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七岁出家证罗汉果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百业经故事集》。《百业经》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的一部作品,共有一百多则公案,触及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首要叙说因果之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

七岁幼童出家证果,佛陀详解宿世因由。(图像来历:材料图像)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添加国王带领戎行灭了释迦族阿难尊者的小妹、妹夫意外往生,留下两个小孩流落在迦毗罗卫城的街头。有一位施主从舍卫城过来,看见沿街乞讨的孤儿,认出是兄弟的孩子,就带他们到舍卫城找他们的舅舅阿难尊者

阿难尊者了解到这两位外甥父母双亡、无处可依,是特地来投靠他的,心里很担忧。别的比丘见阿难尊者郁郁寡欢,便关心问道:尊者为何心境如此沉重?尊者说:这两个小孩是我小妹的孩子,无依无靠,特来投靠我。但我是一个苦行僧,自个无资生之源,三宝的资产他们不能享用,不抚育又不可,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比丘们劝阿难尊者:尊者,仍是好好照料他们吧!世尊曾说过,假定对僧众作利益事,能够对其施舍,是不违因果的。就让这两个孩子为僧众洗钵、洗生果、供花,这是被容许的。

所以阿难尊者便收留这两个意外的孤儿。往常,比丘们把剩余的饭菜施舍给这两个小孩,阿难也将自个化缘来的饭食分一半给他们,自个仅食用半钵。日子久了,尊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世尊看到后,问别的比丘是啥缘由,比丘们照实说出工作的通过。所以世尊问阿难:你收养的两个小孩要不要出家?世尊,这两个孩子往后是要出家的!阿难尊者答复。世尊说:阿难,这两个孩子假定出家的话,就能够享用僧团的资产。还没出家从前,为僧团做些供花、供果等事,也是能够享用僧团的资产。

世尊这么开许后,这两个孩子的日子取得改进。过了一段时间,世尊问阿难尊者:你那两个外甥为何还没出家呢?阿难说:世尊,因您早已规则:不满十五岁不能出家。他们尚不满十五岁,所以还未出家。世尊又问:他们能在僧众晒粮时做驱逐乌鸦的事吗?假定能作,那就能够出家了。他们早就能做驱逐乌鸦的工作!阿难很肯定地答复。若能驱逐乌鸦,七岁就能够出家了!

世尊开许后,二个小孩便一同出家,日子也变得对比好。但是他们却因而变得懒散,白日顾着玩乐,黑夜长时睡觉,根本不闻思修行目犍连尊者看到这两个孩子放逸睡觉度日,就对阿难尊者说:不应让这两个孩子虚度光阴,应严加管教。阿难坦承因慈善管不动这两个孩子,所以便央求目犍连尊者代为经验。刚初步目犍连尊者严重敦促这两个孩子,但逐步也因过于慈善,而无法再严格要求。阿难尊者问目犍连尊者:您如今怎么也娇惯这两个孩子?目犍连尊者说:这两个孩子现已了解到我很慈善,因而一点都不听话,真实拿他们没办法。阿难尊者说:您能够用便利法使他俩生起厌离心啊!

目犍连尊者容许了。有一天,目犍连尊者带着两个孩子外出。尊者用神变幻化出一个很惊骇的地狱,并要这两个孩子过去看。他们看见地狱里的众生正在遭受烧杀摧残等各种痛苦,再转到一个十分大的铁锅旁,锅里正煮着滚热的铁水,但却没有人在里头,他俩觉得古怪,就问狱卒:为何这个铁锅里只煮铁水,有啥含义?由于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天天不修行,却享用僧众的资产;等他们死后堕入地狱,将会遭到铁水熬煮之刑,这个锅恰是为他们所预备的!狱卒说道。听了往后,他俩十分惊骇,很快地回到尊者身边。尊者问他们看到啥,他们说:尊者,咱们亲眼目睹地狱之苦,可怕极了!咱们若再不精进闻思修,将来必定会堕入地狱,如今咱们很惧怕。

