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认真做,还是一边做一边念佛呢?
前一阵子,有人参加了念佛七之后,他回去了一段时间就发现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在参加佛七期间,这个说法的法师告诉过大家,念佛必须要不间断,不夹杂。
走路也念佛,做事也念佛,反正行住坐卧任何时候也念佛。而且法师也引用了经典里面,告诉我们的“净念相继”这样的道理。他在佛七期间那几天反正都住在寺庙里,别的家庭工作等等,在那七天里面都搁在一边。
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其余的时间也确确实实就是念念不间断在念阿弥陀佛。但是佛七过后,回去了,就发现到问题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了。回去之后,他有家里人,有工作,有朋友,他就出现了很多的不知所措的地方。
比如说,朋友来了。而且这些朋友有信佛的,也有不信佛的。朋友一来的时候,他现在心里面也在念阿弥陀佛,一边拿着念佛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跟朋友聊天,就这样边聊边念佛。
这样一来,他的朋友就开始觉得这个人怎么最近变得怪怪的?你要念佛,要是没空聊天,你就念佛去啦,不要跟我们这样边聊天边念佛,这样佛也没念好,对朋友也不尊重。
因为朋友聊天就要大家畅谈心中的话题,而不是这样边谈话边念你的佛,这样是对朋友的不尊重。这是其一。其二呢?他在炒菜的时候也是心里默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放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放油。
然后这样油啊、盐啊、味精啊,他要专注在念佛的时候就会把这些东西搞混了。有时候都放多了,放少了,或者是记不清盐刚才放了没有?又放了一次。
这样佛七回去,短短几天时间之内,就发现了很多问题。走路的时候他可以念,劳动的时候,种点菜的时候他也可以念,但就是有时候,在有些事情的时候他就没办法念。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自己心里面就很愧疚。他说我没有方法做到法师教我们的念念不间断,不夹杂。他觉得自己业障重了,好惭愧,老是自己呵斥自己。
这种状况到底怎么办?所以前一阵子就特地为这个问题来问起我来。当时我就告诉他,我们穿衣吃饭也好,读书走路也好,待人接物也罢,我们都应当要念佛。
但是不同情况之下,念的佛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走路的时候,我们可以默念阿弥陀佛。地里干活的时候,用锄头,一锄头,一锄头,这样有规律的干活,也可以称念弥陀名号,这些都是可以的。
但是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这时候就不可以称佛名号。为什么?一边聊天,一边阿弥陀佛,聊聊聊,再阿弥陀佛,这样朋友会觉得你好怪胎,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这个时候要念什么?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什么功德呢?慈悲随缘的那种功德。当我们看到朋友来了,我们心里要想,假如这个时候是阿弥陀佛面对这个朋友,他应该要用什么样温和的语言跟人家聊天?要用什么样充满大智慧的语言跟人家聊天?
这样一想,我们就知道,哦!我今天要学佛了,要学阿弥陀佛聊天的风格,学阿弥陀佛的心态。用这种佛的行为,佛的聊天方式跟别人聊天。
佛聊天方式肯定念念都是利益众生,与慈悲、平等、随缘无量善巧方便相应,这样聊天的时候我们虽然心中没有称佛名号,但是我们确实意念阿弥陀佛无量功德,这不也是念佛吗?
所以实相念佛,念佛的真实功德,真实功德体现在六根门头,体现在身口意不同的方法方式上。体现在聊天语言表达的时候,我们就要这样体现,以佛的真实功德来念佛。念佛什么?念佛功德。
这种念佛有念佛名号,也有念佛功德,也有念佛的语言表达等等。所以在佛经里面,我们也会看到古代祖师大德称禅宗叫做佛心,称所有经典叫做佛语,语言的语。
称戒律呢?叫作佛行,佛的行为就是以戒律为榜样。我们的行住坐卧做得跟佛一样。这样我们就是用佛行来训练自己,用佛行来感动天下。
用禅宗的那种充满般若智慧的佛心,来跟大家畅谈诸法秘要。用佛的充满无量善巧方便的语言来跟朋友聊天,这个叫做佛语。
所以用佛语、佛心、佛行,用这些来念佛功德。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到,行住坐卧待人接物之间无不是念阿弥陀佛,然后把这些所有功德回向净土,这才是真正的念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