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一条叫果从因生。这两条规律是千经万论共同阐明的根本大法,是佛教的根本特色、根本精神。明白了这两条规律,就知道佛教讲什么。

佛教不是宿命论,佛教不是说一切只能听从命运,佛教告诉我们命由己立,一切操之在我。因果规律是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宇宙人生一切都有因有果,宇宙人生万象都受到因果规律的制约。

法从缘起

法从缘起的规律,讲世间一切法都不是孤立的,每一法的生起都与整个宇宙、整个法界的事事物物相联系。没有宇宙间的万法,没有法界中的一切法,不可能新生任何一法。佛教经论中反复强调:世间不会减少一法,也不会增加一法;不会新生起一法,也不会灭掉一法。

所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一切法只有转变,不会增多,不会减少。如果说世间上有一事物突然没有了,到哪里去了?总要有个归宿吧?找不到它的归宿。所以一切事物没有消失,只有转变。这一件事物消失了,它又成就了另一事物的生起。

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很奥妙,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现在的哲学讲物质不灭的定律,实际上不但物质是不灭的,精神也是不灭的。只看到物质的不灭,看不到精神的不灭,那仍然不全面。物质与精神最终统一到能量上。没有纯粹的物质,也没有纯粹的精神,心与物不二,精神与物质不二。

果从因生

因果的定律,任何人都逃避不了。我们无始以来,既种了许多善因,也结了许多善缘,所以能够感得一个暇满人生。什么叫做暇满人生呢?暇者,有闲暇的时间修习佛法,丰富精神生活;满者,六根具足,依报、正报都有利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满足。所以叫做暇满人生。

暇满人生是由过去生中所修善根和所结善缘而感得的善报。暇满人生就是我们的正报。我们有一个文明古国作为正报的依托,有风景秀丽的山河大地作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丰富的物产使得衣食住行都不匮乏,这就是依报。依报与正报都有利于暇满人生修行办道。

我们也种了许多恶因,结了许多恶缘,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说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万事大吉,不可能。每一个人在这一生中都有许多逆缘,都有许多缺陷,都有许多不顺利的事情。那就是我们在过去生中所种恶因、所结恶缘的结果。

凡夫如此,圣者也是如此,因为因果的规律具有普遍性。欠钱还债,杀人偿命,这就是因果定律。《道德经》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就是讲的因果定律。

我佛如来成等正觉,三觉圆满,十号具足,十力四无所畏,诸恶断尽,众善圆满,所谓位至极果,所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但是释迦牟尼佛他八十年的人间生活,也有十大定业不能改变。有一本经翻译得很早,叫做《兴起行经》,专门讲释迦牟尼佛一生所面对的十大定业。

这十大定业,有的是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有的是属于生理不调适方面的。比如说提婆达多一辈子与佛作对;比如说一位婆罗门妇女故意装作怀了孕,走到佛陀的法会当中毁谤佛陀把她的肚子搞大了。

像这样尴尬的事情,佛陀当时也得面对。不过佛陀有神通,当这位妇女说完以后,她就原形毕露,用来装作大肚子的畚箕从衣服里掉了出来,当场就揭露了她是在诬蔑毁谤。

又比如说,有一年佛陀和他的僧团受到一位国王的邀请,到那个国家结夏安居,正好遇到灾荒的年景,没有粮食可吃,就只能吃喂马的饲料。所以佛陀与他的弟子在这三个月中就只能吃马麦。又比如说,佛陀有头疼的疾病,有背疼的疾病,有关节疼的疾病,这都是属于十大定业不可改变的逆缘。

佛陀说:我众恶断尽,众善具足,但是无量劫以来所做的种种恶行还有残缘未了,还要在此生偿还宿债。我等诸人,何许人也?所以一定要牢记因果定律,不可做错一件事。一切言行都有因果,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裁。

因果规律不仅仅通于生命界,也通于生物界,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果的,整个因果规律的作用,只有我们生命界感受得最真实。植物、矿物虽然也受因果规律的作用而有成住坏空,但是真正能够感受到因果规律作用的,只有我们十法界的一切生命。

