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一)


一、爱惜节约有不同,常住物品勿轻忽

我们在寺院里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这是什么意思呢?眼珠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眼珠坏了,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我们就会变成瞎子。同时眼珠也非常脆弱,很容易受伤,所以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爱惜它,生怕它受到一点点损伤。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珠一样细心保护常住物,使它们免受损坏。

什么是常住物呢?常住物的范围非常广泛。《禅林宝训》中说:“僧物有四种:一者常住常住,二者十方常住,三者现前常住,四者十方现前常住。”(卷第四)寺院里面的殿堂、佛像、图书、用具、用品、地板、墙壁、花木、环境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包括在内。

我们常说“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常住的任何物品,乃至一针一草,都是信众供养以积福的,是所有出家人共有的,所以爱护珍惜的功德和意义非常大。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如何爱惜常住物却认识得不够,甚至有时候轻忽大意而不自知,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应当好好反省、总结、学习、实践。

例如,在寺院里过堂、用斋时,我们会很小心地做到不浪费粮食,掉到地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把它捡起来吃掉;再比如,我们在寺里用水也会很注意节约,洗手、洗衣服的水都会收集起来再拖地、冲厕所等等,这都是非常好的做法。我们也常常认为,不浪费粮食、少用一点水,这就是爱惜常住物了,其实这种理解是比较狭隘和片面的。拿刚才的例子来说,我们很在意吃饭时不能剩饭、剩菜,一点菜汤都会喝掉,却有可能忽视食材的储存,导致因保管方式不当而令蔬菜霉坏;我们会特意收集洗手的水去冲厕所,却容易忘记开关厕所门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常常把门撞出很大声响。其实,蔬菜霉烂或把门撞坏的损失更大,而我们却往往不容易认识到这一点。

不浪费粮食、少用一点水,只是说明我们比较节约而已,而“节约”和“爱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爱惜还具有珍惜、爱护的意思。比如墙壁上不能随便钉铁钉,不能随意涂划;地板脏了,我们就要及时把它擦干净;移动物品的时候要轻抬轻放,不能随意拖拉,免得划伤地板、碰坏物品;洗完衣服要把脏水、废物全部清理干净,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物品的储存要科学合理,避免因管理不当而过期、变质或损坏等等,这些都是爱惜常住物的体现。爱惜,关键在于一种谨慎、在意、细致的用心,若做事马虎、随便应付,就很容易造成无谓的损失。《十诵律》中就有一个佛陀呵斥比丘们由于疏忽大意而损坏卧具的公案: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一居士请佛及僧明日食,佛默然受。是居士知佛默然受已,头面礼足,右绕而去,还到自舍,是夜办种种多美饮食。时诸比丘露地敷僧卧具,持衣钵在中,待食时到。有比丘经行,有比丘坐。时居士早起敷坐处已,遣使白佛言:‘世尊!食具已办,唯圣知时。’即时诸比丘舍僧卧具,自持衣钵往居士舍。佛自住房迎食分。诸比丘往居士舍已,天雨湿僧卧具。诸佛常法,诸比丘往居士舍时,佛自持户钩,从房至房看诸房舍。开一房门,见僧卧具在露地,雨湿烂坏,即取捩晒卷叠,举着覆处,便闭房门下掸,还自房舍,独坐床上结跏趺坐。

尔时,居士知僧坐已,自手行水,自与多美饮食,自恣饱满。尔时居士知僧满足已、摄钵竟,自手与水,取小床坐众僧前,欲听说法。上坐说法已,从坐起去,诸比丘随次第出,还诣佛所。诸佛常法,诸比丘食后还时,以如是语劳问诸比丘:‘饮食多美?僧饱满不?’诸比丘言:‘世尊!饮食多美,众僧饱满。’佛言:‘今日汝等入居士舍已,我于后持户钩,从房至房看诸房舍。开一房门,见僧卧具露地雨湿烂坏。’语诸比丘:‘是事不是,非法,不应尔。一切众僧卧具,云何趣用践蹋、不知护惜?诸居士血肉干竭,为福德故,布施供养。汝等应少(稍)用守护者善。’佛如是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卷第十)

佛对爱惜常住物有非常细致的教导,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说:“时,诸苾刍作尖床脚,遂便损地。佛言:‘不应尖利,应可平作。’然犹致损。佛言:‘应作糠袋置床脚下,或破帛缠裹。’……有婆罗门因出城外,行游疲极,食时既至入逝多林。见其食处敷妙褥座,置好饮食。见生希有,发信敬心,即脱上帔,敷上座坐处,出门而去。后于异时,衣便垢腻,其知事人敷之下座。彼婆罗门后因他事来至寺中,行诣食处,于上座所不见其衣,巡次遍观,见敷下座。彼作是念:‘我衣新物,又是贵价,因何今日秽污若斯?且待片时,察其何故。’乃见知事安置座已,捉衣拂地。彼见如是,知其污缘。告知事曰:‘此之小事,仁不解耶?’先当洒水,次扫令净,然后敷座。由不解故,致损我衣。起嫌耻心,舍之而去。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每于食处,应先洒水,次扫令净,然后敷座,方成应法。’时,知事人于尘土座上敷其座褥,遂多垢污,招过同前。

佛言:‘先可拂拭床座,次敷毡褥。’苾刍不知以何拂拭。佛言:‘应以一衣用拂床座。’时,彼知事拂以好衣。佛言应用故衣。其知事者拂以故衣,不久破碎,即皆弃掷。佛言:‘不应即弃。裂为细片,系在杖头,用拂床座。’经久无堪,遂还弃掷。佛言:‘虽不堪用,不应弃掷。应剉和泥,及和牛粪,用填柱孔,或涂墙隙。欲令施主福利久增。’缘处同前。时,有年少苾刍随于一处而作经行。彼经行时,令地损坏。时,有长者入寺遍观,至经行处,便作是念:‘地尚如此,圣者之足其状若何?’作是念已,问言圣者:‘谁令此地有损坏耶?’苾刍报曰:‘此即是我经行之处。’长者报曰:‘地既如此,足如之何?’幸当举足,我试观足。即便举示,其皮并穿。长者见已,起悲念心,报言:‘圣者!我有氍毹,欲为敷设,在上经行,于足无损。’答言:‘长者!佛未听许。’彼言:‘圣者!仁之大师性怀慈念,此定应许。’苾刍以缘白佛。

佛言:‘我今听彼精勤警策经行苾刍应畜氍毹,随意无犯。’还告长者,彼即为敷,苾刍便受。多时足蹋,遂为两段,各在一边。长者后来,见其狼籍,问言:‘圣者!因何氍毹零落至此?若见破处,何不缝治?’苾刍以缘白佛。佛言:‘长者所说斯实善哉!见有破处,即可缝治,或以物补。若其碎破,不堪修理,应可和泥,或和牛粪,于经行处而为涂拭。能令施主增长福田。’”(卷第十三)

