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策大师: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知求道之切。然依鄙见,即此厌尘情、忻妙观,正坐学道内障,且避喧求静处,世未有其方。尘情果可绝乎?要知万法本闲,惟人自闹。

善乎!蕅益大师之言曰:虽曰六根幻驰,六情纷动。仔细推求,尘既不居其咎,根亦岂职其愆?根既不职其愆,情岂独当其罪?三科剖析,既无真主,纵使共合,那有实法?而我辈于此虚妄法中,著我耽人,舍彼取此,犹如捏目,乱华发生,更欲分别华相孰妍孰丑,不亦谬乎!唯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则智眼昭明,何处有尘情可厌。

然欲念佛求生净土,正不妨炽然起忻厌心,此忻厌心,著之则成惑病。了之则是方便,亦存乎其人耳。

所言妙观者,《观经》不云乎: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一切观门,无不从兹流出。盖知作而不知是,则堕在权小。知是而不知作,必落魔外。作即空假观,是即中道观。全是而作,全作而是。作、是一念,三观圆融。

故《大集经》偈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至心想象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智觉禅师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是本觉之理,念即始觉之智。故知正念佛时,始本会合,理智冥契,能所俱忘,自他不二。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超情越见,离句绝非,直捷圆顿,无过此者。除却念佛外,岂别有妙观可成耶?

窃尝论之,药无贵贱,起病为良,治本治标,宜随缓急。居士以耄期之年,回心向道,纵得百龄,余光有几?可不思束其功于至稳至易之途,而尚似探玄问妙,徘徊跂望于其间乎?衲前晤时,非唯不谈妙观,并为略去多种日课,仅以六字真言相劝勉者,此是海上奇方,能疗急病,抑又标本齐治,缓急咸宜,贵在深信力行。

古人所谓:但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然则何尘情而不销陨,何三昧而不现前?然在今日,纵有百千法门无量妙义,总置不用,唯此一味单方相赠。苟非斩钉截铁,并力专持,其何以自振拔哉!若必谓持名功效不及用观者,则彼佛所具身相微妙,经论所开观法深细,博地初心恐不易成办,终不若依《小经》专一持名为稳当耳。

但持名时,了达事理,一心不乱,即是观境,不须别求玄妙,念老居士十分诚悫,忘年齿之高,殷殷下问,故敢罄布愚直之私,而一无讳忌也。惟审之择之何如!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行策大师

行策大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策大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行策大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行策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