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各有什么特点?
小乘佛教有什么特点
公元前2世纪,印度大乘佛教建立,为争夺佛教正统,大乘佛教将以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意谓“小道”或“小业”。在大乘看来,小乘佛教是“在小道行进的车辆”,是佛陀为小根器之人所说的教法。小乘佛教在教义和实践上较多地保持了早期佛教的特点,在理论上,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即否认实有的我体,但不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对佛陀,认为佛陀是历史性人物,他所达到的解脱境界,是一般世俗之人所不能达到的。并且主张通过自己的修行来得到解脱,重视修行次序和修行效果,强调修习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方法,要求独善其身,先利己,后利他人等等。据资料记载,南传佛教认为有18个部派,北传佛教说有20个部派。
公元前3世纪,佛教由南印度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复又传入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形成了南传佛教系统。这一系统的佛教因基本上没有受到大乘佛教的影响,至今仍然保留了部派佛教的一些特征,因之有人称其为小乘佛教。但是,该派认为自己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同意小乘的称呼。现在我们所说的“小乘”,主要是沿用了历史的固定说法,没有任何褒贬。不过,为了尊重佛教徒的思想感情,使用“小乘”要慎重,若指南传佛教,应用“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宜。小乘佛教也曾传入过中国。中国最早传入的是安世高的小乘禅数学,后来流行的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学说。与有部对立的小乘空宗成实宗的思想也一度有过重要的影响。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都在中国译出,至今仍然保存下来。但是,小乘最终没有在中国汉、藏两地佛教里占有主流的地位,只有一些小乘的经论曾经在中国佛教里起到过重要作用,例如《俱舍论》、《成实论》等等。
大乘佛教有什么特点
公元前2世纪,印度佛教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僧人出现腐化,教义僵化,引起人们的不满。于是,一些僧人和居士要求修改佛陀的教法,对佛经进行新的解释,并提出的自己的主张,编造新的经典,大乘佛教便应运而生。“乘”一般解释为“运载”、“车辆”,梵文原义有“道路”或“事业”的意思。“大乘”就是“伟大的车辆”或“在大道行进的事业”。
为了争夺正统,大乘佛教把以前的部派佛教贬低为“小乘”。最早出现的大乘佛教思想是龙树创立的假有真空,万法无自性般若空中观思想,和中观宗,也称空宗,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等。继之再现的是世亲等人建立的万法唯识的唯心主义唯识思想和唯识宗,也称有宗,主要经典有《瑜伽师地论》等。以后,般若思想和唯识思想又结合一起,出现了中观唯识派。大乘佛教还把佛陀神化,认为佛有二身、三身以至十身的变化。凡人也可以成就佛位。在修持内容和方法上,主张除三学之外,还要兼修六度或六波罗蜜,并且提倡利他思想,强调要在普度众生之后,才能得到自己的解脱,才算行施了最好的善业。
大乘佛教建立不久,就开始由印度向外传播,传到东南亚等地的一支,因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下来,最后退出。传到中国汉地和西藏的二支,得到了发展,经中国人消化和理解,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宗教和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比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后,又由中国传到日本、朝鲜、越南、尼泊尔等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又传到世界各地,受到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