佛也特别赞叹勉励以清净心爱护常住物者,如《诸法集要经·教诫比丘品》中说:“善营僧伽事,护惜诸财物,身不生疲劳,亦无有悔恼。不求己名称,亦不希福报,我说彼比丘,则离一切缚。”(卷第九)

如果不能爱惜常住物,就是白白浪费十方信施辛辛苦苦才换来的供养,不仅极大损减自己的福报,而且还有很大的罪过。如《禅林宝训》中说:“十方僧物重如山,万劫千生岂易还?金口共谭曾未信,他年争免铁城关!人身难得好思量,头角生时岁月长。堪笑贪他一粒米,等闲失却半年粮。”(卷第四)

爱惜常住物是爱护常住的一种具体表现和自然流露,通过对物品的爱护,可以体现出我们对常住的爱护,乃至对整个佛教的爱护。所以,我们谈爱惜常住物,其意义不在于某件物品的具体价值,而是在于启发和策励我们内心时刻存有一种爱护常住、爱护佛教的意识,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二、丛林磨炼除习气,芳规陶铸出圣贤

我们之所以缺乏爱护常住的意识,主要的原因是不清楚常住的殊胜和重要意义。比如,一般人都十分爱护自己的家庭,因为知道家庭对自己很重要,家庭任何的得失跟自己的苦乐有直接的关系。同样的,只有认识到常住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根本依处,常住的好处就是自己的好处,常住的损失也是自己的损失,这样才能够产生由衷的珍惜、爱护之心,我们才会发心护持常住、爱护常住,进而发心建设寺院、发展寺院。随着我们爱护常住之心逐渐增长广大,寺院也会因我们的发心和行动而发展得越来越好。

常住就是一座丛林。所谓“丛林”原是特指禅宗寺院,但后来逐渐成为汉传佛教各宗寺院通用的称呼。《禅林宝训音义》中说:“丛林,乃众僧所止之处,行人栖心修道之所也。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规矩法度也。”丛林为修行人提供了居住、生活、学修的各种条件,僧俗二众在丛林中可以用功办道,乃至修行成就,广利众生。《大庄严论经》中说:“如是众僧者,胜智之丛林,一切诸善行,运集在其中,趣三乘解脱,大胜之伴党。”(卷第一)

丛林是法门龙象辈出之地,具有诸多的殊胜功德。古代祖师开创丛林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如《禅林宝训》中说:“所谓丛林者,陶铸圣凡、养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从出。”(卷第一)《百丈丛林清规正义记》曰:“丛林……能生道芽,趋登圣果,福利群生也。”丛林是修行人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就好比一座制作工艺品的大窑炉,是什么样的材质,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跟各人的素质、发心、根器等都有关系。如果是金的材质,陶铸出来就是金器;如果是银的材质,陶铸出来就是银器;如果是泥土的材质,陶铸出来就是瓷器、陶器。各有所长,都能成才。

丛林里长期如法如律地生活,自然能逐渐断除个人的种种不良习气,培养出一个修行人应有的意志、品行,长养内心善法的力量,这就是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很强大的,如《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又如《本生论》中说:“由依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丛林中的一切秩序和安排,如上殿、过堂、出坡、诵经打坐……,都是祖师大德们精心总结出来的修行方法,都是磨砺习气、陶冶道德、锻炼意志的最佳实践法门。在丛林严格的锤炼下,在各种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的历练下,人的意志力、愿力才能被激发出来,正如《蕅益大师警训略录(寒笳集)》中说:“奋发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藉于外缘。……不能亲明师良友、受恶辣钳锤,徒觅几部好佛法,静静闲坐,烧香啜茗而披阅之,此措大学问,尚不可为世间圣贤,况佛祖哉!佛祖可如此悠悠而得,善财、常啼真千古极拙人矣!何为《华严》、《般若》之榜样也?”有了这种强大的意志力和愿力以后,我们才能开发出自身的无限潜力去克服一切困难,战胜烦恼习气,获得超越。如《禅林宝训》中说:“盖事难则志锐,刻苦则虑深,遂能转祸为福,转物为道。”(卷第二)

修行人在丛林中不断得到磨砺、锻炼、陶铸,通过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乃至八年、十年、二十年的熏修,渐渐地,智慧得到开发、悟性得到提升、意志得到磨练、品德得以涵养。内心的种种功德具足后,外在所有的行为、举止,自然就能规范、安详、庄重、如法,具足威仪,使别人一接触到就能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感动。历史上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公案:宋代大儒程伊川参访丛林,看到僧众威仪后,感叹说:“三代礼乐,尽在是矣!”这种强大的感染力,如果不经过丛林中长期有序的学修和生活环境的熏陶,是培养不出来的。如《孟子·尽心上》中讲:“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太虚大师说:“故要养成实行律仪生活,须在警策丛林去住;因此警策丛林,确能养成有威仪之人物,能将其旧有之习气革除。”

此外,寺庙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广大信众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寺庙是信众听经闻法的场所、修行佛法的本源、修心养性的宝地、结交善友的平台、积累资粮的福田,离开了寺庙、远离了三宝,靠个人独学,是很难学得好佛法的。寺庙就是信众心灵的加油站,常住创造很多修行的条件,如举办法会、讲经说法等,使信众可以常常到寺庙里来给心灵加油,才有力量战胜种种烦恼,把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之光传递到千家万户。

这些都是常住对于我们的恩德,给予我们的殊胜加持。所以,爱护常住就是爱护我们自身的学修环境,爱护我们的法身慧命,常住的盛衰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紧密相连,僧俗二众都应该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并深深认可于心,把常住的事情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用最恭谨、细致、欢喜的心态去爱护常住物,乃至于发大心护持常住、建设寺庙,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对佛教应有的报恩之举。

三、巧慧观待人事物,细微处见真精神

爱护常住,既包括了爱护常住物,又涵盖了护持常住事业的内涵。前者是针对物的,后者必然要面对种种复杂的人、事境界。我们学习、修行、承担时,首先要从爱护常住物起步,然后过渡到人和事上面来。这是因为,“物”比较容易面对,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思考,更没有情感,想怎么摆布就可以怎么摆布,容易做到整齐和规矩。人就要复杂多了,人会说话,也能够思考,各种情绪经常变化,可能今天这么想,明天就那么想了。事比人还更难处理,虽然面对很多人,但个人之间,一对一的关系和业缘还是比较容易处理得好的。而做事则完全不同,团体是由很多人组成的,每个人都跟团体中其他人有关联,每个人还在不断地变化,这么多人在如此复杂的关系和变化中合作共事,而且还要长期持续地做下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物是比较粗的境界,人和事都是比较细的境界。我们的心要先在粗的境界上历练,慢慢能力增长后,才能处理好细的境界。物、人、事、法,一个比一个细微。要与人搞好关系,首先要跟物搞好关系。如果连物都处理不好,人怎么能处理得好呢?同理,如果人都处理不好,那么事就更处理不好;如果事情处理不好,法怎么能够修得好呢?这也是不可能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有十种事能障智灯,掩蔽光明不能显了,增长痴暗无所觉知。一者懒惰,于世事业皆不成就,岂能修行出世妙善?……”(卷第九)

