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①,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②,八十随形好③。是心作佛,是心是佛④。诸佛正遍知海⑤,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⑥,阿罗诃⑦,三藐三佛陀⑧。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
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
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⑨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注释】
①法界身:法界是所化之境,即含摄情与无情之众生界;身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故言法界身。
②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种庄严殊胜之相,表法身众德圆极。
③八十随形好:八十种随三十二形相之好。
④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指行人用心观想佛像如作;是心是佛,意为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此即是心佛,离此心外,更无异佛。此二句指示心佛不二之义,为全经之总汇,修行之原理,成佛之要道。
⑤正遍知海:正遍知,正确普遍地知一切法,佛的十种尊号之一。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喻之如海。
⑥多陀阿伽度:译为如来。
⑦阿罗诃:译为应供,应受人天供养,佛的十种尊号之一。
⑧三藐三佛陀:译为正遍知。
⑨修多罗:佛经。
【译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观见莲华座已,接下来应当观想阿弥陀佛。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无所不遍,能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你们用心观想佛时,此心即具有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要知道,阿弥陀佛正遍知法界事理因果的如海一般深广的智慧,都是从忆佛想佛时生起来。所以你们应当一心系念,仔细观想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观想阿弥陀佛的行人,应当先观想阿弥陀佛像。不论闭目开目,恒见一尊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在莲华座上。
观见佛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能见极乐世界七宝合成的种种庄严景物: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多自然显现的宝幔,弥漫覆盖在宝树上,众多珍宝缀成的罗网,遍满在虚空中。目见如此殊胜事境,要令其极为明了,犹如观见手掌中的物品一样清晰。观见这些后,又应当观想一朵大莲华,在阿弥陀佛的左边,如前面的莲华,相等无有差异。再观想一朵大莲华,在阿弥陀佛的右边。观想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坐左边的莲华座,也是真金色,如佛无异。想一尊大势至菩萨像,坐右边的莲华座。此观想成功时,一佛二菩萨像皆放光明。
其光金色,遍照诸多的宝树。一一宝树下,也有三莲华。这些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极乐国土。此观想成就时,观想者便会闻到水流光明,及众多宝树,凫雁鸳鸯,皆在演说妙法。无论出定入定,都恒常听闻到妙法。行者所闻之法,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义理令与佛经相符合。若不相符合,名为妄想;若相符合,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这是像想,名第八观。作此阿弥陀佛像想者,能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能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按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的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彻悟大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