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宙法师:与杀父仇人独处时 他想起父亲的遗言


怨无轻重,皆不足报。以怨报怨,怨终不除。唯有无怨,而除怨耳。

在没有成就佛陀圆满果位的时候,佛陀是如何依靠佛法救度自己以及他人的苦难?这就是今天主要要讲述的――长寿王的本生故事。

佛陀讲这个故事的缘起是:当时佛陀的两部分弟子因为互相怨恨,正在吵架。佛陀就去劝说,他善于打比喻,就讲了这个本生故事。这个故事在佛经里有很多种版本,内容是大同小异。我今天阐述的是根据《六度集经》来的。

释迦牟尼佛以前还没有成佛、作为菩萨的时候,有一次投生为一个国王,名叫长寿王。他有一个太子,名叫长生太子。这个国王非常仁慈,具大悲心悯念一切众生,整个国家没有刀杖、兵器,臣民之间互相也没有埋怨、仇恨,国家风调雨顺。

他们的邻国有一个国王,叫作梵施王,非常残暴。他听说长寿王的国土,人民非常多,财宝非常多,国王又非常仁慈,他就非常生气,心想不能让他比自己有更好的名声,要去征服他。然后他就发兵去攻打长寿王的国家。

长寿王听到这个消息,作了一个决定――他不准备跟他打仗。这并不是说长寿王没有能力、胆怯,他不跟他打仗,是因为打仗不管哪一方胜利了,总归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不希望任何人为了他而丧失生命。

我们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应该尽量进入角色,这样会得到利益。进入什么角色呢?比如你可以观想你是长生太子,也就是说长寿王是你的父亲;或者观想长寿王是你的丈夫,是你最亲爱的人,当我们讲到后面的时候,你就想,如果我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长寿王作了这样一个决定,大臣们都非常忠于他,心想这样的国王去哪里找?但是梵施王很残暴,如果他打进来,就没有好日子过了,于是他们决定自己组织军队去应战。长寿王听到这个消息,就对太子说,梵施王非常残暴,其实他只是想征服这个国家,得到这个国家的财富和人民,而这主要的障碍就在于他自己一人。因此,他就对太子说:“我们逃跑吧。”太子也很孝顺、听话,答应了他。长寿王和王后、太子三人一起逃走以后,隐姓埋名,打柴为生。

梵施王就把长寿王的国家征服了,因为国家没有大王,大臣也打不了仗,国家就拱手相让了。但是梵施王仍然不甘心,因为他觉得长寿王存在一天,就是他们的祸害,他时时刻刻担心他会来报仇。于是他就悬赏,谁要是抓到长寿王,赏黄金一千斤,钱一千万。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贫穷的修行人出去化缘,听说长寿王非常乐善好施,就慕名到那个国家去,想要一笔钱。走到山里面,坐在那里休息的时候,正好碰到长寿王。他一听说长寿王离开了他的国家,就大哭起来,说:“我好不容易听说有你这么一位爱布施的人,现在你没有国家了,我也要不到钱了,怎么办呢?”长寿王看见他这样,非常怜悯他,说:“哎,你太可怜了,怎么不早一点来呢?早来就给你很多钱,现在怎么办?”他想了想对他说:“这样吧,梵施王正在重金悬赏,你把我的头拿去,就可以领到一笔赏钱。” “不行不行,这是非常不仁义的事情”,这个修行人说,“要不你就跟着我去吧,这样我既可以领赏,又没有把你的命杀掉。”长寿王就同意了。

当然,领过去以后,梵施王就把他抓起来,马上要杀掉他。把他绑起来去游街的时候,他以前的大臣们以及他的人民都非常悲痛,说让他们再给他吃一顿饭吧,梵施王也同意了。就这样,长寿王要被处死的消息传了出去。

长生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化妆成一个卖柴的人去看,就站在他父亲的面前。在行刑的当天,他的父亲看到了他,就对着天说了这样一句话:“怨无轻重,皆不足报。以怨报怨,怨终不除。唯有无怨,而除怨耳。”当然,其他的版本里还说,如果去报仇, 就不是孝子;如果为了报父亲的仇而杀害众生,就违背了佛陀的教诲。说完之后,就被梵施王烧死了。

