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双运开智慧(空海法师)


甘露集之三

止观双运开智慧

主讲人:空海

(学员结集整理)



为什么要止观?

如何修止?

如何修观?

……

空海多次在各地开示过,

现结集和大家分享。



(2012年7月 )

目 录

第一章 止观概述

什么是止观?

脚踏实地、如实、归零――“出世间”

正确的“观”指的是“如实观”

止观俱修,不能偏颇。

第二章 修止……

“止”的作用

静态中,从出入息法契入“止”

动态中,以“四念处”开发定力和明觉

第三章 修观……

何为“观”?

经文解析“如实正观”

闻思,禅修相辅相成

第四章 止观双运……

在出入息方面,如何做到有觉、有观?

什么时候要止、什么时候要观、怎么样来止观双运?

第五章 答疑……

在什么时候进入正思惟、止观双运最好

*******************************************************

第一章 止观概述

什么是止观?

真正的原始佛法——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带领大家修行的时候,要开悟、见法、解脱,都是需要透过真正的“禅那”,“禅那”翻译出它的意思、意义,就是“静虑”,也就是“止观”。是在身心宁静、沉淀的情况之下,用一个很明觉、微细的心来体悟、来见法。

心灵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止”——让身心沉淀、柔软、净化,然后进一步是“止观双运”。“止观双运”就是要用一颗清净、没有污染的心来现观“法”。

“法”讲的就是宇宙的真理、宇宙的运行法则。

你要开悟、要见法、要了悟生死大事,都是在“止观双运”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体证到法、体悟到法,所以我们很重视后段的“止观双运”开智慧。

“止观双运”就是用宁静的心、清净的心、不带污染的心来看、(来)如实观宇宙的运转法则,如实观因缘法。这个“观”不是用“想象”的啊!那个“观”是代表归零、不带成见、如实的看。

脚踏实地、如实、归零——“出世间”

要修止观双运的出世间定,你必须要清楚了解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你要清楚了解什么是“出世间法”,就必须要有深厚的闻思基础,要有正知、正见,你要拥有正知、正见,就必须要有善根、福德、因缘,你要拥有善根、福德、因缘,请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把人间的基本善法好好做好。不要一修行,就马上要成佛、要证果;一修行,就马上要开悟、要明心见性;一修行就认为说自己很利根、要很快。那些真的都是“自我”他在贪图快速,因为“自我”很容易膨胀。

我们来修行,首先要脚踏实地把基本的为人处事做好,如果你没有把人际关系做好,你的修行不可能真正有成。即使你认为的“有成”也不是“出世间法”,我讲的修行有成是出世间法。如果你没有把基本的人际关系做好,你不可能走上正确的出世间的解脱道。

“人成即佛成”,要好好地落实下来,让我们的身心柔软,要懂得知恩、感恩!要跟众生广结善缘,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你才会真的累积善根、福德、因缘,你才会听闻到真正的解脱法。如果你世间善法的基础不够,就算你听闻到解脱道、解脱法,你不是不相信,不然就是不容易契入,不容易了解到里面真正的核心,就是会有障碍啊!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小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身、口、意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好好地理解正确的因果观,你希望能够成佛、解脱自在,但不要忘了现在、当下就需要点点滴滴去播种善因,从现在开始。

正确的“观”指的是“如实观”

我讲的止观的“观”不是一般人所谓的观想的“观”,不是那种。一般的观想是用自我在想象一个情境出来。当然,那也是可以帮助修定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你闻思不正确,不深入的话,一样,你很难来到客观、如实观。

如果没有正知正见为基础,你不知道要“观”什么。有人就会引导你去观一个佛像、观一个神像,或是观一个什么境界,或是观一个极乐净土……,那些虽然也是“观”,但是不叫作“如实观”。那是你有欲望,你在构筑你所要的一个世界,就算你认为你观想有成,那都只是你的“自我”所投射出来的。

所谓的“如实观”它不是自我的投射,他是来到用清净的心,更严格的讲是来到用“无我”的心,不带任何的成见,没有主观意识,很如实的去看万事万物的实相,这个才叫作“如实观”、“止观双运”。

