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禅修精粹》-禅之观念:提升自我,消融自我
禅修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消融的过程。人应该将自我消融到人类社会中。
宋代名士苏东坡与金山寺的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与佛印一起参禅打坐,苏东坡问佛印和尚:“佛印禅师,您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呢?”
佛印回答说:“很庄严,就像一尊佛一样!”
苏东坡听后面露笑容,非常高兴。
佛印反过来又问苏东坡:“学士,您看我的坐姿如何呢?”
苏东坡向来喜欢和佛印开玩笑,自然不能放过这次嘲笑他的机会,于是马上回答道:“禅师啊,您的坐姿,像是……像是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并未生气,反而微微一笑。
苏东坡看到自己的嘲弄竟然令睿智的佛印无以作答,非常高兴,回家后眉飞色舞地向妹妹讲述了这件事情的始末。
哪知道天资聪慧的苏小妹听过此事之后,竟然非常严肃地对苏东坡说:“哥哥,难道你还以为自己赢了佛印禅师吗?其实你已经输了。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牛粪,所以才讥讽禅师为牛粪。”
苏东坡顿时哑然,方知自己的愚昧。
人要使自己与无上的智慧相融合。一个人从忘我进入到无我的境界,就能悟到禅的奥义。
苏东坡之所以会去嘲弄佛印禅师,是因为对自己的羞耻心过于执著,以致无法消融,被人称赞就眉开眼笑;嘲笑了别人,在表面风头上压过了别人就沾沾自喜。
学佛的过程,是通过认识自我、消融自我以达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目标的过程。提升的真正终点意味着开悟,而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个人对自我的清醒认识,认识自我又是为了消融自我。
圣严法师说:“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东西。”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人产生交集,在接触过程中,很容易犯自我中心的错误,用自己的价值观对他人的言语、表情、行为做出评判,甚至会自我揣测他人的心理,由此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发生冲突。通过禅修,人能够实现自我消融,将人消融到人类社会中,进而消融到无上的禅的境界,实现从忘我到无我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实现是需要方法的,圣严法师将其分为观念思想上的消融和方法技巧上的消融。由于覆盖众生,使众生不能明了正道的贪嗔痴慢疑以及人生五欲等心理活动的阻碍,才产生了“我”以及“我”的执著。这些心理活动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只有将之去除或者放下,才能实现观念上的自我消融。
有一位中年人,常常觉得生活压力太大,而自己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因此找到一位老禅师向他求教解脱的方法。
老禅师给了他一个背篓,然后让他沿着一条河岸边的小路朝前走,并嘱咐他每走一步,要从河边捡一块石子放进背篓中。
中年人虽困惑不解,但是依然还是按照老禅师的指引去做了。石子很小,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感觉,可是随着篓中石子的增多,中年人的脚印越来越深,步子越来越慢。他气喘吁吁地背着一篓石头回到禅师身边。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你有什么感觉?”
中年人喘着气说:“大师,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累;篓里的石头太多,我都要迈不开脚步了。”
禅师说:“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的时候都背着这样一个空篓,每往前走一步就捡起来一样东西放了进去,所以才会觉得越来越累。”
中年人问:“大师,请您开示,我应该怎样做才能轻松一些呢?”
“那你觉得怎样做你的背篓才会变轻呢?”
“把背篓里的石头拿出来。”
老禅师笑着点了点头:“那么,你愿意把你的名声、财富、事业拿出来一些吗?”
对于很多人而言,正是由于不愿舍弃、不忍舍弃,才会背负着自己的种种欲望和妄念前行,无法实现自我的消融,就更谈不上解脱了。仅仅从观念上消融自我是不够的,还需要身体力行,从方法的实践到身心的体验,求得证悟。
圣严法师主张通过“炼心”和“破心”以完成实践中的自我消融。炼心即通过修行,把“散心”的我变成“专心”的我,实现身心的统一、内外的统一、前后念统一;破心则是通过默照禅和话头禅的方式将“有我”的心粉碎。在“破心”的过程中,不论是曹洞宗提倡的默照禅,还是临济宗主张的话头禅,都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环境,而最好是让自我消融在当下中,让自我消融在佛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