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


导言

释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凹凸,修学有优劣。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向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接受与修学上有必要照料特色,力求相应,而不行胶柱鼓瑟顽固不变。六祖慧能对志诚说:“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真是见道之语。因之,为师传道,有必要丢掉死法,而因材施教,随缚立方,如良医治病,对症下药为妙。诸学道者,亦有必要抛开顽固,而随宜取法,如善航者见风使舵为佳。大抵初学道人烦恼较重,俗染较深,有必要随顺尘俗谛,有取有舍,有道有作,用心别离,谁是善,谁是恶,谁为正,谁为邪,而尽力止恶而修善,舍邪而从正,使戒行洁白,身口意三业规矩纯善。依据习惯这一特色的修法以言道,则应取六祖慧能所说“行正便是道”。持戒纯熟,身心无疵,为进修佛道打好基础。然后随顺圣义谛,无别离,无取舍,专从无为无作、无修无证,在唯求见性上刻苦。依据习惯这一特色的修法以言道,则应取马祖道一所说:“往常心是道”。身语意业既净,又有真参实悟,品德崇高,堪为群众楷模;智力充分,大可弘法利生,即应深入群众中去,行难行,忍难忍,广积善法,利乐有情,以报疆土恩,报众生恩。依据习惯这一特色的修法以言道,则可说“真俗圆融”、“悲智等运”是道。

道贵变通,故必因应无方,随宜取法,便利善巧,如理对治,才干断障证真而到达安闲摆脱之境。但尤当知道不离本,故又须持大经以应万变,万变而不失其所宗;才干摄末归本,守约施博,而入于至道不贰之门。总归,于道能通权达变,无执无著,善应善守,则自会于行住坐卧,语默动止,以及自学利他诸业务中无往而非道。今且不揣浅薄,试从道之权实两方面论述之。

—、行正便是道

慧能六祖在《坛经·般若品》里说:“若欲见真道,行正便是道。”这话的意思是说身口意三业清净,全部举动正直无邪,便是实在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说:“行直何用修禅。”六祖讲顿悟,注重定慧等学。可是他仍强调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于净心持戒,所以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人的行为之所以不正,首要是由于有贪瞋痴等烦恼作祟,而烦恼的产生,便是由于有“非心”之故。什么是“非心”?便是认识中全部妄念倒想和种种谬执邪见,若除去这些“非心”,则烦恼自去,而身心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无邪,伺时也得入于安闲超脱之境。所以六祖又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怀,长伸两脚卧。”这便是六祖所说“行正是道”的含义。

行正二字的详细内容,能够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路来了解。八正路即正见、正思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法。其间正业、正命是身业方面的正行;正语属语业方面的正行;正见、正思想、正念、正定属意业方面的正行;正精进则分属于身口意三业的正行。八正路又名八圣道,意谓见道今后的圣者,以无漏慧所起的正见为主体,在此正见引导下所起的正思想甚至正定等道品,都是以无漏为性,是完全的正行。初学道者,不必要求过高,只要以圣者无漏慧所起的八正路为原则,而尽力为善去恶,舍邪从正,使身心诸行契理如法。如是而表现的正见等八法,虽非无漏圣道,但亦是如理正行。

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释教。”古谓诸恶莫作是戒学,众善奉行是慧学,自净其意是定学。此三虽通戒定慧三学,但初学者为求行正,对此应以戒学为主进行受持。原本诸恶莫作属“律仪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中“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自净其意,从定学来说,它能够包含“世间离欲道”、“出生离欲道”以及菩萨道中的种种三昧。但它也是戒学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其间最底子的部分。由于三业以意为本,认识与其相应的遍行中的思是造业的主体。故《成唯识论》云:“能动身思,说为身业;能发语思,说为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为意业。”因之,持戒首先要自净其意。意业净则三业皆净,意正则诸行皆正。从持戒来说,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两者不光并行不悖,而且是相辅相成。故学人在身业方面既要不伤生害命,又须常常救死放生;既要不妄取资产,又须廉洁好施;既要改掉邪淫,又须作绝欲的榜样。在语业方面,有必要以诚实语替代妄语,以和合语替代两舌,以柔顺语替代恶口,以庄重语替代绮语。在意业方面,有必要远离负欲,增强舍心;远离瞋恚,常起慈心;远离愚痴,常升慧日。于诸恶行欲行,还要防微杜疑,防嫌杜疑。纵是一点小善小恶,或隐微的一念一想,都要纳入应修应遣的日常业务之中,这样受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释教,便是对行正是道的实在刻苦。学人有必要如此修持,以正身心而严净戒行。

