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班级
为什么需要班级啊?自己跟着导师的要求修不行吗?班级修还要面对各种问题,各种不精进、不努力、拖后腿引起自己烦恼的师兄,自己修不是更清静吗?不仅如此,有了班级还多出了很多班级事务,各班委义工还需要组织各种活动,消耗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些时间拿来修学不更好?
以前我也曾思考过这些问题,那时候已经入班两年了。班级看起来风平浪静,却也是死气沉沉,从自修共修中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我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修,对班级没有太多的感觉,这个班有或没有,似乎对我没什么区别。偶尔自己也会疑惑,我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一个班了,不用每次走那么远的路来共修,换个班氛围可能也会好些。
只是,导师有说过,这个游泳池不会游泳,换个游泳池就会游了吗?佛法要否定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那我是要否定这个班级呢,还是要否定对班级的错误认识?我对班级的认识又有哪些?
我认为班级师兄们就应该是精进努力并且能够带动我的,我认为辅导员都是“大拿”能够帮助我解决所有问题,我认为师兄们应该是热情有温度的,我认为班级应该就是像我认为的这样那样的。只是,回看班级,好像不是我认为的样子,我心中有迷惑也有烦恼。该怎么办?
班级如同一个小书院,在三级修学两套模式里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重要在哪里?我简单思考了一下。
首先,自己修学难以走出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师兄的不同的思维角度会碰撞出“火花”,能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然后,修学佛法的根本是修心。我关上门做功课时发心利益一切众生,打开门却希望最好不要让我遇到众生,心量狭隘到只装得下自己,满满的都是我和烦恼。如此漠然麻木的心行显然和佛法不符。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利益众生不应该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也不是隔着身边的师兄去利益其他众生。而是要从身边,从一位又一位的师兄开始做起,从一到一切。我理解,导师搭建了班级这么一个平台,不仅是要让我学习和突破自己的观念,也是给了我一个训练心行的平台。
调整观念,再次回看班级,班级氛围的冷淡和我的冷淡难到没有关系吗?我对班级、对辅导员、对师兄们的不满,是不是也曾在家里、在工作生活中出现过?班级表面平静,底下每一位师兄都在努力与自己的烦恼抗争,而我自己的生命何尝不是看似闲暇的背后,危机四伏。我所看到的一切才是我内心的真实反映,导师赐予了我佛法这个“照妖镜”,我却只用来照别人,自己用上美颜相机。这是何等的自欺欺人!
调整观念、心态,重新面对自己。我尝试一点点去了解,去接纳班级和师兄们,我开始一点点看到师兄和辅导员背后的不容易,看到这个班级的形成是需要多少福报才能成就这么一个“不怎么样的班级”。
停课了,重新学习《班级服务手册》,每一位师兄也都在开始思考自己和班级的关系。我看到师兄们放下自己,一次次耐心地去聆听每一位师兄的心声。为了让每一位师兄安心修学,克服困难,一次次反复讨论、总结、优化,每一次简单的沟通和支持的背后,都有着师兄们无尽的付出。
回看这一年多,自己和班级都变化了很多,虽然班级还是那个班级,人还是那些人,却从可有可无甚至带来烦恼变成相互的增上缘。而这个变化是从观念发生变化的那一刻开始的,同时又从一次又一次的相互支持中,不断得以反复升华和确认。我想,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从观念、心态,到生命品质的信解行证的过程。这是个人修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