佛法是心法,比人、事都更微细、更难以把握,我们的心必须要非常细致和敏锐才可以体会、用功,粗心大意是根本不可以的。如《大智度论》中说:“佛告阿难:‘是因缘法甚深,难见难解,难觉难观,细心巧慧人乃能解。’”(卷第一)《佛本行集经》中说:“诸欲、痴、瞋恚法缠,一切众生有此难,唯应逆流细心智,所可睹见如微尘,乐欲贪著难见知,为彼无明暗覆故。”(卷第三十三)《宝行王正论》中说:“是身不净相,粗证智境界,恒数数所见,尚不入心住。况正法微细,甚深无依底,难证于散心,云何可易入?”(《宝行王正论·杂品第二》)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心磨练得非常深细、敏锐呢?这就需要从比较粗的对境入手,慢慢去实践、体会,建立内心的秩序,启发内心的智慧。例如,我们在对待常住物时,要非常认真、细致,物品的摆放要整洁有序,庄严外境也就是庄严我们的内心。

佛陀之所以制定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正是为了从细微处分分断证,革除我们的不良习气,启发我们内在的真性。沩仰宗初祖沩山灵祐禅师曾说:“佛先制律,启创发蒙;轨则威仪,净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敛初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蕅益大师曾说:“发此心已,又知设有一事不合佛行、一言不合佛语、一念不合佛心,则不足自利利他。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磨砻真性之具,断不在衣钵锡杖间。”

内心和外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人的精神和素质正是在许许多多小事情上体现出来的。蕅益大师曾说:“丈夫不难高明,难于精细。”从对待常住物的细小举动之中,可以展现出我们内心的真实境界。比如道场里面非常清净、庄严,别人看到了就会知道这里的佛教徒修行好、素质高;如果道场弄得乱七八糟,别人看到了就会觉得这里的佛教徒修行不够。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举手之劳,我们都做不到,都不愿意去做,怎么能够有能力去关顾更宽广、更广大的事业呢?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懈怠众生所修事业功力微少,犹如水滴不至大海。懈怠之人亦复如是,不能得至无上菩提。譬如有人手足俱无,行住坐卧不得随心,乃至微小作业皆不成就,如是之人岂能越渡江河大海?懈怠众生无精进足亦复如是,此懒惰人于家事业尚无所成,岂有慈悲具修戒慧,能度有情出于火宅,修行菩萨六波罗蜜菩提资粮?菩萨摩诃萨以精进波罗蜜多而为船筏,三无数劫福智所成,与诸有情同乘此船,超越生死大海彼岸。”(卷第七)

我们护持常住,要发广大的承担心,发愿领众、成办广大事业,这都很好,但是下手处必须从爱护常住物开始。愿要高远,行要踏实,要从自己身边做起,从爱护、关照物品的能力培养起,慢慢地,护持常住的心量才能够打开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这些细微的物品都不关心、轻忽大意,那就说明我们对于常住基本的爱护之心都很缺乏,怎么谈得上更大的承担呢?我们只有一步一步地,从对物用心开始,然后面对一个人、两个人,乃至承担一件事、两件事,对每个人、每件事都爱护、关心、认真、负责,渐渐地,我们对常住的护持心、承担心才会越来越好,观待人事物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也才能承担越来越广大的事业。

四、爱护团体扩心量,发心广大勇承担

有的人对于自己的东西很爱惜,却对团体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自己书桌上的佛像擦拭得非常干净,供养得非常庄严,但是佛堂里的佛像蒙了灰尘却看不见。有的人只把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好,不是自己的事情,就算看到了也不管。这些都是非常要不得的,是心量狭小的表现。如果只关心个人的事情,对于众人的事情、公家的事情毫不关心,那都是在学‘我’,不是在学佛了。这样下去的话,不仅自己的内心会越裹越紧,最后没办法打开了,而且也愧对三宝厚恩和十方信施。《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就有这样一个公案,讲的是不顾团体、只顾个人的不良后果:

“时,有施主以敬信心,于山林中造一住处。时,有猎师为捕禽鹿,纵燎原野,其火炎盛,遍烧村邑,遂来烧寺。时,诸苾刍见火烧寺,即便竞入取自衣钵,于僧祇物无人为收,咸从火化。施主闻已,来至寺所,问苾刍曰:‘圣者物不烧不?’苾刍答曰:‘一不被烧。’有余报曰:‘但是僧物烧尽无遗。’施主曰:‘僧物罄尽,何言不烧?’苾刍曰:‘我物不烧。’施主曰:‘若僧祇物亦俱出者,岂不善哉?我久辛苦,如割身肉,减妻子分,供养僧田,冀望胜福。云何仁等但收自物,不顾僧祇?’作是嫌已,舍之而去。时诸苾刍即以此缘具白世尊。世尊告曰:‘若被烧时,亦收僧物。’”(卷第二十九)

爱护团体,放下个人,是一名佛教徒应有的操守和品格。我国古代传统丛林的纯正道风值得今天的我们崇仰和效学。《缁门警训》中说:“于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卷第七)太虚大师曾提到:“如从前的禅堂,管众的执事,照顾禅堂之众人如护自己,而禅堂僧众也同样的爱护常住,敬重执事,这算是顶好的团体生活。所以宋朝大儒见到禅林生活,就说三代礼乐尽在僧家。但是从前禅堂的团体生活之训练,个人必须放下一切,所谓‘身心交于常住,性命付于龙天’。说什么就是什么,如说皂角是地下生的,不得答是树上结的;这就是表现不能听私人的行动。”“我们必须将个人道德与学问渗入团体中去修习,爱护团体如爱护自己,使他同我的床铺一样的清洁;觉到不完善处,即刻就去想合理的办法,帮助作好。换句话说,就大家要有爱护众人及团体的道德,不是单为私己的美德。”

爱护常住,就要具有积极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地配合与承担常住事务。积极主动的精神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有些常住物品虽然并不归自己负责,但是也不可任其受到损失而袖手旁观。例如戒律中提到:如果常住物品遗弃户外而没有人管,那么第一个见到的人应该主动收起来。如果自己做不了,则要告知有能力的人收起来。如果下雨了,有的人不在场,东西忘收了,在场的人应该帮他收起来。