瑜伽师地论》戒学部分,提出“根律仪”一法,依止修学,既能持好净戒,一起也能得定发慧,可称是戒定慧三学的总持要法。若欲仔细受持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释教,以净化身口意三业者,从此处着手进修更妙。

根律仪首要是依于正念,防心护根,使诸根之用常合律仪。其详细修法是:行者常于全部善法随其所应,明记不忘,从而引生正念。且使正念绵绵不断,隐而不显,细而不粗,若隐若现地安住于心。常常如是正念住心,心便有所系束而专注一趣,由是心不散乱而相等安静,有必定的定力。心有定力,不向外驰,诸根对境,心不取相,即无烦恼恶行的产生。若忘失正念,根门不得防护,漏泄其心,引生贪瞋等恶不善法,随即察觉,摄敛其根,复住正念。常常如是安住正念,察觉检讨,由静而明,自有觉照现起,能伏断烦恼。所以《瑜伽师地论》云:“由闻思力所摄根律仪,能伏烦恼现行;由修习力所摄根律仪,能断烦恼随眠。”此中察觉功夫与禅宗修无念行,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功夫相同,也是六祖“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的行正是道的详细实践。

前面所说以别离慧于善恶邪正等法,善取善舍,有为有作,使身心诸行正直无邪,身口意三业如法如律,为进一步修学佛道打好基础,是初学道人必经之路。

二、往常心是道

《五灯会元》卷四载: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什么是道!”南泉说:“往常心是道。”其实往常心之说,包含于《六祖坛经》而揭露倡导于马祖道一。禅录载,马祖一日示众云:“道不必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做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往常心是道。何为往常心?无做作、无对错、无取舍、无断常,平凡无圣。”此中所说的往常心,终究是什么心?据马祖所说,它是不染污的,与有做作趋向的生死心相反。从正面讲,它是无做作,无对错,无取舍,直了真圣义谛的无别离智。但它不名智而以心为名,因它是恢复了心的原本面目,而直接便是良心了。但它又不名良心,由于良心是术语,为破文字障,避免名相化,故不名良心,而从一般惯语的往常心命名,以便与实际生活水乳无间。其实它便是“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奇妙法门”,所以说往常心是道。

这儿所说的往常心怎样学得?已然往常心是道,什么办法能够入道,就用什么办法去学。初祖达磨向二祖慧可传法时说:“外息诸缘,心里无喘,心如墙壁,能够入道。”这便是学得往常心的唯一妙法。此中外息诸缘,便是要在根境相接时,心不著境。目睹色时,无心于色,是离色缘;耳闻声时,无心于声,是离声缘;甚至意了法时,无心于法,是离法缘。在全部见识觉知中,皆不取相,即息诸缘。心里无喘,是说心不起念。若有念起,心即喘动不安,若心住心位,如如不动,当下便得轻安安闲,即为无喘。心如墙壁,意谓墙壁当时,挡住去路,寸步难进,诸法离言,终究空寂,无少法可取,无少法可别离,如墙壁无路,念从何处起,心向何处行?这是言思道断,心行处灭的意思。人若能外不缘境,内不起念,则心自清净,而豁然还得良心,是为入道。这种心传,便是见性大法,以下诸祖无不严格遵循,特别是六祖慧能在解、行两方面,对此都有完全而全面的发挥。他依据外息诸缘,而常说:“外离相为禅”;依据心里无喘,而常说:“内不乱为定”。无论自修或教人常都是坚持此法而不少易的。他自行刻苦上的“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便是心里无喘的功夫;“寂寂断见识,荡荡心无著”,便是外息诸缘的功夫。六祖对慧明说:“屏气诸缘,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原本面目。”向薛简传心要时说:“但全部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这些都是本着初祖所传心法而施教的。至于六祖在《坛经·定慧品》里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也首要是指初祖所说的入道要法而言的。已然祖祖相传,灯灯相续,都是以此法为心髓,当然促进生死心转变为无别离的往常心,在修法上是不能舍此而它求的了。