你要宁静下来就是要有定力,所以要知道,我们禅修中的禅定是要让你用来止观双运的,不是要在那里练深定。深定——那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让你去体验一切都是无常变化。如果你没有开启智慧,你修再深的定,那都还只是世间定。你要世间定得再深,你还是一样——那个我执、身见还是破不了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止观双运”,是没办法开启智慧的。不是说禅定不好,而是“定”是为了协助我们以一个稳定的心、清净的心,来“如实观”。“定”就是稳定,(然后)要进入“止观双运”。

“如实观”是要来到心宁静下来、清清净净,没有带个人的色彩,没有带个人的“要”或“不要”,他就是完全很客观。“观”就是来到很客观,你的心要宁静、清净下来之后,才没有个人的“要”或“不要”。然后静下来、很客观的来观看宇宙的真理实相。

止观俱修,不能偏颇。

“寻、伺、喜、乐、一心”这是偏于专注、修止的初禅。

“觉、观、喜、乐、一心”这是止观双运的初禅。

对开悟、开智慧、断结、证果,最有益助的是具足“觉、观、喜、乐、一心”能止观双运的初禅,或未到地定。

初学禅定,大多偏于“专注”、“修止”,这是过程。待禅定有基础又有闻思基础,就能进行止观双运。

若片面的排斥专注,一开始就要止观双运,往往只能是散乱的观、粗浅的观。

若只修“专注”与“止”的禅定,不管深入到什么定,都只是世间法的禅定,未必会开智慧。落入世间法的禅定,往往是因为不知如何止观双运,或是所观的方向错误。

如果你没有闻思基础,没有正确走在解脱道上,在那里一直打坐,很容易就只是在“定力”上面下工夫。

戒、定做基础,有这些好的基础,进一步再来就是要止观双运,一定要用你的清净的心灵去体悟、去认清真理实相,去了解生命的实相,去了解生命的究竟皈依处,你才会真正来到安心自在。

所以定力那是助缘,他可以帮助,但不是绝对。如果你真的要见法、要开悟,你能够有初禅或是未到地定,这些都已经能够让你来止观双运。

“正定”是“止观双运”。若单纯修止,也是为了如实体验禅境的无常生灭,与方便对身心内外及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正观。

第二章 修止

“止的作用”

“止”就是让身心能够安定下来!

最重要的是心要从心猿意马的状态宁静下来。因为一个动荡不安的心没办法去如实观的,你没办法看清万事万物,你都是用自我、用习性在推测、在想象。

记得,如果你没有定力,你没有静的这种功夫的话,你是随顺习性的这种冲动力,静不下来,你对事情的判断一半以上都是错误的,很多都是凭着你的想象、脾气、习性在运作,在推断。

你丑化了别人也不知道;你污染、扭曲了别人也都不知道;别人的意思不是这样,然后你凭着你的直觉,凭着你的凹凸镜去判断、去审判别人,结果大大的误解别人,你也不知道,你还认为你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但是你不知道你被你自己欺骗了。

为什么要有“静”,为什么跟大家讲要“归零”?因为你要能够静得下来,在不带成见的情况之下,你才能够学习着去如实观,你才能够逐渐的看到实相。

当你能够静得下来,然后很客观的去看,这样叫做“止观”。这种“看”有时候是透过正思惟,有时候是透过你冷静,很认真、很仔细的去体会、去体悟,这种看不是光用眼睛看,用心灵去感受也是!

所以,你要止观——静得下来去如实观,你才会看到实相,才会看到自己的颠倒梦想,那时候你的生命才会脱胎换骨!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做:过去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你的惭愧心也才会真正的生起,也才会说:喔!原来真正问题的制造者是在自己。

禅修就是让我们的心宁静下来,这是一个“止”的过程。“止”只是开始,下一步就是要观。所以我们第一、二天着重在“止”的方面,让大家的心能够渐渐的收摄下来,让你那动荡不安的心能够澄清、澄静下来。

