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不容懈怠


因为不了解自己的价值,所以就不会太珍惜身体。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同样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没有人会负责你,如果不能自爱,就只有不断沉沦,直到无法挽回,浑浑噩噩终其一生。

爱自己从自律开始,早睡早起,远离不健康的食物、人、事、环境。不能倚仗着年轻资本,身体是经不起挥霍的。由于贪心贪嘴,病从口入不可无视。当自己没有太多能量的时候,一定远离垃圾人,不要长时间地纠结不清。学会放手,迎着朝阳华丽转身。爱自己就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唯有读书学习,择经典著作,交良师益友,坚持下去,几年下来,脱俗的气质让自己都感动。

拿得起,是因为有慈悲有责任有担当;放得下,是因为有智慧不粘着不贪著。

最初走进佛法的世界,犹如迷途之人突然发现了光明大道一般。细细回顾过去的四十年,自以为是地忙碌着,趾高气昂地佯装着,努力把生活过得美好,然而,无有正见的努力却是枉然的。母亲的离去让我悲痛欲绝,我开始迷茫,感觉幸福突然离我而去,我开始怀疑人生,每天如行尸走肉般迂回在俗世中。焦灼的心情让身体失去了健康,朋友圈里所谓的养生,各种尝试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当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断地求助时,老天为我开启了智慧大门,我终于回家了……

佛法就是最高级别的心理学,所谓修行就是调心的过程。首先接受佛陀的教诲,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来一世,只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接下来学习佛法智慧,通过身语意戒除贪嗔痴,慢慢实现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这并非三年五载,这是一门终生的课程,最终了脱生死。

我是个好人,从小就认为自己很不错。有思想有主张,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人缘好朋友多……然而,这只是我以为。佛陀开示的十不善业,一下子把我对照得体无完肤,与真正的好人相差甚远。因缘因果所致,理想的生活难以抵达。找到了起因,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整,佛陀为我们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可以方便地修行,达到最佳状态。

2017年底,我加入修学,拥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亲人,我们在一起学习,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收获,互相鼓励包容,总有说不完的话。每一期的课程都为我打开一道道大门,拨开迷雾,我就如欢快的小鸟,饱尝法喜,清晰了人生真相,解决着生活中的问题和烦恼。我活得越来越通透,变得越来越轻盈,不再顾及别人的眼光和议论,我活出了大家都想活成的样子,祥和、轻松、快乐、健康。

三年前,我终于将爱好变成了自己的事业,开办了音乐室,是佛法给了我勇气,我可以自由地调配时间,读书学习,弹琴唱歌,这个决定为我铺设了顺畅的修行路。

2018年底,还在同喜班的我开始开办读书会。多年来就有好歌一起唱的心愿,音乐/读书公益沙龙,在班级同学的支持下,开展了我的特色小读。本着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发心,在每场读书会中检验着自己的心行,我明白,座上修固然重要,更需要座下修来考验学习的结果。在学习佛法之前,我也曾经是公益组织骨干,常常出人出力地献爱心做好事,但最后做得很不开心,大家为了一些名利争来争去,最后不欢而散。而现在的我已经懂得,导致不良后果的原因就是贪嗔痴三毒,纯粹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才是真正的大收获大圆满

现代人都懂得健康是首位,如何可以保有健康呢?专家们给出了很多答案:适当运动、合理饮食、规律生活、好心情,等等,尽管如此,医院里依然人满为患。而佛法解释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缘因果,疾病一是来自业力,二是来自情绪。我们只有通过修行,积德行善,种善因得善果,才能保证健康平安。十不善业中包含三种不善意业,贪嗔痴;三种不善行为,杀盗淫;四种口业,绮语、妄语、恶口、两舌。充分说明了行住坐卧时的种种不良行为影响着我们的业力。

现在的我谨言慎行,再不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地口若悬河玩潇洒了,不然都将自作自受。佛法智慧无边,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修行方法,通过六度四摄不断地完善自己。每天定课是前提,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佛弟子,今天又开始了一天的修行。每天闻思经教,通过当期法义了解导师要传授的意义,我该如何去落实到心行上。

《略论》第一遍结业时,我基本已经建立起觉察力。念死无常,三恶道苦,不要再轮回六道中,常常会观照自己,有没有如理如法地做事,让自己时刻保持正念。比如,在读书会中,不论有几个书友,我都满心欢喜,正常进行,因为不着相所以无烦恼,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有位道长曾经说我,上辈子是修菩萨道的,这辈子拥有暇满人身的我将继续走下去。为了更好地行菩萨道,我需要更加精进地学习,用佛法智慧去学习世间法,琴棋书画,更方便接触众生。把自己活出精彩发光发热,才会让更多的朋友们看到。我若精彩,蝴蝶自来。观音菩萨之所以大慈大悲,是拥有千手千眼,用各种法门帮助不同的众生。我也要努力,弹好琴唱好歌,用我的音乐特长引领众生走向觉醒之路。

肩负使命,不容我懈怠,我要把所有时间变成美好时光!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心行成长

心行成长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心行成长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心行成长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心行成长。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