人是需要生活、需要工作的,而且还要尽必定义务的,如何在这些举动中使身心安定,道业日增呢?当知道由心悟,还须由行而入,初祖达磨对此曾提出报怨、随缘、无所求和称法四行。如师其意而行,首应笃信业报,忍苦耐劳,淡泊自甘。次应灵通诸法无我,得失随缘,而不以物累心。再次常宜精力内安,不希名利,不贪吃苦,亦不向外求玄。更重要的是,全部举动都要随顺正理,符合中道,即所谓“称法行”。此行极为重要,它是契道与不契道、有道或无道的首要标志。全部诸法皆从缘由生,其实体了不行得,故非是有;但其酬前引后的似因果相,分明闪现,故又非无。因之,关于全部法,都应看做非有非无,而在处理上,都应不取不舍。总的要求是要到达于法不增不减,还其原本面目。《说无垢称经》有云:“诸法不有亦不无,全部皆待缘由力,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若能如是观,如是行,即为随顺实在,如理称法。

息缘无喘,是从静处刻苦,勤修四行,是从动处刻苦。动静结合,禅功谨慎,久之,无做作,无对错,无取舍的往常心,即会锋芒毕露。

往常心的形象怎样呢?往常心的形象可用六祖常说的“平直”二字来阐明。平谓心平,直谓行直。公平行宜是禅功的成熟,也便是道,也可说便是佛心。故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又说:“平直即弥陀。”六祖只从往常心的行相来说平直一词,认为那便是道,而未直言往常心是道。后来禅宗大德于此处有悟,察觉到六祖所说的心平行直,可说便是往常心,因此有往常心是道之说。往常心有体有用,就其体相说,便是心平;就其用相说,便是行直。心平的详细情形,六祖在《坛经·付嘱品》里用“一相三昧”来阐明,他说“若于全部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心平则自有般若现起,灵通任何一法,都无大无小,无高无低,无优无劣,无善无恶,无净无不净,无有少法可起别离。所别离既无,则别离心与无别离智亦无所得,而全部无别离,相等共—如,心不住全部相,惟有一清净相,相续而转,故名一相三昧。至于行直,其详细表现,应知即六祖所说的“一行三昧”相。六祖说:“于全部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由于心平,不住诸相,如如不动,与境相接,自不起思虑别离,而随感随应,直往直来,其心仍然是清净无相,如如不动,故名一行三昧。此中一相三昧,表现心平,是从往常心的体相上树立;一行三昧,表现行直,是从往常心的用相上树立。有以往常心体相为实质的一相三昧,自会有以往常心用相为内容的一行三昧,因此反过来有一行三昧,也就有必要有一相三昧。这便是说:心平行自直,行直心必平。假如用“寂照”义去了解平直义,则一相三昧是寂而常照,慧在定中;一行三昧是照而常寂,定在慧中。把这两种三昧结合起来,便是往常心的全貌。

学人如已戒行纯熟,三业无邪,即应以往常心为道,随顺圣义谛,无为无作,不修而修,修无所修;不证而证,证无所证,如是而行,自会见性,打破凡圣关。

三、真俗圆融悲智等运是道

学大乘法,在因位为菩萨,在果位为佛。佛是修菩萨道而成,故欲成佛,有必要修菩萨行。而菩萨行的首要标志,又在于发大愿、起大行、作大士以广度全部众生。因此真俗圆融、悲智等运就成了行持上的最高原则,特别是功行较深的人,更应如是修学。

为什么要广度众生呢?由于众生是福田,有众生才会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成就无边积德行善。众生是慧海,为度众生才会广学五明,广修种种法门,而成就“道种智”和“—切智智”。众生是诸佛母,所以《净名经》说:“诸佛摆脱,当于全部众生心行中求。”众生是圣道根,所以《华严经》说:“全部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

