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如无助力,恐将难破轮回


前言

戒色276天以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一种正向和精进的状态,但也时有懒惰、灰暗、意志薄弱的时候,有时立刻能清醒过来,有时则几乎已经和破戒只有一纸之隔。当再一次从低迷状态走出来以后,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何我许多戒友走不出的低迷,我却能一次次走出来?(此处绝无自傲之意,只想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对比分析提出能够有助于新人朋友的结论)或者说,为何过去常常让自己倒下的各种低迷,却拦不住现在的自己了?回想这二百余日的所作所为,我认为自己相比过去屡戒屡破的状态而言,这段时期最大的不同就是找到了戒色的助力,正是这些助力,在顺境的时候滋养和提升我的身心,在逆境的时候力挽狂澜重回正轨。下面就逐一介绍这些“助力”,供参考:

关于慢跑

曾经有篇文章说:“跑步与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起来差异也微乎其微;在每年看起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五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野。等到十年以后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入群近三百日以来,已跑过了近八百公里的路程。在秋天的时候,会有人说“天干物燥,不宜跑步”;在冬天的时候,会有人说“寒冬腊月,大汗伤阳”;到了春夏,又会冒出各种新奇的说法来为不运动做借口。这些借口之中,或许有些在某类知识上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是不是该问问自己,“我是来干什么的”?我们是来学习各种漂亮话和伪知识来为自己一如既往的懒惰做出更理直气壮的借口吗?如果我们是来戒色、来寻求改变与恢复的,那是否想过:每天伸伸腰,捶捶腿,兴致来了打打球、做几个俯卧撑,这样的“运动”之下,我们又能有多少变化呢?

记得有一次正是寒冬之时,群里聊天聊得火热(当时还没有开始实行发言前缀制度,闲聊较多),有人说“外面太冷,不想锻炼”,就会有人附和“屋里也能锻炼”,进而就会出现以“中医知识”为名义的诸如“冬天不宜运动”、“大汗伤阳”之类的理由,再来就会有各种“我朋友如何如何、有的人如何如何”之类的“例证”。讨论到最后,大家一片祥和心安理得的在温暖的屋里又度过了一个无聊的晚上。而我,只是在看到第一句话之后就不再参与讨论了,默默穿上压缩裤,戴上耳机手套,注视一下镜子里的自己,然后出门跑步。绝不是因为我有什么超强的意志、不怕冷之类的,而是我已经想明白了:“过去的我,就是这么舒舒服服的一边给自己找借口一边混,如果我现在还是这样,不做出改变的话,那么明天只会是痛苦的延续罢了。混着每一个今天,却期待一觉醒来能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明天,这怎么可能?!”跑步归来的路上,脑子里蹦出来四个字,算是让我找到了一点跑步的理由和意义:“身疲心盈”。常有戒友问我:“为什么你能有那么多感悟?”现在想来,原因之一正是这种“身疲心盈”的状态。在体能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身体进入匀速规律的运动状态,心灵和意志就会变得非常平静和清明,在这个状态下,很多想不通的问题都会有新的感悟,很多匆匆一瞥的知识,都会产生更深的理解。而戒色的觉悟,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有不少戒友,其实并不是懒惰,而是惧怕跑步初期的那种身体上的不适。我初次开始跑步的时候,以最慢的速度拖着脚步跑了近一公里,浑身酸痛,肺部有种快要炸裂的感觉,唾液似乎都蕴含着血腥味。这种感觉是每一个刚开始运动的人都会遇到的,但可以通过科学的计划尽可能的减弱和缩短。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戒友,建议先从快走做起,速度要达到6.0-6.8km/小时(可以在跑步机上感受一下)。当你可以在这样的速度下快走半小时而不怎么出汗时,就可以转为慢跑了。此时可以使用一些手机软件(如“跑步控”),通过跑走结合、逐步提高跑的比例降低走的时间,最终实现全程跑步完成的目标。

分享了这些关于跑步的心得和方法,肯定会有戒友有疑问:“非跑步不可吗?固肾站桩之类的锻炼不可以吗?快走不可以吗?”这些问题,也是我多次问过自己的。在我看来,运动有两层含义:一是能力,二是习惯。从提高身体能力的角度来看,跑步、快走、游泳、站桩这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从作为生活习惯产生的影响来看,户外跑步所带来的那种身疲心盈的状态、那种不断自我挑战,是其他运动难以给予的,特别是室内、低强度、短时间运动所最缺乏的。而缺少了这些精神上和意志上的不断触动、挑战和刷新,运动就只是成了一种肉体动作的重复,不会产生多大的精神助力,更不要说更新认识提高觉悟了。

其实所有沉迷于瘾癖的人,一开始都是源于对“苦”和“乐”的短视,分不清何为“假乐真苦”,何为“假苦真乐”,然后由这种短视造成长痛,甚至毁掉一生。跑步之于我的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反复的验证“腿酸、脚痛、呼吸难受”之的“苦”和“体力充盈、身材健美、意志坚定、心境祥和”这样的“乐”之间的真假关系,从而逐渐明白什么才是“真乐”,以及获得“真乐”之前往往必经“假苦”这种进步的流程。这个道理,反馈到戒色上,就会对戒色产生极大的帮助。当然,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而这个“另一回事”,就是靠反复的验证、反复的体验来实现的。

有戒友曾提问:“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想起颜元举的一个例子:“《诗》《书》如琴谱也,烂熟琴谱,可谓学琴乎?”琴谱背的再熟,不去实际练习,那么演奏不出乐曲来又有什么好疑惑的呢?戒色道理懂得再多,自己不运用到生活中去,又如何能戒的了?

上文对“非跑步不可吗?其他方法不可吗?”这个问题已经做出了解答,说明了跑步这样运动的特点和优点,请各位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斟酌。针对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点想说的,那就是我们要避免陷入“替代方法论”和“终极意义论”的泥潭,这些看似明智有理的思维,实际上往往只是旧习惯经过包装后用来自欺欺人的道具。

何为“替代方法论”?在我看来,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本能的排斥现有方法和别人提出的方法,尽管缺乏依据但还是认为有更好的方法会被自己发现。这种思维本身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这是一个受懒惰、瘾癖困扰的人的想法,那就值得警惕了。回想一下,我们在工作中、学习中是不是常有类似的经历?总是瞧不上现有的方法和别人的方法,自己拿不出更好的,或者自认为有更好的却不去实践,最终拖延到最后草草了事甚至想方设法逃避。

何为“终极意义论”?在我看来,就是想问题的时候总喜欢考虑最终会怎样,忽略和抛弃过程,只看最后的结果。这种思维看似重结果重效果,看似很有实干精神,但同样的,如果是一个懒惰、沉迷瘾癖的人这样思考,那就只是旧习惯的惯性在作怪。没有人有义务预先告知你一切,更何况,事物本来就不是这么运作的。真正的进步和改变,从来不是点对点的直线关系,而是大量的持续投入之后,才会在某一刻产生回报,在经历了这个投入的过程之后,你才会逐步明白结果对于你的意义。

所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被“替代方法论”和“终极意义论”这样自欺欺人的东西所左右了。很多问题,当你开始行动起来的时候,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最后在本篇结尾,送给大家孙中山先生的两句话,可为戒色所用:“以行求知,因知进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戒淫

戒淫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戒淫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戒淫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戒淫。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