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尼人数继续增加,士大夫也纷纷逃禅,在这样一个时期出现了一些名僧高士,破山海明禅师便是其中之一。

破山海明禅师(15971666),本是名门之后,生逢乱世,立志出家,一生历经磨难,先后参访多人,最后在密云圆悟处受法,后回蜀弘法,历尽艰险,灵活传教,创立了双桂禅派。

这一禅系在我国西南地区繁衍分化,三百多年来,延续不断,名僧辈出,住持川、滇、黔地区各大寺庙,成为明以后西南地区最有影响的禅派,长期与江南禅宗分庭抗礼。

参学方法是禅僧达到开悟的途径、采取的方法,可说是参禅法门、要旨。在参学方法方面,破山海明禅师提出了不少主张,主要有:下功夫、三心、三善、参学行关系、以参生死为要、参话头、疑悟关系、自参与拜师关系等。以下依次加以阐述。

下功夫

参学首先是要下功夫。破山将人之顽性喻为牛,而下功夫就是牧牛。吾人之顽性,牛也,加以鞭绳,工夫也。如是牧之,久则顽而自化,为淳也。(本文所用引文皆来自《破山禅师语录》,后文不再标注)下功夫讲究实在,下真功夫。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成功。做工夫,如急水滩头撑篙相似,撑得一篙,退却十篙。拼命舍死撑去,撑得无可用力处,拨转船头,处处皆岸也。勉之。

破山强调功夫的渐修,如磨镜法相似,去了一层,又有一层,粗中有细,细中有微,微中有密,直待垢尽明现,到那无下手处一段光明,埋没不得。此是真受用,真快活,亦不必着着问人者是也。

下功夫是一步一步来,一步一个境界。学道如登万仞山,行一步是一步境界。毕竟要亡身舍命,一直到顶,万万不得至时,莫生恐怖退屈,自有到顶时也。

三心、三善

破山认为学道者要有三种心:信心、精进心、远大坚固志心。他说:

学道贵乎明心见性,则为究竟处也。然而做工夫,必须先发三种心,一者信心,信自心是佛故;二者精进心,遇境不退故;三者,发远大坚固志心,毕竟克果故。如是具此三心,期生死不相干之地,了鬼神觑不破之机,必此而得也。就中素所信所疑,或念佛、或诵经,日有定课,此是渐入之门。及以念佛,至一心不乱,净念相继为则也。参诵有经义不明,语关未透处,是话头,是巴鼻,不可终日因循,即在行住坐卧,茶里饭里,无容间断,把作一件最要紧事做。以恒心为主,不出一动一静,忽地里触发,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始信佛祖不欺人也。

信心即信自心是佛,不假外求,这是最重要的。破山说:信乃入道之渐,疑乃悟道之因,不疑则不悟;信乃道之本,不信不能入。

精进心,即上面所讲下功夫,光有信心不行,信心只是一种信仰,而要真正得道还要实修,精进心便是要人去实际修行,不断地努力上进。

远大坚固志心实际上就是坚定的意志力,学道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后才能成功。

三心外又有三善。

第一,才上蒲团,眼当平视,休去歇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则身安道隆也。即佛曰初善。

第二,行住坐卧,惟一话头,顿在面前,如澄潭秋月,触波澜而不散,然后发大疑情也。即佛曰中善。

第三,从举起处承当,言句下顿了,如掷剑挥空,勿论及之不及,贵承当不贵推托也。即佛曰后善。

三善实际上是修行的三个阶段,初善是开始,中善是高潮,后善是结束、开悟。

参学行关系

参即参悟;学即学习,这里指对经典的研读,向老师的请教;行即实践、实行。参、学、行是参学过程的三个方面,怎么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破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参和学各有用处,互相补充。他说:出家志在参学,参不透则学,学不透则参,此两者,亦不可偏废。若独学而不参,只益见闻;若独参而不学,愈益我慢。

又说或学或参,执此两事,学不圆参,参不透学,不可以志退屈,毕竟此事,为贤为圣,非虚语也。参学二门,志在恒远。茶里饭里,一动一静,参不透便学,学不圆便参,毕竟有个倒断也。

参、学相结合,并能一直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得到开悟。对于学与行,破山批评了当时的参禅者学、行不应的毛病,认为要学以致用,边学边行才行,他说:古之学者,行解相应,行事实,出言吐语,无不实也。今之学者,行说不一,行在一边,说在一边,故于此道,隔绝如山,与水不相交涉,水胜山崩,山胜水泄。

以参生死为要

破山认为参生死为参学的关键。相宇曾居士索法语,老僧信笔书数语,以佳其志。尽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大,谓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况无人代得;此速,谓入息虽存,出息难保,尚莫能知。

生死是人生的大事。发足操方,远尘离俗,所图何事?惟要痛念生死,看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若识生之来处,死处亦会,则不枉千山万水,草鞋行脚。步步踏实地,不疑佛,不疑祖,自已亦不疑,看透生死才可参禅。

晚参,示众云: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生死苟切,头头自是平贴。如闻报贼来相似,各各胸次中,忽起惊疑怖惧,使之于逃,动之于窜。毕竟到那千里万里无殃之地,不自平贴,而自平贴矣。是以参禅之法,与此不别,急于生死关头,讨个活路。自然出言吐气,定国安邦。

生死是参禅的一道关口,过得了这一关才可得道。学道人志须远大,一切时中,只将个怖生死底心,刻刻在念,看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不拘岁月,以彻为度。然所彻者,不是别有个物在。不疑生,不疑死,如此则法法头头,无不是子放身舍命处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