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么去引导你的生死业力,让它趋向两个方向:第一个趋向无上菩提,第二个趋向西方净土。现在我们来谈谈引导的功德。
我们看事修。那么前面的理观它是调伏颠倒妄想,它直接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息灭我们心中一切的分别。因为它本身在观照的过程当中,是离一切相的,所以叫理观。但是这个事修,它必须要即一切法,它必须在有相的因缘当中,去历练、去观照,所以它叫事修。它要借因缘的假相来修学,来修学什么呢?修学菩提心、修学往生的心,这个叫事修。那么这当中分成两段:一:依圣道门修学六度;第二个:依净土门成就信愿。那么这两个都是属于在因缘当中来修学,叫做事修。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依圣道门来修学六度。
这个地方有五种因缘:一、因缘;二、殊胜;三、方便;四、利益;五、助成。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个六度的成就的因缘。这个地方有分成三段:一、对治障碍;二、成就功德;三、成办利他。先看对治障碍。
那么这个菩提心,我们谈一下,我们以前在没有修菩提心之前,我们第八识是受谁主导呢?对了,受第七意识。第七意识的我爱执,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攀缘心,攀缘人天快乐的果报,所以我们以前的生命只有一个宗旨,叫做:享受人生。
我们攀缘色声香味触法,让自己这个自我意识来享受,就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生死。那么这种享受的心,被我们的无分别智给破坏了,因为你享受一定要有分别心来带动,你不打妄想你怎么享受人生?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痛苦嘛,生命是苦多乐少。所以享受人生的概念是你自己想出来,就是说我们把人生美好化了。我们可能在人生的经验当中,曾经有过一次的快乐的经验,然后你就拿那个经验来看所有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能够去承受人生的折磨?生老病死的折磨?因为你觉得,你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快乐的影像,那个影像支持着你,让你继续走下去。但是这个影像,被我们的无分别智破坏了,所以这个时候菩萨自我意识这个道路被封断以后,它就不知道何去何从?这个生死这么多的善恶的业力,该往哪里去呢?所以我们必须要重新建立一个引导我们业力的一个力量出来,第一个就是菩提心,重新引导我们的阿赖耶识的业力,不能受自我意识引导。
那么这个菩提心本身的生起,有四种因缘,因为个人的根机的不同。在《瑜伽师地论》上说,第一个因缘:闻法欢喜。有些人对大乘佛法的这种各种的教法,听了以后特别的法喜,而发起菩提心了,第一个依法而发心;第二个:见佛的功德。看到佛陀在大乘经典,有种种的神通道力变化,依人、依佛而发心,见佛功德;第三个:悲众生苦。他看到无量无边的众生,在颠倒妄想当中,一次一次的跳入生死的火坑当中,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他看不下去了,所以他发心了,悲众生苦;第四个:哀圣教衰。看到佛法在末法时代,代代的相传,法的力量越来越薄弱了,所以刺激菩萨的一个使命感,为了护持正法而发菩提心。
那么这四种因缘都能够使令一个菩萨产生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这个就是菩提心。那么这个菩提心一旦发起来以后,我们的生命又重新有了动力了。以前是以享受人生,一种攀缘人生为动力,现在是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