这个“止”的过程,你不要疏忽了。你不要以为:“我人平常都在打坐,这个没有什么啊!我要求的是一些神通、一些感应、一些禅相啦!”要知道,那都是属于世间法的禅修、禅定。在“止”的过程中,记得!你越能够无所求,你越容易静下来;你越能够放松,你越容易静下来。

静态中,从出入息法契入“止”

我们的心好似心猿意马,到处飘东飘西,一直在错耗我们的生命,浪费我们的生命能源,我们的心没有跟当下的真理实相对焦。

禅修就是要让我们这一匹心猿意马慢慢聚集、对焦过来,活在当下。当你真正能够活在当下,你的智慧力就像阳光,当它有经过聚集之后,力量就会出来,如果你的心有经过禅定力,它会慢慢聚集,然后产生力量,心宁静之后,再深度的去看,就像阳光聚集、然后去看,力道就会产生。

所以,禅修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的心慢慢聚焦。

聚焦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的心慢慢缩小范围,它的着眼点、着力点,本来很散乱,现在心慢慢的宁静,让它有一个“所缘”,系在一个“所缘”,聚集在一个“所缘”。

在修“止”方面,我们是用出入息法来切入。这个方法很简便、最省力。你走到哪里,你都可以把你的注意力收摄在出入息上面。

最初从“点”开始,我们选择鼻头、人中这个点,意即“十六胜行”里面,佛陀所讲的“置念面前”,把我们的念头、觉察力在眼前,放在我们的面前,比较具体是放在鼻头、人中,我们的觉察力就会收回来,然后在这个附近。

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把那个到处攀缘的心收摄回来,把它放在你的出入息上面。这个点你要放在鼻头上也可以,要放在丹田上也可以。如果鼻头、丹田这些你都有经历过、都有觉察到,你要把它扩大到全身也可以。

这一、两天你不要把心放得太开,你要把心收摄下来,先在这个五蕴身心上面,把这个点先做好。如果一开始你就放,那你后面的力道不容易出来。一开始要先收,好像箭要射出去,你必须先向后拉。我们后面几天会到户外禅修,那是属于比较放的阶段。但如果你没有前面这两天的“收”,你后面的“放”,不会有力道,所以不要轻视这两天的收摄功夫。

收摄六根,可以让你的觉知力慢慢的开发出来。而这个收摄功夫,如果你是放在呼吸上面,还可以让你的觉察力能够不断的提升,变得很敏锐。

至于收摄的过程,大家可以用一个以前可能你们都有玩过的游戏去理解。就像用放大镜,或是太阳光来照射一张纸,因为它的光是开放的,所以这样的照射它不会让那张纸燃烧。但如果你把阳光透过放大镜聚焦之后,它就能够起作用,那张纸它就会燃烧起来。同样的道理,你这两天好好地把心收摄下来,你就会产生定力啊!而这就是开发智慧的力量。当你有定力,你才能够深入的去体悟、去见法,所以你不要轻视前面这个定的基础。

在这修“定”的过程,大家要注意几点:不管你的注意力是放在鼻头,或是放在丹田;或是全身,你可以自由调整。重要的是不要用力,要放松。像现在有的人眉头还是皱得紧紧的,要放开,还要浓眉深锁。你用力的话,你就看不到法,你只是保持一个客观的觉察,来看自自然然的呼吸。你越放松,越能看到自然呼吸的进出。要记得这个很重要的心法——放松,不要用力。

在坐姿方面也是一样,你把它调整到不要弯腰驼背;你把它调整到坐起来很轻松、很放松。不要在姿势上面对抗,也不用跟酸痛对抗。如果你觉得有需要调整时,你可以自由的调整,只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你的起心动念,以及你整个的调整过程,那个动作的过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觉。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是把你的觉察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面。但记得!不要用力,如果你会有胸闷这种情况,那就是说明你在用力,是你的自我在干扰它。

你只是保持一个客观的觉察者,你是来看戏的,你不要介入,你不要去当导演。这个很重要喔!看呼吸,你只是保持客观的觉察者。你是看戏的人,千万不要用“自我”要去干扰它,不要希望当导演去干扰它,你要看的是自自然然的呼吸。越放松,它越容易呈现给你看。呼吸它本来就存在,本来就一直在生生灭灭;你的全身本来就一直在流动变化、膨胀收缩。只是你绷得紧,你没有觉察到它而已。你现在放松,它就能够如实的呈现出来给你看。在一吸一呼的过程中,你都要去体会,一吸一呼那都是在告诉你无常的法印。