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说:“时,有婆罗门居士来至寺中,用僧坐物,及至去时,弃在露地,无人收举,致有损坏。佛言:‘若初见者,即应收举。’时,有年老羸劣苾刍见僧坐床弃在露地,不能擎举。佛言:‘老者应告授事人知。其授事人应作敬心举置床座,若不举者,得越法罪。’时,有苾刍以僧敷具置于露地,行乞食后有风雨来,现在苾刍应可为举,彼得食已,忆念疾归。”(卷第二十九)

又例如在法会期间突然下起了大雨,那么所有在场的人都要共同把供具收起来,不可借各种理由推脱责任。如《摩诃僧祇律》中说:“若佛生日、得道日、转法轮日、五年大会日,各出幡盖供养支提,若卒风雨,一切众僧应共收。不得言:‘我是上座、我是阿练若、我是乞食、我是粪扫衣、我是大德,汝等依是活者自应收。’若风雨卒来,应共收。随近房应安,不得护房言著先处。若湿者,应晒。尘土坌者,应抖擞叠举。”(卷第三十三)

有人认为说:“我们是修道的,这些外在的境界跟修行没有关系。”如果存在这种作意的话,就会引起很大的麻烦。《俱舍论》中说:“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随行。”(卷第三)本来一个人的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以达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境界。如紫柏尊者所说:“有形而最大者,莫过乎天地。无形而最大者,莫过乎太虚。包诸有无而最大者,莫过乎自心。”只要我们善用其心,是可以关顾到非常广的范围的,很多境界,我们是能够缘得到、缘得了的,但由于自私、消极、逃避的心态在作怪,到最后我们的心都没力气去缘这些境界,就好像一扇大门慢慢关闭了一样。

人的心就象一面镜子,无论什么外在的境界,在镜子上面都是能够如实显现的。如《华严经》中说:“心如净明镜,鉴物未尝私。明镜唯照形,不鉴于心想。我王心镜净,洞见于心源。”(四十卷之卷第十二)憨山大师曾说:“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以其至虚而应万有也。”并不是说我们关顾得多,心就会乱掉。如果关顾的境界多了,我们的心就很散乱、执着,或者自己没有力量去关顾这么多境界,就说明我们的心还是有问题,心量还是比较小,对外境的反应比较困难。

所有常住物,乃至一切外在的境界,跟我们修行用功有什么关系呢?寺庙里有几间房、几棵树,房间里有些什么东西,常住每天都有些什么事情,我们了解这些干什么呢?如果只是自己修行,当然关系不大,只要一个小房间就可以了。但是,要度众生就不一样了。没有房子,怎么住呢?没有讲堂,怎么听经呢?没有斋堂,怎么吃饭呢?没有菜、没有米,僧俗二众怎么能安住呢?这些都是我们要度众生所缘的境界,这些本身都是法。我们对外境的关心、关注,就是慈悲心,不仅仅是关起门来念经拜佛才是慈悲,不仅仅是开坛讲法才是慈悲。如果我们只顾自己,连这些境界都观照不了,怎么会有力量发菩提心呢?对外境的模糊、无动于衷,实际上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态引发的,不是大乘发心,这都是我们要注意的。

大家共住在常住,要培养起一个如理、正直的心态,就是要把常住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发心去承担、护持,不是说常住理所当然提供一套学修环境,让我们白白坐享其成。英语中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不同的人称,心态差别很大。一件事情,如果觉得是“我”的事情,就会采取一种态度;认为是“你”的事情,就会采取另外一种态度;如果觉得是“他”的事情,那就又大不一样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佛的人都存在一种孤立于群体之外、只管自己的倾向,这离佛教的真正意趣实在是相去甚远。《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说:“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众生共,若无众生,菩萨云何能得菩提?”(卷第二)

太虚大师曾说:“佛教之中,从前许多讲究修行的,都偏重于个人,或管一家,把自己门面作的庄严辉煌。各人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公众之物,则任意乱取或损坏,纵有爱好之心,都不外是为自己。”[8]“现在信修正法之人,无论在家、出家,大都以无事为乐。此其误点,一在以为坐禅、念佛即为修行之能事已毕;二在不能明本心,不知报佛恩以继救世大悲之志,不知六度万行利世为多,坐而不行,实与菩萨发心之旨相违悖。”

实际上,只有承担护持常住的事业,我们才能够在这个境界和过程当中,得到心灵的成长。如果没有承担心,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成长。一般人的发心容易出现三种状况,第一种是懈怠,没有发心,不愿意承担;第二种是有一定的发心,但是程度不够;第三种是一开始发心比较大,后来越来越弱。《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世间众生总有三种:一者懈怠,二者非勤非惰,三者精勤勇锐。言懈怠者,于己家务悉亦弃舍,况能为他营建事业?非勤非惰者,于大事业都不能作,设欲进求,遇缘便退。勤精进者,恒为有情受大劳苦,但利益彼,无念己身。”(卷第七)

第一种情况,没有发心,不愿意承担。如果这样,人在寺院里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懈怠,找不到存在的意义,白白消耗自己的福报,浪费自己的暇满人身,最后变成一无可用的废人,等到福报消耗尽了,只能离开寺院。《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所说:“如草及砖石,犹堪世所用,懈怠懒惰人,一切无堪用。譬如衣垢弊,亦如花鬘萎,人若无精进,端正不任用。如人有名称,由精进安忍,无忍无精进,非女亦非男。”(卷第七)

第二种情况,有一定的承担心,上位交给的任务也愿意去完成,但是发心不够主动、勇猛。有这样的心态,人就往往容易随外境转,上位推一推,自己就动一动;外缘没有了,自己也就停下来了。尤其是在具体境界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动摇、退却,没有心力继续坚持下去。这种情况下,要认真思考自己学佛、修行乃至出家的初心,认识修行的特点。修行就是要在境界中去磨练,佛法就是在人、事、物当中来体现、来落实、来关照、来超越的,遇到困难不应轻易放弃,退失发心。《入行论》中说:“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唯有坚持下去,才能成长,才能超越自我,超越人、事、物,超越一切对立,超越一切障碍,超越一切困难,超越一切矛盾。不超越,我们

一、爱惜节约有不同,常住物品勿轻忽

我们在寺院里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这是什么意思呢?眼珠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眼珠坏了,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我们就会变成瞎子。同时眼珠也非常脆弱,很容易受伤,所以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爱惜它,生怕它受到一点点损伤。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珠一样细心保护常住物,使它们免受损坏。

什么是常住物呢?常住物的范围非常广泛。《禅林宝训》中说:“僧物有四种:一者常住常住,二者十方常住,三者现前常住,四者十方现前常住。”(卷第四)寺院里面的殿堂、佛像、图书、用具、用品、地板、墙壁、花木、环境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包括在内。

我们常说“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常住的任何物品,乃至一针一草,都是信众供养以积福的,是所有出家人共有的,所以爱护珍惜的功德和意义非常大。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如何爱惜常住物却认识得不够,甚至有时候轻忽大意而不自知,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应当好好反省、总结、学习、实践。

