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道的精华和知识


佛家证入定的方法之一便是禅.(四禅八定)

最高的禅境非末那识效果.更非我等末那识所能了解.

【四禅八定】

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下面详解)

【四禅】

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禅者,禅那(dhya^na)之略,译作静虑。故又名四静虑。《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云(大正1·50c)∶

‘复有四法,谓四禅。所以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专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想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杂阿含》卷十七云(大正2·121b)∶‘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第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收支息止息。’

禅者,静虑之意,即由幽静能审虑,如实了知之谓。然审虑以慧为体,故其他之定亦皆名静虑,而此四禅静虑之义最胜,乃独得禅之名。《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5b)∶

‘此宗审虑以慧为体,若尔,诸等持皆应名静虑;不尔,唯胜方立此名。如人间言,发光名日,非萤烛等亦得日名。静虑怎么独名为胜,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均行最能审虑,得现法乐住及乐通行名,故此等持独名静虑。’

依此可知色界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而止(奢摩他)观(毗钵舍那)均行最能审虑,故特名为四静虑。

四禅之别乃因为其静虑支有所不同。《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5b )∶

‘若一境性是静虑体,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具伺喜乐建立为初,由此已明亦具寻义,必俱行故。如烟与火,非伺有喜乐而不与寻俱。渐离前支立二三四。离伺有二,离二有乐,具离三种,如其次序。故一境性分为四种。’

详言之,初禅摄寻、伺、喜、乐及心一境性五支;二禅摄内等净、喜、乐及心一境性四支;三禅摄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四禅摄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及心一境性四支,总共十八支。但实支之体唯十一种,即初禅的五支,二禅的内等净,三禅的净、念、慧及乐,四禅的舍受。

其间,初禅摄寻、伺、喜、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因静虑之体心一境性即三摩地,故四静虑皆以之为自性。寻伺,旧译为觉观,即心之粗别离性名为寻或觉;心之细别离性名为伺或观。初禅尚有寻伺二支未离粗细别离,故称之为有寻有伺或有觉有观。而喜乐二支,是说初禅离欲界之恶而喜受,身感乐受,故名为离生喜乐。二禅摄内等净、喜、乐及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如上述,为二禅的自性支。内等净者,以二禅既离初禅寻伺尘浊法而内信相洁白,故得名,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喜乐,是说依此定而生最胜喜乐,故二禅名为定生喜乐。

三禅摄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心一境性如前述为静虑的自性;行舍,是说三禅舍前之轻安,住不苦不乐;正念正慧,是说住于正念正知而不耽于自地的喜乐,进而欣求上地的胜法;受乐,是说离二禅的喜乐尚有自地的妙乐,故三禅称为离喜妙乐地。四禅摄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与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如前为静虑的自性。行舍是说四禅亦同三禅舍喜乐;念清净,是说舍念极善清净而其相显了;非苦乐受是说更离三禅之乐而住于相等非苦非乐。故四禅称为舍念清净。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将静虑支分为三种,认为初禅五支中,寻与伺为对治支,喜与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二禅四支中,内等净为对治支,喜与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三禅五支中,舍、正念及正知为对治支,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四禅四支中,舍清净与念清净为对治支,不苦乐受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

又,《显扬圣教论》卷十九依四静虑说所对治的障,即初禅是治贪恚害寻、苦、忧、犯戒及散乱五障;二禅是治初静虑的贪、寻伺、苦、掉及定下劣性五障;三禅是治第二静虑的贪、喜、踊跃及定下劣性四障;四禅是治入长进与第三静虑的贪、乐、乐作意及定下劣性五障。

总归,远离欲爱,心幽静而能审虑,有寻伺而住喜乐之状况为初禅;离寻伺,信相洁白而在喜乐的状况为二禅;离喜乐,正念正知而住自地妙乐为三禅;离脱身心之乐,住不苦不乐而极善清净名为四禅。又作为此四禅入门的定,称为近分定。而四禅则称底子定。就中,初禅近分的未至定同底子定,与寻伺相应,故为有寻有伺。二禅以上的近分亦同底子定均无寻伺,故为无寻无伺。大梵之因的中间定胜初禅,但尚不及二禅,无寻而有伺,故为无寻唯伺。又,此中,未至与近分的净等至,以及底子的无漏等至能断诸惑,而中间定(虽有味等三等至)无断惑之义。

