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佛教入门应该明白的基本步骤和方向
学佛究竟应该怎样学,这是咱们最常听到的问题。许多的朋友学佛看着三藏经典,无从着手。面对着禅、净、唯识等等宗派,莫衷一是。佛法广博,好像众多的海洋,咱们怎样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快捷的路途,以便今生可以取得佛法的无量利益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已为咱们指出了其中的规则。三藏佛法并非无迹可循。该怎样学习佛法的准则是很简单的。
学佛的朋友经常会问的问题便是我该学什么法门?我该念佛?仍是该持咒?是该参禅?仍是该修止观?许多人就徜徉在这样的犹疑中。更有许多争辩。有人说要一门深化,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说这太费事,念佛足以。在这些纷杂的言辞中,咱们不知道该怎样学,不知道该怎样修,有人甚至经过了长年累月的时刻,依然是没有感应,没有受用,感觉不到学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咱们没有依照世尊教训去学习。被上面所说的繁杂遮住了咱们的眼睛,迷失了咱们的路途。这些内容其实不过是细枝末节,咱们底子没有必要在这些问题上困扰。由于这些都是修行的办法,不是修行的准则。就好像咱们要抵达一个目标,手中的地图是指引咱们方向,这是准则、主旨。那么咱们是坐船,乘车,这是办法。假如咱们太关注于办法的差异,却疏忽了所要行进的方向,那么当然不会抵达目的地。
准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楞严经》 中说: 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界说。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定慧便是准则,便是咱们学佛的方向。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便是咱们学佛的主旨。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果会出世禅定,由禅定而发生才智。
只需咱们依照这个准则来修行,都会有成果,都会得到益处。你想求现生的福报,想往生净土,想取得禅定,想辩才无碍,没有问题,都可以取得。可是假如咱们不依照这个准则修行,那么成果就非常有限,甚至会有副作用。
《佛遗教经》 中讲: 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后世咱们就把这句话归纳为“以戒为师”。世尊说:在我离开以后,应该尊重戒律,好像黑夜遇到光明,好像赤贫的人得到宝藏。应该知道戒律是你们伟大的教师,就好像我住世教训相同。
世尊为什么这样教训咱们?由于这是咱们要犯的毛病!咱们学佛都有各自的目的,福也好,慧也好,详细起来还有各种各样的希望。可是这些目的怎样完结?靠什么完结?要靠戒。要 摄心为戒 。学佛的第一步便是要学习这个。你用什么样的方式,那是个人的缘由,也绝对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念佛?持咒?念那本经典?这都是办法,而且也不能归纳 摄心为戒 的含义,由于咱们普通人,甚至出家人,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少有时机24小时去念佛、持咒。更不会每天都闭关打坐。这都是帮助的办法。摄心为戒是要咱们把自己修正到一个正常的状态,把自己维护好,远离恶业痛苦。咱们学佛的基础、基石便是这一条。没有这一条,用什么样的办法也不可能有所成果。哪怕是一点点人天的福报也难以取得。
学佛的朋友这一点必定要注意。学佛第一步不是去琢磨着怎样得定,怎样得神通感应。由于福报也好,才智也罢无不是由戒发生的。经常见到有的同修一学佛就把目标定在“专心不乱”上、定在往生上、定在完结什么希望上。可是什么是戒,不知道,什么是善恶业?不知道。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样的事都敢做。这个姿态学再长的时刻也没有用。为什么?福报是从善业来的,不 修善哪里有福报,哪里能完结咱们的希望?专心不乱是定,定是怎样来的?是由戒生定。假如身口意的恶业不断,想得到专心,简直是水中捞月。
相反只需咱们把 摄心为戒 这一步做好了,那么全部都好说。不需求特别的办法,天然得定。可以没有贪欲、嗔恚、妒忌、邪见的人天然在定中,咱们无论用什么样的办法,都能轻松得益,顺利成果。
就拿往生净土来说。咱们都非常希望的 。《观无量寿经》 中讲的清楚。想自主往生,那么最低要中品才行。那么中品最低的条件是什么?戒律成果。没有这个条件,你念再多的佛也没有用,不会有十足的掌握。全部都是未知数。其中的道理在哪里,咱们在后面的十善业中会详细阐明。
一、信
修学佛法,无信不立。首要,先要了解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知道佛法僧的积德行善地点,那决心就会慢慢建立。
要怎样培育决心呢?
