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通戒与别戒。在《四分律》中有记载,过去七佛共同通行的戒律偈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种偈子相通于僧俗的禁戒,这是小乘上讲。那么大乘上的通戒,是菩萨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是属于大乘的通戒所设。凡是发了菩提心的僧俗二众都得受持。那么别戒专是为佛教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个别制定的戒律,又可以分为在家戒和出家戒。那么在家戒是由优婆塞和优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有沙弥戒、沙弥尼戒,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尼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的具足戒。
第二种,声闻戒和菩萨戒。那么声闻戒是小乘戒,是声闻乘弟子所受持的戒律,比方说,《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誓愿断除一切恶法;摄善法戒,誓愿做一切善法;摄众生戒,誓愿饶益有情。
第三种,止持戒和作持戒。一,止持戒是,止是“息止,停止”的意思。也就是说停止造作恶业,涵盖“身、口、意”三业。护持本所受的戒体,就称之为止持戒,属于消极的止恶戒。在“七佛通戒偈”当中,属于“诸恶莫作”。诸恶莫作,是止持戒,是消极的止恶。二,作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众善奉行”就属于作持戒,是积极的行善。
第四种,性戒和遮戒。性戒,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称之为性戒。比如杀生,偷盗,邪淫,妄等行为。不管是佛陀制与不制,本质上来说是不善法,天理所不容,是属于社会上公认的罪业,所以属于性罪(业道罪、因果罪)。而遮戒,遮是“遮止,制止”的意思,专门是指轻罪的禁戒,那么又有一个名称是“息世讥嫌戒”。这是对于“性戒”安立的。佛陀是因事、因地所制定的戒律的,通常较性戒为轻。也就是说一般社会不认为是罪恶的事。而佛教是为了防止世间人的讥嫌,避免引起其他的犯罪,故此佛陀才制定戒律。而在《大智度论》上说,这个“酒是众恶门,造作诸过失。”,又说:“酒有三十五种过失。”所以饮酒本身不是一种罪恶,但是饮酒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在很多的经典上记载是有一位居士,因为误饮了酒而犯杀、盗、淫、妄等恶行,所以饮酒就属于遮戒。那么从性戒和遮戒的指定上也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非常圆融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