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对于宗教和诠释和意义。
香道对于宗教和诠释和意义。
提起我国的佛教,人们总是会想起升起的袅袅香烟,这是一种让我们净化心灵的味道,给予我们心灵上的洗礼,这便是释教香道。在佛堂之中,人们在承受经文的洗礼之时,凝思养气,体会释教香道的博大精深,同时它也是信男善女们祭祀、许愿不可缺的一样重要用品。它表现了人们对上天的虔诚,对所许希望得到完成的一种火急心境,总而言之,有了香,尤其是释教的香,好像更能表现出其特别的含义。
香道是一个全面体系的学说。我国香学之道是华夏先人,在几千年的日子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融:哲学思想,文化,医药,摄生,美学,工艺等一体的完好学说。香道也是一门艺术,它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及传统美学思想,价值观念,思想模式,是精力与日子内容的中华香文化艺术总和。
在礼佛和祭拜先人时,人们都拈一柱香,接着缭绕的烟雾,传达心中的那份敬意与追思.香能清心,养性.檀香香熏有助放松精力,减压以及辟邪镇气;茉莉熏香则有助提高呼吸道机能,帮助入眠,处理失眠问题;
禅香特色:释教以为香与满意的才智相通,香于人的才智、德性有特别的关系,妙香与满意的才智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禅香圣,甚至能够发出出特别的香气。为此,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缘,发起在打坐、诵经等修持功课中运用熏香,营建好的修炼环境,以此来沟通凡圣,为最殊胜的供品。
少林乃禅宗祖庭,倡导禅意的日子。“禅香”作为一种最具活力与诗意的精力日子方式,融合与少林寺僧众日子得方方面面,我们遵照祖师的教训,制香,供香修行,通过禅武修炼到达身心和谐,醒悟人生,取得精力的充分自由。而供香、制香其妙要,就在于诚敬二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少林禅香乃精心挑选,融合佛门的诸多秘方。不仅运用上等的单品香料,还要按照特定的配方谐和制造合香,以适用于日常日子修炼。
芳香的气味,令人愉悦,带来夸姣的感受,而有德的修行者,心灵也发出出夸姣的芳香,令人崇仰,芳香远闻。因而,经典中常以香来比方修行者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经》中记载,在人间的香中,多由树的根、枝、花所制成,这三种香只要顺风时得闻其香,逆风则不闻;当时佛陀弟子阿难思惟欲知是否有较此三者更殊胜之香,何者能不受风向影响而普熏十方,所以请示于佛陀。
佛陀告知阿难,如果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事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等。如果能持之不犯,则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风、无风及风势顺逆的影响,这种戒香乃是最清净、无上者,非人间众香所能相比。
就一般人而言,香可以增加我们身体诸根大种,并藉着香传递给信息给诸佛菩萨。可是最高超的用香办法则不仅只如此,而是以香直接焚烧供佛,心香便是用最至诚的心来直接面对佛。以有相的香,加上无形的心香;一个是庄重的表征,一个是心的常寂光明,以此供养诸佛,移相内薰,供养自身的法身佛,这是用香法门的极致。
如《诸经要义》卷五、《集诸经礼忏仪》卷上、《六祖坛经》〈悔过品〉中,即以香比方五分法身,其将无学圣者于自身成就的五种功德法,称为五分法身;并以香来比方,则称为戒香、定香、慧香、摆脱香、摆脱知见香。香又代表五分法身,也便是戒香、定香、慧香、摆脱知见香。在《六祖坛经》〈悔过品〉里提到这五分法身之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妒忌、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覩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才智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摆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摆脱香。
五摆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摆脱知见香。
五分法身的观念来自原始释教。当初舍利弗涅盘后,他的弟子很伤心,便请问佛陀,舍利弗灭度之后,群众将何所依恃?
佛陀很慈悲地告知他们,舍利弗尽管灭度了,可是他的戒、定、慧、摆脱、摆脱知见还存在着,这便是五分法身的由来。舍利弗灭度了,全部诸佛灭度了,全部圣者灭度了,可是他们的五分法身永久存续着,永久令人崇仰。从五分法身所发出出来的香,非人间的香,而是心香。心香一瓣,遍满十方,全部诸佛悉能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