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和佛教茶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中国茶道和佛教茶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煮雪》中写道,传说北极的人们由于冰天雪地,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烤来听。故事美得动人心魄,《红楼梦》中煮雪烹茶大抵也是如此吧。炉上的沸水噗噗作响,茶叶上下翻卷,便听见壶口飘荡出的词句。那是茶人酝酿了一个冬季的独白,文火一烧,就烧出了下一个春天。

喝茶的人,大多熟悉四季变迁对茶性的影响。假使说茶是益友,那么茶器便是邻人了,品茶则是与善人交游。茶席之上,壶为主人,杯为来宾,宾主酬唱次第有序。四时茶饮,亦各有不同,春采明媚之茶,夏取静心之茶,秋日最宜恬淡之茶,冬季煮一壶温厚的老树茶,执一卷书,便可与落日安定相望到暮色沉沉。

明代人将在花园中品茶列为十大最煞风景的事之一,《瓶史》却说花下品茗是大雅之事。究其原因,大约是由于品茶实际上是一件私人化的事吧。日本的仓则行洋在《艺道的哲学》中说,“茶道是茶至心之路”,“茶是宗教的一种存在办法”。仓则行洋的话不无道理。茶道与宗教相同,都是属于个人的心灵之道。茶道这门日子艺术承载了宗教的文化内在:我国的文人僧侣创建和开展了茶道,并将茶道与释教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心灵的宗教。

我国的茶文化诞生于“泛神论”的文明之中,因此具有宗教文化的基因。对于农耕时期的茶农来说,陆羽是他们的工作神,茶树是自然崇拜物,茶寮、茶馆、茶肆在功能上近似宗教场所,茶客与茶师则似乎宗教徒与教职人员。这样的类比或许不太恰当,但毋庸置疑的是,茶道内含了宗教文化的基因。

日本茶道宗师千休利开展了日本的“草庵茶”,他在“禅茶一味”的基础上,将茶道还原于恬淡寻常的原本面目。千休利告诉弟子,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当弟子问及“茶道的诀窍”,千休利说:夏天怎么使茶馆凉爽,冬季怎么使茶馆温暖,炭放得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这便是茶道诀窍。千休利作为一代宗师,对于茶的体悟,竟然仅仅平平常常的“可口”二字。

近来,茶人之间逐步盛行“素茶席”的布置。茶席上摒弃一切庞杂之物,一切以最舒适为准,不加任何剩余的器具,越简单越高雅。茶席随心性而置,省下了繁杂的器物,茶道本身回归到对茶的品尝,这时候的“可口”才显得有滋有味。对于嗜茶之人来说,唯有“可口”之茶,方有“可心”之味。当茶客喝下一泡好茶而留下难忘的印象时,他会久久回味那隽永的味道,并不厌其烦地烹茗煎茶,妄图一次次找回那“可口”、“可心”的感觉。

但敏锐的茶人很快会发现,每一个茶芽、每一片茶叶、每一根绒毛都有不同的重量和触感。即使是同一种茶叶,在烘培、发酵等方面也会有着奇妙不同,泡茶时水温、时刻的差异,也使每一口茶都有着毅然不同的香气和色泽。于是,茶人茅塞顿开,过去的“可口”已然逝去,掌握手中这一杯茶的滋味,以及此时喝茶的心境,才干品出“可心”的茶之真味。

茶人将茶馆视为修心的道场,可心之茶亦可“道”。正所谓“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等尘俗惯例的规定忘却,保持一颗从容不迫、不矫揉造作的虚静之心。茶人怀着平常心,茶具也变得自若,一张石板、一块粗布皆可做茶席,一只残损的陶器入席亦有风骨。冬日采一枝梅花,夏日置几枚红果,安放在茶席之侧,颇有几分神韵。随手插的茶席花艺,小而不艳,新鲜简练,茶香游走在枝叶的空隙,是曲疏朗间,正是一份平常之心,一份禅意茶趣。

禅宗赵州禅师常以“吃茶”棒喝求法者,以使求法者明心见性。有一位和尚到赵州访问禅师,禅师问来访者“新近曾到此间么?”来访者回答说“曾到”,禅师回答说“吃茶去”。赵州禅师又问来访者,来访的这位和尚回答说“不曾到”,赵州禅师淡然如故,答一声“吃茶去”。后来,寺院的院主问禅师,“为什么曾到也说吃茶去,不曾到也说吃茶去?”赵州禅师便呼一声院主,院主容许一声,等着禅师道出个中原委。禅师缓缓答道:“吃茶去”。