这个故事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当我们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假设我们是这个故事情节中的太子,我们对这个杀害父亲的恶王会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他很可恨?继续想一想,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情况,想不想报仇?再继续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去报仇?这个可能大家不太想得出来。

总的来讲,假设我们碰到这种情况,按照古代的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没有比这更大的仇恨了。所谓不共戴天,就是不共一个天,只要我站着,你必须躺下,就是你死我活的状态,这个仇是一定要报,不报不行。而作为佛教来讲,怨和亲并不是我们所否认的,比如他把我们父亲这样害死,当然是怨,但佛教要讲的是不要对怨起瞋,不要对亲起贪爱。

我们接着讲。长生太子也是信佛的,是一个孝子,他当时听到父亲这句遗训,牢牢地记住了,然后就逃走了。他不忍心亲眼看他父亲被烧死。他逃走之后,有的版本说当时他还比较年轻,去学了很多技艺,比如武艺、厨艺、歌舞、军事等等,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工巧全都通达,然后开始进行他的复仇计划。虽然父亲告诉他不能报仇,但是他觉得这个仇太大了,这话是不能听的,一定要报仇。他以仇恨为动力,花了很多心血和力量,受了很多苦,学了很多技术,目的很简单——报仇。

如何报?他非常有智慧,先去亲近为梵施王种菜的园丁,帮他种菜。他种的菜非常好,这个园丁非常高兴。菜送到掌厨那里,他们也很高兴,问这个菜是谁种的。他们就说:“这来了一个小青年,是他种的。”然后掌厨就问他:“你菜种得这么好,烧菜你会不会?”他说会,于是帮他烧菜,烧出来的菜非常好,超过了全国最高级的厨师。

国王非常爱吃,问谁烧的菜,他们就告诉他:“就是这个小青年烧的。”然后他再表演一些歌舞,也是非常精彩。国王看了非常高兴,就把他选拔到宫里去做伴。因为他什么都会做,很聪明,很受国王的器重。

国王后来又问他:“你会不会武艺?”他说:“从小就会,还不错。”国王很高兴,说:“那你就做我的贴身侍卫吧!我有个大仇人,叫长生太子,他随时想来杀我,我要防备他。”这个长生太子说:“好的,我一定要好好保护你。”

就这样,他取得了梵施王的信任。过了一些年,有一天,长生太子设了一个计谋。他们去打猎,梵施王很信任他,打猎的时候本来有很多人马跟着的,长生太子就把梵施王单独引到一个岔路,这样他们两人就走入了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然后就迷路了,绕了三天都没有走出去,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这时梵施王非常累了,他把身上的宝剑解下来,交给长生太子,说:“你好好地保护我,我太累了,要睡一下觉。”然后就睡着了。

长生太子心想:终于等到今天了,现在我可要把你杀掉!当他把剑拔出来的时候,突然想到他父亲对他说的“怨无轻重,皆不足报,以怨报怨,怨终不除”。他想起了父亲的这个遗训,也想起了佛陀的教诲,他就又忍住了,觉得不应该违背父亲,还是饶了他吧,他就把剑放回去了。

这时国王正好醒过来,他很害怕,说梦到长生太子要杀他。长生太子就说:“不要害怕,这是有鬼在作祟,我会好好保护你,你睡吧。”

他又睡着了。第二次,长生太子实在忍不住,又把剑拔出来。他又想起父亲的教诲,又把刀抽回去了。这时国王又醒来说:“我又梦到他来追我的命了。”他对他说:“不要管他,这是鬼在作祟,你好好地睡。”国王又睡着了。

第三次,长生太子实在忍不住了:“这么好的机会,再不报仇,就没机会了!”当他把剑拔出来的时候,又想起他父亲的话,他开始思考这句话,他觉得从情感上,他难以克制这种报仇的欲望,但是他想,不能违背父亲和佛陀的教言,就把刀丢掉了。

这时国王又醒过来了。长生太子就对他说:“你认不认识长生太子?我就是。我本来想杀你,但是想起父亲的教诲,我没有杀你。请你现在赶快动手把我杀了吧!不然的话,我要违背父亲的教言。”梵施王被这么仁义的人感化了,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说:“我不能杀你。”于是他们就一起回国。

