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光羲居士《心经》浅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者,是菩萨之名。

般若波罗密多者,乃法门之名也。

般若波罗密多是梵语,若直译之,般若此云智慧也。

波罗密多者,此云到彼岸。盖以众生迷而不觉,日在苦趣者,谓之为此岸。诸佛依智慧,以修行觉悟正道、离脱苦趣者,名为彼岸也。

深即深浅之深,行即修行也。

照见五蕴皆空者,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为五蕴。

色蕴者,一切万物,凡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觉,以及意之所思想者,皆色蕴也。

受蕴者,能领纳一切苦境乐境及不苦不乐境者是也。

想蕴者,即种种思想是也。

行蕴者,念念迁流者是也。

识蕴者,能了别者是也。例如耳之闻声,初时只闻其铿然之声,乃即了别是声,是为耳识。用时流入意地,又了别而知其为钟声,是为意识。此能了别者,即名为识也。

此了别之念又连续不断,即名此为行。

又闻可爱之声,则身心快乐。闻可恶之声,则身心烦恼者,则是受蕴而已。

又识有五识、六识、七识、八识之别,此只就五六易晓者浅释之耳。实则七八都被赅摄。凡此五蕴,一切皆空。

凡夫不明般若道理,妄想执著,以为实有。菩萨以深般若照之,见其当体全空也。

【度一切苦厄。】

不知般若道理,妄想五蕴是实,故造业受苦。

既明般若道理,便无妄念。无妄念故,便不造业。既不造业,自不受苦。此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也。

舍利子。】

佛弟子之名也。此人智慧第一。观自在菩萨因其为众请问,故特呼其名而告之云。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乃说明五蕴皆空之理由也。

问曰,一切众生,今皆确见色等五蕴都是实有,何得言菩萨见空耶。

答曰:众生所执著之色蕴,本来空无也。

众生所见有者,譬如有眼病者,忽于空中见种种亭台楼阁,以及种种草木鸟兽,虽是明明看见,然其本体本来无有,不过但是眼花所妄现耳。

现在吾人耳目所遇,身心所接,一切万事万物,皆是如此。虽是宛然现有,究其本体,莫不全空,皆是一切妄心之所妄现,犹如梦境。既皆妄想所现,是故其体全空。是故应知此色与空,一而无二也。

色空不二,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空既不异,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

故知此色本来自空,非是菩萨强观使空也。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也者,领纳苦乐等境之谓也。

然过去之受,已销归于无有。例如昔年旧事,今日回首已渺如云烟,乐固不可复得,苦亦不可复得矣。举凡喜怒哀乐,毁誉恩仇,事遇境迁,都如梦境,此过去之受空也。

未来之受者,事尚未来,自无所有。例如明日天气,或雨或晴,晴有热受,雨有凉受,事尚未至,今焉能觉,此未来之受空也。

现在之受,虽是有喜可喜,有忧可忧,然人生犹驹过际,俯仰之间,便成往事。细为剖析,岂唯转瞬经年,转瞬经月,深思谛观,刹那刹那,曾无暂停,停者既无,在云何有,此现在之受空也。

想谓思想,行谓迁流,识谓了别,此三者亦莫不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皆不可得,但凡夫妄见,妄以为有耳。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五蕴若不空者,则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今此五蕴全空,无有一法可得,更何有于生灭垢净增减也哉。

生灭等云者,全是众生妄识计度耳。譬如有眼病者,忽于灯光见有圆影,五色重叠,或生或灭,或垢或净,或增或减。然自无病者观之,实一无所有也。既一无所有,更有何生灭垢净增减之足云哉。一切众生妄念之病亦复如是。于无生无灭之中,妄见妄念,种种生灭,炽然而兴。

大智之士,知其当体全空,如梦如幻。是故得亦梦之得耳。失亦梦中之失耳。富贵亦梦中之富贵,贫贱也梦中之贫贱。去来进止,行住坐卧,无非梦中。何喜怒哀乐毁誉恩仇之可言哉。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接上文言之,谓本无五蕴也。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十二者,名为十二入,亦即是五蕴也。惟就众生根器,改换言之耳。

所谓眼者,即人身之眼,此为人所共知。耳鼻舌身亦复如是。所谓意者,即受想行识四蕴是也。

所谓色声香味触者,即眼耳鼻舌身所对之外尘是也。在眼根所对者名色,又名色尘。在耳名声,又名声尘。在鼻名香,又名香尘。在舌名味,又名味尘。在身名触,又名触尘。

凡此五尘,乃与五根相对者也。法尘则是与意根相对者也。今且就易知者言之,即色声香味触五尘所谢落之影子是也。例如去年曾与一友人分别,今日颇念此友人。此时心中所念之友人,盖即法尘是也。何以故,因即是去年所留之影子故。又如今日预定欲于明日启程遄返故乡耶,此时心中所思之故乡,亦即是法尘。何以故,因即是往时所曾住过故乡,留有影子在心中故也。既使心中想一生平所未闻未见之事,或未闻未见之地,然细为分析之,亦无非各方面之归影耳。

以上十二种名目,除意根之外,凡有十一种。此十一种者,皆即上文五蕴中之色蕴也。上文将此十一种合为一名,此处则将上文之一名,演为十一名也。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即十八界也。略言之,则云乃至意识界也。若详言之,则应云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无意界,无色界,无声界,无香界,无味界,无触界,无法界,无眼识界,无耳识界,无鼻识界,无舌识界,无身识界,无意识界也。