初、二、三静虑有寻、伺、苦、乐、忧、喜及入长进八灾患,故名有动定。对之,第四静虑非八灾患所能动,故名不动定。而初禅有与发业相应的寻伺,故能见识触,又有起语业,但二禅以上无寻伺故无言语等。若欲起语等时则借下地之识,名之为借起识或借识。此四禅为四无量心等之依地。即就四无量心言之,喜无量心为喜受之摄故依初二静虑,余三无量心则总依六地而离嗔害等四障。又就八摆脱而言,初二是依初二静虑、未至及中间而得;第三的净摆脱是依第四静虑而得,余则依四无色与灭尽定。就八胜处而言,初四胜处是依初二静虑,后四是依第四静虑。

按禅定在整个印度宗教史上,通见于各个

年代,为最重要的修行法之一,佛陀亦以之为最主要的行法,成道及涅盘之际皆依四禅之法。但禅定的分类,未见于诸奥义书,可能是佛陀年代才产生的。依《曩昔现在因果经》所述,佛陀成道以前至阿罗逻仙人处受四禅之法,可知此法在其时似乎是盛行外道间。又,色界四禅天被认为是修此四禅者应生之处,相对于四禅称定静虑,彼诸天称为生静虑。而四禅诸天的建立可能是在四禅说建立之后。

◎附一∶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释教思维论》第三篇(摘抄)

佛陀关于禅观,虽说种种三昧,然于其阶层之中,视为最重要者,首当为静虑(即禅那,jha^na,dhya^na)。盖以禅定之发展,分为四阶层之四禅,以明心的修养之道程,乃经文随处所见之模范的禅观也。按此固不必为佛陀所创见,而为其时之某一派,或各派所行者。例如《六十二见经》所举现在涅盘观之五种中,以其四种,即自初禅以致四禅,直视为涅盘观之状况,乃介绍其时之外道说,可为明征。故此或为佛陀落发之初,闻诸阿逻罗等之说,爰依于历来之中道态度,改定之方法。综之,不管其本源在于何处,当佛陀成道时,固依于此四禅定,即入涅盘之际,亦为入于此定。在释教为禅之一最重要方法,当属无疑。但所惜者,一切经文,对此说明,悉循环于同一文句,不克晓然于其真意,綦为惋惜。今剖析其定型的文句,述之如下∶

(1)初禅∶于某种目标为专念之中,逐步去情欲,而至于不善心灭,且依于欲与不善之远离,修禅者而感于欣悦与幸安。一言以蔽之,即味于法悦是也。尽管,此既有关于目标之别离,而又有思虑,故于表象的方面,没有沈静。爰名此位为初禅定,即指专于心意的方面,幽静之初位也。

(2)二禅∶似此修炼前进,其表象的方面亦静,关于目标之别离思虑已止,心只会集于一点(内静专心)。依此修行者,如前之依于心意的方面之幽静,而感安悦。兹则依于表象之幽静,而感喜乐,此即第二禅。至是修行者,得制伏心意,一起并得制伏表象之乱杂。

(3)三禅∶似此更进一层,离舍幸安心,归于彻底安静之状况。以致于正念、正智。身体达于轻安之境,是名第三禅。即指摆脱第二禅所得之欢愉,暨其至此之心之会集,更生睿智效果之初位也。

(4)四禅∶由是弥益前进,身体之欢愉亦灭,早已若忘其存在,彻底逾越苦乐心之安静。亦愈益纯化(舍念清静)不动,以致于湛然如明镜止水之情状,是即第四禅。当此之时,如明澄止水,鱼虌之数,灼然可见,其为观法之目标者,遂完洞澈而为自己之物矣。

耍之,如上四禅之修行,首在因为欲之烦恼,自行解放。次至于表象之一致,由是次序使吾人本身,超于思虑别离以上,与苦乐以上,乃至物质的存在以上。爰以致于寂然不动,睿智荦灼之真纯精神生活为终局。即四禅之专长,一方在制御基于欲之个人毅力,一起于他方,则在依于如明镜止水之观智,而碻保其抱负境。以术言语,所谓止观相等之定是也。盖偏倾于止,则尝有失却心的活气之虞。偏倾于观,亦有散乱之虞。惟四禅能得其平,且能免其弊,所以推奖为摆脱之要道者。以此,至神通等之种种妙用,认为依于修此种定,而能得者,亦权舆于此也。