当你在禅堂内打坐、静坐,透过观呼吸、出入息,这是一个“方便法”,是让我们的心猿意马能够逐渐的宁静下来、沉淀下来。

观出入息的初步,是让大家能够逐渐的让心定下来、静下来,但是这只是初步,目的不是在修“深定”。

心若能澄静下来,进行“止观双运”,则五阴、六入处、六界、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都能因如实正观而如实知见、如实体证。

熟练出入息法后,要修止、要修观、要止观双运都可以。能进入止观双运,则容易看到诸结缚,而断结、证果。

所以“止观双运”,才能开智慧,而定力(正定)要成就,来自于精进不放逸。

动态中,以“四念处“开发定力和明觉

“四念处”的修行要领就是把你的“心”跟你的身对焦,清楚明觉的活在当下,清楚的知道你现在当下正在做什么。

走路时,就清楚的知道我正在走路;吃饭时,就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吃饭的整个过程;穿衣服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穿衣服的过程;洗澡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洗澡的整个过程;跟人家讲话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所讲的每一字、每一句;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也清楚的听到别人所讲的每一字、每一句,活在当下。

因为一方面你会逐渐有定力,另一方面你会开启你的明觉,而这个明觉会遍一切处,慢慢的把过去不良的习气、习性,慢慢的把它校正、校正,培养好的习气、习性,就能够从过去的“无明行”转为“明行”。这是很重要的、活生生的活的佛法,大家掌握这个要领,你应用到一切处,你都可以是在修行、在净化、在开发明觉。

你有明觉,你就有定力;你有明觉,你就能够“止观双运”,你就能够深度去体会,你就能够开启智慧。

第三章 修观

何为“观”?

“观”是指定力、内心澄静后有深度的看。

在禅修方式里面有那些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的观法,包括观呼吸,或是观日轮、观名相那些啊,或是观什么胜境,这些都是属于修定,还在属于修定的一种、一个过程,那是你自我在去找一个目标、境界,来让你把心专注在上面。所以,这个都还不是属于正确的如实观。

如实观没有自我去投射,就是一个很清静的心没有污染,然后客观的来看万事万物,客观地来体会什么叫做无常法印?什么叫做现象界一切都在流动、生灭、变化?

这样,你才会真正的开智慧,你才会看到真正的真理、实相。而这时候的看,因为你没有带成见,才会来到如实观。

阿含经中,常提到禅思,“禅思”就是“止”中有“观”——很有深度的冷静思惟、如实正观。

经文中所讲的“观”都是有定力、有深度的看。这个“看”是用“心眼”去看、用心去求证、去体悟。若欠缺定力的看,因是散乱心,故只能看到肤浅的外相皮毛,而且容易污染、扭曲实相。

“观”是指你呈现出一个你想要了解的目标,你把它叫出来,然后好好的、认真的去体会,或是去找出自己痛苦不安的那些原因,跟人家冲突的那些情景,然后你静下来好好的去反观,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观,跟反省是不一样的深度,一般的反省是比较浅的,“止观”是来到比较深的层次。你要真正能够“止观”的话,通常都要有相当的闻思基础,你才会正常的观,不然的话,你这个观也是胡思乱想,或是去投射一个影像出来,然后追逐你所要的影像。

一般人的看,是散心肤浅的看。像刚才有人提到也了解“无我”这些,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的自我、我是、我能?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还没有宁静下来,还没有真正很深度的去体悟法印,而是散心肤浅的看,所以你看不到实相,或只看到自己想要看的角度。

佛陀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为了让心澄静下来,以便对于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深度的如实观察,如实体证而开悟而离系解脱。

记得!所有修行法门都只是为了让你的心澄静下来。所以,不要迷失,不要执着在法门上面。你的禅修、打坐、经行、持咒、念经、礼佛、拜忏……种种这些都叫做方便法门,这些法门都只是让你的心能够宁静下来。

