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料的发展


香文化在古代史上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部分,但事实上它已成为一道蔚为大观的文化风景。从香的种类上来说,世界上的有香物质约有40万种之多,分为植物类与动物类,根据原料的不同又分为灵猫香、丁香、罗勒等品种。许多香还分品极,如龙脑香就有熟脑,梅花脑、米脑等九级之分。虽然古代为人利用的香料还很有限,但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古中国地大物博,且是世界特别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在许多大城市中往往集聚了来自各国各地的商品,香料之多自然不言而喻。

古代的香不仅用料丰富、讲究,而且盛香器具、燃香的用具也令人叹为观止。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博山香炉是燃香的主要容器,与其配套的用具有盛香饼的香盒与插有香匙、火箸的瓶,与香炉一起通称为炉瓶三事。这是古代闺阁的常设器具,在许多古代人物画的背景中都有体现。其它的用具还有香篆、香枕、薰笼等,但最令人叹服的还要数香球。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讶火长烧。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对香球的特点作了说明。它的外壳是个圆球,布满镂空花纹,以便香气散出。内部的装置则巧妙地运用了重力原理,在球体内装两个可以转动的同心圆环,环内再装一个与圆环相连的小圆钵。当炭火和香料在钵内燃烧时,无论香球怎样滚动,圆环和圆钵都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调整保持水平,不会倾翻。这样的香料用具不仅实用,而且做工往往也极为精致,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代人的智慧与巧手。

纵观历史,香料及其用具在古代其实常常扮演了一种奢侈品的角色,尤其这中间的名贵香料,诸如龙涎香、射香、沈水香、品相好的香材大多进献了王公贵族,品相稍次的也入了富家,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香,就同丝绸、玉器、歌舞的发展一样,有很大程度上依赖了中上层社会的享乐生活。但话说回来,若非如此,中国的文化也许会少很多耀眼夺目的东西。

当然,部分香材的稀少昂贵并不意味着香的高不可攀。历史青睐于具有普及性的文化,香同样驻足于寻常人家,这才给它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可能。许多人家在祭祀祖先时都要准备香料。在中药材中,香料家族的成员也数不胜数,如芸香、冰片、辛荑等。而从广义的香料上来说,像茴香、桂皮这样的香材被加入到菜肴之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些心灵手巧的女子更将采来的桂花、玫瑰做成糕点,这又在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我们现在过端午节时仍要在门上挂上艾叶之类的香草,这也算是对古代香文化的一种传承了。

香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虽然算不最重要的元素,但它芳香的气息已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几乎随处可见香料的身影,这其中最明显的还数中国古典文学。

有人把屈原称作中国香道的始祖。一曲《离骚》吟唱出汩罗江千年的叹息,香草美人成了高洁之士的代名词,也成了许多士人终身的追求。《离骚》中提到的香料足有三十余种,可见这位诗人对香花、香草的认识之广与喜爱之情。但更重要的是他将香与人的德行,志向联系在一起,赋予了香以人文精神。

《诗经》中常有用香祭祀的描写。《周颂》中有曰:有秘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大概意思就是用馨香的酒菜、椒木祭祀先祖,以求福庇。此类描述,在《周礼》、《易经》中也比比皆是。

惟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芍。香料,香囊往往也是爱情的红娘,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传奇都少不了香的出场。从唐传奇《非烟传》中的连蝉锦香囊到《红楼梦》中的射香串、玫瑰露,辗转的心事中多了一脉旖旎情思,缠绵的香气里上演出一幕幕悲欢聚散。

由此看来,香在古典文学中的确是极其美丽的事物,时常牵动着人们的遐思。但而今,我们只能通过诗词,史册去怀想那个芳香无邪的时代,香料大国的称号不再被人记起,古典的素雅随风渐远,这是不能不令人唏嘘感慨的。

到了现代,传统的用香方式已不再普遍,但有许多精华部分被纳入香道文化。香道在台湾和日本比较常见,它将燃香特别是隔火薰香的方法加以完善与规范,形成与茶道差不多的一种体系。香道的细则此处不多加叙述,光从它的意义与内涵上来说,香道的最高境界与茶道相似,讲究的是一种精神。其实中国古代香文化如何不是这样呢?它早已进入精神文化的领域,只是使用的香材和对香气的思考认知模式与香道不同而已。除了屈原,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也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句子,把德行喻为传播得很远的香气。我们也常以兰心蕙质赞美女子贤淑,香之明德可见一斑。

现代香道或许是中国古代香文化的一种延伸,但它仅是对部分香料的鉴赏,而将普通香料拒之门外,这毕竟少了包容性。我一直认为,香材或许分好坏,但香气不分贵贱,它们同样都是一种自然的语言,徜徉其中,最重要的是获得心灵上的愉悦、慰藉,就像听音乐,最高的境界不是知道它表达了什么意思,抒发了什么感情,而是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也许是感动,也许是快乐,也许是鼓励。

我们或许需要静下心来,细细体味一下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彩,用一种更贴近自然的方式获得心灵上的抚,不是浓烈的香水,不是喧闹的rap。

然而在现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过去许多繁琐的程序都已被遗弃,香也不例外。天然香料的收藏、使用极其费时费力,它注定只属于古典的闲适。固然许多香道中人都呼吁推广香道文化,但香的缠绵悠远终究是随着历史的尘沙渐渐风化,最终沉积为史册中古老苍黄的一章。

香文化会从此消逝么?不。我们还应看到的是,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香气给人带来的感觉却始终不会变,它始终能够触及到人们心中温柔恬美的丝弦,弹拨出优雅欢快的旋律,就如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特有的文学样式、音乐风格,香文化的具体形式总在发展。

纵使香的古典世界在渐渐消失,但这种文化不会灭亡,它将伴随着人类存在,直到永远。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香道

香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香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香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香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