例如,在寺院里过堂、用斋时,我们会很小心地做到不浪费粮食,掉到地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把它捡起来吃掉;再比如,我们在寺里用水也会很注意节约,洗手、洗衣服的水都会收集起来再拖地、冲厕所等等,这都是非常好的做法。我们也常常认为,不浪费粮食、少用一点水,这就是爱惜常住物了,其实这种理解是比较狭隘和片面的。拿刚才的例子来说,我们很在意吃饭时不能剩饭、剩菜,一点菜汤都会喝掉,却有可能忽视食材的储存,导致因保管方式不当而令蔬菜霉坏;我们会特意收集洗手的水去冲厕所,却容易忘记开关厕所门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常常把门撞出很大声响。其实,蔬菜霉烂或把门撞坏的损失更大,而我们却往往不容易认识到这一点。

不浪费粮食、少用一点水,只是说明我们比较节约而已,而“节约”和“爱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爱惜还具有珍惜、爱护的意思。比如墙壁上不能随便钉铁钉,不能随意涂划;地板脏了,我们就要及时把它擦干净;移动物品的时候要轻抬轻放,不能随意拖拉,免得划伤地板、碰坏物品;洗完衣服要把脏水、废物全部清理干净,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物品的储存要科学合理,避免因管理不当而过期、变质或损坏等等,这些都是爱惜常住物的体现。爱惜,关键在于一种谨慎、在意、细致的用心,若做事马虎、随便应付,就很容易造成无谓的损失。《十诵律》中就有一个佛陀呵斥比丘们由于疏忽大意而损坏卧具的公案: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一居士请佛及僧明日食,佛默然受。是居士知佛默然受已,头面礼足,右绕而去,还到自舍,是夜办种种多美饮食。时诸比丘露地敷僧卧具,持衣钵在中,待食时到。有比丘经行,有比丘坐。时居士早起敷坐处已,遣使白佛言:‘世尊!食具已办,唯圣知时。’即时诸比丘舍僧卧具,自持衣钵往居士舍。佛自住房迎食分。诸比丘往居士舍已,天雨湿僧卧具。诸佛常法,诸比丘往居士舍时,佛自持户钩,从房至房看诸房舍。开一房门,见僧卧具在露地,雨湿烂坏,即取捩晒卷叠,举着覆处,便闭房门下掸,还自房舍,独坐床上结跏趺坐。

尔时,居士知僧坐已,自手行水,自与多美饮食,自恣饱满。尔时居士知僧满足已、摄钵竟,自手与水,取小床坐众僧前,欲听说法。上坐说法已,从坐起去,诸比丘随次第出,还诣佛所。诸佛常法,诸比丘食后还时,以如是语劳问诸比丘:‘饮食多美?僧饱满不?’诸比丘言:‘世尊!饮食多美,众僧饱满。’佛言:‘今日汝等入居士舍已,我于后持户钩,从房至房看诸房舍。开一房门,见僧卧具露地雨湿烂坏。’语诸比丘:‘是事不是,非法,不应尔。一切众僧卧具,云何趣用践蹋、不知护惜?诸居士血肉干竭,为福德故,布施供养。汝等应少(稍)用守护者善。’佛如是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卷第十)

佛对爱惜常住物有非常细致的教导,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说:“时,诸苾刍作尖床脚,遂便损地。佛言:‘不应尖利,应可平作。’然犹致损。佛言:‘应作糠袋置床脚下,或破帛缠裹。’……有婆罗门因出城外,行游疲极,食时既至入逝多林。见其食处敷妙褥座,置好饮食。见生希有,发信敬心,即脱上帔,敷上座坐处,出门而去。后于异时,衣便垢腻,其知事人敷之下座。彼婆罗门后因他事来至寺中,行诣食处,于上座所不见其衣,巡次遍观,见敷下座。彼作是念:‘我衣新物,又是贵价,因何今日秽污若斯?且待片时,察其何故。’乃见知事安置座已,捉衣拂地。彼见如是,知其污缘。告知事曰:‘此之小事,仁不解耶?’先当洒水,次扫令净,然后敷座。由不解故,致损我衣。起嫌耻心,舍之而去。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每于食处,应先洒水,次扫令净,然后敷座,方成应法。’时,知事人于尘土座上敷其座褥,遂多垢污,招过同前。

佛言:‘先可拂拭床座,次敷毡褥。’苾刍不知以何拂拭。佛言:‘应以一衣用拂床座。’时,彼知事拂以好衣。佛言应用故衣。其知事者拂以故衣,不久破碎,即皆弃掷。佛言:‘不应即弃。裂为细片,系在杖头,用拂床座。’经久无堪,遂还弃掷。佛言:‘虽不堪用,不应弃掷。应剉和泥,及和牛粪,用填柱孔,或涂墙隙。欲令施主福利久增。’缘处同前。时,有年少苾刍随于一处而作经行。彼经行时,令地损坏。时,有长者入寺遍观,至经行处,便作是念:‘地尚如此,圣者之足其状若何?’作是念已,问言圣者:‘谁令此地有损坏耶?’苾刍报曰:‘此即是我经行之处。’长者报曰:‘地既如此,足如之何?’幸当举足,我试观足。即便举示,其皮并穿。长者见已,起悲念心,报言:‘圣者!我有氍毹,欲为敷设,在上经行,于足无损。’答言:‘长者!佛未听许。’彼言:‘圣者!仁之大师性怀慈念,此定应许。’苾刍以缘白佛。

佛言:‘我今听彼精勤警策经行苾刍应畜氍毹,随意无犯。’还告长者,彼即为敷,苾刍便受。多时足蹋,遂为两段,各在一边。长者后来,见其狼籍,问言:‘圣者!因何氍毹零落至此?若见破处,何不缝治?’苾刍以缘白佛。佛言:‘长者所说斯实善哉!见有破处,即可缝治,或以物补。若其碎破,不堪修理,应可和泥,或和牛粪,于经行处而为涂拭。能令施主增长福田。’”(卷第十三)

佛也特别赞叹勉励以清净心爱护常住物者,如《诸法集要经·教诫比丘品》中说:“善营僧伽事,护惜诸财物,身不生疲劳,亦无有悔恼。不求己名称,亦不希福报,我说彼比丘,则离一切缚。”(卷第九)

如果不能爱惜常住物,就是白白浪费十方信施辛辛苦苦才换来的供养,不仅极大损减自己的福报,而且还有很大的罪过。如《禅林宝训》中说:“十方僧物重如山,万劫千生岂易还?金口共谭曾未信,他年争免铁城关!人身难得好思量,头角生时岁月长。堪笑贪他一粒米,等闲失却半年粮。”(卷第四)

爱惜常住物是爱护常住的一种具体表现和自然流露,通过对物品的爱护,可以体现出我们对常住的爱护,乃至对整个佛教的爱护。所以,我们谈爱惜常住物,其意义不在于某件物品的具体价值,而是在于启发和策励我们内心时刻存有一种爱护常住、爱护佛教的意识,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二、丛林磨炼除习气,芳规陶铸出圣贤