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之六识。共为十八,故谓之十八界也。

眼耳鼻舌身五根,上文已明。

意根者,即上文十二入中之意也。今则演之为意根,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名也。

所谓眼识者,谓依于眼根,而能了别色尘。此能了别色尘者,即眼识也。

耳识者,谓依于耳根,而能了别声尘。此能了别声尘者,即耳识也。

鼻识者,谓依于鼻根,而能了别香尘。此能了别香尘者,即鼻识也。

舌识者,谓依于舌根,而能了别味尘。此能了别味尘者,即舌识也。

身识者,谓依于身根,而能了别触尘。此能了别触尘者,即身识也。

意识者,谓依于意根,而能了别法尘。此能了别法尘者,即意识也。

上来所说之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皆是就妄念所现之妄境,方便言之,假立此种种名字耳。

实则一切皆是妄念所现,一切皆如空花。花虽宛然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既全空,更有何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之可言哉,皆梦境耳,皆假名耳。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上所言者,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皆名为凡夫法。今此所言,直至下文之无智亦无得为止,则皆圣人法也。

此假名为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支。即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者是也。

一曰无明者,谓违背道理,妄有执着也。

二曰行者,谓因有妄执,造作诸业也。

此二支乃过去世所作之因也。

三曰识者,谓因既有前之二支,遂有脱胎之识。盖过去世中,幻形方谢,神识即驰,复讬母胎也。

四曰名色者,从脱胎后,复具受想行识等名,及形质之色也。

五曰六入者,既有名色,胎中遂具六根,遂有入尘之用也。

六曰触者,既有六入,出胎便与六尘相接触也。

七曰受者,既有接触,便有苦乐等之领受也。

此五支乃现在所受之果也。

八曰爱者,心既领受,便贪爱种种美妙事物也。

九曰取者,谓对于所爱之境贪求不息,而生取着心也。

十曰有者,谓因有爱有取,遂造种种之因,将来必有种种之报,故曰有也。

此三支乃现在所作之因也。

十一曰生者,即造种种之因,则来生复于四生六道之中受生也。

十二曰老死等者,谓既已有生,则自必有老死等事,具足忧悲苦恼矣。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也。

此十二因缘,众生迷而不悟,是以三世轮回,无有休息。

缘觉乘人,观此道理,依之而修,遂得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于是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灭。此十二因缘无论何处,只需一处灭,则一切皆灭矣。譬如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等等是也。此缘觉修行之法门也。

若在大乘菩萨,则知一切皆是梦幻。举凡十二因缘,一切名目,一切境界,举体全空,一无所有。故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也。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名为四谛

苦者,即世间一切苦事也。

若就人道言之,约举之有八苦。八苦者,一曰生苦,二若老苦,三曰病苦,四曰死苦,五曰爱离别苦,六曰怨憎会苦,七曰求不得苦,八曰五阴盛苦。

所谓生苦者,有五种。

一者受胎,谓识讬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二者种子,谓识讬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臓之下,热臓之上,间夹如狱。

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软,如被物刺。

五者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好丑。

是五者,皆生苦也。

老苦者,有二种。

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赢少,动止不安。

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是二种者,皆老苦也。

病苦者有二种。

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

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是二种者,皆病苦也。

死苦者,有二种。

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是二种者,皆死苦也。

爱别离苦者,谓常所亲爱之人,远离分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也。

怨憎会苦者,谓常所冤仇憎恨之人,本欲远之,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也。

求不得苦者,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也。

五阴盛苦者,五阴者,即五蕴。谓五蕴炽盛,众苦聚集,故名苦也。

此外五道众生,亦皆有种种苦事。

集者,即谓一切可以招引苦果之种种恶因是也。

灭者,谓一切苦恼永灭也。

道者,谓一切圣道,修之即能灭除苦恼者是也。

声闻乘人,厌一切苦事,断一切苦因,欣羡烦恼灭尽之可乐,修一切道行以求之,此皆声闻乘人所观之境。

大乘菩萨则照了此境,当体全空,故皆云无也。

【无智亦无得。】

智者,即能观能照之智。得者,即所观所照之理也。

非但无前诸法,即此能观能照之智,亦复全空。

非但能观能照之智全空,即此所观所照之理,亦不可得。

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一切万法,既当体全空,大乘菩萨依此修行,初用功时,则依此道理,念念观照一切万事万物,知其当体无有,如幻如化如梦。虽是宛然现有,而体长自空。

久久观照,熏习纯熟,便能对境无心,妄念不起。

妄念不起,则自心无挂碍。

心无挂碍,则自无有恐怖。

无有恐怖,则颠倒梦想自然远离。

妄想都尽,一念不生,是名究竟涅槃矣。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非但菩萨依此而修,即三世诸佛,亦莫不皆依此般若而得最高无上之正觉。

由此而观,故知般若之法,能趋生死烦恼之魔,能破生死长夜之暗。一切法门,无有高于此者。般若为一切法门之母。依此能生一切无量功德。其他之法门,再无有能与此相等者。故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佛法有显说密说之两法,上文所说者,皆显说般若也。此段之咒,则密说般若也。

佛之密咒,不可强为意解,但宜依法诵持。其收功之速,有不可思议者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