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娑婆众生吃饱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这段经文在《无量寿经》 就说得更详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由于我们无量劫来在这轮转都有吃饭的习气,所以到了净土之后他还有这个习气,没有断。所以到了中午的时候,他会想到吃饭,就会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一动,马上就出现了种种的七宝钵器,你想要什么钵就会有什么钵,你想吃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饭菜,这个色香味俱全,美味佳肴就现在前面。

当现在前面的时候,因为凡夫众生他也有断食呀,这时候他马上会警觉他已经是往生的人哪,他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呀,不需要借这个断食来维持生命的。但既然这个习气出现的境界现前,他也就当下智慧观照,领略一下,用意念领略,领略这个饭食,就等于他食了,一食了,一切由心生,他食了就感觉到精神气力更充沛了,更饱满了。他就动了个念头,说我饮食完了,饮食已毕。诶,饮食已毕呢,马上这个钵就消失了,就看不到了。

如果这个习气比较重的,觉得:诶,这个钵来了,我还得要有一个桌子摆一摆,还有一个凳子坐一坐,这个七宝的几就现前,你很好的座他也现前,你就好好地在那里领略领略,美味美味吧。如果他觉得吃完了,这些无论是坐具还是桌几,还是钵,全都消失,不需要再要收拾这个残局呀。有时候美味佳肴上来,丰盛的饭食,等到一吃完,你要收拾它就比较麻烦了,你去洗碗就比较困难了,这里不需要洗碗,你看这很自在。那这桩事情我们有时候听到会觉得是神话,很难使人相信。

所以我们常常用这个现代自然科学会比喻它,这桩事情是非常科学的。科学在什么地方呢?二十世纪有一位很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在1905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物理界的一个秘密,这个秘密的表述就是质能互变公式。质能互变公式是什么呢?比如我们的外部世界的一些物质,属于质量,这张桌子、这个屋子,属于质量。还有一种是能量。这两者,我们看见能量和质量好像不是一回事,但是爱因斯坦发现这个质量和能量是同一的。质量是什么?质量就是闭锁了的能量,能量浓缩闭锁在那里,禁锢在那里的能量。那么能量是什么?能量是释放了的物质。他有这么一个发现,所以就有一个非常简洁的公式:(能量)E=(质量)MC2(就是速度,速度的平方)。那么这种转换,能量转为质量,质量转为能量,跟它速度有关系,速度越快,加速,它的释放它的转化的能量更高。

就这么一个简单公式啊,这一提出来当时谁也不相信。然后到了三十年代,原子弹的试制成功,证明了爱因斯坦1905年这个质能互变公式的正确性。当时制造原子弹的这个原理就是根据这个公式。它的原子,原子是非常小的一个物质,质量,这个质量在那种加速器的情况下,它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叫原子弹。以后再把这个物质,就是质量划分到比原子更小的,像中子、中微子,那这个质量越小,在加速运动当中它释放的能量就更大。现在中子弹,那相当于广岛、长崎的这种爆炸能量又是几十倍几百倍。那么这就表明这个质量能够转化为能量。但这个公式实际上它是表明这两者是相互可以转化的,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是可以转化为质量的。

但问题就是理论上成立了的这个互相转化,但现在的科学还做不到能量变成质量。这就是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的共业,他不可能做这种转化,但理论上绝对存在。但这种转化在西方极乐世界却完整地体现出来了。他的念,这个念是什么?念就是一个能量嘛。是不是?这个念头一动,七宝钵器就现前嘛,这不是一个质量吗?能量就变成了质量。那么用完了以后,这个质量又不见了,消失了,它回到哪去呢?它还是回到了能量之海去了嘛,回到了空性里面去了嘛。

我们说真正的能量从哪来?这种空啊,就是我们能量的无尽的宝藏,那就是心能转物啊,则同如来呀,这就得大自在呀,心物一如啊。我们凡夫都没有这种能量的。我们有这能量都由于这个力度不够,没有到达那个临界点,变现不了质量。尽管我们天天想心想事成,心想事成,我们天天想,想破头也是事成不了。其实心想事成这个原理上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念头太散乱了,你转化不了。那这个修禅定的人,在甚深禅定状态当中,他念头一动,定果食,那在禅定当中就能显出那种质量出来,而且是他想一个苹果,苹果还真的出来,不是幻觉,还真的可以吃,有味道,能够排除饥饿。