我们之所以缺乏爱护常住的意识,主要的原因是不清楚常住的殊胜和重要意义。比如,一般人都十分爱护自己的家庭,因为知道家庭对自己很重要,家庭任何的得失跟自己的苦乐有直接的关系。同样的,只有认识到常住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根本依处,常住的好处就是自己的好处,常住的损失也是自己的损失,这样才能够产生由衷的珍惜、爱护之心,我们才会发心去护持常住、爱护常住,进而发心建设寺院、发展寺院。随着我们爱护常住之心逐渐增长广大,寺院也会因我们的发心和行动而发展得越来越好。

常住就是一座丛林。所谓“丛林”原是特指禅宗寺院,但后来逐渐成为汉传佛教各宗寺院通用的称呼。《禅林宝训音义》中说:“丛林,乃众僧所止之处,行人栖心修道之所也。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规矩法度也。”丛林为修行人提供了居住、生活、学修的各种条件,僧俗二众在丛林中可以用功办道,乃至修行成就,广利众生。《大庄严论经》中说:“如是众僧者,胜智之丛林,一切诸善行,运集在其中,趣三乘解脱,大胜之伴党。”(卷第一)

丛林是法门龙象辈出之地,具有诸多的殊胜功德。古代祖师开创丛林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如《禅林宝训》中说:“所谓丛林者,陶铸圣凡、养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从出。”(卷第一)《百丈丛林清规正义记》曰:“丛林……能生道芽,趋登圣果,福利群生也。”丛林是修行人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就好比一座制作工艺品的大窑炉,是什么样的材质,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跟各人的素质、发心、根器等都有关系。如果是金的材质,陶铸出来就是金器;如果是银的材质,陶铸出来就是银器;如果是泥土的材质,陶铸出来就是瓷器、陶器。各有所长,都能成才。

丛林里长期如法如律地生活,自然能逐渐断除个人的种种不良习气,培养出一个修行人应有的意志、品行,长养内心善法的力量,这就是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很强大的,如《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又如《本生论》中说:“由依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丛林中的一切秩序和安排,如上殿、过堂、出坡、诵经、打坐……,都是祖师大德们精心总结出来的修行方法,都是磨砺习气、陶冶道德、锻炼意志的最佳实践法门。在丛林严格的锤炼下,在各种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的历练下,人的意志力、愿力才能被激发出来,正如《蕅益大师警训略录(寒笳集)》中说:“奋发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藉于外缘。……不能亲明师良友、受恶辣钳锤,徒觅几部好佛法,静静闲坐,烧香啜茗而披阅之,此措大学问,尚不可为世间圣贤,况佛祖哉!佛祖可如此悠悠而得,善财、常啼真千古极拙人矣!何为《华严》、《般若》之榜样也?”有了这种强大的意志力和愿力以后,我们才能开发出自身的无限潜力去克服一切困难,战胜烦恼习气,获得超越。如《禅林宝训》中说:“盖事难则志锐,刻苦则虑深,遂能转祸为福,转物为道。”(卷第二)

修行人在丛林中不断得到磨砺、锻炼、陶铸,通过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乃至八年、十年、二十年的熏修,渐渐地,智慧得到开发、悟性得到提升、意志得到磨练、品德得以涵养。内心的种种功德具足后,外在所有的行为、举止,自然就能规范、安详、庄重、如法,具足威仪,使别人一接触到就能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感动。历史上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公案:宋代大儒程伊川参访丛林,看到僧众威仪后,感叹说:“三代礼乐,尽在是矣!”这种强大的感染力,如果不经过丛林中长期有序的学修和生活环境的熏陶,是培养不出来的。如《孟子·尽心上》中讲:“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太虚大师说:“故要养成实行律仪生活,须在警策丛林去住;因此警策丛林,确能养成有威仪之人物,能将其旧有之习气革除。”

此外,寺庙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广大信众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寺庙是信众听经闻法的场所、修行佛法的本源、修心养性的宝地、结交善友的平台、积累资粮的福田,离开了寺庙、远离了三宝,靠个人独学,是很难学得好佛法的。寺庙就是信众心灵的加油站,常住创造很多修行的条件,如举办法会、讲经说法等,使信众可以常常到寺庙里来给心灵加油,才有力量战胜种种烦恼,把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之光传递到千家万户。

这些都是常住对于我们的恩德,给予我们的殊胜加持。所以,爱护常住就是爱护我们自身的学修环境,爱护我们的法身慧命,常住的盛衰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紧密相连,僧俗二众都应该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并深深认可于心,把常住的事情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用最恭谨、细致、欢喜的心态去爱护常住物,乃至于发大心护持常住、建设寺庙,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对佛教应有的报恩之举。

三、巧慧观待人事物,细微处见真精神

爱护常住,既包括了爱护常住物,又涵盖了护持常住事业的内涵。前者是针对物的,后者必然要面对种种复杂的人、事境界。我们学习、修行、承担时,首先要从爱护常住物起步,然后过渡到人和事上面来。这是因为,“物”比较容易面对,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思考,更没有情感,想怎么摆布就可以怎么摆布,容易做到整齐和规矩。人就要复杂多了,人会说话,也能够思考,各种情绪经常变化,可能今天这么想,明天就那么想了。事比人还更难处理,虽然面对很多人,但个人之间,一对一的关系和业缘还是比较容易处理得好的。而做事则完全不同,团体是由很多人组成的,每个人都跟团体中其他人有关联,每个人还在不断地变化,这么多人在如此复杂的关系和变化中合作共事,而且还要长期持续地做下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物是比较粗的境界,人和事都是比较细的境界。我们的心要先在粗的境界上历练,慢慢能力增长后,才能处理好细的境界。物、人、事、法,一个比一个细微。要与人搞好关系,首先要跟物搞好关系。如果连物都处理不好,人怎么能处理得好呢?同理,如果人都处理不好,那么事就更处理不好;如果事情处理不好,法怎么能够修得好呢?这也是不可能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有十种事能障智灯,掩蔽光明不能显了,增长痴暗无所觉知。一者懒惰,于世事业皆不成就,岂能修行出世妙善?……”(卷第九)

佛法是心法,比人、事都更微细、更难以把握,我们的心必须要非常细致和敏锐才可以体会、用功,粗心大意是根本不可以的。如《大智度论》中说:“佛告阿难:‘是因缘法甚深,难见难解,难觉难观,细心巧慧人乃能解。’”(卷第一)《佛本行集经》中说:“诸欲、痴、瞋恚法缠,一切众生有此难,唯应逆流细心智,所可睹见如微尘,乐欲贪著难见知,为彼无明暗覆故。”(卷第三十三)《宝行王正论》中说:“是身不净相,粗证智境界,恒数数所见,尚不入心住。况正法微细,甚深无依底,难证于散心,云何可易入?”(《宝行王正论·杂品第二》)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心磨练得非常深细、敏锐呢?这就需要从比较粗的对境入手,慢慢去实践、体会,建立内心的秩序,启发内心的智慧。例如,我们在对待常住物时,要非常认真、细致,物品的摆放要整洁有序,庄严外境也就是庄严我们的内心。

