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爱子假意供僧,终堕入饿鬼道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出自《撰集百缘经》,原题优多罗母堕饿鬼缘。在这篇故事中,优多罗之母亲不只阻挠儿子落发,并且诈骗儿子,假意供僧,实则咒骂和尚,命终堕饿鬼道,苦不堪言,央求儿子设斋供佛,终究如愿生天。《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全部苦的来历,皆是放纵贪欲所构成的,所谓菩萨布施等念怨亲,布施是对治贪欲的好办法,可以放下自我,拓宽心量,对等利益别人。所以,常行布施就能降伏贪欲,根除无量烦恼,人生道路会愈来愈广阔清闲。

王舍城中有位大富长者,娶了一名贵族女子为妻;长者非常心爱老婆,每天都请人到家中演奏乐曲、扮演舞蹈来文娱她。后来老婆怀孕,生下一名规矩严峻的男孩。长者爱人非常欢欣,为其取名为优多罗。

优多罗逐步长大,父亲意外过世。优多罗心想:父亲一直以来以经商为业,坚持家庭生计,但我对生意不感兴趣,却是对佛法心生敬信,希望此生能落发修行。所以优多罗央求母亲让他落发。母亲一听,便说:你父亲现已死了,我如今一无全部,只需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如何可以扔掉我去落发呢?只需我活着一天,绝不允许你落发,等我死后,再随你的意吧!优多罗得不到母亲的附和,非常沮丧,即说:您不让我落发,我就要耐久脱离这个人世!母亲听了非常惧怕,只好软言劝他:你千万别这么说!不如这样,从如今起,只需你想供养修行人,我就为你准备所需,随你所愿供养,好吗?优多罗听了母亲这番说法,才不坚持落发,并且常常聘请许多沙门、婆罗门等修行人到家里来应供。

其时,优多罗的母亲看到这么多修行人在家中出出入入,觉得很厌烦,便咒骂他们:你们这些不事出产的人,成天靠在家信众过活,看到你们就令人生气!其时优多罗正好不在家,所以她将准备好的食物全部倒在地上,还赶走了来家中应供的修行人。优多罗回家后,母亲骗优多罗说:孩子,你方才不在家时,我用上好的食物供养了好几位修行人喔!优多罗听了非常高兴,以为母亲真的布施供养。

过了不久,优多罗的母亲去世了,死后因生前的恶业而堕到饿鬼道中。优多罗在母亲死后,选择依照早年的希望落发修行。因为他非常精进喫苦,很快就证到阿罗汉果。一天,优多罗比丘在河边的石窟里默坐喫苦,俄然看见一个嘴巴又干又焦的饿鬼,非常饥渴痛苦地走到优多罗面前,对他说:儿子啊!我是你的母亲。优多罗不可信任,说道:不可能,我的母亲生前乐善好施,供养许多修行者,不可能会堕到饿鬼道!饿鬼答复:儿子啊!因为我悭贪的原因,所以你不在家时,我都没有供养他们,死后即堕为饿鬼,二十年来未曾尝过一滴水、一口饭。只需走到河边,河水就马上消竭,只需挨近果树,果树就马上单调,我如今所受的苦实在是一言难尽啊!优多罗又问:为何会这样呢?饿鬼答复:虽然我曾布施供养,但心里却是吝惜不舍,乃至还会咒骂修行人,所以才会遭此果报。如果您能为我悔过,广设斋食,供养佛及落发僧众,我就能脱离饿鬼的果报。

优多罗比丘听完这些话,非常悲愍母亲,所以极力劝化,设斋供佛及僧。斋会结束时,饿鬼现身于会中,诚实地向佛悔过过失,佛陀亦为其开示说法。饿鬼听了往后胸襟惭愧,当天晚上寿数即尽,投生作飞翔饿鬼,头戴天冠,身披璎珞宝珠,再度来到优多罗比丘面前,说道:我恶报未尽,还不能脱离饿鬼之身,请您再帮我筹设斋会及准备卧具供养众僧,我就能脱节饿鬼之苦。所以优多罗匆促再办斋会,并且准备卧具供养全部僧众。当供养结束时,饿鬼再度呈现,虔诚地悔过罪业。当天夜里,饿鬼命终投生到忉利天。天人心想:我是造何福德,此生能生到天上呢?查询曩昔的原因后,才发现原来是优多罗比丘为她所做的积德行善,使她能脱离饿鬼果报。所以她头戴天冠,身着绮丽的璎珞,并且手持香花,来到佛陀及众比丘的住处诚挚供养,并随大众倾听佛陀开示。佛陀说法字字珠玑,令她心开意解,当下就证得须陀洹果。法喜布满的她,虔诚地绕佛三匝后,才脱离精舍回来天上。

佛陀向在座比丘开示优多罗比丘母亲的作业后,比丘们皆舍离贪欲之心,厌离存亡烦恼,当下有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者,亦有发辟支佛心、无上菩提心者,关于佛陀所说之法,皆欢欣奉行、无有退转。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生活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生活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生活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