因果规律是十法界生命的共同准则,十法界的四圣、六凡,都受到因果规律的制约,都要在因果规律的支配下各尽本分、各尽职责、各行其道。

严守本分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适应因果的法则呢?怎么样做才不会错因果呢?一切严守本分,既要把本分事做到位,又不可超越本分。做到位了,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超越了本分,不管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都会有消极的影响。

比如说,作为团体里的一名普通职员,一名清洁工,就应该把清洁工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即使清洁工还有其他技能,也可以当经理,也可以当董事长,也可以当办公室主任,有那个能力,他是不是就可以把清洁工的事情放在一边不做,自己跑到办公室中坐下来指手画脚呢?绝对不行。

这样做固然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能力,但这不是你的本分事,大家没有认可你,上面没有委任你,你过早地去做这一件事,只会把好事办成坏事。

把好事办成坏事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并不是没有,有的是。这样做不但弄得大家不开心不愉快,自己也感觉到受委屈:本来我是好心好意帮忙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做做好事,结果还不得好。这就是不守范围,不听招呼。

我们生活在这世间,世间是什么呢?世间就是一个关系网,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个关系网当中定好位。如果位置定不好,随便乱蹦乱跳的,这个关系网就会被你弄破了。弄破了这个关系网,那就不顺利了,那就逆缘横生。

遵守因果规律,就是要做自己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可以多做。比如说派我管这个殿堂,我就勤勤恳恳地把殿堂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人人见到都生欢喜心,都赞叹某某人殿堂管理得好,职责尽到了。那就是守了范围,那就是尽到了责任。

作为一名家庭成员同样如此,做妻子的尽到做妻子的本分,做丈夫的尽到做丈夫的本分,做子女的尽到做子女的本分,做父母的尽到做父母的本分。每一个人都尽职尽责地尽到本分,就能家庭和睦、上下和谐,一切事情都欢欢喜喜、顺顺利利。

家庭的诸多矛盾是怎么样引起的呢?做妻子的不想做妻子,做丈夫的不想做丈夫,做父母的不想做父母,都爱错位。一错位了,就把这个关系网破坏掉了,就违背了因果规律。不遵守因果规律,违背了因果规律,所以叫做错因果。

不错因果从在家学佛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守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戒都是叫我们遵守因果规律,不去做违背因果的事情。

尊重生命,就不杀生;尊重他人的财产,就不偷盗;尊重他人的人格、名誉和家庭关系,就不邪淫;说诚实的语言,说诚信的语言,说慈爱的语言,说庄重的语言,就不妄语;保持头脑的清醒,保持思想的敏捷,保持身体的健康,就不饮酒、不抽烟、不吸食一切带有麻醉性质的物品。

这五条戒非常非常地好,守了这五条戒,那就是在因果规律中生活。守戒是为了有自由,是为了永远有自由。不守戒,看起来好像是有自由,实际上是破坏了自由,而且为尽未来际的自由设置了障碍。能够不杀生,每个人做到爱惜生命,不伤害他人,甚至连微小的动物都不伤害,都充满爱心,我们该有多自由啊!

如果对别人不尊重,开口就骂人,动手就打人,你觉得很自由,法律不答应你,法律觉得你侵犯了人权。你对其他生命造成了威胁,法律要管你。

现实受到法律的制裁,身后受到因果规律的制裁,何苦呢?我们遵纪守法,重视因果的规律,该有多自由啊。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因果规律,一定要把因果的道理落实在做人做事的一切具体言行当中。

我在讲正信的时候有四句话。正信什么呢?正信四件事:正信三宝,正信因果,正信般若,正信解脱。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信三宝要具体落实在信因果、信般若、信解脱上面。

要想解脱,就要具有般若见,就要讲因果,就要恭敬三宝。我曾讲过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做人的八字方针是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针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二八方针以因果为基础,以信仰为保证。怎么样落实因果呢?要正信三宝,要以信仰为保证,因果的观念才能够落实。否则的话,只是口头禅而已。

我们学佛修行,既要踏踏实实地修一个法门,又要清楚明白地懂得为什么要修,修什么?就修因果,就修种善因、结善缘。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种善因、结善缘而展开。佛法的道理很多、很丰富、很广泛,归结到最根本的地方,虚云老和尚告诉我们,就只因果二字。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净慧法师

净慧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净慧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净慧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净慧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