佛陀之所以制定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正是为了从细微处分分断证,革除我们的不良习气,启发我们内在的真性。沩仰宗初祖沩山灵祐禅师曾说:“佛先制律,启创发蒙;轨则威仪,净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敛初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蕅益大师曾说:“发此心已,又知设有一事不合佛行、一言不合佛语、一念不合佛心,则不足自利利他。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磨砻真性之具,断不在衣钵锡杖间。”

内心和外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人的精神和素质正是在许许多多小事情上体现出来的。蕅益大师曾说:“丈夫不难高明,难于精细。”从对待常住物的细小举动之中,可以展现出我们内心的真实境界。比如道场里面非常清净、庄严,别人看到了就会知道这里的佛教徒修行好、素质高;如果道场弄得乱七八糟,别人看到了就会觉得这里的佛教徒修行不够。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举手之劳,我们都做不到,都不愿意去做,怎么能够有能力去关顾更宽广、更广大的事业呢?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懈怠众生所修事业功力微少,犹如水滴不至大海。懈怠之人亦复如是,不能得至无上菩提。譬如有人手足俱无,行住坐卧不得随心,乃至微小作业皆不成就,如是之人岂能越渡江河大海?懈怠众生无精进足亦复如是,此懒惰人于家事业尚无所成,岂有慈悲具修戒慧,能度有情出于火宅,修行菩萨六波罗蜜菩提资粮?菩萨摩诃萨以精进波罗蜜多而为船筏,三无数劫福智所成,与诸有情同乘此船,超越生死大海彼岸。”(卷第七)

我们护持常住,要发广大的承担心,发愿领众、成办广大事业,这都很好,但是下手处必须从爱护常住物开始。愿要高远,行要踏实,要从自己身边做起,从爱护、关照物品的能力培养起,慢慢地,护持常住的心量才能够打开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这些细微的物品都不关心、轻忽大意,那就说明我们对于常住基本的爱护之心都很缺乏,怎么谈得上更大的承担呢?我们只有一步一步地,从对物用心开始,然后面对一个人、两个人,乃至承担一件事、两件事,对每个人、每件事都爱护、关心、认真、负责,渐渐地,我们对常住的护持心、承担心才会越来越好,观待人事物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也才能承担越来越广大的事业。

四、爱护团体扩心量,发心广大勇承担

有的人对于自己的东西很爱惜,却对团体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自己书桌上的佛像擦拭得非常干净,供养得非常庄严,但是佛堂里的佛像蒙了灰尘却看不见。有的人只把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好,不是自己的事情,就算看到了也不管。这些都是非常要不得的,是心量狭小的表现。如果只关心个人的事情,对于众人的事情、公家的事情毫不关心,那都是在学‘我’,不是在学佛了。这样下去的话,不仅自己的内心会越裹越紧,最后没办法打开了,而且也愧对三宝厚恩和十方信施。《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就有这样一个公案,讲的是不顾团体、只顾个人的不良后果:

“时,有施主以敬信心,于山林中造一住处。时,有猎师为捕禽鹿,纵燎原野,其火炎盛,遍烧村邑,遂来烧寺。时,诸苾刍见火烧寺,即便竞入取自衣钵,于僧祇物无人为收,咸从火化。施主闻已,来至寺所,问苾刍曰:‘圣者物不烧不?’苾刍答曰:‘一不被烧。’有余报曰:‘但是僧物烧尽无遗。’施主曰:‘僧物罄尽,何言不烧?’苾刍曰:‘我物不烧。’施主曰:‘若僧祇物亦俱出者,岂不善哉?我久辛苦,如割身肉,减妻子分,供养僧田,冀望胜福。云何仁等但收自物,不顾僧祇?’作是嫌已,舍之而去。时诸苾刍即以此缘具白世尊。世尊告曰:‘若被烧时,亦收僧物。’”(卷第二十九)

爱护团体,放下个人,是一名佛教徒应有的操守和品格。我国古代传统丛林的纯正道风值得今天的我们崇仰和效学。《缁门警训》中说:“于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卷第七)太虚大师曾提到:“如从前的禅堂,管众的执事,照顾禅堂之众人如护自己,而禅堂僧众也同样的爱护常住,敬重执事,这算是顶好的团体生活。所以宋朝大儒见到禅林生活,就说三代礼乐尽在僧家。但是从前禅堂的团体生活之训练,个人必须放下一切,所谓‘身心交于常住,性命付于龙天’。说什么就是什么,如说皂角是地下生的,不得答是树上结的;这就是表现不能听私人的行动。”“我们必须将个人道德与学问渗入团体中去修习,爱护团体如爱护自己,使他同我的床铺一样的清洁;觉到不完善处,即刻就去想合理的办法,帮助作好。换句话说,就大家要有爱护众人及团体的道德,不是单为私己的美德。”

爱护常住,就要具有积极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地配合与承担常住事务。积极主动的精神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有些常住物品虽然并不归自己负责,但是也不可任其受到损失而袖手旁观。例如戒律中提到:如果常住物品遗弃户外而没有人管,那么第一个见到的人应该主动收起来。如果自己做不了,则要告知有能力的人收起来。如果下雨了,有的人不在场,东西忘收了,在场的人应该帮他收起来。

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说:“时,有婆罗门居士来至寺中,用僧坐物,及至去时,弃在露地,无人收举,致有损坏。佛言:‘若初见者,即应收举。’时,有年老羸劣苾刍见僧坐床弃在露地,不能擎举。佛言:‘老者应告授事人知。其授事人应作敬心举置床座,若不举者,得越法罪。’时,有苾刍以僧敷具置于露地,行乞食后有风雨来,现在苾刍应可为举,彼得食已,忆念疾归。”(卷第二十九)

又例如在法会期间突然下起了大雨,那么所有在场的人都要共同把供具收起来,不可借各种理由推脱责任。如《摩诃僧祇律》中说:“若佛生日、得道日、转法轮日、五年大会日,各出幡盖供养支提,若卒风雨,一切众僧应共收。不得言:‘我是上座、我是阿练若、我是乞食、我是粪扫衣、我是大德,汝等依是活者自应收。’若风雨卒来,应共收。随近房应安,不得护房言著先处。若湿者,应晒。尘土坌者,应抖擞叠举。”(卷第三十三)