回国以后,他就对他的大臣说:“以后不准跟长生太子作对。”然后把国家还给长生太子,与他结拜为兄弟,还把女儿许配给他。

故事讲到这里,佛陀就说:“以前的长寿王,就是我自己。太子就是阿难尊者。这个恶王就是提婆达多。”然后告诉大家,之所以他前世被梵施王杀掉,是因为这个怨不是仅仅从那一世开始的,是好几世,多生多世的。为什么长生太子没有被梵施王杀掉?因为他们的前世没有结这样的怨,所以虽然他落在他手里,也没有被杀。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不要互相仇怨。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要知道佛陀告诉我们这个真理:凡是别人有怨恨于我,皆不足报,如果我们以怨去报怨,怨是不能消除的。这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的一句话,而不是一个泛泛的说教。通常,我们不要说这种杀父的大仇,就是平时师兄弟之间、亲戚朋友之间、单位同事之间,稍微有一点点的利益冲突,马上怨恨就来了。然后,比如说商业上的竞争对手,首先我们就会想办法把他挤垮、吞并,或者把他赶走,这样我才安稳、痛快。如果是赶不走,比如这个冲突再小一点的话,那我把他压服,把他骂个狗血淋头,让他不要说话。或者有能力的话,我就打他一顿,把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报怨的方式。

因为我们从小就认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比如小朋友碰到大朋友,大朋友要去报怨的时候,把小朋友打倒在地,爬不起来,大朋友认为这下问题解决了,小朋友跟我讲和了。慢慢在长大的时候,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用这种向外的方式解决的,而且我们认为这是最合理的。可能我们受了很多来自别人的鼓励,好像不这样就很没出息,很懦弱,要有勇气,不要怕。虽然有时候我们还不敢去斗,但经由这样一鼓励,我们就勇气倍增,又开始去斗。

所以我们要对照这个故事,比较一下。我们这种解除怨恨的方式,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是有一个理由在背后支撑着,因为我们的思维当中认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这个故事当中的长寿王,肯定不是一个傻瓜,他能够做出这样的行为,肯定背后有一个理由。由于他对这件事情的一个看法在支撑他,这个理由让他做这件事情不会后悔,可以持续地去做,可以得到好处。

这个思路来自哪里?我们知道皈依法,在他做这个行为的当下,他是不是在依法?所谓皈依即依靠,比如当我们碰到敌人要来伤害自己的时候,我们想依靠的是什么?我们通常会捏紧了拳头,有时候肌肉开始紧张,脖子变粗、眼睛也变直了,然后全身开始进入战备状态。我们所依靠的是这个,因为我们习惯于这样来保护自己。

很多动物也如此,比如斗鸡的时候,鸡的脖子变粗了,毛也冲起来,眼睛也变红了。这是它所依靠的。它认为通过这样仇恨的心理,自己就变得强大起来,好像就可以跟对方一决雌雄了。从我们的心态上,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其实不是。只是我们习惯于这种错误的方式,一直锻炼,一直串习,所以到现在还是这么做。其实它本身不是一个什么好办法。

【法师简介】宗宙法师,1976年生于云南昆明,1995年于三门多宝讲寺在国宝级高僧智敏上师座下剃度出家,并依止学修至今。广泛闻思智敏上师所传显密教法,且秉持精严持戒之家风。2007年由智敏上师授予上虞多宝讲寺和尚位,2008年授予上师位。 法师继承大般若宗之开山祖师海公上师“转末法为正法500年”与智敏上师“培育僧材”之大愿,紧抓道风建设,领众薰修,并不遗余力地号召四众弟子响应智敏上师恭敬三宝之倡议,开展敬惜字纸、恭敬三宝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果。 法师应四众弟子之祈请,并谨依师嘱,先后讲述了《药师经》、《普门品》《行愿品》《五蕴论》《唯识二十论》等经论。多次应邀为社会各界讲述《认识无常》《认识业果》等系列通俗讲座。其讲述风格逻辑严密、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深受大众欢迎。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故事

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