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善道即人、天。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

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

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至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

《临终三大要》

那在这里再一一条陈,就是对《三大要》的名目,具体地加以展开,怎么去做。就不至于帮人去助念,临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无所适从。如果没有经过助念的理论和实践上的训练,忽然叫你去助念,真的觉得很棘手,无从下手,而且一弄就错,一开口就不是那么回事。就好像有的助念,说帮人家助念,一看这个病人身体不好,他马上把他们的家亲眷属找来:你们谁犯了什么错误?赶紧忏悔!再看着不对,又来:哪个有业障?赶紧出来!把人家折腾得像开批斗会似的。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提了四点内容。第一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这种切劝病人就是恳切地劝勉病人这时候要放下一切。但众生一辈子,他的辛苦、他的事业、他的奋斗,他拥有了很多,让他放下他一辈子的心血所拥有的东西,那不是很容易的放下他的财富,放下他的官位,放下他的家亲眷属,放下他的虚荣心。但一定要放下。如果有一个东西放不下,这个放不下的东西就像一个木桩子,把他系在这个地方。所以这要有般若智慧,让他放下一切,在空性当中,提起这句佛号

如果有需要交代的事情,赶紧让他交代。可能他还存了些钱,如果他没有交代完,他就想这个钱的问题了。赶快把它分配下去,儿子多少、孙子多少,一分都不剩,或者去做功德。曾经有一个助念的说,由于有一个病人,她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很穷,她就想把自己存的钱给她大女儿。到时候,死亡了。死亡了,给她助念,很不好。还是助念的知道,她是不是有些没有交代的事情?从她兜里面找了二百多块钱出来,然后告诉她:这个钱给了大女儿了。马上面容就很愉快了。等到死亡之后交代,就让人家要猜迷语了,所以赶紧生前要交代清楚。如果要写遗嘱,赶紧把遗嘱写好。

交代后,置之度外。这个世间跟我没有关系了,家亲眷属跟我没有关系了,我不是这个世间的人了,我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了。那当下要作随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个观想,这个正念。世间所有的富贵、所有的五欲的快乐、所有的家亲眷属、所有的六尘境界,心理上不留痕迹,完全放下。真的要放下哟,不是口头上放下的。有的居士说:我什么都放得下,就是孙子放不下。那你孙子放不下,不行哪。那个孙子就是你的很大的障碍,孙子是你身见我执的延续。为什么众生会执著他的子孙后代?就是身见我执,他的生命的延续,他关心孙子,实际上还是关心自己。梦幻泡影,全都要放下!有一个放不下,就是往生净土的障碍,就能让你重新得到轮回三界的祸害。这个利害关系可要看清楚,紧要关头,一定要看清楚,要有大人的作略。

对这个世间的一切,不生一念的系恋之心。恋著这个世间,就是我们轮回的根本。当下必须了知,在这个烦恼的业障的当下,我具有着真如佛性,我现前的一念的体性是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平等不二的真如自性。这种真如自性,本自清净,本无生灭,没有生就没有死。所以,我们的生死是一种业力的幻相,是一种业缘的幻影。我们常常把这个幻相、幻影认为是真实,认假为真,认贼为子。所以要当下体认,我现在舍这一期的业报身而又受其他的业报身,这就是业力的惯性,那现在我闻到了净土法门,要把这种惯性、这种恶性循环,给它斩断。

如果不念佛,就会随善恶业的力量在六道轮回。这六道又叫善恶道,善道就是人道天道和修罗道,恶道就是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这些都是因果法则的制约。如果我们不信愿念佛,不往生净土的话,那一定是随善恶业在这个六道里面,出不去的。

了解这个生命的真相,我们就要临命终时一心、恳切、至诚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那念佛是谈感应的,用至诚念佛的心,这是我们众生的能感之机。那像落水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喊救命一样的心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救命。阿弥陀佛不救我,我就是被那个湍急的漩涡漩到水底去了。这时候这个恳切的心念佛,那叫全生命地念佛,那是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不是我们日常生活泛泛悠悠、有气无力地念几句阿弥陀佛。

