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闻思中修正知正念


在修学要求中,闻法前首先要端正态度,离三过,具六想。这是为保障闻法的质量,从而使我们与法相应。

为了强调态度模式的重要性,导师在八步三禅的开示中说过,凡夫心的特点就是无明我执,使我们的认识受到感觉、情绪和观念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接受智慧的文化,而佛法能给我们提供智慧的认识。

初听之下,是在强调学习佛法的重要性,而在我学习完《百法》之后,再次聆听开示,却能体会出更深的含义。

佛法能提供给我智慧的认识,能帮助我重塑三观,摆脱无明和我执。可是我在接受佛法的过程中,闻法时是否会受到无明、我执的影响,是否也会受情绪和感觉的干扰呢?如果闻法时受到凡夫心的染污,佛法还能给我提供智慧认识,重塑三观吗?

回顾自己闻法过程中的种种状态,要么是很迫切地打开辅助材料,根据辅助材料,在导师的开示中寻找答案;要么是很散乱、很懈怠地看视频,看视频的时候还忍不住看看手机。所以即使看了两遍,内心仍没呈现出框架。

进一步剖析,急切和懈怠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急切是一种躁动的表现,内心是动荡不安的,而且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急于寻找答案。在动荡急躁的状态,我必然无法完整地接受到佛法正见,而导师的开示旁征博引的地方很多,会穿插着各种知识点讲解,即使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主干,必然忽略了旁支。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中,我是漏器。

而散乱懈怠是一种内心缺乏动力的表现,或者专注力不强。仔细观察自己的心,我的遍行心所落在哪里?作意、触、受、想、思是否在闻法这个所缘境上呢?

作意是令心警觉,然后集中到特定的目标上。尤其是随意性作意,更需要有强烈目标。而学佛是一项生命的改造工程,其基础就是从闻法开始,可见其重要性。如果闻法时没有警觉性,没有把闻法作为强烈的所缘目标,心就乱跑了,或者妄想纷飞,或者昏昏欲睡。

如果作意的力量不够强大,触的力量就更加小了,内心与法的接触点能有几许?而要在闻法中生起觉受就更难了,也许听了一遍,一点感觉也没有。那如何进一步想和思呢?所以这样的状态,我一定是在覆器和垢器之中。

回顾修学要求,其标准是闻思法义三遍以上,是不是在量上达到标准,质就能得到保证呢?

在具体闻思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在闻法态度端正的情况下,第一遍就能完成框架,第二遍就能在内心形成相对完整清晰的内容,第三遍则是根据辅助材料进一步深入闻思。

相反,如果第一遍就处在散乱懈怠的状态,第二遍依然不会在状态,只是对其中某些感兴趣的章节留下些许印象而已,第三遍则根本看不下去了。

由此我认识到这种等流的危害性。错误的闻法习惯不仅仅会形成串习,影响当下的闻法和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这些都会形成种子,存储在我们的生命系统中,进一步影响到未来世的生命。而且在反复熏习后,这种错误的闻法习惯形成的种子将会越来越强大。

由此联想到《地藏经》中的一段话,每次读到,都会令我不寒而栗,深觉恐惧。“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心,欲读欲诵,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是善男子等,有宿业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倘若真心想学佛时,却不能读诵经典,遇到了善知识的教授,却不能铭记于心,一下子就忘了。真到那时,我的生命还有出路吗?就像是起死回生的良药已经送到了嘴边,却不能吞咽,那是多么惋惜啊!而这种宿业障,不就是过去生中轻视经典、不重闻思的业果等流吗?

所以反复多闻不纯粹是为了完整、准确、透彻地接受法义,也是在训练心的明记性。正念的形成就是靠反复训练,反复闻思,佛法的正见才能铭记于心,然后安住,再形成正念。

倘若带着错误的闻法习惯去反复多闻,那就是让心铭记错误的串习,训练越多,串习越强大。所以每一遍闻思都要提醒自己保持正知正念。每一次的闻思都是在强化正念的种子,对治不良的闻思串习。正知正念并不是闻法以后才建立的,而是从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开始培养的,每一步都要带着正知正念。尤其闻法中,更需要保持觉知,保持正念。心跑了要及时把心收回来;昏沉掉举之时,要及时提醒自己是在“服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为了提升作意的力量,强化心的警觉性,我需要在闻法前做前行,思惟死无常,思惟轮回中的八苦。每一苦都要和自己的痛点结合,想到如果不学习佛法,生命是没有出路的,这种种世间的苦,我还要继续追逐吗?然后静坐一会,让心平静下来,带着适宜正知、利益正知、行处正知、不痴正知开始闻法。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我国的僧尼们,于‘僧鞋’之外,还穿著长筒的‘僧袜’。所谓‘僧袜’,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的古装布袜;于今并且有人把它叫做‘罗汉袜’了。‘罗汉袜’的颜色,在习惯上都是以..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点,站在本来没有业力的角度,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站在你本来就具足极乐世界功德..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径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

我姐姐的姓名叫刘素青,那个青没有三点水的那个青。后来我剖析完我自个的姓名,我给我姐也剖析剖析,那个素我俩是相同的,没说的,那我想我姐这个青怎样说,那我就想,青出..

18日刘素青大姐打电话叫我到她家,我看到她体能比二周前虚弱了很多。我问她:姐你要往生了吗?她说:是。下午一点,她的家园黑龙江省双城的助念团来30多人。大姐坐起来,脸..

三皈五戒仪式在寺庙或者安静的地方可以举行皈依的仪式。没有这个条件,你可以自行在佛面前行皈依礼。因为皈依是心的皈依,就算没有人证,但佛却是无所不在、全知一切的,只..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

行者若未经灌顶授法,发愿修持此大悲心咒,应先于佛前合掌虔诵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即同入坛,易得成验,不成盗法。此仪轨为趺坐结印修法,以期三密相应(手结印、口诵咒、..

关于态度方法

态度方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态度方法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态度方法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态度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