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教中讲为什么不能妄语的说明


佛教宗教中讲为什么不能妄语的说明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我们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是来源于我们这张嘴,所以佛陀将妄语定为佛家五大戒之一。

在古代,妄语只限于直接的言语,尽管后来有了印刷术,但是散播的范围仍是很有限,受骗的人不至于太多。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新式的印刷术,书刊报纸十分普遍,更有电视、电话、网络等作为散播妄语的东西,运用更便利灵活,影响更广泛,一句谎话,就有可能诈骗全世界的人。

直接的言语,说过了就会消失,影响有限,但是文字和网络媒体,不但能诈骗一时一地的人,还能长时间更大范围的传达,被骗的人就无量无边。我们现在是信息社会,翻开手机,广告,新闻,八卦,文章,视频等等,铺天盖地的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人目不暇接,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些花边新闻、小道消息、广告等,为了流量,为了博眼球,为了利益,还有多少人可以保存做人的底线?里边还有多少内容是没有水分的?看现在许多文章或视频的标题,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怎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就怎么来,怎么能赚流量就怎么来,哪管什么真话假话?所以现在提倡改掉妄语,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妄语便是虚妄不实的言语。在佛教中分为三大类:大妄语,便利妄语,小妄语。

大妄语要具有五个要素,不可悔过:

一,所向是人——对人说大妄语。

二,是人想——确定对方是人,而不对错人或畜生。

三,有欺诳心——故意诈骗对方。

四,说大妄语——自己没有证果证法,而说自己现已证果证法。

五,前人领解——对方能领会理解所说的内容,假如对方是聋子、痴呆、不解语人,以及向畜生、非人等说大妄语,由于他们理解不了,领受不了,所以不犯重罪。

妄语的意思包括:不知道的事说知道;知道的事说不知道;没见过的事说见过;见过的事说没见过;没醒悟说自己醒悟了,原本醒悟了却说没醒悟;没有听到却说自己听到;听到了却说没有听到。诋毁圣贤,诋毁经法的都算大妄语。

妄语的办法一般有:自己说大话;教给他人说大话;指派他人说大话;用书面的文字说大话;用假象迷惑他人。但不论使用任何办法,只需被诈骗的人领解,信以为真,就构成妄语罪。

便利妄语:

为了救护众生,也可以说便利妄语,不算犯戒。比方有坏人要杀人行凶,问你人在哪里,你分明看见,却说没看见,那就不算犯戒;有人要杀一只流浪狗,你看见说没看见,都不算犯戒。

日常日子中,我们经常说好心的谎话,比方他人买了件衣服问你好不好看,即便不好看你都说好看,这尽管是发自好心但毕竟仍是大话;比方明知道患者得了癌症,担心患者承受不了而隐秘病情,尽管发心好,但成果未必好,没准耽误了病情,除非患者心思十分软弱,才不得已而为之。由于只需说大话,就要承受不被人相信的果报,对人说一次谎,下次你再说话,他人就会置疑。所以佛才说,只需在救护众生的时分,才可以说便利妄语。

三种小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两舌便是挑拨离间,无事生非,东家长,西家短,成果让他人形成误解,产生矛盾;

恶口便是诬蔑、污蔑、恫吓、说污言秽语、谩骂、挖苦挖苦、说话尖酸刻薄等等;

绮语便是甜言蜜语、诲淫诲盗、情歌艳词、开玩笑、山南海北的胡侃、吹牛等等。

这三条中,两舌和恶口一般犯的不多,最容易犯的便是绮语,一般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山南海北的大侃特侃,一般都会犯了绮语,所以要是学佛修行的弟子,最好守口如瓶,尽量少说话,古大德说了:“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佛说未曾有缘由经》记载佛为波斯匿王讲法,波斯匿王说了自己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波斯匿王出去打猎,半道上饿了,说要用膳。随从告知他:“早上出门大王催的太急,没有让御厨做饭,所以没得吃。”波斯匿王不高兴,打猎了爱好也没了,折返回来。他一进王宫就说要用膳。

掌管御膳房的大臣修迦罗,他答复:“现在还没有,马上去做。”由于饥饿过头,波斯匿王愤而下令将修迦罗斩首。

时,末利夫人得知情况,赶忙假借国王的名义,将修迦罗放了,同时预备美食美酒,带着歌女乐妓,来陪波斯匿王吃饭。波斯匿王酒足饭饱,五欲自娱,很快愤恨就停息下来。可接着波斯匿王就后悔了,为什么呢?由于自己的无名怒火,杀了一个举国无双、且没有差错的御厨长官。

这时,末利夫人笑着对王说:“你不用发愁,修迦罗还活着呢。”于是,末利夫人把自己假传王令的事告知国王。波斯匿王非但不气愤,还欢喜不已。

波斯匿王就问佛:“末利夫人,持佛五戒。可她一日之中,就犯了喝酒和妄语二戒。佛曾说,只需不放逸,喝酒无有恶业,反增福报。可妄语呢?这种好心的谎话有没有恶报?”

佛正色答复:“如此犯戒,得大积德行善,无有罪也。”为了阻挠他人造恶业而破戒的好心谎话,非但无罪,反而有大积德行善。

为什么呢?人间有两种善:一种有漏善,一种无漏善。能不犯戒而行善,属于无漏善。末日夫人尽管犯戒,但她是为了救人,属于有漏善。但从本质上而言,“凡心所起善,皆无漏业。”

好心的谎话起于好心正念,虽是妄语,造的却是善业,得的也是福报,这便是佛的智慧便利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关于戒妄

戒妄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戒妄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戒妄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戒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