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中的酒戒和戒酒的好处
不喝酒,主要是不摄入“酒精”这种物质。酒精的作用能够麻木人的神经,使人迷乱,失去理性。引申之,像毒品这种物质,也是麻木神经的祸害,并且远远胜过酒精。人一旦摄入酒精和毒品这类物质,而失去理性,是非常可怕的。宣化上人为了阐明这种可怕性,列举了一个公案。
曾经有一个人受了五戒,刚开始的几个月,他持戒严谨,几乎没有什么遗漏之处。有一天他遽然想喝酒,所以想:“杀盗淫妄这四戒,明显很重要,但是酒戒似乎是多余的,彻底能够不守。”这样一思维,他就去买了一瓶酒回来,自酌自乐。酒喝到一半,有点醉意了,觉到单喝酒也无味,有一点下酒菜才好。
他的醉眼看到街坊的一只鸡跑过来了,他竟然欢欣地认为是大菩萨赐了一只鸡给他下酒。他所以抓住了鸡,将鸡杀了,当作了下酒菜。没过多久,他的那个街坊过来找自己的鸡;没有找到,就问他可看见鸡。他吃了鸡,有点慌张,就撒谎说:“我没有看见鸡呢,你去别处找找吧!”他此刻几乎彻底醉了,看到这个街坊是个年青的女性,并且生得很美丽,就起了淫念。他彻底失去了理性,就把女街坊奸污了。
上面的这个人,由于想喝酒而犯了酒戒。喝酒之后,酒醉而失去理性,其它四戒相继都犯了。可见,喝酒往往是犯戒的元凶巨恶,这正是释教将酒戒列为五戒之一的底子原因。故而关于佛弟子而言,必定要注重酒戒,不行看轻它。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喝酒引起的损害,也是相当大的。喝酒过度,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酒醉之后所引发的暴力事件、酒驾事件不乏其人。许多人由于喝酒,毁了自己的终身;许多家庭,由于一个人喝酒而幻灭。至于毒品的损害,更不用多说。
因而无论是落发众还是在家众,不喝酒都是最好的挑选。
酒本身没有罪,酒这条戒叫「遮罪」,遮是防备;由于酒后会乱性,犯杀盗淫妄,所以它是属於防备的性质。喝酒很容易出事,所以佛就在遮罪里把它列为第一条,绝对的制止。他说得这麼严厉,这便是看到多数人一沾到酒,他这个心就乱了,就没有办法约束,喝酒过量就会出工作。咱们看现前的社会,车祸很多,大多数都是酒后驾车。所以现在法律规定喝酒过量不准开车,也是把它订入重戒,这是同样的道理。
下面有开缘,这一条戒的开缘最多。开是开戒,开戒不犯戒,咱们自己必定要明了。『有沉痾者,医教以酒为药,乃暂权开听,非谓远程服食。』这便是开缘。假如是有病,医生必定要用酒合药,这是开缘。当你病好了,就不行再饮,病好了再饮便是破戒。用酒来看病,这是开,不是破。在中药里,有不少药是要用酒作配药,或者是作药引的,这能够用。中药有很多用动物的,也能够用。药用,这都是开缘,这些咱们必定要知道。
这个当地说得少,《戒经》讲得具体。还有一种,七十岁以上,身体虚弱,血液循环不好,酒能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健康有利益,这允许饮用少量,这是开缘。我初学佛时,有的时分也到寺庙,常常跟老和尚在一起吃饭。老和尚每一餐饭都有一杯酒,咱们置疑,酒不是佛门重戒?老和尚每天吃饭之前喝一杯酒,也不敢问。到今后才知道这是开缘,那个老和尚的确七、八十岁。中国北方天气冷,七十岁以上,身体虚弱,非皮裘不能保暖的,也能够穿皮衣服。所以佛法真是通情达理,并不是叫咱们死在戒条里,它是活活泼泼的。但是你不能成心犯,假如你穿棉衣能够保暖,你穿皮衣服就有伤慈悲心。你身体很正常,你每天喝一杯酒,尽管一杯酒不会醉,没有什麼大过错,你也犯了佛的戒律。
受五戒的在家同修,在现在应付宴会的交际场合中必定有酒,你能够饮一杯酒,决定不会醉,应付,这是开缘。假如藉这个机会多喝一点,就犯戒了。结罪是心境不同。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而不是死守在戒条之中。佛家戒很严厉,条条戒都有开缘,便是在某些条件之下,某种环境之下,能够开,而不是犯。应开就要开,应止就要制止,这叫持戒。应该制止不制止,应该开不开,都叫犯戒。所以年岁很大,气力很衰,药里能够用酒。不是药里用酒,不能够『远程服食』。
『若无病托病』,假装病,『轻病托重』,用这个理由去喝酒,『俱犯』,统统犯戒。所以戒律非常微细,要认真的研讨,用它做标准,改进咱们的生活行为,对咱们的德行、修持、健康必定有优点,不会有坏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