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赞叹”有什么功德?如何随喜?


随喜。谓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卷六十一,谓随喜者之功德,胜于行善者本人。

修行则罢,若欲真修行,理应普遍性、永恒性、平等性而行随喜,令自我自性解脱,逐渐步入无生,证得法身方为究竟法则;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人造福行善,皆随而欢喜,如是广大心而随喜,方为佛意。

大小二乘之随喜不同,大乘之随喜广通三世十方诸佛及弟子,小乘仅局限于三世佛;大乘随喜法身之功德,小乘仅随喜身之功德;大乘之随喜通于漏、无漏,小乘之随喜唯限有漏心。

随喜功德亦为佛门极为重要修行法门之一,甚至不可或缺之法则,因为随喜者能破自我嫉妒心,嫉妒心乃障道因缘,令行道者堕落,是故,佛陀以身作则,在任何时处,常随喜赞叹佛之弟子,如赞叹目犍连为我弟子中神通第一,富楼那为我弟子中说法第一,舍利弗为我弟子中智慧第一,阿那律为我弟子中天眼第一,须菩提为我弟子中解空第一等等,大圣佛陀随喜赞叹弟子是彻底圆满而说,绝无保留,令弟子欢喜、生信心、结好缘、师生更友好、彼此距离越拉近,佛陀不愧是佛陀也!

随喜他人之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云:“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

随喜功德,为普贤菩萨所发十大愿之一。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修诸苦行,以至成道、灭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道四生,声闻辟支佛,一切菩萨等之诸善功德,我皆随顺欢喜。

随喜回向之重要性,佛子应将自他一切之善根、善行、善事,随之欢喜踊跃,且将此诸善根功德,回向于众生、回向于佛道。若如是随喜赞叹功德,乃至回向之真谛,名之圆满佛意是也。

身语意业,造业不止,生死相续,轮转受报。对凡夫阶段来说,控制言行举止比起心动念还重要,何以?习气运作导致,念念不绝必有回响,我们起心动念如果不正,长时熏然后的言行也自然不会正,可怕的是当言行举止有了习惯后,我们做事之前就不爱问心了,心就处于从属的状态。比如我习惯了关门很大声,在自己家就这样没啥不好的,第一天工作的时候就很可能犯错了。工作这个陌生环境能为我们过往的生活习惯提出修正。可是事实却是,如果没有遇到挫败磨难,阻止障碍我们言行习惯的实施的话,我们就很难反思内心,问问起心动念对不对等等。而且越是注重言行的造作,说明你越是在意造作的结果,一定有所执着才会这样说话做事,这个人事物好像有巨大的磁性,把你自由自在的心灵黏附住了。所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越是智者越会从本心本愿的角度考虑言行所对应的事情,要求初心端正,不忘不迷,这样才能指导言行做好事情,无论多少磨难指导思想不变。而众生却只能随波逐流,事变人变,心早就沉沦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随喜赞叹的关键就在发心,见到别人做任何一件无论大小的福德善事,都告诉自己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由衷赞叹,正确认识这件事是很必要的,它在端正你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会成为日后遇到此事之时你到底会如何做的初始动因,成就事情需要匹配的言行,可是言行推动的初始之力就在最初的起心动念。随喜赞叹就是在心上下功夫,因为世上的善事有一对多,有多对一,很多事当你要做的时候已经有别人做过了,这次错过不代表没有下次机会来临,所以养成随喜赞叹的习惯就是在养成逢善即行的习惯。

用比喻来说功德相同更合适,过去下种子,现在下种子,未来下种子,功德都是一样的,只是时间节点不同罢了;我有一根火把,把a火把点燃与把b火把点燃功德也是一样的;做事的与赞叹的发的心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但是从根上来说,心就如同天雨,人就普通草木,天雨是同样的在下,草木接受多少却全看各自的根器与机缘了;我们见到的画听到的音乐是不同的,但是却都是一人所画一人所奏,我们的言行成事是不同的,却都是一心所想一心所办,佛法教我们的就是突破事物表象的束缚,走入真实的内理实质。深说一句佛法的世界观,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都是表象,如同我课上举的例子,沙聚成坛城,沙散还虚无,聚散只是缘法,还是那堆沙,不增不减一分一毫。从这也可领悟时间不过是我们追随事相变转的错觉罢了。

刚才所说都是讲一心之理,现在说说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的行持。你所提到的就是量变质变的道理,无论谈因说果总要有个转变的过程,这是世间人迷失的关键所在,忽略生死妄谈人生。当然此时我倒不必说这个,因为前文都讲完了。我就说说这个过程把控。随喜赞叹与随喜功德就多有不同,赞叹关键在发心的养成,随喜功德却是要求别人做善我也要做。比如某善人某善事被人称赞,见者内心里赞叹不已,但是任何实质性的随善从善之举都没有,这就不是随喜功德,只能说是随喜赞叹,有功有德的要求是针对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一起说的。随喜功德提醒我们的是不在于长长久久的做善事,只在当下是否愿做愿行。

我们常说等我退休了就出家修行去,等我什么什么了,就如何如何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才肯做事,这样的人往往做不成事。少小立志的时候,你是告诉自己实现不了理想呢还是实现的了呢?觉得能实现就会努力加油奋斗拼搏,觉得的不能实现就赶紧目标转移了,对不对?所以,我们当下觉得自己能不能做这份功德呢?现在就告诉自己做不到,那日后就别提了,毅力恒心都与信字相联,每一个当下的缘法不同,事件的表征不同,但是此心同此理同,信心信念坚定不移,这才是信仰树立的过程,这才是借事炼心,这样才能突破万难走到最后,否则眼里心里都是不断变转的缘法事件,内心很难坚守住的,因为你本来就没有根据地大本营,守得都是虚妄

明白了这一点,就该知道,愿心就是原心,心之本原如如不动自然成真,所以发愿发的就是这本原之心,如果是这样,哪还有等以后待如何之说呢?发心的发即使生发,开发,发达,一切本就是在心上用功,离相成真,我们用功就是这个发字,事情做不到都是心不到,这一点上切忌按世间标准,从时间条件等因素去考虑发心,那不是学佛修道,那是成功学世间法。如果是成功学,跟我们的本心本旨就不一样了,它的方向目标与我们学佛的不同,你多多体会。我们学佛的就是在本源上下功夫,是宇宙人生真谛的实践证悟,心心念念,人事物等,皆是如此才不忘失菩提心啊!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常识

常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常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常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常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