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很自在的情况。这里举出饮食,这里饮食里面就包含着衣服,衣服也是这样,念头一动,衣服就在身上,而且都是七宝的衣服。住宿也是这样的,念头一动,宫殿现前。一切资生用具都是随着念头而现前的,你说生活在那个世界是不是非常快乐啊?你说我们这个世间得个什么东西是非常辛苦啊,辛劳流汗才得一点衣服,得一点住宿,得一点饭食,一辈子就为这个吃喝住行,忙碌一辈子,于是我们都没有闲暇去关心生命当中最真实的价值,都把这个鸡毛蒜皮的这种维持身体生存的东西,作为他整个一生的全部的内容。

所以我们这个世间众生的生命质量是很低的。有何幸福可言?他自性的快乐都一点都显现不出来。他想都想不到自性的快乐有多快乐。那么西方净土这些往生者,饭食这样的自在之后,饭食他经行,经行就是不断地行走,去思维用道。这里为什么提出饭食经行呢?他也提出一种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态度。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是为了这个饭食去拼搏,得到了这饭食之后,他就会有两种情况,吃饱饭我们会感觉什么?第一,吃饱饭之后赶紧卯着劲来再去拼搏,拼搏名利,加了油嘛。还有一种就是吃饱饭之后,怎么办?饭就是药啊,吃饱饭马上昏沉。昏沉他就想拿他一觉,睡他一觉,快乐。所以娑婆世界众生吃饱饭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那么净土往生者吃饱饭干什么?修行啊,用道啊,这种能量不用在五欲六尘上,更不用在那种睡眠上,经行办道。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我们打佛七,现在为什么采取经行的方法?也是受这句经文的启发。现在众生昏沉太厉害。原来我们打佛七是采取东单念西单坐,半个小时之后再西单起来念东单坐,这种方式。古人都用这种方式,延续了很久,很好。但我们在这几年的实践当中发现,古人能够通行的方法,到现在,由于众生的根机不一样,就不行了。如果古人在那里,他坐在那里,他不昏沉,他能保持正念,所以他无论是经行还是坐,都是用在道上。

但现在众生不一样,他可能在经行当中,他能够把佛念得很好,他一坐下来,就昏沉。我们不是说所有的,至少占大多数,都是昏沉,甚至昏沉到打鼾的声音都出来了。他不昏沉呢,如果说昏沉都有这个,僧值师用香板去打他什么,他不敢昏沉,不敢昏沉怎么办呢?他还不能保持正念,他就会东想西想。东想西想的结果就是东张西望,然后这个抠抠耳朵,弄弄脚丫子,这都反映他什么?他没有在道上这个念头,这是我们发现的普遍的这个情况。所以发现这个问题怎么办呢?就得让他经行哪,你也不要坐了,你老老实实经行,经行十五个小时。他一经行现在众生又,经行个三五个小时就不得了啊,腰酸哪,背痛啊,叫苦连连。

这时候就要给他一些方法,一定要坚持,坚持,坚持。坚持到最后,他得到了一种快乐了,佛号会融化的他的,会消除他的疲劳,让他得到快乐,他尝到这个甜头,以后这种经行才能够通行。这就是我们今年五一佛七的一个启发,到了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情况改变,大家觉得很好,越念越快乐,越念越轻松,开始前三天非常辛苦。所以我们现在就在提倡这种经行念佛,全天经行,不要坐,一坐是不行的。

原来我们在护法堂,我们五个比丘在那里,也是采取念一段时间坐一段时间,最后我们发现,那是四十五分钟经行,四十五分钟打坐,发现一个情况,这个坐下来,四十五分钟想保持那种灵灵不昧太难了,尤其吃饭之后。所以我们就慢慢子总结总结总结,发现,昏沉大概在十五分钟左右。前十分钟比较好,在十五分钟是一个临界点,慢慢就进入轻度的昏沉昏沉昏沉。昏沉到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可能头就勾下来了。所以我们从那个启发就规定,四十五分钟经行,十五分钟静坐,我们是采取这个方法,这都是总结出来的。