静下来之后,要能够止观双运——用宁静的心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深度的观察,而实相就是“无常”跟“无我”这两个法印。如果你对这两个法印不了解,苦就产生,这就是无明。当你了悟,就是明,“明”就是指——你清楚的见到、体证到无常、无我。因为“自我”消失,就能够处在涅槃寂静、解脱自在。

如果你没有开发出空、明、觉的话,你是用意根、意念在推想、在想象,这个不叫作如实观。所以你要来到以不带成见、清静的心来看,这时候你才能够来到所谓的如实观。

往往是你情况好的时候,你可以很客观的看,但没多久你又开始打妄想,或是带着、用着个人的成见、个人的习以为常的观念知见在看、在论断,你又不知道。你离开了那个空明觉、离开了那个“客观”你都不知道。所以为什么说要随时回到开发我们的明觉,然后让我们回复到很清静的心——不带污染、不带成见。这时候是来止观双运,你才能够真正如实观,看到真正的真理实相,你才会真正开启法眼、智慧眼。

经文解析“如实正观”

“当观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佛陀在这里就标出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正观”,不是说:我去观想什么佛像出来,我去观想一个什么日轮,观想一个阳光,观想什么出来,观到遍一切处了,我就成就了……,或是说我一直去参一个话头,然后参到后来,我看到什么,我体会到什么了,我疑团爆破了……,那都只是一时的一些感受而已,一时心里的那些疑结的突破,这样而已!而且你所去观的那些,只要你是用“有为法”去观,去创造出来的那些境、那些禅相,那还都是属于“梦幻泡影”,都还是属于“颠倒梦想”的世界。

佛陀所讲的“真实正观”,就是要回来体悟这些法印、真理,包括色、受、想、行、识、五阴、六入处、六界,都是如此的,所以经文接着讲:“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

当你了悟了实相的存在是如此,如果你还不服从大自然法则,在那里背道而驰,就只有在那里自讨苦吃。

当你有一天,慢慢体会到这个事实、实相,你是没办法改变得了,这时候你的我是、我能、我慢,才会真正的消失。这时候因为你有看到实相,而且看到原来膨大得很大很大的那个“我”,原来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细菌、一个小虫,我这个小虫怎么有能力去扭转地球、让它改变方向?所以,很狂傲的那个“我慢”就会渐渐消失,因为你看到过去的这一种颠倒梦想,这时候你就会厌离于过去的那一种颠倒梦想。

所以这个“厌”,就是看到自己过去在抓梦幻泡影、在颠倒梦想,这时候你就会放下,放下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抓取,于是你就会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

再来就是“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因为你已经不在那里这样颠倒梦想了,所以你就能够解脱自在,不会像以前这样一直抓很多的石头,然后背很多的石头,背得很高兴……,结果到后来才觉得好累啊!怎么这么累?怎么这么多束缚?你不知道你所抓的就是一堆石头,最初是觉得很乐,到后来觉得很苦,于是你就会放下过去的那一种错误的抓取。

“厌故不乐”的“不乐”不是指心情闷闷不乐,而是你不会再喜欢过去那一种颠倒梦想的抓取。

“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

当你能够看到这些法印、真理,真的放下了颠倒梦想,才会产生真实的智慧,也就是说,你终于了悟了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这时候因为你的“止观双运”,而让你大彻大悟,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觉者”——觉悟的人,就是要觉悟到真理实相。

这一经看起来好像很简短,但是含意都很深。当你具有这样真实的智慧,你真的大彻大悟之后,就是证到四果阿罗汉,这时候就可以体证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从对“无常”的体悟,然后再进一步去体悟到苦、非我、非我所。

