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三宝,共走菩提大道
进入同修班近10个月,“道前基础”也快学完了。在此,我想分享两点:一是我进入同修班后是如何修学的;二是学习“道前基础”给我带来的心行变化。
一、进入同修班后我是如何修学的
也许是因为经历过盲修瞎炼的阶段,所以我特别珍惜在书院修学的机会。之前,在博客上看了好多师兄的修学分享,所以我对进入同修班的修学充满了期待。尤其在初学“道前基础”时,导师曾非常严肃地说:“如果道前基础学不好,一定是入不了道的。”导师严肃的神情,我至今记忆犹新,所以我非常重视“道前基础”的修学。
进入同修班后,除了每天早上皈依共修的定课,保证定量的闻思法义外,我也养成了反复忆念法义的习惯。记得辅导员告诉我们,对于导师是要求背下来的。如果原文背不下来,起码目录要背下来。由于没自信背原文,所以我选了背目录。
为了避免学知识式的死记硬背,我利用上下班乘地铁的时间反复忆念,增强记忆。现在基本养成了一上地铁就闭眼忆念法义的习惯。这种忆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照《略论》的目录,从皈敬颂一直忆念到当期法义。这是对大框架的忆念。
第二部分,更细致地忆念当期法义。根据自己观听时所做的笔记提纲,一层一层地把当期法义梳理一遍。这样,对导师在当期法义中要我们树立什么正见会比较清楚。
我发现,经过这样的忆念有几点好处:
一是不用刻意去背目录,学到哪里就从头忆念到哪里,学完时自然会把整个目录背下来。
二是对当期法义很熟悉,能拎出问题,了解每期法义的正见。
三是经过这样的观修,在座下能养成正知而行的习惯。经过这样的反复忆念,正念的力量随之增强,自然而然就会带到座下来了。
记得有一次,与辅导员在班委工作的沟通上遇到烦恼,当时挺困扰我的。于是我把它放在一旁,增加忆念法义的遍数。在原来每天两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遍、两遍、三遍……这样下来,感觉烦恼一天天地减少,不像原来那么困扰我了。
三天下来,它好像只是一个影像了。又过了几天,我突然对辅导员生起同理心,觉得辅导员也是修学的师兄,我不能对她要求那么高,要把她与班里的师兄一样平等对待。
二、学习“道前基础”带给我的心行改变
我们班有位师兄因为种种原因,修学一直缺课。我努力想把她拉回来,但都没有成功。为此,自己还起了点小情绪,觉得不珍惜这么好的修学机缘太可惜了,就随缘吧。
当学到“略示修法”中导师讲解的七支供时,大家讨论得挺热烈,都分享了自己每天早上皈依共修时如何观想的体会。我能从中感觉到大家心行的变化。那时,我也是每天早上皈依共修时就按“略示修法”的套路,按导师的开示观想,确实感觉心量渐渐地打开了。
当听到导师讲“一即一切”时,我突然想到这位师兄。她与我不也是一体的吗?我怎么就放弃了?感觉自己这个班长做得太不称职了。我生起了极大的惭愧心,同时对她不能来修学也产生了同理心与包容心。于是我主动联系她,当面忏悔对她关心不够。
当我打开心与她沟通时,我们谈得很愉快。我与她分享导师的精彩开示,分享自己最近的修学心得。她也分享了自己在家修学的状况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扰,以及希望用佛法智慧解决烦恼的希求心。我表达了请她回来与大家一起共修的希望,但她还是持保留态度。
当学到“正行”时,这两讲的内容是止观。那天一大早,就收到她的信息。她说,早上做皈依共修,听了导师的开示。对于止观这么高深的法,导师却讲得轻轻松松,书都不用看,把她摄受了,使她对以前不恭敬的闻法态度生起极大的忏悔心。她不停地与我分享闻法心得,强烈的法喜也感染了我。那周我虽然在外地,但仍保证了每天听两讲的进度。这件事也让我感受到,同修是互为增上的,正如导师所说的“一即一切”。
后来她在全班师兄面前作了忏悔,忏悔自己以前自视甚高,不珍惜法缘,感恩大家对她的不离不弃,并发愿要精进参与每次共修。从那之后,她除了每天坚持皈依共修外,还保证定时定量地闻法,并积极地向朋友们传灯。一位朋友经过她的介绍,也准备进班了。
当时辅导员问我:促使这位师兄发生这么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我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除了导师的愿力、慈悲摄受,以及她自身对法的希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七支供的观修,全班师兄的心量渐渐打开。大家相互间的包容度高了,班级氛围好了,也是这位师兄回归修学的重要原因。
现在,“略示修法”快学完了,我再按导师讲解的套路落实每期法义,比如依止法、暇满等,感觉自己的心行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因为这种心行的改变,又使自己对导师的依止心在增强,对三级修学模式更有认同感。
上周去福建出差,我抽空又读了一遍《故道白云》。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带领弟子弘法的画卷在我脑海展开,场景是那么熟悉。我突然想到我们的导师,他不正像佛陀一样,在带领弟子们修证的同时,积极地向世人传播佛法,传授四谛、八正道等究竟解脱痛苦的方法吗?
在教学方面,佛陀通常安排有经验的比丘带领新戒比丘,教他们戒律威仪,以及如何修证来获得究竟解脱。而在书院,导师也安排了有经验的辅导员带领新学员共同修学。大家每天闻法的同时,每周聚在一起讨论法义,分享心得,相互扶持,共走觉醒之道。
这一修学氛围和教学模式是如此相似,渐渐地,佛陀的身影与导师的形象在我心中合二为一。当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为此世能得暇满人身,值遇导师,值遇殊胜的修学机会,以及一群同走解脱道的菩提伙伴,生起深深的感恩与珍惜之心。
愿追随三宝,永远走在这条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菩提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