为度众生,有必要有悲智等运之心行,有此心行才会有真俗圆融之妙用,而达广济之目的。所以佛说“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菩萨道行,皆依悲智等运、真俗圆融的原则树立。六度中“施舍度”所摄“财施”、“法施”“无畏施”,皆是悲的表现。“智慧度”所摄“加行、底子、后得无别离智”,满是智的表现。“两度”结合,恰是悲智等运。其余四度,各各皆以悲智相兼为内容。且如“忍辱度”,其间“耐他怨害忍”,是悲的表现,“法思胜解忍”,是智的表现,“安受众苦忍”,则分属悲智。“持戒度”其间“饶益有情戒”首要属悲,“摄善法戒”首要属智,“摄律仪戒”则分属悲智。其余两度,仿此可知。至于“四摄”,施舍属悲,爱语多属智,利行、同事则皆是悲智交融。再若“四无量心”,其间悲属悲,舍属智,慈、喜则皆通悲智。菩萨所修无边法门,无一不是悲智等运,也无一不是真俗图融。由于要有大悲心,才肯把自己所证的奇妙离言的实在义向众生宣说;一起也要有大智慧,才干便利善巧,以尘俗法扶引众生悟入真谛。《净名经·菩萨行品》所说“有尽无尽摆脱法门”,其间“菩萨不尽有为”,便是寓真于俗,融智于悲,以不舍世间,化度群蒙;“不住无为”,便是融俗于真,纳悲于智,以深契实相。《金刚经》说:“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河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全部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很多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度全部众生入无余涅槃,是大悲心,随顺俗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大智慧,随顺真谛。大乘教中类此所说多不胜举,总的是教人修菩萨行,必定要在真俗圆融、悲智等运的前提下进行种种活动。

禅宗祖师直了真源,但仍是注重真俗圆融、悲智等运。且如六祖说:“欲拟化他人,须自有便利,勿令彼有疑,便是自性现。”此拟化他人是悲,有便利是智,结合起来是悲智等运。一起有便利是顺俗谛,自性现是顺真谛,合而观之,便是悲智等运,真俗圆融。《坛经·决疑品》颂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这是顺真谛说。“恩则孝养爸爸妈妈,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友善,忍则众恶无喧”等句,便是随顺俗谛,教人在日常把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人伦业务做好,把群众关系处好。合起来讲,便是真俗圆融。

真俗圆融,是空有双彰的中道,也是无上菩提的底子;悲智等运,是自他两利的胜行,也是无住涅槃的精华。若能以此中道为道,依此胜行而行,则定成佛道作“无上士”。

四、说虽有千般 合理还归一

《坛经·般若品》说:“说虽有千般,合理还归一”,意谓道虽对机随缘立种种名,而其实体惟一无二,所以《华严经》也说:“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道既是一,则本文前面所分述的行正等三项是道,首要是依据习惯某些特定情况,而从权便利说的。克实而言,此三道不是互相孤立,而是相互融贯为一的。学人于此既要掌握其各个的特别习惯性,又须灵通其相互间的共通性,才干于道权实兼司,操纵自如。

《坛经》所说的归一,终究指的什么?直言之,便是指的一实相真如理。此理是道之体,它遍于全部法、全部处,至大无外,所以它是“大路”。此理实在,常如不变,所以它是“真道”。一起它又是远离二边,不偏不倚的正中道理,所以它又是“正路”或“中道”。人若依此理而深思参悟,便是“悟道”。悟此理而到达亲证现观,便是“见道”。依所亲证的真如理为原则,而修理心身,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此理全相符合,便是“修道”。修道纯熟,尽去客尘,使此真如理满意彰显,便是“成道”。所以说,“说虽有万殷,合理还归一。”一起道有体也有用,用即般若之妙用,谙佛因人施教,对机说法,树立人天乘、声闻乘、独觉乘以及菩萨乘的种种教法,法门无量,胜行无边,而皆统摄于一佛乘,简称为“一乘法”。若摄用归体,则此摄万法之一乘法,亦不过一真如理。然复当知道不离心,道之整体大用,便是一心的整体大用的表现。由于所谓道体的真如理,便是一心本净之真性,一乘法所摄之种种法门不过一心本有般若妙用之施设。若以自心本具之般若,现见自心本净之真性,即证菩提。人常“观心”便能“明心”,明心自能“见性”,见性便得“成佛”。“自性自悟,自悟自修,自成佛道。”并以此法化度众生,曩昔现在未来全部诸佛悉皆如是。这便是无上无容、惟一无二的佛道。经云:“解一则千从,迷一则万惑。”古德亦云:“守一而万事毕。”同道们,灵通真如理,悟此一心吧!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关于禅道

禅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禅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禅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禅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