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忏悔之过
有一天,佛陀从舍卫城讨饭回到精舍,听到精舍中一片喧哗,一问之下,本来有二位弟子起了纷争,其间一人恶言责骂,另一人则默然忍辱。后来,恶言责骂的弟子自己察觉到过失,当即向默然忍辱的人央求发露悔过,却不被接受,为此,同参们乃趋前劝谏,因此使得精舍一片喧哗。
佛陀在了解作业的原委今后,为弟子们开示道:「一个人不怕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发现了差错,只需有勇气发露悔过,当下就能获得清净的心。就像一块抹布,只需用水清洁,仍是能康复洁净,所以肯发露悔过的人,仍然堪为法器。但是,一个不愿接受别人诚意悔过的人,是愚痴的人,必将遭受瞋心之害,而长时不得利益。」
接着,佛陀又举了一个譬喻说:「比方运用瓢器斟取酥油来添加灯油以帮忙焚烧,成果火焰越烧越盛,总算烧着了瓢器。瞋心也是一样,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心之火能烧积德行善之林』。瞋心能焚毁自己的善根积德行善,带来重重障碍,所以一个修行人应当慎防瞋心,假设能够调伏本身,不光自己获得利益,大众也必定乐于挨近他。」
佛陀开示今后,弟子们个个心开意解,一场纷争总算化解于无形。
自己有了差错,要有道德勇气悔过改正,是大骁勇的表现;别人有了差错,要有宽恕气量接受对方的悔过抱愧,是大悲心的体证。这两者都是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