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生命反思


生活的忙乱与无常,尘世的喧嚣与变幻,步履匆匆的人生路上,我们可曾认真想过:活着是为什么?人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把生命迷失在哪里?又应带生命回归何方?

我曾经也是每天匆匆忙忙,忙于家务,忙于工作。周末不是在送孩子培训的路上,就是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和同事间的一些小矛盾,就会让我耿耿于怀,烦恼痛苦,久久没法走出来;老大功课不好,老二吃饭不香,先生菜煮咸了,都会让我郁闷烦躁,并把情绪向先生、孩子发泄,自己俨然成了家里的定时炸弹,冷不丁就会被引爆……

年过四十,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父亲的一场肺炎、母亲的带状疱疹,让我意识到父母已步入“七十古来稀”的年龄,人生数十载真是匆匆而过,回头一看,感叹“时间都到哪里去了?”所谓四十不惑,对人生、对生命、对生死,我应该要做一些思考。

机缘巧合,我有幸接触到了三级修学,经过三个多月智慧文化的学习——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究竟为什么?随着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步被揭示,让我对世界、对自我有了全新认识。导师常教导我们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顺境逆境就如同果实,任何苦果和乐果都是因缘和合所生,阳光雨露,用心浇灌,这些仅是辅助手段,果实的品质如何,关键在于种子的好坏。人生的境遇也是同理,要解决人生问题,努力固然重要,因上的努力更为关键。烦恼、执著这些不良情绪会污染原本优良的种子,唯有运用佛法正见才能够釜底抽薪,让心回归清净。

忙碌一天后,望着身旁孩子熟睡的小脸,粉嘟嘟的,那么安静可爱、天真无邪,我怎么就能对这么可爱的天使发泄自己的情绪,伤害她那幼小的心灵呢?再看看先生已经爬上皱纹的脸和鬓角的几丝白发,为了这个家庭,他也和我一样在付出,一样在操劳,他也一样有工作,有烦恼,我凭什么就该把他当作自己的出气筒呢?

我之所以会纠结、会烦恼,是因为太执著于自我,成了自己情绪的傀儡,一旦遇到令自己觉得不顺心的境界,立刻就被烦恼、嗔恨、嫉妒等不良情绪所控制,不能自主,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我总是要求先生、孩子要优秀。可是,先生肯定也希望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孩子也一定希望有个和蔼可亲的妈妈,自己做到了吗?

我试着从先生、孩子、同事、朋友的视角来看自己、看待事情。家人孩子不是我的私有财产,他们只是我生命旅途中的陪伴,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使命。先生虽然有时做菜味道不好,但那也是在一天工作后下厨为家人准备的,他也有累的时候,他已经尽力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虽然时有不理想,但我关心过她的学习状态吗?和她深入地谈过心吗?她或许已经尽力了,她自己也为此很烦恼,我再加以责骂,岂不是又在孩子弱小的肩膀上增添压力?同事偶尔说些话让我觉得不开心,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我试着把心量放宽一些,宽容会换来他人的友善,针尖对麦芒只会两败俱伤。

当我在心中放下那个曾经被自己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从自我的铠甲中走出来,并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时,我不再和外界那么对立,对他人、对世界多了份温柔,心态也调和了许多,不再那么烦躁易怒。我学会了在忙碌的生活中,稍稍地放慢些脚步,去安静平和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去感受幸福,去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感恩智慧文化给我的滋养!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心行成长

心行成长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心行成长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心行成长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心行成长。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