简单地实践的才是真正的佛教”。

由于这一实践法门既不需要艰苦的修行,也不需要大额的布施,只是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当时真正需要佛陀拯救的老百姓们也能够修习。

净土宗开宗时的情况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但我们心中的烦恼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或者可以说烦恼反而增加了。

南无阿弥陀佛

自古至今一直在滋润着我们心田的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念佛法门。做为净土宗的信徒,能把念佛法门世代相传,才是最理想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念佛,自觉到自己是一名愚笨的凡夫,进而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托付给阿弥陀佛的慈悲,使“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地从口中流出,并且珍惜人生的每一刻每一天。

每天与阿弥陀佛生活在一起,并念诵阿弥陀佛,是净土宗檀信徒迈出的第一步。因此,创造一个易于念诵的环境,牢记供养祖先,并使这些较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未完,以下从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