【八定】

[出禅波罗蜜] 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收支。入无积洁聚。出无涣散。是名初禅天定。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是名二禅天定。(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别离禅味曰观。)三三禅天定谓既得二禅天定已。而又厌二禅。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所以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乐法增加。遍满身中。于人间乐。最为榜首。是名三禅天定。四四禅天定谓既得三禅天定已。又觉三禅乐法扰心。令不清净。专心厌离。加功不止。即得安隐。收支息断。空明幽静。如明镜离垢。清水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绝诸梦想。正念坚固。是名四禅天定。五空处天定空即虚空也。谓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色捆绑束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调查己身。犹如罗谷。表里通彻。专心念空。惟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洁白。无碍自在。如鸟出笼。飞扬自若。是名空处天定。六识处天定。六识处天定识即心也。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所以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曩昔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涣散。此定安隐。清净幽静。是名识处天定。七无一切处天定谓离上空处识处。故名无一切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曩昔未来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所以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一切处。精勤不懈。专心内净。怡然幽静。诸想不起。是名无一切处天定。八非想非非想处天定谓前识处是有想。无一切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一切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所以专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地点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容颜。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

马祖道一,是我国释教的闻名人物,他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爷,也是释教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释教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效果,在他的改造下,释教的禅道形成了新局面,是名副其实的改革家。他的佛说传遍全国,对后世影响深远,入室弟子就有139人。

关于他是什么时期的人,是哪个朝代的,这个在当今仍然存在争议。尽管在唐朝中期武则天改了年号,可是咱们现在仍然把她执政的那段时期归算到唐朝,所以他马祖道逐个定是唐朝的人没有错。因为有人说是688年,有人说是709年,这一时期恰好是武则天时期,也便是唐朝中期,所以说仅仅改变了他在唐朝地点的时期算

他至从落发后,一直在专研怎么做好一名和尚,而在当了二十多年的和尚之后,他开端跟着自己的师傅怀让禅师学习更深层次的佛理,这一学便是十年的时刻。再次期间,他对佛学的研究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在师傅逝世后,他继承了衣钵,怀让的一切学徒中仅有得到他真传的人。

他回到一别数年的家园,许多人传闻他的回归,都闻讯赶来,看看这位得道高僧的姿态,其间有一个老太太见到他,大喊了一声,这不是当年那个爱捣乱的坏小子嘛,这句话让许多家园的人们认出了他便是马祖道一,还没开端讲道大家度离开了,从而让他变得很为难。这件事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园。

在他的理念中,禅道不是在那念经打坐,而是要有心中的禅悟和佛理。这种佛说是他的理念的重要根底。他让禅道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新思维被广阔学子乐于承受,使得旧禅道之说逐渐消失。他的禅道里分三个阶段,其间最终的平常心是道则是禅学的最高境界。他提出真实的禅师自己悟出来的,也便是说物由心生,而外在的东西仅仅影响而已,这种思维也吸引了许多老百姓。

他为了使弟子真实的了解佛道,耍了许多手段,比较闻名的便是棒喝令开悟,意思便是说为了让弟子学习,大声地喊,声音很大,让弟子说到遭到惊吓,这样能更加会集注意力,登时开悟。还有一个故事便是车轧度学人,有一次他的一名弟子驾马车赶路,在路中间,看到师傅伸了一条腿感到有些危险,就劝阻师傅把腿伸回去,可是师傅不愿,这架马车就轧着他的脚经过了。回到寺庙,师傅拿着斧头十分气愤,拿着斧头就问是谁把我的脚给弄上了,其实他并没有气愤,仅仅要让弟子做到勇敢,不惧怕漆黑实力。他共同的教学方法也体现了他的才智地点。

他经常在洪州的寺庙里为各派的学子将佛法,所以说其时的这个寺庙一定成了佛学的中心。后来又再次根底上建立了马祖道一道场,创立了洪州派,将自己的佛学思维发扬光大,足以见证他的思维在其时是很受爱崇的。在公元788年,马祖道一离世,可是他的许多思维影响至今。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关于禅道

禅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禅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禅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禅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