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不同点


日本茶道文化的理解|日本茶道文化概论

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它源于我国但却在日本得到普及和发展,对比可知: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而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日本茶道从美的宗教角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学习引进中国唐朝茶文化的平安时代。这一时期,日本形成了以空海,最澄,永忠等高僧为主要人物的弘仁茶风,为之后的日本茶道创立奠定了基础。

2.日本镰仓时代的寺院茶。高僧荣西两次入宋取经,回国后撰写了日本茶经-吃茶养生记。这部茶经为后来日本茶道的普及提供了理论依据。

3.公元15世纪开始,千利休等禅学大师在学习借鉴中国茶道的基础上,融入禅宗思想和日本的哲学,艺术,礼仪,创立了日本国自己的茶道。

相关阅读:细说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文化几个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国茶道“和、静、怡、真”四谛总纲饮茶之道中国茶道精神

日本茶道界普遍认为:“千利休创造了日本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他的茶道可称为一种新的宗教,有人称之为自然教,或美的宗教。”从日本茶道发展史看,日本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和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了解日本茶道先要了解佛教美学,对此,千利休指出:草庵茶第一要事是以佛法修行得道。

和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被称为美的哲学。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茶道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道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道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道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茶道这朵奇葩。在中国茶道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中日茶道美学也有着不同的意境追求。集日本茶道之大成着千利休大师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茶道美学意境的追求。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感恩您的分享与支持,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茶道

茶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茶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茶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茶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