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香和香器的历史溯源
释教的香与香器
香是人类生命中最夸姣的感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也具有极大的含义,因此,早在西元前三千年,就有埃及人大量使用香料的记载。 想到香,咱们的脑海中就会显现花香、烧香、煮食的香味,化妆品的香味等,而这种种香味,大多随同着咱们生命中夸姣的记忆。 从古老的文明开端,香就随同人类穿过时空的长廊,馀烟袅袅。
所谓“身口意香”,是指身口意正确的行为,简单说有“十善业”。
从这个含义上讲,因此,烧香需求早晚烧一次,早上烧一次提示自己今日身口意行为要正确;晚上烧一次,检讨一下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则改,对则尽力。
烧这种香必定感化诸佛菩萨、龙天八部护助。烧一次香,能够烧一支,或盘香的一段。主张烧细小的盘香。
又一种盘香,一盘能够分成两盘。烧时还能够取一段,点着后,然后直接放入有香灰的香炉中烧,卫生安全。
释教中用香,据《贤愚经》卷六载:
佛陀当年住在祗园时,有长者富奇那制作了一座旃檀堂,预备礼请佛陀。他手持香炉,遥望祗园,梵香礼敬。
卷烟袅袅,飘往祗园,徐徐降落在佛陀头顶上,构成一顶“香云盖”。
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
根据这个传说,“香”是弟子把信心通达于佛的前言,故经上称“香为佛使。” 这也是释教中以香敬佛的缘起。
《增一阿含经》中讲到:“须摩提女手执香火上楼,向如来说偈曰:‘唯愿尊屈神,尔时香如云。在空中餐满祗洹,住在如来前。’
阿难白世尊言:‘此是何等香?’尊曰:‘此香是佛使’。”《僧史略》中说:“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香为信心之使也。”
在释教中以香供佛,是一种忠诚的、真挚的供养,因为香是传递真挚的心情的一种前言。
焚香中发生的一种清净、忠诚、忘我的状况,目睹一缕幽香袅袅上升直达天庭的崇高境地,只要在真实、坦诚的状况中才能发生。
在供养中,有以香、花供养的。
佛陀说法时,“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仁王经》卷上); 与会大众“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法华经·序品》)。
再者,以香和烛供养也常相列。
还有,人们因学佛、信佛而往来,又称为“香火因缘”,再引伸,释教徒结成集体,共同念佛诵经,又称为“香火社”。
朝山拜佛者又有称为“香客”的。
一般而言,初一、十五都是各个寺院的香期。
释教香期,香不在多,贵在心诚。
释教并没有烧高香、烧大香的教义。归结起来,我觉得,这只是一些上香者心理因素的外在分析,以为只要大把烧香、烧头柱香、烧体积巨大的香、多烧香才能引起佛的重视,才能表明对佛的忠诚,才能带来福运。细究起来,如此而行是否在其心灵深处隐含着功利的心态、有失佛门的清净?而且带来安全隐患。因为咱们的释教场所多为木制结构的古建,极易引发火灾。咱们看到,在礼佛人多时,高大的香烛也很简单造成人身的损伤。特别那些名目繁多的高香,多是劣质的、以胶、染料等合成的化学制品,一经燃烧,必定造成环境的污染并损害人们的身体,与释教重视环境保护的理念各走各路。按照释教的说法,佛前点香,插一支或三支即可,代表礼敬佛、法、僧,或代表去除贪、嗔、痴。孰知,要敬三宝,要戒三毒,均在心上,在平常的修行之中。法无定法,法无执着,心诚为要。心若不诚,再烧多少支香亦为徒然。故佛前上香,应尽量用罕见污染的好香,每次一支或三支足矣。
其实,焚香礼佛主要看自己的心境,即以何种心境行此礼仪。释教讲随缘、随顺,礼佛方法很多,献花、献供果、合掌一拜,诵经、坐禅、转经绕寺均可,不必过于执着。来到宗教场所后,信众以忠诚的心意、平和的心态焚香礼佛才是最重要的。经典中常以香比方信众的持戒之德,《戒德香经》载:在世间的香中,多由树的根、枝、花所制成,这三种香只要顺风时得闻其香。其时佛弟子阿难欲知是否有较此三者更殊胜之香,何者能不受风向影响而普熏十方,所以请示佛陀。佛陀告知,如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则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风、无风及无势顺势的影响,这种戒香乃是最清净无上者。这也阐明严守戒律、广为行善的重要性。
由此,咱们看到,焚香礼佛的含义在于:表明进香者忠诚供养佛、法、僧三宝;表明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表明燃烧本身,无私奉献、普香十方。而其底子含义在于表达对佛的爱崇、感激与思念。对于信众来说,则在焚香礼佛的过程中,凭借香那逐步燃起的、缥缈的、细细的烟线,以有形的香,加上无形的——以诚恳的心面临佛的心香。从有形而至无形,进香者在静思中默诵经咒或默默表述心中的祈愿。以洗礼精神、观照内心、调理身心。以悟证色空不贰之理,追求去染成净、自觉觉他的境地,构成和法界诸佛、菩萨的一种沟通和沟通。信众经过焚香礼佛,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国际,奉献人生、觉悟人生。我心如烟,“心香一瓣”,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增长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