从此,这两个孩子日以继夜地精进修学,若在早上没就餐前,想起地狱的痛苦,就不想吃了;假定在饭后,忆起地狱的惨景,便将食物悉数吐出。就这么,茶饭不思地精进修行,逐步地变稳当衰无力、面色萎黄。阿难看了觉得很悲伤,便去问询目犍连尊者其间的缘由。目犍连尊者说:大概是他们见到地狱的表象吓得不敢就餐吧!阿难尊者担忧这么下去会拖垮两个孩子的身体,又央求尊者想办法以善巧便利安慰孩子。

过了几天,目犍连尊者通知他们要到一个好玩的本地去,两个孩子又跟着尊者出游。尊者幻化出一个夸姣的天堂,再叫他们去看。他们看到许多的皇帝和天女以珠宝装修自个,过着快乐夸姣的日子,心里很景仰这种天人的日子。接着他们看到两个狮子座,周围有许多天女盘绕,还演奏各种乐器,供养漂亮的鲜花。两个小孩便问:为何这两个狮子座上没有皇帝呢?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由于惧怕下地狱遭受痛苦,天天精进修行。以这么的积德行善,将来会转生天上,这两个狮子座是为他们预备的!众天女通知他们。他们听了十分快乐,心想:假定如今能精进修行,往后还能够转生天上。所以欢天喜地回到尊者身边,把天上的事通知尊者。尊者慈善地说:你们已亲眼看到天上与地狱的苦乐,你们一定要精进修行啊!

尔后,两个孩子格外精进修持,他们总算发现,不论生于地狱、饿鬼、傍生、人、阿修罗或天人中,皆没有任何安泰可言,一切都是有漏法,三界轮回犹如火宅,一切的本质都是苦的,因而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所以他们更加精进修持,毕竟灭尽三界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证果后,他们以神通飞到遍地收集鲜花、生果等来供养僧众。

僧众感到这两个小孩很稀有,都觉得他们十分了不起。有些年长的比丘看到仅七岁的小孩就有这么的积德行善与境地,自觉惭愧,也初步竭力精进修行,许多比丘因而也变成阿罗汉。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这两个孩子以啥样的缘由,能在七岁的时分就证得阿罗汉呢?请世尊为咱们开示

佛陀通知他们:这是缘于他们宿世的愿力。良久从前,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生的时分,有五百位青年人在花园里看见佛陀带领僧众出游鹿野苑的景象,都生起无限的欢欣心,许多人觉得如来出生的机会难得,因而想发心出家;有些人则认为应趁年青好好享用人生,等老了再出家;还有些人觉得能够比及生儿育女后再出家。后来,这五百位青年人一向忙于生计,日久垂暮,逐步雕零,皆没有机会出家。剩余毕竟的两位白叟,目睹火伴一个个地死去,才觉悟:年青时咱们就发心出家,如今已垂暮体衰,再不出家,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故而,他们将自个的工业上供下施后侍从迦叶佛出家。佛陀规则新出家的人有必要承侍先出家的上座,因而二位白叟虽较年长,但仍有必要作许多工作,有些和尚更借机欺负他们。其间一位白叟很生气,别的一位胸襟对比开阔,便对生气的火伴说:不要生气啦!假定咱们早点出家就不会发作这种事,错仍是在咱们。所以,生气的白叟诚笃悔过,没有遭到报应。他们在临死前发了一个愿:咱们一生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欢欣心,期望以这些积德行善,将来能在释迦佛出生的时分童贞入道,灭尽烦恼,变成阿罗汉。假定出家的年岁太小,期望佛陀能为咱们格外开许。比丘们,当时在迦叶佛前出家的两位白叟便是如今的这两个孩子。由于他们宿世的愿力,所以此生能在我的教法下,以七岁之龄得到我的开许,让他们出家,获证阿罗汉果。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生活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生活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生活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