闻思、禅修相辅相成

禅修就是让大家的身、心宁静下来,然后有距离的来看,看清“六根”的实相,也看清“六尘”的实相,这样才会有离系的力量,才能够渐渐做到“不住”。

所谓的“不住”,如果没有透过禅修,保证绝对做不到,因为你只是头脑在理解而已,只是用口述、用口头宣说,用嘴巴讲的口头禅而已,不可能真正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是叙述实修实证的世界,所以一定要透过实修实证,才能够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我们平常的“六根”与“六尘”都习惯冲动、黏着在一起,今天就是要解析开来,阿含解脱道的闻思基础非常重要,让你清楚了解五蕴身心的实相——无常、缘起、无我,然后从“六界”方面解析,也从“六尘”方面解析,让你看清“六尘”的实相是如何?而外面世间的实相又是如何?因为众生散乱的心看不清实相,没有透视的眼光,因此佛陀帮我们解析,“六尘”一样是无常刹那生灭变化,也是缘起、无我,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无常、缘起、无我。

平常闻思打下一些基础,在禅修的时候,身心慢慢的沉淀下来,来到正思惟、静虑、禅思,很宁静的去思考、体悟,进入“止观”、进入直觉,也真正的喝到甘露水、体悟到真理实相,这时候你会把整个闻思与修证都结合起来,很自然对抽象的名相消化、了解,就会变成为真正的力量,根、尘的黏着力就会渐渐分开,因为会有离系的力量而使其不再黏着。

心与“空”相应,就是让你的心与境界之间有一个距离,当这个距离出来,以后不管是在禅修期间,或是在历缘对境面对滚滚红尘的种种境界,因为你的心是无量的、很宽大的,加上你是与“空”相应,因此当你跟境界接触,你是有空间的来看,不会被境界吸引过去,才能够真正来到无住、不住。

一定要有深厚的闻思基础,加上参加过禅修,才能够真正了解,真正可以做到。只要具足闻思基础、然后实修,一定可以实证到,绝对不是抽象,大家慢慢去消化。因为这是初果、二果、三果,让你稳定度慢慢上来,如果真正来到究竟,全然都是会“无所住”,不管是面对“六尘”,或是包括“自我”,以及对名利,更是不会抓取,真的是“无所住”。

你要能够来到“离”的境界,不是因为厌恶而离开,不是认为世间就是五浊恶世,世间就是那个不好、什么都不好,然后拼命要离开,不是那一种“离”,那是没有正确的理解。这里所讲的“离”,是来自于你真的身心宁静下来“止观双运”,当你透视了诸法实相,透视了现象界的一切,彻证“三法印”之后,你自然的离一切诸相。如果能够这样,你就远离颠倒梦想——“则名诸佛”。

当你开启的是出世间法的这种“禅定”,那你就会慢慢来到“止观双运”,用定力、用明觉去见法,去开启高等智慧,了悟宇宙的真理实相。当你了悟宇宙真理实相的时候,了解生命实相的时候,很自然的那个我慢、自我,他就会很快的淡化、消失。

所以出世间法的“定”是用来净化、用来了悟宇宙真理实相,不是用来长养我慢。如果你修的是出世间定的话,你的身心一定是越来越柔软,而且越来越懂得感恩,越会流露出慈悲心跟大爱的心。你的心灵世界越来越祥和,你的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第四章 止观双运

在出入息方面,如何做到有觉、有观?

本来我们只是看着呼吸的进出、收缩、膨胀。其实这只是一个觉性的开发,事实上,你要有观,这个观是在一吸一呼的当下,你就要去体会无常的法印——一吸,你的身体补充新的风界元素进去了;一呼,你的身体又排除出一些旧的风界元素了。一吸一呼你身体里面的风界元素,它是不断地在流动、变化;一吸一呼它都在告诉你无常法印啊!

