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讲到的普茶的含义


茶,与中国释教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释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和尚喝茶的前史可谓由来已久,据《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喝茶苏罢了。这是较早的和尚喝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

别的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古刹和尚相继种茶」的习尚,其间东林寺名僧慧远大师曾以自种之佳茗款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

到了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清晰的把禅门喝茶的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日子中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说,茶和释教的关系严密相连。

明代乐纯着《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确实是由来有自。

释教和尚之所以挑选茶作为日常日子中必备的饮料,并将之升华为修行的重要部分,这与茶性本质有着亲近的关联。释教重视坐禅修行,敛心默坐,深思静虑,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悟大道。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要求和尚少私寡欲,少食少眠,战胜昏沉、散乱、掉举等无明烦恼,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洁白的状况。从这种特别的日子方式来说,茶正可提供最理想的帮助。

普茶在丛林中兴起,最早起源于禅门;禅宗认为茶有三德:一是坐禅通夜不眠,提神驱倦;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生津化腻;三是能抑制情欲,平心静气。别的,禅 门弟子喜爱喝茶,其一因素日蔬食简单,养分不足,茶中富含多种养分成份,故喝茶能够果腹并弥补养份;其二茶为「万病之药」,喝茶能预防和医治多种疾病,具有延年益寿的成效;其三佛家戒酒,禅林寺院以茶代酒,举行茶会、茶宴;其四茶禅一味。喝茶既能清心宁神,生津化郁,减少愿望,有益身体,自当是佛门首选之饮料。

自唐代百丈禅师制定清规后,农、禅并重一直是禅门所倡导的,由于释教寺院多建在高山丛林,云来雾去,极宜茶树成长,所以许多好茶皆出自和尚的栽培,因而自宋以来,举办茶宴已成寺院常规活动。历代祖师为了广种善根,普结佛缘,以吃茶为契机,以弘扬佛法为意旨,因而有普茶之举,禅门中常常将茶与禅融为一谈,故有「茶禅一味」之说。

「茶禅一味」语出《碧岩录》作者圜悟克勤,但之前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公案早已传遍宗门内外。由于我人俱生我、法二执,在执着中强自别离,以致妄想倒置,「茶禅一味」意即透过「茶事即禅事」的练习,契入无别离的国际。「一味」是无别离、契于当下,含有「一期一会」,即此绝待,无有过、现、未之别的含义,而人也只要将每一当下都当成不可再得的唯一来珍惜,茶中的真滋味、禅中的真体会才干现前。

古时寺院里产茶,上者奉佛,中者奉诸方大德,下者自奉。又专设「茶头」,用以供奉群众茶汤。普茶,「普」者,遍及周详之意,虽然只要一盏茶,然而上奉十方诸佛,中供诸贤圣,下及六道品,如大雷音,如大云雨,三千大千国际一切众生,莫不普沾茶露,生欢喜心

丛林寺院每当新年或中秋,住持大和尚都会抽出一个时间,跟全寺群众沟通,称之为「普茶」,就像现代的「茶会」,每个人都能够参与。住持和尚会藉此机会,讲几句开示,向一切僧众及弟子表示感谢其一年来对寺院的护持,及各种劳作的辛苦,再说些勉励的话,期望群众发长远心,常随梵学,精进修持,广培福慧。

「普」字,从广义上说,是指每一个人的真如自性,遍法界、尽虚空,无处不在。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在时间上,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在空间上,从东到西、到南、到北。每一个人只要能观见良心,发挥自我的本性,就能通达「普」的含义,就能生起我跟群众「遍及」相同的主意──一同工作、一同日子、一同沟通,无有特权,无分彼此,不计你我,如是才干生起真实的相等心,心胸才会开阔,思维才会周全。

释教认为,茶已然渗透到寺院日常日子中,自然与和尚的修行日子直接相连,也就是说,在日子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存在佛法,在日子的每一刹那都能够修行悟道,喝茶已然是日子的一部分,自然也能够经过喝茶参禅悟道。茶味禅味,皆源于人的内心体验,只可意会,难以言诠;茶味禅味,味味一味,不可作虚妄别离;茶性清和冲淡,韵致高远,饮者清淡静雅,禅者息心绝虑。茶心、道心、人心,在究极上归于一致。

因而,普茶在释教丛林中非常昌盛,喝茶不只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而是要从喝茶中体会禅的高雅,从吃茶里参悟生命的本质。这才是普茶真实的含义。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茶道

茶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茶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茶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茶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