古代培育决心的条件许多,而在现代,想要培育坚固的决心,却不太容易。可是现代有一个好处,便是经典易得。
所以,个人的主张是广读佛典,尤其是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列传,看看他们是怎样用生命来实践佛法的,再结合自己往常为人处世的实践,一点点在往常日用中堆集决心。
二、愿
其实,每个有缘触摸佛法而且生起净信的人,一如《金刚经》中所说:“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都是奋斗了多生累劫才成果了今生习学佛法的福报。
所以说发愿是很重要的。
在学习佛法的时分,好好观察自己是为什么而修学佛法?
是为了成佛利益众生而学佛?仍是仅仅为了一些皮裘表象的东西而学佛?是偶遇人生的挫折而发生躲避的主意而学佛?仍是觉得人间过分紊乱,想要在这紊乱的人间找到人生真相才学佛?
好好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出最根源的地方,再好好发愿。从发愿开端的那一片刻,就开端走上了修行之路。
《楞严经》中说:“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以在初修学的时分所发的愿,很重要,必定要审慎对待。
而在佛经中所说的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文殊菩萨的十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音菩萨的十二大愿等,咱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多学习。
三、行
在信和愿建立之后,就涉及到行的问题。
这也是发问者最想要了解的部分。
那应该怎样行呢?
首要需求强调的是:修行,不在于一些表象的东西,不在于你每天念了多少经,念了多少佛,拜了多少佛?而在于你在念经、念佛、拜佛的时分,是否心与佛相应?是否放下了其他的杂念,专心地去修行?而不仅仅为了完结功课而去做功课,然后以此作为向别人夸耀的资本。
修行,是藉佛经、佛号和佛像让你的心与佛相应的桥梁,而它的最终作用,是让你把佛法落实到日子中,而不是佛法是佛法,日子是日子,那样学佛多年,依旧故我,又有何益?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对应现在的人的根基的法门,以念经、念佛菩萨名号或持咒、拜佛居多。
那就这三种行大致阐明一下:
1、念经
其用意不仅仅是让咱们知道佛经中所宣说的道理,而在读诵的过程也是受持佛意的过程,通过每个字、每个音,在读诵的过程中与佛心相应,感触佛陀的慈善和佛法的才智。
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一开端不用贪多,每天念一部与自己投合的经典,或《金刚经》、或《药师经》、或者《阿弥陀经》、或《普门品》等都可以。念诵的时分,规矩心意,恭敬地去念诵,对于一字一音都了了清楚,日久功深,个中的妙处自能体会。
2、念佛菩萨名号和持咒
提到念佛菩萨名号,有些人就感到很纠结,由于看了佛经之后,见每位佛菩萨的名号都如此殊胜,那究竟念哪一位好呢?
其实不用纠结,佛佛道同,无论念哪一位佛菩萨的名号,其最终也是与佛菩萨相应,与佛菩萨感应道交,所以,念哪一位都是相同的。
重要的是,你的信是否真实生起了,是否真的相信佛菩萨的积德行善力。而这一念诚挚的决心,才是你与佛菩萨之间的桥梁,才能把你带往解脱的彼岸。
关于持咒也是相同的,咒,一般说的是咒陀罗尼,陀罗尼意为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也便是说能总全部法,持无量义。如《佛地论》中说:“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
所以,持咒,也不在于你持哪一个咒,而在于你持咒的心能否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
而在你纠结哪一位佛菩萨名号更为殊胜,哪一个咒语作用更好的时分,你已经离佛越来越远了。
持念佛菩萨名号和咒语的一个关键便是:具足决心,一念专诚。
3、拜佛
提到拜佛,许多人心里也许会过不去那个坎,认为那些仅仅泥塑木雕,为什么要拜?
其实,外表看那仅仅泥塑木雕,可是内涵,它是在表法,是表明佛菩萨的积德行善所聚。假如可以低下自己傲慢的头,抛去我慢之心,才智到自己在宇宙中的藐小,这时,内心的才智才会真实生起。
所以,拜佛,不是由于佛菩萨需求人们去恭敬他们,而是咱们需求藉这样的一个缘去调服咱们的慢心,去找寻一个殊胜对境来悔过咱们百千劫以来所造下的罪障。
佛菩萨不需求咱们的礼拜来彰显他们的积德行善,真实需求籍此礼拜来堆集积德行善的,恰恰是咱们,咱们需求以此来培植很多的福德资粮以利咱们更好地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