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便是佛,怎么才无忧
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年轻时的生活经历便有了回忆、留恋和向往,向往那时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向往那种没有负担、没有压力的日子。
一次,我在书中看到一弟子问佛祖:“什么是佛?”
佛祖回答:“无忧是佛。”
我突然明白,我年轻时思想单纯,整天无忧无虑地生活,那就是佛的生活,那种日子就是佛的日子。
想想确实如此,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忧郁、恐惧,充满着欢喜、宁静、慈悲、善良,那么我们就是佛。
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佛要众生做,众生本是佛。
佛性本来现成,每个人都是天真佛,但大家对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认识,不承认,还时时处处刻意寻求,或者故意装饰,反而扭曲了本来面目。
有学僧问法眼文益禅师:“什么是各位佛祖的佛法?”
法眼文益禅师:“你自己也有。”
学僧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你还问谁呢?”
学僧又问:“什么是佛祖成佛的秘诀呢?”
法眼文益禅师:“全在自己领会。”
学僧还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张三李四。”
我们都可以是佛,佛即是我。但并非如此简单,无忧才是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无忧呢?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真正做到无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生的得失、进退、是非、成败,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生活中发生,而我们又常常执著,烦恼就从这妄想执著中产生。
妄想执著是因为我们有分别心,而分别完全是我们的主观计度,本来没有的事,一分别,一计度,就有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也就来了。
我们只有以智慧对所发生的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解脱这些烦恼与忧愁。
1要常见己过
人因不觉而迷,因迷而执,因执而生是非、烦恼、忧愁。
孟子曰:“行有不得,返求诸己。”即在反省中净化和升华自己,不断使自己蜕变,加强修养和改造,以减少烦恼或消除烦恼。
而揭人之短护己之过又是人们的通病,因此常常产生烦恼,忧愁不断。
我们需要有自我批评精神,自我批评需要勇气,还要有一个正确认识自己的境界。
常见己过,自我批评,才不怨天尤人、责怪他人,招惹烦恼;才能看清自己的烦恼,并能化解烦恼,向前迈进。
2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即是慈悲、善良、包容、分享、结缘的心,既能容忍别人,也能忍辱负重。
感恩自己所结识的善缘,包容自己所结识的恶缘,恶缘善了,当下自在,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要自己有宽容的心,首先得能忍,能忍饥忍饿,忍热忍寒,忍是忍非,忍常人所不忍。做到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3要用禅智慧对待生活
该放下的要放下,该舍的要舍掉,戒除贪、嗔、痴,管住自己的嘴、眼、手。
真正做到灵光独耀,心地朗然,行所言,言所行,保持一颗平常心,无造作、无取舍、无断常、无圣无凡,烦恼何有,欢喜自来。
无忧便是佛,即心中无碍,脚下无绊,任运自在。虽说的容易做的难,但在实际的生活,也只是一个心态问题,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生活就回报你什么样的状况。
因为佛在各自的心中,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有心,佛便随处可见。
《传家宝》载:
安徽太和青年杨黼,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成人后有感人生无常,于是立志学佛。
为了访求名师,特地辞别母亲,前往四川参谒无际禅师。
当见到无际禅师时,禅师问:“你从哪里来?来这里做什么?”
杨黼回答:“我从安徽来,来这里亲近您这位再来的菩萨。”
禅师说:“见菩萨,哪如见佛?”
杨黼:“我也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
禅师说:“想见佛并不难,你往回走,夜晚投宿时,有个披衾倒履为你开门的人,那个人就是佛。”
杨黼听从无际禅师的话,于是踏上了回家之路。一路上,每晚投宿时,敲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门,都没有见到禅师所说的佛。当他在一个深夜拖着疲倦、满是尘土的身子终于回到了家,敲响了家门,呼唤着母亲。
这时,思儿心切的母亲正夜更难眠,听到儿子的呼声,来不及穿衣服,顺手扯过被子披在身上,也顾不上鞋子的正反,拖着鞋子匆匆忙忙地赶来开门。
看到眼前母亲的样子,无际禅师的话语响在耳边,杨黼突然明白:母亲就是佛!立即跪拜在母亲面前。
母亲是佛,我们身边的人是佛,即使他暂时不是佛,但他以后可以成佛。
只要我们有一颗佛的慈悲、善良的心,奉献的心,我们就能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生活。
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任运无碍。
佛是我们,我们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