出入息的十六个阶段,是跟四念处的四个阶段有连带关系的。十六个胜行每四个阶段,就是四念处的一个阶段。

所以,出入息的一到四,就是四念处的“身念处”的修法;

然后五到八就是属于“受念处”、“觉受”;

九到十二就是属于“心念处”;

十三到十六就是属于“止观双运”、“见法”,这个是属于“法念处”。所以这个都是有结合的。

我们本来若没有禅修,通常就是习惯性的冲动——身也冲动,嘴巴也冲动,意根也都是冲动,身口意都在冲动。只是你没有对比、没有觉察,你就不知不觉、不以为然。当你能够来闻思修,尤其是来参加禅修,然后慢慢地放下万缘,心逐渐地宁静下来。再来,透过观呼吸,让你的心慢慢稳定下来。然后透过出入息让我们的身心逐渐地稳定、宁静下来。

所以,到十六胜行的第四个阶段——“安息身行”就是说:这时候你身体的冲动、躁动不安已经消失了,你是很安稳、很放松的活在当下。很轻松很安稳的继续观呼吸。那这个安息身行,它是有“近行定”,已经逐渐有“未到地定”了,你能够静得下来,安定得下来。安定里面就有定力,只是有没有具足初禅。后面你越来越放松,然后越深入,慢慢地喜觉支、乐觉支就会逐渐地出来。

什么时候要止、什么时候要观、怎么样来止观双运?

如果你的心没有静下来的话,那你的观就是散乱的想、胡思乱想,这时候你体悟的深度不会深入。

如果你只是在修定,而没有起观、去观、去正思惟、深入思维的话,那你的定又容易落入在世间定里边。所以我们是需要有闻思基础,然后又利用禅修开发定力。然后应用宁静的心来止观双运,在宁静的情况之下,用清净的心灵品质去体悟,去见法,放下过去的那些观念、知见、成见,然后去体悟,这样的话,你就容易开启智慧。

所以,如果你闻思而没有修定,你的闻思都只是装填一些观念知见而已;如果你只是修定而没有闻思,那很容易只是在世间法的定里面。事实上,我们带禅修的时候,如果从十六胜行的第一步到十六阶依次逐步讲解,这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整个的全程。你平常在练的时候,不一定整个都要从头到尾呀,你可以让心宁静下来之后,然后来到某个阶段,就开始去体悟。你也可以用心灵去体悟,去感受无常法流。

如果你感受不到,那你才起下思惟,才去静虑、去把那些法义找出来、叫出来,然后去体会,去体悟。所以事实上,正思惟并不会干扰定力,因为你的修定不是为了修定而修定啦,修定是为了心宁静之后,去见法,去体悟,所以不会起冲突。只是你在心如果还没有静下来的时候,不要去胡思乱想,禅修的时候就是先让心宁静下来。

如果你觉得我现在心还很散乱,不适合去思惟,那你就继续观呼吸,或是做静坐中的动中禅,或是经行。如果你觉得我的心现在已经宁静下来,想要进一步来体悟法义,这时候可以由止起观。

打坐的时候,到后面止观双运,这时候就是要逐渐去开发我们这个反观觉察的能力,包括见法的能力,后面的“法念处”就会有,但是我们强调的就是:要学到活生生的法,包括说为什么我们要练习“经行”?为什么要练习“动中禅”?那个都是要让大家学到在日常生活中,你也随时都能够有“明觉”。

你有参加过禅修之后,就好像说你有来参加训练,这个训练它会增强你的各方面的能力——反观的能力、明觉度的开发。明觉度开发,你反观能力就会比较强。那要应用这些“明觉”带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历缘对境之中。

修行,不光是打坐啊,不光是坐在那里看“觉受”;这是一个阶段而已啊,你要学到:我出了禅堂处处一样都是在开发“明觉”;我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开发“明觉”。你有开发“明觉”,这时候,当我们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有什么冲突,或是我们心量狭窄,或是我们有起贪,有起嗔,以前我们看不到,那现在因为有在开发“明觉”了,哦:当我历缘对境,“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有起贪,马上你就可以觉察得到,一样,当下就是止观双运。你有看到当下“六根”跟“六尘”接触起“贪”,这就是“四念处”里面的“法念处”,这样知道吗?所以“止观”方面不止是在禅修期间,更重要的是要学到活的,在历缘对境中,要能够运用、要能够看。

所以以后你们就会慢慢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在历缘对境中的修行。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大家来听经、闻法之后来禅修,这些都是初步的结缘。如果你要继续再上来的话,最好你要再继续深入闻思,而且禅修,要最好能够再专修一段期间。