禅师是禅的参悟者,他们透过一声棒喝、一杯香茗来传承心的彻悟,张扬禅的思维。在禅者的思维深处,有许多东西是难以用文字去阐述,只能依托心与心的契入。时过境迁,赵州禅师回答“吃茶去”的刹那已经逝去,咱们也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年代、那个情形去倾听这一声棒喝,参悟禅者的心灵才智。大约这一声“吃茶去”便是茶人与禅者的“道”,它像一扇半开半掩的哲学的门,里面洋溢着的是日子的禅意。茶,在修身养性时融通了禅意;禅,在日用平常处恬淡自守,恰似茶性。禅与茶,正是走往心灵的办法。

我国的和尚以为茶有三德,一是在坐禅时能够提神,二是在饮食过饱时能够协助消化,三是能够按捺愿望。茶由于有这“三德”,被以为有利于森林修行。在森林修持者的心目中,禅与茶本是一味功夫,茶道从禅宗而来,并以禅宗为皈依。泽庵宗彭的《茶禅同一味》中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茶馆是茶人修心悟道的道场,禅茶交融,可契悟迦叶会心一笑,祖师拈花之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世好时节。”茶是最朴素的日子之道,是人人都会的禅修。一泡茶,不同的人便能泡出千百种滋味。当茶主对众落座,打开壶盖观察茶炉上水的温度,茶客的肃穆与庄重亦流溢到空气中。摆开茶具,开始温壶,从高处飞流直下的水宣布动听的动静。茶则轻轻颤抖,跟着一双有故事的手安定落入壶中。几番沉浮,几番温洗,茶叶出汤,茶客闻香、品茗,茶汤斡旋唇齿,自然入喉,舌底鸣泉如饮甘露。这时候,茶主与茶客的脸上,都显出无欲无求的表情来。一场茶的禅修,已然入心。

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田村珠光,是15世纪时奈良称名寺的一位和尚。每至茶会,田村正襟危坐于草庵,细细品尝各种茶艺,捕捉茶道之中传来的佛法粗心。终于,在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偈中,田村有所彻悟:“佛法存于茶汤”。

田村断言的“佛法存于茶汤”,并不是说佛法便是简单的品茶,而是要在烹茶、品茶的过程中,安住真心,降伏妄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怀着一味清净心,才有可能从茶中获得禅悦法喜。不仅仅是茶道,日子之中处处皆有禅意与禅境。懂得佛法或许茶道的人,应该是日子得非常愉悦轻松、安闲洒脱的。“禅茶一味”的交融,使我国禅宗在走向日子化、平民化的过程中,更具有随性洒脱的风格,从而使禅宗在我国百姓中具有持久的生机。

寺院茶道的鼓起,开始起源于和尚们的坐禅。和尚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脑筋、集中精力,所以喝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释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我国。当释教传入我国后,在寺院中还未有喝茶之风。

喝茶开始为药用, 是民间的产物,然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种茶、采茶、煮茶、品茶的办法,并赋予茶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在,才构成开始的茶道。或许由于陆羽曾是和尚,后来交往中的老友也有许多和尚,如曾收养过陆羽的积公禅师,还有陆羽最交心的朋友诗僧皎然(他们在陆羽对茶道的研究上都给予了许多的协助),陆羽的茶道逐步传入寺院。反过来,由于寺院特殊的日子习惯,陆羽的茶道也渐渐被许多和尚所承受。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识记》说:“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少眠。’南人好喝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喝茶,人自怀挟,处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肆,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地点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爱慕,好事者家藏一幅。

有常伯熊者,又因陆鸿渐之论,广润饰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自寺院茶道鼓起之后,喝茶之风从南边传到北方,沿街都是茶馆。不管民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好喝茶。

喝茶对于和尚,即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简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心,让人的精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幽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便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寺院茶道也称寺院茶礼,有一套很严格的程序。寺院专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礼物,专门配备“茶头”,施茶僧职位,用以接待、礼敬来宾。寺院大量用茶以供养三宝(佛、法、僧),并以茶款待香客。寺院在职事变更上,都要举办喝茶典礼,且有一定的规矩程序。寺院茶礼有极为周祥的规定:有安排茶事的专职人员、茶事的固定程式、严格的等级、不同的规模运用于不同的场合。茶礼构成释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适宜一般茶树的栽培,如武夷岩茶就极负盛名。许多寺院都自种自饮,还可用来款待香客,为之解除疲乏。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就曾以自种之茶款待陶渊明,吟诗喝茶,叙事谈经,整天不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关于茶道

茶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茶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茶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茶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