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妄语的危害讲解
佛教所说的妄想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
妄想 因无始以来的习气(第八识之业种子)所致 或受外境刺激下产生妄想 或在不由自主而产生妄想 概括:无明中产生 如果某人有业缘果报 业因与果报需缘来联系发生 业力本在 果报未成 需善恶助缘或心念感召来促成果报 如果人不生一切念 不执不取一切念 则心不随境转 性空罪亡 业力没有缘来牵引 没有实体来受报 则无缘不来(缺少事物之间相应的要素) 如人因往昔恶业当受果报 但因短期内无妄想而心清净无染 心不动而缘难来 业障仍在(可忏悔消除) 但可延迟暂缓果报发生 业力如炸药 因缘如导火线 妄想(起心动念)为打火机 因人妄想而造业 以致因缘之导火线点燃(因果之助缘) 导致业力之炸药爆炸 从而受报业果
扩展资料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云︰‘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乘义章》卷三云︰‘言妄想者,所谓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辨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故经说言︰虚妄分别名字及相,名妄想也。’
五妄想
一、坚固妄想,即色阴也。众生之体,因想而生,心因想而起,命因想而传,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名现色身曰坚固妄想。
二、虚明妄想,即受阴也。众生欲想而登高,则足先酸涩,好恶之二相,损益现驰。是即无受阴体。故曰虚明。
三、融通妄想,即想阴也。众生之念虑为虚情,色身为实,虚实虽不纶。然能相使者,由想而融也。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心形虽异。然用能相应者,由想而通之也。故名融通。
四、幽隐妄想即行阴也。众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无暂停息,运密移于运,体虽迁,然无觉者,故名幽隐。
五、颠倒妄想(又曰微细精想),即识阴也。众生识精之湛非真湛然,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急流细不可见。湛了内之罔象虚无,故云颠倒。见楞严经。
佛教的妄想是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所举的十二种妄想。系依妄想分别之自体差别相所作的分类。其异译本《入楞伽经》卷四、《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则称此为十二分别,所列名称亦略异。
兹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二(下)所释,此十二妄想如下︰
1、言说妄想︰指计着种种音声词句而妄以为有性。
2、所说事妄想︰指大凡所说之事,其自性之极致惟圣智能知。凡夫不解,往往仅依其事相而生言说妄想。
3、相妄想︰指随事起见,如渴鹿望炎阳而生水想;于地水火风执有坚湿暖动之性,而不知其性本融,对于一切法妄计名相。
4、利妄想︰指世间之财宝本是幻物,但凡夫不知而起贪着。
5、自性妄想︰指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执而以为是,其余皆非。
6、因妄想︰指于因缘生之法起有无等之见,妄想分别而成生死之因。
7、见妄想︰指外道计着梦见的有无一异俱不俱。
8、成妄想︰指于假名实法之上计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
9、生妄想︰谓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
10、不生妄想︰谓一切法皆先有体,不假因缘而生。
11、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此与彼,递相系属,计着分别,无有断绝。
12、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于此无缚解中而生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