或是有因缘承担法务工作,在承担法务工作的过程,有更多时间在跟同修们生活在一起,那这时候我们很多的习气、毛病就会流露出来。

就好像说,我们在台湾解脱道学苑,这些承担法务工作的学员呢,因为他们也发心在承担。在承担的过程,很多的毛病、习气就会一一的浮现出来,这时候针对这方面来跟你讲,你才能够真正看到深层的问题。那个都是在历缘对境它才会呈现出来。这个没有历缘对境的历练、呈现的话,你打坐再久,你都看不到的,你闭关再久你都看不到的。

所以深层的那些结缚、习气、毛病,都是在历缘对境的时候,他才会呈现出来。只是呈现出来的时候,通常如果我跟你说这里边有问题,如果你身心不够柔软的时候,通常你是不以为然的,你会起烦恼,你会认为师父误解我,不了解我,所以会有很多的不满,觉得师父也不了解我,他不是明眼人,算了我到其它地方去。像我这么发心的人,别人都是求之不得、都是捧我。来这里你还要讲我种种问题,这些我根本不以为然哪,错都是在别人,明明那么明显是别人错啊,师父怎么讲我有问题?所以你会找很多的理由,然后让自己回避开,逃避开。

所以说你修行真正要面对那个“自我”是要有大丈夫气魄。这样知道吗?我通常都会先鼓励大家:你要成长上来、成长上来啊。然后慢慢有的学员就会跟我讲:师父,我已经准备好了,你放马过来!呵呵,当我一讲,有时候很快就会翻脸。“放马过来”,好啊,我一出掌,你就都死掉。

通常是这样,你们如果真的有道心、有道骨,我才有办法协助你对深层的问题进行反观、照见、突破。如果你的柔软心不够、道心不够,那通常就会说:好了,继续再结善缘啦。

第五章 答疑

在什么时候进入正思惟、止观双运最好?

(20110513福鼎)

未到地定也可以正思惟,初禅也可以正思惟。那进入二禅三禅之后,通常因为你的心是清明,但是你的思维运作,会渐渐比较缓和、慢下来。所以如果你入越深的定,你要正思惟就比较不容易。所以初禅是寻、伺、喜、乐、一心。如果你最初修定的时候,把这个寻伺用来正思惟的话,那它就变成为止观双运。

所以最有益于、最有利于止观双运的事实上是初禅。你如果没有相当的稳定性的话,你的心是散乱的,你不容易好好地去体悟,那如果你又比较喜欢入深定的话,因为心的那个领悟体悟思惟,会比较迟钝一些。有时候是有利有弊。但是当你能够有进入深定这样的基础,然后你又能够退到初禅这样的话,因为你有深定的基础,然后也能够帮助你在初禅的时候稳定。那这样你再正思惟也是有帮助的。所以大家如果要用止观双运的话,是在未到地定还有初禅,通常是在这个阶段,它的止观双运的效果是会比较明显、比较理想。

如果一个人他总是喜欢深定,或是有的人他强调灭尽定,那进入灭尽定的话,没办法思惟。如果你的观念知见不正确的话,不管你定再久,很容易形成冷水泡石头。我不是反对定哦,定有它的帮助,有它的作用。而是说如果你真的要开智慧,要应用这些定力,来止观双运、来正思惟。

如果要算正式进入初禅,就要具足“初禅五支”的五个条件。如果这五个条件没有具足,就叫做“未到地定”。条件尚未具足,但是已经有碰到,是有些禅定,但还不算正式进入初禅,因为五个条件还不具足,所以叫做“未到地定”。

至于“刹那定”,只是心的一个暂时宁静下来而已,都还很不稳,偶尔静一下,然后没多久,那只牛又跑走了,叫做“刹那定”。

在“未到地定”的时候,是可以做止观。

但是有一分的定力、稳定性,就有一分的观察的深度。

在“未到地定”一样可以止观,但是最理想的观是初禅的观。

初禅的“止观双运”,要能够“一心”,整个“初禅五支”的五个条件都要有。所以,最理想是“觉、观、喜、乐、一心”的初禅,这样“止观双运”可以开智慧。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禅道

禅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禅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禅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禅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