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神论者,我们为什么还要和他谈信仰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争吵。有神论者认为世界万物的生存、生长都和神明有关系。与之相对,无神论者通常认为世界上的各个物种都在长期不断地自然演化,唯有适者才能生存。要对二者的观点做出评断,其实是很难的事情。有神论者无法证明神的存在,无神论者则无法证明神的不存在。于是这便成了一个无法证真也无法证伪的命题了。

其实,这样哲学性的探讨对我们的生活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作为有神论的典型代表,宗教其实更强调民众的信仰,而非是肆意传播神的功绩。也就是说,宗教是从人出发的组织,尽管其可作为神意的代表,但它仍要回归到为普罗大众服务的本质。所以与其讨论是不是有神,不如去讨论是否具有信仰。信仰的对象,并不一定非要是某个具体的神明,而是可以泛化为人生的信条。而这一信条,归根到底,则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或许有人会说,信仰者看无信仰者,都是爱河欲海中沉浮的众生,多么悲苦。于是他们发大慈悲心,发誓要拯救众生。但我却非常赞同一句话,妖怪眼中看谁都是妖怪。你看得众生苦,是因为眼中有苦,却看不到众生的乐。而你本身产生了苦乐的对比(甚至不自主地把信仰作为乐,不信仰作为苦),这怕也是有偏颇的。

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愿意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

所以,如果你也信教,这是任何宗教都欢迎的。而于道教来说,即便你不信教,但你本身就在道中,只要依道行事,自然也没什么问题。这不是你信或者不信的问题,而是你能够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中明确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明白自己,远比想明白神灵更困难。道教修行的首要目标,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本真是什么。

而最怕的是,不信教,于是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底线和敬畏。这是文化的缺失。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承担着人类精神提升的社会责任的。所以,当讨论是否应该有信仰时,其实我们在讨论的是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事、如何促进社会进步的命题。在这个范围内,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每十年失忆一次的人,在掉进坑里摔惨后,告诉好友:“在我失忆后,再走这条路时,请提醒我不要再掉到那个坑里。”他失忆后,朋友遵守承诺,在他走近坑时告诉他:“这里有坑,别掉下去了。”他大怒:“哪里有坑?你眼里才有坑!我爱掉下去怎么着?”作为一个好友,你怎么做?

在这个假设中,你对朋友的帮助或许不会出于信仰,而是出于本能。只不过,保持正信的人们更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秉性。让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慈爱,这正是道教修行要实现的第二个目标。

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很多人坚称自己是无神论,是无信仰的人,可是他们在生活中却又痴迷于星座、塔罗牌等关于爱情运势、生活走向等测试,认为这是另一种神秘科学。等你谈起周易与阴阳、五时,却会被他们冠以迷信。由此可见,人们其实并不是不信仰和不信神,而是对自己想象中的(和真实情况往往并不相符)神秘学嗤之以鼻,与此同时,却对披上科学外衣的不了解之物趋之若鹜。这只不过是一种迷信性的转移罢了。

有网友说,有信仰,其实只是一种善的维持,是让人们保持善心,心存大爱,敬畏自然,感恩生命!信仰是对人生的约束,因为有了约束才更明白自由的珍贵。生活中的盲目跟风,只能产生现代迷信。任何形式的痴迷,都是自我设造的爱河欲海;毫无所忌的生存,则是自己种下的因果循环。其实,根本不用求有神明施报,要相信,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评判人。信仰或者不信仰,早已经注定了自己的未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关于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道法自然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道法自然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道法自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