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佛法的核心修行
咱们常说要实修佛法,但是许多人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实修,其实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最后要得到的便是两样东西,一个是止(梵语奢摩他),一个是观(梵语毘鉢舍那,读四声,鹳)。
心无散乱,安居处缘,便是止。所谓“一心不乱”(见阿弥陀经)是止,所谓“制心一处”(见四十二章经)是止,所谓“守一不移”观的意图是什么呢?是证无我义,断我见等全部恶见。能够说观的意图便是得到空性慧,便是一般人说的,证悟空性。有人说,那还有善见啊,有善见也没空啊,怎么能证空性呢?这里就有点分别需求知道了。假如善见也断掉了,那便是毫无作意,那木头、石头不用修都成佛了。观的本质是调查慧,是一种般若,假如你说这不是一种善见,那也能够,那是表达的视点不同,假如说这调查慧是善见中的一分,那也是对的。这里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观的意图是什么呢?是证无我义,断我见等全部恶见。能够说观的意图便是得到空性慧,便是一般人说的,证悟空性。有人说,那还有善见啊,有善见也没空啊,怎么能证空性呢?这里就有点分别需求知道了。假如善见也断掉了,那便是毫无作意,那木头、石头不用修都成佛了。观的本质是调查慧,是一种般若,假如你说这不是一种善见,那也能够,那是表达的视点不同,假如说这调查慧是善见中的一分,那也是对的。这里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止观双修,便是你不能只修止,只修止就不是内道,不是释教修行了,也不能只修观,只修观,那就成了才智也没有,定力也没有,这个是现在许多修行人的病,看起来在修行,多少年了,就多懂一点,贪嗔痴念不见减少,有人说我脾气好,那是没戳到肺管子,但是贪心和痴心,自己也不觉得,其实从你爱吃的、爱用的、到你喜爱做的事情,通通是贪心,你丢不开、放不下你的情感、情绪、到职责,都是痴心。你说我有职责,释迦牟尼还有职责呢,别打佛的脸。佛法不是那样讲的,那是鸡汤梵学,那是儒家,不是佛法。所以一般说,先修止,再修观,止观都修起来,止观双修,这个就会显着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