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禅要领(Sujiva禅师)


行禅

行禅通常在坐禅之前,与坐禅交替修习。行禅可以达成许多目的,也有不同的方式。

1. 快速行禅

快速行禅比正常的速度快些,有时可以非常快,接近跑步。你从总体上觉知足部的动作,同时标记「走……走」,通常距离中等,动作很可能会发出声响,最好避开人们需要专注的地方,例如禅堂。快速行禅可以在坐禅后身体比较僵硬时当做运动;也可用来甩掉严重的昏沉和顽固的妄念。通常快速行禅十分钟脚步就会慢下来变成中速,有时候也可能会要半个钟头。

甚至这种行禅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充满活力的形式,可以使人清醒;另一类是放松的形式,可以比较悠闲地走,冲淡紧绷的身心。

2.中速行禅

当你的身心适合正式行禅了,可以用中等的速度,这是指比一般正常行走速度慢一点。慢下来有个过程,首先放慢身体动作,然后放慢心;这会帮助你平静下来,更能正念观察。

立禅

先由站姿开始。

双足靠拢,脊椎与颈部挺直。

双眼下垂但不注视(专注)任何目标。

向前看容易分心,尽量避免。

双手置于身后或身前,平静地握起。

如坐禅一样,从头到脚放松。

将心的专注力放在脚底,拾取和感觉那里的觉受。

以觉知上下扫描身体,拾取和感觉身体觉受。

内心正念标记:「站立……站立」。

立禅的过程与坐禅完全一致,任何念头或声响等生起,都以正念观察,要确定自己没有分心,最终我们是将身体视为一团觉受、振动、生起灭去的整体。

经行步道(The Cankamana)

经行步道是一条专为行禅而设的步道,有时上有顶篷。

建议:

不应太长┐

不应太短│──太长、太短、太窄、太宽可能会导致掉举、紧绷、分心。

不应太窄│

不应太宽┘

路中不应有物件,也就是说,应该是一直线,这样就不会打断专注力。

路面不应被草遮蔽,因为可能会有动物住于其下,可能会伤人。

路面不应太粗糙,因为会伤脚。

经行距离一般以20至30英呎左右为宜,然而还是根据各人的根性,有些人会减少到六步,至于宽度可以是1英呎半至2英呎,若要确定走得笔直,可使用垫子,不然也可以用石头或棍子来标示,如此可让我们更确定。路面应该平坦,细砂是最好的材质,但一块草编的垫子亦可,路面的质感可以促进正念。

行禅

中等速度行禅可以分为一或两阶段来进行。

站立,并作意要行走之后,便开始行禅了。当我们注意到自己的作意,正念标记「作意……作意」,然后正念导向小腿肚下方。站立时,整个身体重量都压在脚底,觉受比较明显,容易观察。一旦开始行禅,其他部分也会明显而且易于观察。

于是,我们举起右脚,轻轻踏出小步,脚底平平踏到前面,这样确保在前脚落地以前,后脚不会抬起,一面踏出步子,一面正念标记:「右步……」,当右脚落地,左脚立刻举起,踏出下一步,正念标记:「左步……」。

我们的视线保持下垂,不专注凝视,只要可看到路径保持笔直行禅即可。

如立禅一样,手可放前面或背后,有时为了放松,双手也可垂于身侧、或者握于身前。

以下程序前面提过:

正念→跟随→观察

「跟随」可以进展到「紧密跟随」,就如同坐禅,我们会分心思考,也会陷入昏沉,一旦注意到了(我们要特意注意),迅速正念标记「想」或「昏沉」或「看」,然后把心带回足部。如果念头太过强烈,就必须停止行禅,持续观察,不然就回到快速行禅,慢慢地,心便会正念而平静地跟上每一个步伐。当走到步道尾端,想要停下来了,正念标记:「想停」,同样地,正念标记转身的作意,以及转身和停下的动作,然后从事立禅,再向相反方向持续行禅。

起先,我们无法观察到许多觉受,也许只能观察到接触点的压力、硬和软,当专注力加深,我们的动作会更慢,观察力也会更清晰、更锐利。

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每一步分成两阶段:当脚从地上提起时,正念标记「举足……」;当开始放下脚直到碰地,正念标记「落足……」。每一阶段我们要注意不同的觉受,提脚时,可能是轻而紧绷,放脚时,则是重而放松。

3.慢速行禅

当我们更专注,行禅就会放慢,反之可能亦然,但也不一定。若时机成熟,我们可以刻意慢下脚步,使心慢下来,增进专注,然而太迅速地放得太慢,反而会产生紧绷,因此,渐进的程序比较好。

慢速行禅也可以分成一或二阶段,但也不必一定如此。如要分成三阶段,则行禅过程为:

「举足」──脚从地面提起

「向前」──脚向前推进

「落足」──脚放低,踩到地面

慢速行禅要注意以下要点:

放松

我们放慢时,容易紧绷。紧绷增强时,心不易静下来并观察微细的觉受,因此我们一旦察觉自己紧绷,就是停下脚步正念观照站立的姿势并开始放松的练习的时候了。

平衡

我们若不习惯慢速经行,慢速经行时常会摇晃,有些人会对每一阶段做得夸张一些,让心比较容易跟上动作。但如果时机尚未成熟,或不够谨慎,慢速经行也会摇晃,而且还会引起紧绷或疲劳,在此建议走小步,脚底离地面近,而且与地面平行。失衡而摇晃的脚步绝不能引生定力。

清楚认知每一阶段

每一步的每一阶段本身都有一系列的觉受,例如提脚的动作含有提起的紧绷,推进的动作更轻,柔软,像风拂过,落足的动作是放松而重的觉受。当脚底落地,脚底会有一系列新的觉受。此处的要点是:不要预期会产生怎样的觉受,只观察一切生起的觉受,我们并不去选择观察什么,只将正念引至步伐的每一阶段,这就是行禅的过程。

可以做到之后,这几个阶段便可进一步分解为四至六部分,这有助于提升正念观照的能力,观照经行为一个觉受或四大持续变化过程。(请见行禅不同阶段之图示)

一旦定力上来了而且持续,心便不再散乱或寻思,而沉入一种平静状态,它随观察所缘而流动,所缘也就是剎那剎那流动变换的觉受,在此你到达坐禅同样的境界,可以开始(如果尚未能)放下概念──人、形式、空间、时间的概念,这在概念与实相的章节中将详述。

在此之后,还有更进一步的阶段:只专注于意识,这将进入心念处(cittanupassana),你很可能滑入就在邻近的更深的安止定。

行禅是修行中很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它有以下多种功能:

1. 如「快速行禅」所述的运动和放松。

2. 初步建立念力与定力,为坐禅更快进入更深的定作准备,除去粗显的盖障和烦恼

3. 有助于平衡五根,打瞌睡时,走快些,专注地提起进根;紧绷时,走得放松些,降低精进和压力。

4. 保持一天持续正念。

5. 因为行禅比坐禅粗显,较易开发出对四大和觉受的直观,观禅需要清楚直观觉受,因为这是直观三共相的基础。

6. 这是典型的建立观禅剎那定的因缘条件和过程,我们必须熟稔。

7. 这有助于将正念和观整合入一切活动,包括日常活动。

在马哈希系统中,禅修者一般遵循一小时行禅、一小时坐禅交替,这可健康地平衡身体姿势,也可平衡进根和定根。这种平衡很适合观禅,因为它比纯粹的止禅更需要精进。修止则一般鼓励禅修者坐得久些,来培育更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关于禅道

禅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禅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禅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禅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