可能对比丘他能做到,十五分钟他不会有问题,但是十五分钟对居士来看,还是有问题,所以我们真的是浊重恶障到这个程度。古人在那种农业社会,他生死心切,他整个的外部环境、人际关系,道德,他的基础很好啊,所以他内心就很单纯,很清明,所以他坐下来不昏沉。现在众生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这就要善巧地顺着众生的根机要调整方法,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

那么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往生者,他经行在黄金地面上,那黄金地面上还有种种的天华,那个天华非常柔软,你看多么自在、舒适、快乐。大家经行的时候天种种的雨华,雨在他身上,但身上他不沾染这个华。他不执著嘛,不执著华就掉在地上。然后这个百鸟谐鸣的音声,虚空音乐的声音,种种快乐的美妙的法音来使他感觉,他是娱乐状态,他是在娱乐的状态当中来修行,不是非要修得苦哈哈的。所以净土法门它有个特点是安乐法门,是快乐的修行。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就要获得一份快乐,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更快乐。

虽然有种种五尘哪,色声香味触,这种五尘都非常的快乐,给人非常愉悦的环境,但是他不会贪恋,不会执著,他能够在那里以一种悠游自在的心态,任运,任运就是自然而然地去修行他的道业。他是进修,精进修持,也不像我们这个世间的娱乐,不一样。这世间娱乐叫什么?叫消遣,叫散心。那就不行了。现在我们的休闲中心太多了,有时候我们看的休闲中心,我就想改一个字,修行中心就好了。这一个字一改,修行要让你摄心的,要让你开发本有的智慧的。你休闲,是心念散的,是来消遣的,就完全不一样。所以西方净土他任运地去进修道业而已,他跟世间的娱乐的人心态完全不一样。

但在任运进修当中他又得到法性的喜悦。现在都我们说散步,你工作很紧张之后,你应该休息去散心,散步,其实散心散步,有时候我们夏天,吃过晚饭会散散步,散散步回来他并不觉得情绪上有多大的改善,因为你散步或者在河边,或者在人行道,他眼睛会乱看:哎呀,这又出来了一个什么广告啊,那个行人又怎么样啊,现在又出来一个饭店,又冒出来一家,这个商家,那个他会去乱看,乱看就会去乱想。出了一个什么新鲜事,那边正在跳舞啊,那边跳迪斯科啊,他一散心,他念念攀缘之后,回来以后实际上很累。我原来在北京就发现这个情况,我就不散步了。你一出去,他就是都有这些环境。你有这些环境,你想眼观鼻,鼻观心,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出去散步就是散心,散心回来反而累,干脆就不出去。

你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经行念念佛,反而效果非常好。为什么呢?你经行帮助消化嘛,你也不能都一吃完饭就坐在那里,那也不舒服。你要走一走,消化。然后走的过程你是念佛,身动心收摄,这样他才感觉比较好。所以我们这个四众弟子吃完饭之后都应该经行。我们看佛陀在世的时候他非常重视经行,所在之处每个都有经行道。佛有时候经行,是彻夜经行。所以我们要把这个经行的习惯把它显发出来。当然现在都我们这里条件有限,以后我们要有些比较安静的经行道提供给大家,如果你在很喧闹的地方他也没办法经行,一定要在比较安静的地方,他自己来回走。

这个饭食经行,它也是定慧并运,这个饭食是有禅定的意思,禅悦为食,所以这个禅定有食的意义。那么经行,要运转,要运行,所以他代表智慧,慧有行义,智慧有行的意义。那么定慧一定要等持的,它才叫修行。就像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他也是定慧。有仁心的人,他比较厚重,就好乐那个山,山的厚重,代表禅定。有智慧的人就好乐水,水边的人一般都比较聪明,水是流动的,代表智慧。这两者定慧都要具有的。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关于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大安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大安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大安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