有人认为说:“我们是修道的,这些外在的境界跟修行没有关系。”如果存在这种作意的话,就会引起很大的麻烦。《俱舍论》中说:“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随行。”(卷第三)本来一个人的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以达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境界。如紫柏尊者所说:“有形而最大者,莫过乎天地。无形而最大者,莫过乎太虚。包诸有无而最大者,莫过乎自心。”只要我们善用其心,是可以关顾到非常广的范围的,很多境界,我们是能够缘得到、缘得了的,但由于自私、消极、逃避的心态在作怪,到最后我们的心都没力气去缘这些境界,就好像一扇大门慢慢关闭了一样。

人的心就象一面镜子,无论什么外在的境界,在镜子上面都是能够如实显现的。如《华严经》中说:“心如净明镜,鉴物未尝私。明镜唯照形,不鉴于心想。我王心镜净,洞见于心源。”(四十卷之卷第十二)憨山大师曾说:“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以其至虚而应万有也。”并不是说我们关顾得多,心就会乱掉。如果关顾的境界多了,我们的心就很散乱、执着,或者自己没有力量去关顾这么多境界,就说明我们的心还是有问题,心量还是比较小,对外境的反应比较困难。

所有常住物,乃至一切外在的境界,跟我们修行用功有什么关系呢?寺庙里有几间房、几棵树,房间里有些什么东西,常住每天都有些什么事情,我们了解这些干什么呢?如果只是自己修行,当然关系不大,只要一个小房间就可以了。但是,要度众生就不一样了。没有房子,怎么住呢?没有讲堂,怎么听经呢?没有斋堂,怎么吃饭呢?没有菜、没有米,僧俗二众怎么能安住呢?这些都是我们要度众生所缘的境界,这些本身都是法。我们对外境的关心、关注,就是慈悲心,不仅仅是关起门来念经拜佛才是慈悲,不仅仅是开坛讲法才是慈悲。如果我们只顾自己,连这些境界都观照不了,怎么会有力量发菩提心呢?对外境的模糊、无动于衷,实际上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态引发的,不是大乘发心,这都是我们要注意的。

大家共住在常住,要培养起一个如理、正直的心态,就是要把常住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发心去承担、护持,不是说常住理所当然提供一套学修环境,让我们白白坐享其成。英语中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不同的人称,心态差别很大。一件事情,如果觉得是“我”的事情,就会采取一种态度;认为是“你”的事情,就会采取另外一种态度;如果觉得是“他”的事情,那就又大不一样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佛的人都存在一种孤立于群体之外、只管自己的倾向,这离佛教的真正意趣实在是相去甚远。《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说:“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众生共,若无众生,菩萨云何能得菩提?”(卷第二)

太虚大师曾说:“佛教之中,从前许多讲究修行的,都偏重于个人,或管一家,把自己门面作的庄严辉煌。各人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公众之物,则任意乱取或损坏,纵有爱好之心,都不外是为自己。”[8]“现在信修正法之人,无论在家、出家,大都以无事为乐。此其误点,一在以为坐禅、念佛即为修行之能事已毕;二在不能明本心,不知报佛恩以继救世大悲之志,不知六度万行利世为多,坐而不行,实与菩萨发心之旨相违悖。”

实际上,只有承担护持常住的事业,我们才能够在这个境界和过程当中,得到心灵的成长。如果没有承担心,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成长。一般人的发心容易出现三种状况,第一种是懈怠,没有发心,不愿意承担;第二种是有一定的发心,但是程度不够;第三种是一开始发心比较大,后来越来越弱。《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世间众生总有三种:一者懈怠,二者非勤非惰,三者精勤勇锐。言懈怠者,于己家务悉亦弃舍,况能为他营建事业?非勤非惰者,于大事业都不能作,设欲进求,遇缘便退。勤精进者,恒为有情受大劳苦,但利益彼,无念己身。”(卷第七)

第一种情况,没有发心,不愿意承担。如果这样,人在寺院里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懈怠,找不到存在的意义,白白消耗自己的福报,浪费自己的暇满人身,最后变成一无可用的废人,等到福报消耗尽了,只能离开寺院。《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所说:“如草及砖石,犹堪世所用,懈怠懒惰人,一切无堪用。譬如衣垢弊,亦如花鬘萎,人若无精进,端正不任用。如人有名称,由精进安忍,无忍无精进,非女亦非男。”(卷第七)

第二种情况,有一定的承担心,上位交给的任务也愿意去完成,但是发心不够主动、勇猛。有这样的心态,人就往往容易随外境转,上位推一推,自己就动一动;外缘没有了,自己也就停下来了。尤其是在具体境界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动摇、退却,没有心力继续坚持下去。这种情况下,要认真思考自己学佛、修行乃至出家的初心,认识修行的特点。修行就是要在境界中去磨练,佛法就是在人、事、物当中来体现、来落实、来关照、来超越的,遇到困难不应轻易放弃,退失发心。《入行论》中说:“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唯有坚持下去,才能成长,才能超越自我,超越人、事、物,超越一切对立,超越一切障碍,超越一切困难,超越一切矛盾。不超越,我们的心就沉浸在种种烦恼的境界里,永远无法获得生命的提升。做任何事业,都必须要有这种勇悍顽强的精神,一旦认定目标之后,就义无反顾,坚持到底,方能有大成就,修行更是如此!《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一切修福业,皆由精进力,如欲受使者,专待王教敕。精进尊贵本,应当勤勇猛,菩萨乐修行,必成无上果。”(卷第七)

第三种情况,一开始发心很大,但后来越来越小。可能有的人已经做了不少事,那么是不是就够了呢?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做了多少就够了的问题,承担佛法的事业,不能以这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对待。寺院、常住需要我们去做事情,在家善男信女需要我们去做事情,社会需要我们去做事情,这正说明我们是有用的,能够有益于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因为我们是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所以人家才会来找我们。反过来,如果我们没有乐于助人的心,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人家也不会来找我们。如果我们的修行功夫不到,即使想去帮助别人也做不到,甚至不但帮不了人,反而还可能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多发心,增强自己的能力,做得更多、更好,这才符合佛法的精神。真正的发心不是得少为足,不是越做反而发心越弱,而是心无厌足,越做发心越强。正如《入菩萨行论·精进品》中说:“如童逐戏乐,所为众善业,心应极耽著,乐彼无厌足。”这也就是菩萨的发心,没有这样的发心,我们不可能成就最究竟的无上佛道。《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中说:“譬如假琉璃,见彼体清净,于天人世间,为事无利用。若彼真琉璃,及彼摩尼宝,体性有其殊,为事具大用。如是彼声闻,虽具头陀行,持戒及多闻、一切三摩地,不能降四魔,而坐菩提座,得成于善逝,非如菩萨故。”(卷第三)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心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越做越多、越做越好,永不停息,让自己成为一个越来越有用的人,对别人越来越有价值,最后我们一定能够成就跟佛菩萨同样的境界,利益到一切众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