那就必定能感得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因为阿弥陀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由这个大慈悲心所结晶成的愿力是遍布虚空法界的。他已经成就的愿力,只要一感,马上就会应,就像洪钟待叩,一叩,这个钟就会响大叩则大响,小叩则小响,不叩则不响。虽然不响,钟还在那里;虽然不念佛,阿弥陀佛的愿力还在那里;虽然地下没有水,天上的月亮还在那里。所以我们至诚去感。阿弥陀佛的所应,临终接引愿就开始发挥所应的妙用了,这妙用是无作妙用的,就亲自垂慈接引垂下他金色的手臂来接引我等众生。但这里可不要说,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刹之遥远,我们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赶紧从那么远的地方跑过来接引我们,它不是这个样子。就是遍法界无量的众生念佛,就有无量的阿弥陀佛去接引他,就好像天上的一轮月亮,有百千万亿个湖泊、水域都能影现那轮月亮。这就是感应之道。所以,阿弥陀佛前来接引,接,垂手来接;引就是引导,引导我们的神识在莲台里面,往生是神识往生,不是这个业报身,业报身是四大的一个物质现象,那重要的是四大的躯体当中,里面的神识,他接引的是神识。神识放在莲台里面,莲台闭合就弹指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愿力的加被,从这一点来说,是令众生得以往生的,不是我自己的能力可以去得了的。

这是一个非常神妙的感应之道,超越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我们世间的常识经验,所以我们常常会有怀疑。怀疑点很多,这里举出一点:业力凡夫,业障深重,烦恼厚重,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念佛就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那个世界那么好,那一定大修行人才能去得了,我大概不行吧?这就是站在自力的立场,他自然会生起怀疑。信心要从哪里建立?要从阿弥陀佛的角度来建立。

阿弥陀佛有大慈大悲,他由这个大慈悲心来发了非常奇特的愿,就是要平等拯救九法界众生,尤其是罪恶深重的众生。罪恶深重众生就是业力凡夫,既然是业力凡夫,烦恼厚重,就必然在这一世会造作十恶业,甚至会造五逆的重罪。杀父杀母,杀圣人,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那是世间上极重罪的这种恶人。犯五逆重罪的人,按照世间的,包括佛法所谈的因果的法则,如果有极重的恶业或者极大的善行,是不经过中阴身的。那极重的恶业,入地狱如箭射,直接到阿鼻地狱里面去。这种恶人,临命终时会看到地狱的境界以那种炽然猛火的形式呈现他面前火蛇、火狗、铁城、铁马。地狱相现前的时候,他肯定恐惧。没有善根的,就是在恐惧状态当中下地狱。但是,可能有一部分多生多劫曾经有净土的缘分的人,能够在这个紧要关头遇到念佛善知识。

这个念佛善知识看到他这么恐惧,一定会以慈悲心赶紧叫他念阿弥陀佛:在这个时候,你什么方法也不管用了,唯有念南无阿弥陀佛才能解决你的问题,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发了愿要救你这样的众生的。这个地狱众生在这时候别无选择了,地狱的相都现前了,他这时候念佛是非常真诚的,那是以突围的心念的,那真是全部的生命去念的。这样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或者不满十声,九、八、七、六、五、四乃至一声。这个念佛的多少,不是说非得要念十声,有一声感通上了,就解决问题了。所以《观经》讲,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地狱相现前,透过名号,感通弥陀的愿力,马上地狱的境界会转变。地狱猛火变成清凉风,风吹来朵朵莲华,莲华上有化佛菩萨,慈悲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五逆十恶的众生都能蒙阿弥陀佛大悲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虽然也是业障很重,但还没有到达五逆重罪。五逆重罪的人都能往生,自己又何尝不能往生呢?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这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十念往生来谈这个问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大安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大安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大安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