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的入门知识和与大乘佛教的区别


小乘释教原始释教及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时形成的约20个释教部派及其学说的泛称。小乘释教又称作上座部释教或南传释教,是释教最基本的两大派系之一。

小乘释教与大乘释教差异

说到小乘佛法,就不得不提到大乘佛法,免不了两者的差异和对比。小乘释教以自我完善和摆脱为宗旨,而大乘释教着重的是普渡众生。为什么小乘释教不着重普渡众生呢?那是因为小乘佛法里以为人是没有佛性的,人便是人,佛便是佛,人怎样修炼都是达不到佛的高度的,最多也就只能达到罗汉的程度,所以,人是成不了佛的,所以是没有普渡众生的资历的,不是不愿成佛,而是不能成佛,只能摆脱自己。而大乘释教就不相同了,大乘释教以为每个人都是能够成佛的,每个人体内都是有佛性的,可是暂时被很多外在的东西蒙蔽了,被迷住了,佛性暂时是释放不出来的,可是假如经过修行的话,佛性就会被慢慢的开发出来,是能够修行成为佛的,当成为了佛之后,就能够普渡众生了。这是小乘释教和大乘释教的简单差异之一。

典籍中的小乘释教

释教的基本教理包含三法印、四圣谛、空三昧、十二因缘五蕴、六入处、八正道等。不管是大乘释教还是小乘释教,都必须要遵守释迦牟尼留下的这些释教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不能违反的,释教派系是求同存异的。南传释教的一些主要经典书籍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和《杂阿含经》。

小乘人的缺点,端在自求摆脱,而此摆脱之道,却非佛果的圆满,所以被大乘释教斥为“自了汉”斥为“焦芽败种”。其实,但凡崇奉释教,而达于圣位的境地,他自己摆脱了,也必影响他人走向摆脱之道。辟支迦佛是小乘圣者,但如有人供养了辟支迦佛,便可有愿必成,也将必可得到摆脱之道;佛时的诸大弟子,都是大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可是除了少量的例外,肯定的多数,无不尽其所能地去度脱有缘的众生。许多的阿罗汉,当他们尚未证果之前,专事修持,一旦“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之后,便去积极地为僧团大众服务了,比方沓婆摩罗子,便是最好的例子,再如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留陀夷等,在他们的行谊之中,底子看不出所谓“自了汉”的惰性来。相反地,我国的大乘释教,比方禅宗祖师,建议于未悟之前要寻师访道,参得个“入处”之后,倒要在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了。这种大乘精力,岂能不算自了?当然,禅宗的开悟,仅仅悟得一个“入处”,并非便是证果(即便也有或许证得大乘贤圣的阶位),所以开悟的人,未必已能决定不再退转,所以他们仍要如理修持,长养圣胎,而不当即广度众生。

我国释教之隐于山林,而与人世阻隔者,与禅宗的风气,有著深长的影响,虽然禅宗之隐于山林,仍能吸收新的份子,但此总不能算是大乘释教所独有的精力。南传的是小乘释教,如说小乘只管自度而不度他人,南传释教应该早已灭亡了,实则竟又否则呀!

大乘释教的义理之高明,境地之广阔,这是无可否认的,也是值得咱们大乘释教徒所引以为荣的。可是我国释教之未能将大乘精力充份地表达为实践的力量,也是无可否认的现实,乃至以大乘释教的招牌作为掩护,竟把小乘释教的美德也拒之于千里之外了!

大乘经论中,每皆呵责小乘,可是也有赞叹小乘的。咱们都在好高骛远地“迷信”大乘释教(未解大乘胜义,未能照实而行者,仅仅以耳代目,仅仅拾人牙慧,岂不等于迷信),实则尚不足以衡小乘人的心行。故我希望我国释教徒们,应该返身过来,从头肯定小乘的精力,再谈大乘也不为迟(其实,原始释教中,底子没有大乘与小乘的问题)。

《涅盘经》中说:“五篇七聚,并是落发菩萨律仪。”

五篇七聚是比丘戒,比丘是声闻众,所以严格地说,比丘戒是小乘戒,比丘也是小乘众,比丘之成为大乘众,乃是因为菩萨戒而来,可是比丘成了大乘菩萨,仍不能因了大乘戒而扔掉小乘戒,以此可见小乘戒的重要性了。

《菩萨戒本经》中说:“若作如是言: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何以故?菩萨尚学外道异论,况复佛语。”

《地藏十轮经》中说:“三乘皆应修学,不应自豪,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缘觉乘法。”

小乘乃是大乘的根底,假如扔掉了小乘,而光谈大乘,除非是大权示现,那就要求升反堕了。可惜,今世的我国释教徒们,尤其是落发弟子,竟在大乘的外衣下,两端落了空,我国释教的衰微,原因即在于此,假如再不猛省回头,便要不堪设想了!同道们,不要自欺欺人,自我陶醉罢!试问:咱们体现了那一点是独有的菩萨精力?除了素食之外,又有多少成果比小乘释教体现得更好?

有人说,大乘释教是东方文化的遗产,到如今咱们这些大乘释教徒,竟是破落户的守财奴了,乃至连守的职责都未能尽到哩!假如再不反省,咱们将成大乘释教的罪人了。

1、小乘释教只崇奉释迦牟尼佛;大乘释教则是多佛菩萨的崇奉,除释迦牟尼佛外,还有弥陀佛佛、弥勒佛、药师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四大菩萨及四大天王等。

2、小乘释教没有法门,只要持戒、修心、禅坐的一种修持办法;大乘释教号称8400法门,目前实则只要禅、净、密三法门(ZM还不为一些佛友承认)。

3、小乘释教世尊讲法从不放光;大乘释教世尊讲法前基本都是放大光明,照亮十方世界

4、小乘释教说六识,大乘释教讲八识

5、小乘释教中阿拉汉(阿罗汉)是受人天敬重的圣人(广义阿罗汉包含佛),大乘释教以为阿罗汉是只顾自己的自了汉。

6、小乘释教的菩萨比阿拉汉层次高,佛子只要修成阿拉汉后,经佛受记后修菩萨道,最后成佛;大乘释教考究从入门的当天起,只要发菩提心既是菩萨,只不过是“初发心菩萨”。

7、小乘释教答应吃“三净肉”,大乘释教则只许素食。

8、小乘释教的佛经来源在有文字佛经之前,都是由弟子代代传承;大乘释教的佛经有的则来自于龙宫。

9、小乘释教考究祸福自担、因果自负,因而没有回向;大乘释教以为福德能够搬运,因而考究回向。

10、小乘释教不持咒,大乘释教考究持咒。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关于常识

常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常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常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常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